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各地最名不副實的小吃有哪些?

丘嶽


八大菜系中都有一些名不符實的小吃,這些小吃名氣很大,吸引你去品嚐,但真的可以說不吃一生悔,吃完悔一生。

一、四川小吃中的名不符實小吃

(一)韓包子

韓包子名氣很大,但吃完真的覺得也就那麼回事,肉不夠鮮美,皮不夠泡軟。比起很多地方的包子的確韓包子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二)三大炮

三大炮其實就是糯米糰裹黃豆粉,只不過在形式上比較獨特而已,來成都大家可以品嚐品嚐,但對糯米不感興趣的也就算了吧。

二、上海小吃中的名不符實小吃

(一)某饅頭

排了很長的隊,但吃完很後悔,並無特別之處,吃的全是名氣

(二)排骨年糕

吃了後感覺太甜,完全沒有排骨的肉香

三、北京名不符實小吃

(一)老北京焦圈配豆汁

一直渴望著吃一次地道的老北京小吃,但吃了之後這兩個品種真的接受不了。

(二)京八件點心

老北京小吃中的京八件是最傳統的小吃,承載了我們小時候的記憶,但今天的老北京點心真的已經沒有了過去的美味,留下的只剩下回憶了。


美食理想


中國的美食文化很豐富,但是這些美食中,並非所有都是好吃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最最名不符實的地方小吃,別說外地人“地域黑”,就連本地人自己都嫌棄!

北京茯苓餅

首都北京是一座有名的小吃之城,很多外地旅客都是奔著北京的小吃去的,到那兒才發現,真是越有名氣的東西越難吃,老北京豆汁兒大家都有所耳聞了,所以很多人都避開了這個坑,給親朋好友待的伴手禮,北京茯苓餅是首選,但是沒想到,還是被坑了,這玩意兒就跟吃紙一樣,簡直難以下嚥!

天津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大家肯定都聽說過,小編去年帶家人去天津玩兒,第一餐首選就是狗不理,在樓下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就點了幾屜包子,兩三個菜,花了一千多,而且講真,味道和我婆婆包的包子差遠了,價格平均下來高達10塊多一個,這不擺明了坑人嗎?後來有網友爆料,表示自己就是天津人,這狗不理真就是專坑外地人的,本地人基本上都很嫌棄!


既盈養生


我說個大家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的“當地小吃”吧,真是搞不懂為什麼商家都讓這些東西成為特色,還以為這是信息閉塞時代大家不出門嗎?

老酸奶

真的是全國各地,所有城市都會賣這種東西。有瓷瓶的,必須要站在那喝完的。有瓷瓶讓你押金拿走喝的,還有強制你必須買瓷瓶的,多在2-5塊錢一個瓶,對,這是光瓶子的價格,還沒算上酸奶,噁心吧。



不是瓷瓶的到是稍微好一些,塑料瓶也做出瓷瓶的形狀,看上去像那麼回事。

不過全國各地的老酸奶基本都是一個味,估計配方也差不多吧:牛奶、白砂糖、嗜熱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凝固劑(可能有明膠、黃原膠等)。因為不加凝固劑,就不會出來“老”酸奶的那種布丁樣的質感。

但是打住吧!真正的老酸奶之所以能凝固,是因為首先過去的牛奶品質好一些,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比較高,質地看起來濃稠一些,不像現在很多都是假孕牛不間斷在產奶,所以乳汁中養分的含量在降低,質地也稀一些。同樣是一瓶牛奶,蛋白質含量越高,發酵後凝固出來的固形物就越多,再加上去乳清處理,自然就會有布丁樣的質感。這樣的老酸奶,吃在嘴裡口感是軟嫩。但是加凝固劑出來的酸奶,肉眼看上去的質地就很結實,用勺子、吸管戳上去也能感覺到有硬度,吃在嘴裡的口感更多是黏。



所以這些老酸奶根本不是按照小時候的優質原料和製作工藝做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不值得吃。

如果想要吃真正的老酸奶,可以自己買個酸奶機在家做就好。注意,器具一定要煮沸消毒,家裡有嬰兒奶瓶蒸鍋消毒最好,不然小心會長出雜菌,吃完拉肚子。

晶晶湯的山海經專門給親介紹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其實靠譜又專業的健康知識!如果親願意看,歡迎關注哦!

