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很多寶寶把藥當糖吃?誤服是兒童藥物中毒死亡首因,媽媽們注意!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在很多小孩兒眼裡,小藥片貌似糖果;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生病可以把成人藥掰開給孩子吃。其實,這些兒童用藥誤區,都潛在巨大的安全風險。

“中毒是0-14歲兒童因傷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其中誤服藥品是造成兒童藥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感冒藥、精神藥物和高血壓藥。”近日,美林攜手太平洋親子網【小橙堡·母嬰健康守護行動】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共同發佈《兒童就醫及用藥指南》,其中公佈了這一最新數據。

“每5名中毒兒童中,有2名是藥物中毒。在每5名藥物中毒兒童中,有4名是因為誤服導致。當一個兒童吃錯一顆藥,所影響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美林品牌負責人張帆先生分享。

很多寶寶把藥當糖吃?誤服是兒童藥物中毒死亡首因,媽媽們注意!

幾十顆藥當糖吃?“糖衣炮彈”很危險!

潤喉藥和薄荷糖一般大小,健胃消食片看上去像奶片,外覆糖衣的降壓藥跟MM巧克力豆一樣甜……大人的救命藥物,稍不注意,就成了孩子身邊的“糖衣炮彈”。

小然和小燕的姥姥需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姥姥常將藥藏在被子底下。1月24日,正值週末,姐妹倆在姥姥的床上玩鬧時,發現了姥姥藏在被子底下的藥物,姐妹倆以為是糖果,於是一下連續吃了幾十顆。

孩子父母回到家,看到散落的藥片時,小然和小燕已經出現暈厥、噁心等症狀,經急診洗胃、補液處理,雖已脫離危險,但仍在兒科重症監護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

兒童誤服藥物很危險,在兒童醫院急診科卻是時常發生。2015年12月21日,全球兒童用藥安全組織針對北京、上海兩家兒童醫院因中毒就診與住院的603例0~14歲兒童病例進行了回顧分析,結果發現藥物中毒是兒童中毒的首要原因,平均每三個就診的中毒孩子,就有兩個是藥物中毒,其中近八成是兒童自己誤服藥物導致。

鋁箔包裝的膠囊和糖衣片非常容易取出,小孩用手一戳就可以,另外還有一些瓶裝藥品的瓶蓋未經加壓處理,稍有力氣的孩子也可輕易擰開,只要孩子家長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誤食藥物,產生安全隱患。

據《兒童就醫及用藥指南》指出,爺爺奶奶的藥品很多都放在兒童可以輕易接觸到的地方,有些家長使用的精神藥物順手放在床頭櫃上,就是因為這樣,錯服感冒藥和精神藥物的臨床案例都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建議正確儲藏家中的藥品,

兒童不是“小大人”,要用兒童專用藥

除了誤服藥物,有的家長會給兒童服用自己的服過覺得有效藥物,並按成人劑量減半。北京市醫管局”藥物治療管理培訓受聘講師、知名藥劑師冀連梅說,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兒童用藥是不科學的。

以感冒為例,兒童的生理器官功能及對藥物的代謝情形與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使用專門的兒童藥品。

目前中國市場上有成人用藥布洛芬膠囊及兒童用藥美林(布洛芬混懸液和布洛芬混懸滴劑),雖然主要有效成分均為布洛芬,但是,相比於成人使用的片劑,兒童藥所有求的溶液劑生產標準要求更加嚴格,其口味也非常容易被孩子接受。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科(教研室)副主任、兒科基地教學主任郭桂梅表示,使用兒童專用藥物,在用量控制上也很方便,只要認真遵循藥品說明書去服用,不會產生超過劑量服用的問題

在2018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 31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案。提出關於加快兒童用藥立法、保障兒童健康的議案。一是通過立法,保護兒童用藥的研製與生產。二是要建立兒童用藥的科學規範機制,強化兒童用藥的精準性。

好消息是,目前,國務院已根據人大代表的議案,擬定《兒童用藥保障條例》提交國務院法治辦,或將兒童用藥安全保障納入法治軌道。兒童用藥安全問題,不僅需要政府、政策以及法規的支持,企業和行業相關方的行動和投入也必不可少。

《兒童就醫及用藥指南》給出建議:用藥前,家長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對症使用藥品,不給錯藥,不擅自給兒童服用成人藥。尤其是給孩子喂藥時,應該提前寫下用藥時間和給藥劑量。

很多寶寶把藥當糖吃?誤服是兒童藥物中毒死亡首因,媽媽們注意!

相關閱讀:

《兒童就醫及用藥指南》針對不同種的兒童藥品,父母們應該注意幾點:

1. 大多數情況下,感冒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能夠在一週左右自行痊癒;

2. 若兒童在感冒時腋溫大於38.5℃,可採用布洛芬(美林)或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等退熱藥物進行退燒,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去醫院;

3. 避免使用複方退熱藥。複方退熱藥成分較為複雜,而且每劑中所含的退熱成分固定,無法依照兒童的體重及時調整用量,容易導致用藥過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