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518直播丨工藝體驗、文物修復……帶你玩轉博物館嘉年華!

2018年5月18日

“‘博物致知’首屆長三角博物館教育博覽會”

將於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隆重開幕。來自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36家單位針對國內首次以博物館教育為主題的博覽會盡展其能,他們將最優秀的教育項目帶出館舍,把近1300平米的展陳空間擺成了滿滿一間珍奇櫃。

不僅如此,展廳外的開放空間將專門設置活動舞臺,為期5天的展期內參展單位的20餘場活動將輪番上演,文明探索、工藝體驗、的走進科技的秘境、嘗試古籍和文物修復……博物館能“玩”什麼?怎麼玩?展覽活動如同打開珍奇櫃的N把鑰匙,收集即可收穫珍寶和彩蛋!

陳雲紀念館

吳儂軟語頌偉人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革命家陳雲十分喜愛評彈藝術,支持創立了蘇州評彈學校並擔任名譽校長。他對評彈藝術的發展提出了“出人、出書、走正路”七字方針。陳雲紀念館結合評彈藝術,將現場教授歌曲《好一朵茉莉花》,並傾情獻唱《陳雲爺爺偉大光輝的一生》等歌曲。

上海博物館

體驗簡單的竹編編法

(活動預約券於當日9:30、13:30在“藝匠古今”展覽入口處分批發放,發完即止)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號展廳“藝匠古今”展覽活動區(蒙自路818號)

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勞動人民的智慧。竹編以其原料廉價、結實輕便的優良特性,成為人們置備生活日用品的理想材料。竹芸工坊將帶領觀眾體驗簡單的竹編編法,製作一些竹編小器。

上海博物館

緙絲製作演示與《蓮塘乳鴨圖》主題繪本解說

活動地點:欲參加活動者,請提前5分鐘至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藝匠古今”展覽入口處集合(蒙自路818號)

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挑經顯緯,形成圖案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蓮塘乳鴨圖》是著名緙絲工藝家朱克柔的傳世作品,其中游禽、飛鳥、草蟲、花卉與奇山怪石、潺潺流水渾然結合,精湛絕倫。觀眾將在現場親見緙絲製作演示,並聆聽《蓮塘乳鴨圖》繪本創作者的精彩解說。

蘇州博物館

妙手繡蘇博—片石假山蘇繡製作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蘇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色彩清雅,極具姑蘇風韻。蘇繡工藝大師梁雪芳將在活動現場進行展示,並指導觀眾在團扇扇面上繡制一幅片石假山,讓參與者感受蘇繡中蘊含的吳文化底蘊,瞭解蘇繡技法,學習如何獨立完成一幅蘇繡作品。

上海博物館

南禪寺的奧秘

5月19日14:00-15:00

5月20日14:00-15:00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中國建築展區(蒙自路818號)

“可達之境|中國古建”展覽策劃、撰稿人王可達將現場向觀眾介紹存有國內現存最早木構建築的南禪寺,分析其結構特點,同時向觀眾講解唐代佛教與雕塑的歷史和特點。活動現場王可達將藉助專業古建築模型向觀眾展示中國古建築的特點並“重建南禪寺”。

上海科技館

結構的力量、聲音與音樂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上海科技館展區(蒙自路818號)

科技的奧秘總是使人著迷,上海科技館將為觀眾帶來兩場科學表演:結構的力量,聲音與音樂。看似脆弱的物體,通過簡單的結構變形就能變得非常有力量!吸管、胡蘿蔔、乒乓球、紙杯和垃圾桶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粉墨登場,變成了能演奏美妙旋律的“樂器”!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嗎?

PS:本場活動為展區內部,請參加者準時在上海科技館展位活動進行現場體驗。

安徽博物院

博物館裡的漢字世界系列之“青銅上的精靈”青少年體驗活動

青少年活動定向招募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本次活動將通過知識小課堂的形式向青少年們講授精美的青銅銘文,欣賞中國文字的形體美;通過互動小遊戲的形式,進一步帶大家認識青銅銘文;以舞臺劇的形式,講述國寶“吳王光鑑”背後的故事,以及吳王光鑑銘文的涵義與歷史價值;最後通過手工體驗課學習製作橡皮章DIY“錯金銘文”,更加了解“青銅上的精靈”。

PS:本場活動為校園專屬活動,由活動主辦方與上海市教委員易班博雅網聯合舉辦,易班博雅網將根據活動內容定向招募與組織學員。

上海博物館

體驗木版年畫的刻印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藝匠古今”展覽活動區(蒙自路818號)

木版年畫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桃花塢木版年畫脫胎於書籍插圖的印刷技術,取之於吳地生活,用之於吳民日常,以其豐富的題材、儒雅的畫面和清秀的色彩而為人所喜愛,人稱“姑蘇版”。

在“藝匠古今”展廳,觀眾有機會親身體驗木版年畫的刻印。

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

木偶表演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上海自然博物館將特色的木偶表演帶到了現場。走丟的小象能不能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避狡猾險惡的獵人,找到爸爸媽媽?來到現場,一起揭曉謎底吧!

