05.02 這個“心理按鈕”,讓出軌多次的男人迴歸了家庭

這個“心理按鈕”,讓出軌多次的男人迴歸了家庭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一傷再傷,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對方有多不好,而是他恰巧按中了我們的按鈕。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小婚家

01

婚姻為何總是波濤暗湧

我見過許多這樣的夫妻,遇到大事時能臨危不亂,卻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翻臉。

晚飯時,李偉的妻子不厭其煩地為他夾菜。幾次之後,李偉忽然一摔筷子,吼道:“你能不能吃你自己的?”妻子頓時氣到內傷。

幾天後,妻子系統內晉升,讓搞科研的李偉“湊”一篇論文出來交差。李偉認真地閱讀文獻、統計數據……

妻子卻輕鬆地說:“你那麼認真幹什麼?應付一下得了!”李偉當場發怒,氣乎乎地刪掉了所有的資料:“你自己寫吧!”

面對李偉“間歇性”地發瘋,妻子很無語,簡直懷疑他的身體裡裝了一個按鈕,一按就變成另一個人。

在這種事情中,不僅妻子受盡委屈,李偉也很氣惱,不能理解自己的行為。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會常常對伴侶生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怒火呢?如果你的身體裡,也存在著某個一觸即發的心理按鈕,就會明白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經過專業人士的幫助,李偉明白了,自己的那顆按鈕叫做“無能感”。當別人有意無意地貶低他、誘發了他類似的感受時,他就會暴怒。

從他的角度來看,妻子給他夾菜,那不是關心,而是把他當小孩兒一樣照顧。所以,他才會發怒。

我的另一位訪客,她有一枚“缺陷按鈕”,這源於她和母親糟糕的關係。

“我的母親一點兒也不愛我。”她悲傷地說:“對此,我一點兒辦法也沒有。你看我現在,既不可愛也不開朗,還沒有個性……”

事實上,這位女子的外貌、氣質都很好,又是名校畢業,追求者雲集。但正因為這枚心理按鈕,每次戀愛都失敗。因為她經常把對方的示愛當做一種譏諷和嘲笑。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在親密關係中一傷再傷,並不是因為對方很不堪,而是他恰巧按中了我們的按鈕。

相反,如果我們的身體裡沒有這些程序,自然也不會小題大做。

所以,這些莫名其妙的火氣,多數是和自己有關的,所以我們要承擔起這部分責任。

这个“心理按钮”,让出轨多次的男人回归了家庭

02

隱性的心理按鈕,

讓糟糕的關係重蹈覆轍

如果說,心理按鈕像一枚胎記,那麼,有些人的按鈕很明顯,有些人的按鈕卻藏得很深、不容易被發覺。

苗苗和小杜是一對“有趣”的夫妻。

一個週末,苗苗叫了一份外賣。餃子送來時,她才發現自己點錯了分量,24個餃子根本不夠兩個人吃。

苗苗若無其事地熱了一根玉米,“看”著丈夫吃餃子。她一個個地數著,丈夫吃到第十五個時,她有些難過,覺得丈夫不關心自己。等丈夫把筷子伸向第二十個餃子時,她內心的憤怒已經沸騰。

恰巧,這時丈夫不小心多倒了一些醋,她立刻借題發揮:“沒幾個餃子了,你倒那麼多醋幹什麼?”

丈夫沒聽懂妻子的話外音,低著頭說:“醋能值幾個錢?”

聽到“錢”這個字,苗苗簡直要瘋了。從小,她就不能理解,為什麼父母總是拿成績和錢說事,而不來關心一下她的感受!