聽說點讚的人都能光吃不胖還發大財哦!


湯雅歆愛健康


好奇心食堂,發現更多美食秘密~

說到名不副實的美食,這幾個絕對最具有代表性。

重慶雞公煲

重慶雞公煲是重慶的特產嗎?其實並不是。重慶雞公煲跟重慶沒有一點關係,重慶雞公煲的做法來源於上海。據說,有一個上海人,他特別愛做飯,而且還喜歡召集自己的三五好友,一起來品嚐自己做的美食,而他最擅長的就是做雞公煲。後來這個人開了個店,專門賣雞公煲,而名字呢,就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沒錯,他的名字就叫重慶~所以就誕生了這個美食界最大的烏龍~

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是川菜的代表。雖名為魚香肉絲,但只見肉絲卻不見魚啊?原來魚香肉絲這道菜,它的魚香味並不是來自於魚。雖與魚不沾邊,但卻是模仿四川民間烹魚所用的調料和方法,所以魚香肉絲的名字是以魚香調味而定的。

炒肝兒

即使您沒來過北京,也一定聽過炒肝兒的大名。炒肝兒是北京的傳統民間特色小吃,雖然叫炒肝兒,但是炒肝只是點綴而已,主材為大腸。而且炒肝也並不是炒出來的哦,而是加粉芡熬出來的。


好奇心食堂


中國地大物博,至今沒有一種食物可以受全國人民的喜愛。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就連舉國同慶的春節也是南北方人各吃各的。更不要說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了。本人走南闖北,各地小吃都吃過,把我認為印象深刻的小吃說一說。

天津除了大家熟悉的包子和煎餅果子,最令本地人喜愛的應該是鍋巴菜。所謂鍋巴菜就是把煎餅果子的煎餅切成菱形片泡在豆腐腦的湯裡邊,本地人喜歡,外地人表示沒感覺。

因為是北方人,所以感覺廣州的燒鵝真心不好吃。朋友請客去的鹿鳴酒家,燒鵝只吃了一口就不想再吃了。朋友給帶的廣式香腸,回家蒸了幾根,甜的,也都扔掉了。

作為北方人,我不是在黑南方小吃。南京的板鴨、合肥的臭桂魚、重慶小面本人都很受用。去湘潭買回很多當地臘肉,蒸熟之後Q彈的口感至今難忘。由於本人不吃大蒜,所以哈爾濱的紅腸就不愛吃。

小吃是當地人的一種飲食習慣,外地人一般不會喜歡,所以也奉勸那些外地人,不愛吃就不吃,更不要去詆譭,也沒人求你吃。


慕小愚


全國關於特色小吃有個共同點,機場或高鐵站會有XX十大怪,特色桂花糕等糕點,號稱地方小吃,謹記,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買,巨坑無比。價格高還難吃,送人都嫌惡心。

然後說下我接觸的各地小吃。

黑龍江的哈爾濱滿大街的水餃店,感覺東方餃子王已經不是最好的了,這兩年去都吃水餃,整體特點是皮薄,個大,配以佐料,味道是很好的,其中蒜泥和醬油是必備,而在中國其他地方往往只給醋,哈爾濱的水餃算是東北水餃的代表,還是配得上名聲的。紅腸我沒吃過,只買過秋林的送人,品牌多,有的紅腸當天早晨賣完就沒了,沒法評價。老頭包子也算比較有特色,是當年一個老頭創的,東北很多分店,僱傭了很多下崗女工,個大湯多,味道很好吃,粥也很好,我去出差碰到老頭包子是必去的。

吉林省處於中間地帶,存在感偏低,特色是延吉冷麵,石鍋拌飯,狗肉湯飯,延吉冷麵偏酸,不是我的菜,狗肉湯飯也是徒有虛名,反而是茄子炒飯和辣白菜炒飯是我的最愛。

遼寧的瀋陽也沒多大特色,大連那邊有鮁魚水餃,跟煙臺的鮁魚水餃遙相呼應,都是很好吃的。不過我最喜歡的鮁魚水餃還是青島五四廣場的四季旺餃。

內蒙去了很多次,羊肉香,不羶,但不能算特色小吃。

河北的驢肉火燒和驢肉湯,驢雜湯絕對值得一吃,天上龍肉,人間驢肉名副其實。

天津的狗不理就算了,十八街麻花也就那麼回事,真正從天津走出去的是煎餅果子,我吃油條滑腸,所以從來不吃天津的煎餅。

北京的雜醬麵感覺徒有虛名,就沒看到幾個店鋪,去大柵欄吃了一次,好差勁,同鑼鼓巷沒個像樣的。看到喜歡吃滷煮的本地人不少,個人口味不同,我不喜歡大腸,沒體驗過。慶豐包子你聽聽就得了,別當真。

