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祕: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西周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這對大家來說,根本就不算一個問題:昏君周幽王為了博取美人褒姒一笑,不惜屢次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當美人褒姒看到諸侯的軍隊不知所措的樣子後,不禁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周幽王也為此龍顏大悅。就像“狼來了”的故事,當西戎的軍隊真的進攻鎬京時,周幽王再次點燃烽火,諸侯們再也不相信了,西戎於是輕鬆攻破鎬京,殺死了周幽王。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為了躲避西戎,決定東遷洛邑,從此,周王室開始衰落,天下禮崩樂壞,春秋戰國正式開始。

然而,造成歷史重大變化的原因從來都是十分複雜的,這裡面既有歷史的偶然,也有歷史的必然。對於西周滅亡,周幽王寵愛褒姒更像是一個偶然事件,當我們拉長曆史的時間線時,就會發現西周滅亡有其難以避免的必然性。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烽火戲諸侯”並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話說周武王伐紂,滅亡殷商後,建立了周朝。周武王治理天下采用封建制,將功臣們和宗室們分封到全國各地,以代天子治理百姓。周武王(在位5年)死後,年幼的嫡子周成王即位,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輔政。周公平定了紂王之子祿父的叛亂,制定了完備的禮樂法度,鞏固了周朝的統治。

周成王(在位37年)死後,周康王(在位26年)、周昭王(在位19年)、周穆王(在位55年)、周共王(在位12年)皆以嫡子的身份相繼成為天子,此時的王室政治清明,力量強大,諸侯們遵守法度,上尊天子,下安黎民,天下太平。特別是在周穆王時期,周穆王經常御駕親征西戎,擴張了周朝的疆土,使周朝走向了鼎盛。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西周形勢圖

周共王死後,一代代天子犯下了一個又一個錯誤,使周朝逐漸由盛轉衰。周共王的兒子周懿王生活奢侈,所用非人,外患不斷。西戎曾經深入周朝腹地,兵臨鎬京城下,周懿王無力抵抗,選擇遷都槐裡以避西戎。

周懿王(在位25年)死後,叔叔周孝王廢黜太子姬珝,自立為天子。周孝王在位期間,對西戎發動反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他破壞了傳承了一百多年的嫡子繼承製度,造成了王室的內亂。

周孝王(在位9年)死後,前太子姬珝被大臣擁立為天子,是為周夷王。周夷王聽信讒言,用鼎烹殺了齊哀公,使齊國陷入長達幾十年的內亂,這次事件無疑影響了周王室的聲譽。

周夷王(在位8年)死後,嫡子周厲王即位。周厲王在位期間,任用好利的大臣治理國政,對國人不斷橫徵暴斂,還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禁止國人議論政事。周厲王的惡劣行為激怒了國人,國人於是發動暴動,周厲王被迫逃往彘地,共伯和攝行天子事,史稱“共和行政”。周厲王(在位26年,實為12年,後14年為共和行政)在彘地死去後,國人復立太子姬靖為天子,是為周宣王。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周厲王的殘暴統治引發了“國人暴動”和“共和行政”

周宣王即位後,與父親的作為截然相反,他任用賢能,恢復生產,不斷對威脅周朝的西戎和徐戎用兵,取得了許多勝利,強大了周朝的國勢,史稱“宣王中興”。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周宣王對四方連年用兵,也大量消耗了周朝好不容易恢復的國力,在周宣王晚年,周朝的軍隊接連戰敗,特別是在千畝之戰中,周朝的軍隊被姜戎擊敗,周宣王因此盡喪南國之師,不得不在太原調查核實戶口,以便徵收軍賦、田賦和兵役,來擴充兵員和充實財力。周宣王連年對外用兵,最終導致周朝國力衰退,使“宣王中興”曇花一現。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對西周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周宣王

周宣王在對外戰爭上剛愎自用,對待諸侯也是如此。八年,魯武公帶著長子姬括、少子姬戲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對少子姬戲十分喜愛,在他的堅持下, 魯武公的長子姬括被廢,少子姬戲被立為世子。十二年,魯武公死,世子姬戲即位,是為魯懿公。二十一年,魯國的公子伯御殺死魯懿公,自立為國君。三十二年,周宣王率軍討伐魯國,殺死公子伯御,改立魯懿公的弟弟魯孝公為國君。

魯國的這場動亂本可避免,只因周宣王的一意孤行,釀成了魯國幾十年不必要的動盪。這次事件比周夷王烹殺齊哀公還要嚴重,因為周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周宣王“廢長立幼”,以天子的身份主動破壞這種合法的制度,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在諸侯們看來,周王尚且不遵法度,他們還有必要遵守法度嗎?從此,諸侯們多叛王命,為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埋下了伏筆。對於周朝的滅亡,周宣王犯下的這個錯誤是不可饒恕的,因為這動搖了周朝的國本,國本一亂,萬事皆亂。

周宣王(在位46年)死後,著名的周幽王即位為天子。周幽王的王后本是申侯的女兒,申王后生了太子姬宜臼。當週幽王得到美人褒姒後,褒姒生了王子姬伯服。周幽王對褒姒和姬伯服十分喜愛,便想廢掉太子姬宜臼。五年,太子姬宜臼為了避難,挺身出奔申國,投奔外公申侯。由於姬宜臼自動放棄太子之位,周幽王在三年後如願改立姬伯服為太子,他又廢掉了申王后,改立褒姒為王后。周幽王的行為激怒了申侯,九年,申侯決定聯合西戎和鄫人發動叛變。十年,周幽王得知申侯反叛的行為後,也召集諸侯們在太室結盟,以討伐申侯。十一年,申侯、西戎和鄫人的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王室的軍隊和諸侯的軍隊,鎬京於是被攻陷,周幽王和太子姬伯服被殺,褒姒被西戎擄走。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周幽王的廢長立幼導致了西周的滅亡

從這場長達十一年的王室鬥爭可以看出,西周的滅亡絕不像“烽火戲諸侯”那麼簡單,“烽火戲諸侯”更像是一個人為編造的故事,只因周幽王又一次自亂法度,諸侯們對王室感到失望,他們出工不出力,申侯的叛軍最終得以取勝。對於誰是新的天子,諸侯們產生了分歧,申侯、魯孝公、鄭武公等在申擁立前太子姬宜臼為天子,是為周平王。虢公則在攜擁立王子姬餘臣為天子,是為周攜王。第二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與周攜王展開了二十一年的對峙。

西周滅亡的歷史真相大揭秘:一代明君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周平王得位不正,不得不東遷洛邑,以建立新的權威

當晉文侯消滅周攜王后,王室再次統一,但是王室的力量已經被三十多年的動亂消耗殆盡,周平王也是以叛亂者的身份登上天子之位的,許多諸侯並不表示認同,“禮崩樂壞”的局面至此徹底形成,歷史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