“你眼睛有病還是腦子壞了?看不到我一個餃子都沒吃嗎?”苗苗內心想要得到丈夫的關懷,表達出來卻變了味。

丈夫的回答依舊“自我”:“你不是一直嚷著減肥嗎?”“減你個頭!”苗苗端起盤子,把剩下的餃子全倒掉了!“你有病吧!”丈夫目瞪口呆。

對於一個也許很愛妻子卻不知道如何表達的丈夫而言,苗苗的反應的確有些過激。但從某種程度來講,苗苗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苗苗出生在醫學世家,父母都是相當嚴謹卻沒有生活情趣的人。苗苗覺得,父母僅僅像造機器人一樣把自己養大了,而從未讓自己感受到被“撫育”的溫柔。

這樣的成長曆程讓苗苗的身體裡留下了一枚按鈕,叫做“情感剝奪”。

從戀愛到結婚,苗苗挑選的都是那種很“酷”、很“自我”的男人。

結婚後,每當苗苗真心想要一些關心或體貼時,總會和丈夫鬧得不歡而散。多數時候,丈夫會被她激怒,然後事情一路朝著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想要擺脫這個情結,苗苗和所有帶著心理按鈕的人一樣,要做一些功課。

这个“心理按钮”,让出轨多次的男人回归了家庭

03

怎樣擺脫心理按鈕的控制

也許你會認為,想要擺脫按鈕帶給自己的命運,很難。

那是因為,你之前一直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伴侶身上,覺得是他不夠好。現在,你明白了是自己授權他使用這個按鈕,現在,你要試著把這個權利收回來。

每個人都可以抱怨過去,但是,抱怨和憎恨不會使生活變得更好,反而一次次讓我們重複糟糕的過去。幸運的是,我們能夠從新的親密關係中,察覺到這些按鈕的存在。

增加自我覺察,是改變按鈕的第一步。

經過和諮詢師談話,李偉識別了自己“無能感”的按鈕,並下定決心改變。諮詢師讓他留意自己發脾氣前的信號,李偉漸漸感到,“當我總想證明自己的時候,就是一個危險的開端。”

於是,他開始儘量避免爭論對錯、一較高下。正是因為捕捉到這些信號,我們才有機會為擺脫“心理按鈕”做進一步努力。

通過反思,苗苗知道,自己一直屈從於和父母之間無情感交流的互動方式。

現在,她決定擺脫“情感剝奪”式的親密,試著表達自己的需要和內在感受。

她告訴自己:“我丈夫不夠敏感,有時候不能照顧到我的感受。但是,他不是在故意傷害我。相反,如果我需要他的關心,就應該直接告訴他,而不應該去暗示。”

於是,每一次苗苗產生了某種需要,她都會默想一下這段話,然後用平靜的語氣向丈夫表達。結果令人心安,丈夫同意的時候多,拒絕的時候很少。

这个“心理按钮”,让出轨多次的男人回归了家庭

當然,心理按鈕並不是一無是處,有時,它也能幫助人們擺脫一些糟糕的事情。

王磊是個冷漠型的人,無法和另一半建立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縱然結婚了,也總是用一段段婚外情來換取婚姻暫時的平衡。他的心理按鈕叫做“迴避”。婚外情令人心累,王磊想要擺脫,卻欲罷不能,於是向我求助。

“那個人,到底哪裡吸引你?”我問他。王磊認真地回答道:“只有我們兩個人時,她熱情似火;當著別的同事,她又冷若冰霜……”很明顯,王磊對這種若即若離感著迷,而妻子那樣隨叫隨到的女人,只會令他退避三舍。

為了擊潰這種不正當的關係,可以藉助王磊的“迴避”按鈕。我讓王磊每隔半個小時,就在腦海中定位一下那個第三者的形象。

可以想象著與她聊天,也可以真的給她發微信,或者假裝不經意和另外的同事聊起她……

當不再限制自己對她的思念,甚至主動製造“偶遇”時,王磊發現,那個讓他迷戀的人變回了普通人。

就這樣,王磊的這次婚外情無疾而終了。但是,這個定位試驗讓他看清了自己的問題,從而能夠加深內省和應對。

後來,王磊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踏踏實實地迴歸了家庭,那枚“迴避”的按鈕沉睡了好久,再未被啟動。

我時常想,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按鈕。這些按鈕的存在,彰顯著我們的不成熟,卻又是我們最真實的一部分。

當我們試著去覺察自己這不夠完美的一部分,試著改變自己的心理程序時,就有機會擁抱更好的親密關係!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們又該如何發現衝突的根源,找到解決矛盾的最佳途徑?戳閱讀原文,幫助你正確對待親密關係中的衝突 ,化解衝突。

小婚家還為你準備了更多好文章哦,點點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