山西的刀削麵我認為是最筋道的麵條了,僅次於媽媽的手擀麵,如果湯汁好,那就更完美了,好與不好就完全靠碰了,也許山西本地人也說不出哪家最地道吧。

河南的燴麵和胡辣湯目前還沒走出河南省,外地很少看到,都吃過,不喜歡,但既然名氣本身不大,也不算名不副實吧。

陝西的涼皮,肉夾饃,油潑面,泡饃,名氣大,味道也好,去西安吃的涼皮味道要遠遠好於其他地區,肉夾饃這幾年潼關的火,不過我喜歡臘汁的,在西安沒吃到,可惜了,泡饃是我最喜歡的西安小吃,自己把饃撕碎的一點點,看到同學撕的一大塊一大塊,心裡就暗喜,看你等會怎麼哭等端上來的時候,mmp,做顛倒了,一大塊一大塊的饃,黑心店家啊。超市裡買的袋裝泡饃與機場一個價,回家做了,味道也很好,就是沒有糖蒜,吃多了太油膩。陝西小吃在北方里算最出名的,回民街不值得去。

蘭州拉麵開的全國到處都是,外地的多數是青海人開的,在蘭州,什麼都貴,只有拉麵便宜,蘭州的拉麵是單賣的,肉單獨加錢,酸湯很好喝還免費,即使蘭州本地的拉麵,在不同的店吃了很多次了,也沒覺得有多出色,也許是因為全國店面太多導致名聲過大,感覺名不副實。

新疆的抓飯是我最愛啊,有一次餓著肚子去吃,扶著牆出來的,烤羊排,香而不膩,拌麵和饢也很好吃,尤其是饢,之前看到這饢,以為跟別的地方的烤餅沒啥區別麼,走的時候覺得有必要買點特產才在機場買了幾個小饢,回家以後才吃的,發覺之前過於小瞧它了,絕對值得品嚐,下次去新疆一定要吃熱的。新疆機場,高速服務區的飯菜價格與市區差不多,這一點要好於全國各地。

武漢的熱乾麵剛吃還是不錯的,麻醬的味道很銷魂,但感覺沒其他配菜,沒多少營養,以後就很少吃了,武漢個大車站附近到處都是賣熱乾麵的,而距離武漢不遠的黃岡,仙桃等地很少看到,也許是時間過於倉促。感覺名不副實。

雲南的特色是過橋米線,我在北方吃了很多次米線,到了雲南以後,去金馬碧雞坊附近24h營業的那家店去吃米線,點了個比較貴的,端上來我就矇蔽了,一碟碟的,咋吃啊,我在北方都是人家給我端過來一整碗好麼?還想本地人也不愛用麻油啊,吃完以後感覺不如我在北方吃的不正宗的,後來在曲靖也吃過幾次,感覺不如北方改良的米線好吃,也算是名不副實吧。

川渝不分家,我就一起說吧,全國有名的麻辣燙不是我的菜,我喜歡成都的鐘水餃,紅油抄手,但總感覺抄手用的肉有問題,後來就不怎麼吃了,擔擔麵也很好吃,說不說哪家正宗,擔擔麵和重慶小面佐料都很少,但覺得四川麵條應該多學學新疆,菜要多放點,不僅僅吃味道,還要吃營養。但所有的小吃都是麻辣的,就顯的名不副實了。