六朝博物館

六朝兒童茶禮

校園專屬活動面向校園定向招募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六朝兒童茶禮體驗活動源自東吳時期“以茶代酒”,東晉時期“以茶養廉”的典故,活動以茶為媒,通過禮儀和遊戲的形式,讓小朋友們認識不同類別的茶葉,學習茶葉基本沖泡的方法,聽有趣的茶故事,認真完成敬獻茶禮,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PS:本場活動為校園專屬活動,由活動主辦方與上海市教委員易班博雅網聯合舉辦,易班博雅網將根據活動內容定向招募與組織學員。

上海博物館

《藝匠尋信人》的另一種觀看:有了相機,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插畫?

主講人:挪貓者

活動地點:世博會博物館小教室

《藝匠尋信人》插畫師首先將與觀眾分享繪本的創作步驟及歷程,講述如何將傳統手工藝品轉換成插畫語言。分享會結束後,將在“藝匠古今”展廳開展簡單的視覺思維練習,啟發觀眾以不同的視角觀看身邊事物。

浙江省博物館

文明探秘——探尋河姆渡文化幹欄式建築中的奧秘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河姆渡文化幹欄式建築中的各式榫卯結構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創新精神,浙江省博物館將帶領大家將從科學的角度,藉助幹欄式建築教具模型解析蘊藏其中的科學原理,並邀請體驗者參與動手製作一個河姆渡文化幹欄式建築模型,探秘這項中華民族獨特的工藝創造。

寧波博物館

“文物”修復--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大家知道怎樣把破碎的文物拼接完整嗎?博物館展櫃中一些文物為何會出現兩種顏色呢?寧波博物館的指導老師將從精選的案例入手,向參與者介紹基礎的文物修復工具和一些簡單的修復常識。觀眾將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現場的“文物”修復體驗活動。

中國絲綢博物館

返璞歸真:探尋中國古典染色的奧秘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中國傳統的植物染色技藝傳承近千年後,被近代才開始飛速發展的化學合成染色所替代,使得古典染色法幾近消亡。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將目光再次投注在傳統染色和古典色彩上。中國絲綢博物館女紅傳習館老師將和活動參與者分享返璞歸真的染色技藝,開展中國傳統絞纈與植物染色體驗活動,帶領觀眾體驗傳統染色的魅力。

上海博物館

一布一故事:設計思維與傳統工藝的雙向激活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設計工坊”邀請崇明土布傳承館創始人何永娣和蝸牛民藝團隊,通過分享他們的實踐經驗,展現設計思維中對傳統手工藝在材質、紋飾、日用等方面的理解與轉換。此次工坊將提供一種設計視角,與展覽中的手藝人、設計師、消費者的視角並置,從而打開傳統手工藝於當下的多維可能性。

南京博物院

古籍修復體驗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古籍修復作為有機質文物修復中的一類,在文物保護與修復的眾多門類中獨樹一幟。在古籍修復體驗的活動過程中,參與者將會在文物修復師的指導下,親身體會將文物古籍由破碎到完整、由殘缺到圓滿的完整修復過程,成就一次畢生難得的寶貴經歷。

上海博物館

傳統手工藝的知識體系

主講人:南京大學教授徐藝乙

活動地點:世博會博物館多功能會議室

中國的知識體系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以文字為媒介的知識體系,一類是通過行為方式或其他非文字記錄方式傳播和傳授的知識。

傳統手工藝之本體所體現和依託的知識體系屬於第二類,具體涉及到手工藝產品製作過程中的材料、工藝和形態等方面的專門知識與器物的選擇、使用、維護、保存等的社會生活常識,以及與之有關的品質、規格、配置和傳說故事等方面的內容。南京大學教授徐藝乙將和觀眾分享與中國傳統手工藝相關的知識體系。

浙江自然博物館

綠色總動員系列活動之消失的海冰

活動地點: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展廳外場活動舞臺(蒙自路818號)

綠色總動員系列活動之消失的海冰圍繞北極熊的生活習性,及北極生態環境與人類生活方式的關係,通過知識導入講解、科普劇演出和低碳生活小衛士競技遊戲,向小朋友們傳遞科普知識,引導大家關注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北極熊生存危機!

上海博物館

SmartMuse Kids繪本分享會

主講人:徐旭峰,陳惟蕊,陳漢煜

上博SmartMuse Kids將在本次展會中舉辦“國家寶藏”系列繪本讀書分享會,將於蒙自路818號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展會外場舞臺上演。在《國家寶藏》節目中,上博提供的三件寶貝你知道嗎?

5月20日三位手繪師,將帶著三本特殊的繪本,與各位小朋友見面,聽他們講講三件國寶不一樣的故事。5月20日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展會外場舞臺期待與你見面。

南通博物苑

色落花開——手工扎染體驗

南通手工紡織歷史悠久,扎染、藍印花布等傳統手工製品更是享譽海內外。染料濃度、溫度、染色時間、織物本身特點等都可以改變扎染作品的最終效果,使得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樣,也更具藝術性。觀眾可以跟著老師一起體驗古老的染印技術,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扎染作品。

上海魯迅紀念館

我以我血薦軒轅

《我以我血薦軒轅》是上海魯迅紀念館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短劇,該劇講述了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魯迅作為精神界之戰士視死如歸,大義凜然,以人格力量與野蠻暴政周旋,並終生實踐“我以我血薦軒轅”誓言的心路歷程。

揚州博物館

躍然紙上——個園的竹

個園是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同時,個園也是大運河的遺產點。此次活動將把個園的竹帶到每位參與者的手中,大家將在剪紙老師的指導下,以個園的竹為靈感,創作竹子題材的剪紙作品。

錢學森圖書館

星際航行學員養成計劃:為你的火星之旅,設計安全著陸飛船

校園專屬活動定向招募

星際航行學員養成計劃中將由老師介紹與宇宙飛船航行和著陸相關的預備知識,藉助身邊的材料來製作簡單的宇宙飛船著陸的模型。結合知識與動手設計的過程,探討在真正的宇宙飛船著陸火星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和解決途徑,從中體會太空探索的困難和危險性。

PS:本場活動為校園專屬活動,由活動主辦方與上海市教委員合作舉辦,將根據相關學校教學內容進行定向學員招募與組織。暫不開放預約。

//////////

展覽舉辦的同時,會場內將也圍繞2018年度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展開諸多活動。

5月19日下午,“博物館:一個共同體”專題論壇上,參展的各博物館代表及教育界專業人士將就未來的館際合作、館校合作達成基本共識,聯合三省一市博物館的力量共同打造江南文化品牌;

5月21日至22日,上海博物館教育聯盟第二期工作坊暨“面向未來的博物館教育”研討會的開班,將聚焦博物館教育活動設計,結合本次博覽會及各館實際經驗開展現場觀摩教學,以期打造以博物館教育為核心主題的領先、專業的文博培訓平臺,助益學員們的實際工作。

短短5日展期內,博物館將“主動出擊”以“博物館教育”、“江南文化”、“美好生活”等為關鍵詞,將最優質的博物館教育產品、服務和內容,最精彩的博物館活動帶給廣大公眾,搭建屬於業內人士的對話和分享平臺,真正實現博物館與博物館、博物館與學校、博物館與文化單位之間的超鏈接。

活動參與方式

活動為免費活動,預約活動可憑藉預約短信或預約二維碼進入活動區;現場報名活動請參與者根據工作人員指示,有序進入會場。

518直播丨工艺体验、文物修复……带你玩转博物馆嘉年华!

展廳外場活動舞臺示意圖

友情提示

上述本次518教育博覽會均在展廳外場活動舞臺開展,展廳內改均在展廳外場活動舞臺開展。展廳內也特別策劃活動,除特別說明外,均在展廳外場活動舞臺開展,展廳內將開設針對流動觀眾的各類現場體驗活動。建議參加活動的觀眾一併預約展覽,收穫佳觀展體驗,避免因無展覽門票無法即刻進入近在咫尺的展廳!

“博物致知”首屆長三角博物館教育博覽會

地點

上海世博會博物館2.3號臨時展廳

地址

上海市蒙自路818號

展期

2018年5月18日至5月22日

主辦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江蘇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上海青少年學生校外聯席會議辦公室

承辦

上海博物館、世博會博物館、上海市博物館教育聯盟

協辦

上海師資培訓中心、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

展覽預約

518直播丨工艺体验、文物修复……带你玩转博物馆嘉年华!

世博會博物館

出行建議

518直播丨工艺体验、文物修复……带你玩转博物馆嘉年华!

地鐵:

13號線世博會博物館站2號出口,步行約2分鐘。

4號線魯班路站2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

8號線/4號線西藏南路站2號出口,步行約25分鐘(可換乘公交18路)。

公交:

18路、1216路、318路龍華東路蒙自路站。

17路、146路、205路、36路、733路,步行約7分鐘。

駕車:

世博會博物館提供免費停車,停車場入口位於局門路780號。

//////////

去不了也沒關係~

5月18日 13:30—15:00

我們將在世博會博物館為你直播

帶你隔空體驗

各大博物館帶來的全新教育項目

共赴一場科技盛宴

和博物館展品“玩耍”

文明探索、工藝體驗、嘗試古籍和文物修復……

我們都將帶你玩轉它~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直播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