我是山東人,感覺山東的小吃很難走出去。有的電影裡提到山東大包,但大部分來山東的人都沒聽過,山東大包子個頭大,有的做的一個包子就吃飽了,菜新鮮,肉用的是刀切肉,強調一遍,是刀切肉,湯汁多,皮薄,在全國各地的包子裡,山東大包子是我最喜歡的。濟南的黃燜雞米飯現在這麼火,我也不說了。煙臺的鮁魚水餃,青島的排骨米飯,濰坊的朝天鍋,濟南的朳子肉,臨沂的煎餅和sa(讀二聲,沒找到那個字),山東的煎餅果子用的是脆皮,區別於天津,菏澤單縣的羊肉湯,棗莊的菜煎餅,德州扒雞,都是有地方特色的,如果來旅遊,還是有必要吃的。山東小吃不出名,但我覺得味道不錯,也算是對得起這個名聲了。


我是提莫隊長


再來說一個,成都三大炮。其實就是類似年糕的東西,中國南北方都有的食品,除了用這東西砸個響兒,沒啥特別的。去成都,還是吃吃蛋烘糕,鍋盔,和串串,兔子頭才爽。


食聞奇葩說


一切離開原產地的小吃都是黑小吃!

很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去外地胡浪。一天逛完頤和園出來看見一家麵館,上寫“陝西扯麵”四個大字,大喜,奔入店中高呼,來一大碗油潑。不多時,面上,入口,怒斥:你這倒是個錘子扯麵!

小二哥陪笑道:胸肌啊,這要是跟咱窩地方口味一樣,我這店早就關門了!

所以,凡是開在外地的名小吃,都有麻達哩!


葵指陽光


小吃是否名不副實,其實有一個個人口味的原因在裡頭。比如題主說肉夾饃,或許是因為沒吃到好的,或許是因為吃不慣。

但既然提到了個「最」字,那就必然要提一提天津狗不理了。

去年去了趟天津,免不了要去嚐嚐久負盛名的狗不理包子,幾個當地朋友好說歹說也沒能把我勸下來,就連出租車師傅都說天津人從不吃狗不理,還是沒能敵過我的好奇心。

價格是這樣的

可等我一到地方,看到的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且不論口味如何,光這包子的身價,就夠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了。當然,所有拋開口味談價格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好吃與否還是判斷食物價值的唯一標準。那麼這個包子屆身價奇高的網紅,到底會是怎麼樣的美味呢?

首先吧,這個狗不理的包子比普通小籠包要大一些,但也就我們日常吃的早餐那種包子的三分之二大小吧,

精品包子嚐起來倒是不覺得難吃,可也不覺得哪裡好吃,總之就是毫無亮點,也不知道它怎麼對得起十幾二十塊錢一個包子的價格。


—————————————————編輯的分割線——————————————

既然有人看,我再更幾個吧

每次去上海總有人給我推薦南翔小籠

百度的介紹是:南翔小籠原名“南翔大肉饅頭”、“南翔大饅頭”、“古猗園小籠”,也稱為“南翔小籠包”、“南翔小籠饅頭”,是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傳統名產,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形美著稱。

然而,這一切都特麼是假的!騙人的!!不論是城隍廟還是古猗園的南翔小籠,給我的感覺都是同樣的四個字:乾癟肥膩!

看上去的感覺就像老太太的乳房(等下……我為什麼知道老太太的乳房長什麼樣),裡面沒多少湯汁,倒是一口咬下去滿嘴流油,一股肥肉的腥膩味直衝天靈蓋……怎麼能用這麼肥的肉包包子啊!


我愛大食王


這個問題我是太有發言權了!因為在很多地方生活過。首先,一個東西好吃補好吃,不能只是一次!有很多東西是越吃有味道。比如以前喝豆漿,就愛放糖,只個袋裝的。後來發現,大鐵鍋熬的帶點點糊味的豆漿才是大餅油條的絕配。好了進入正題,先說天津…√🐶不理!真心難吃,但是天津隨便那家包子都好吃,沒道理最有名嗯不好吃!這裡就是產業化的副作用,只追求質量的穩定。捎帶說北京的烤鴨。有個紀錄片,北京烤鴨要產業化,統一烤制配送,很多店經理看送來的烤鴨直接就摔地上了!說,砸牌子啊!!可是那有什麼用?掙錢是硬道理。山西去過太原平遙,麵食確實不敢恭維。其實各地特產就像國外的美食。當地人吃了好,你去了就不喜歡。那是因為你生活環境沒改變,口味固定下來了。我有個同學甘肅人,他家說他是怪胎,一個甘肅人特別愛吃魚?!?我就是個雜食動物,家裡就行南北結合所以口味沒固定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