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霍金與馬克思同一天去世,又是愛因斯坦的誕辰,真相是……

霍金與馬克思同一天去世,又是愛因斯坦的誕辰,真相是……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這是人類重大損失。留下的話題不外乎:

1. 身殘志堅,55年來始終掙扎在生死線上,擱一般人早就完蛋了,但他成了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

2. 這引出第二個話題,霍金這麼厲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對於這個問題,霍金本人曾經這麼回答記者:因為我的黑洞蒸發(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霍金輻射)還沒有被觀測或者實驗所證實。既然霍金這麼回答,很顯然他認為自己最值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術成就就是霍金輻射。

3. 進而引出第三個話題,霍金和楊振寧相比,誰的科學地位更高?

在問答社區這個話題吵得很兇,普遍觀點是在物理史上,楊振寧的地位高過霍金。

估計老爺子這一走,又將掀起一股討論熱潮。

4. 不為尊者諱,老爺子其實還是一個風流人物呢。

1965年,身為牛津大學才女的簡·瓦爾德排除萬難,嫁給了重病的霍金。她不惜耽擱自己的學業,辛勤養育了兩兒一女。但是霍金戀上了美女小護士,離婚了。2006年,他又離婚了。

是不是偉大的物理學家都蠻花心?比如愛因斯坦,比如楊振寧……

5. 今天最傷心的可能就是謝耳朵了。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但實事求是地講,能看懂他研究成果的人屈指可數。

老爺子的學術心血就被轉換為有中國特色的心靈雞湯,比如:請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

他在中國的流行,有兩個因素:

1. 在學校課堂上,被樹立為人生逆境奮鬥的榜樣,跟張海迪阿姨一個類型,帶有典型的說教意義,絕大數人對霍金的認識也停留在這個層面。

2. 拜《時間簡史》的流佈所賜,他撰寫的這本書在中國很是暢銷,儘管讀明白的人很少,曾經有那麼一段年月,讀此書被視為是有檔次的事情。這兩年又開始流行起各類“xx簡史”的書籍。

霍金與馬克思同一天去世,又是愛因斯坦的誕辰,真相是……

真的很巧,霍金去世於3月14日,而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誕辰。

霍金和愛因斯坦的關聯實在太大,在物理史上,二人名字是常連在一起的。

有多情者在尋思,霍金莫非轉世去找愛因斯坦了?

霍金有句名言:我們只不過是一種生活在一顆小行星上的高度發達的猴子,但是我們卻可以理解整個宇宙,正是這樣使我們特別。

所以還是把霍金的去世理解為他迴歸了鍾愛的宇宙更靠譜。

霍金與馬克思同一天去世,又是愛因斯坦的誕辰,真相是……

其實吧,3月14日,還是馬克思的誕辰呢。今天是他誕辰200週年紀念日。

不要因為他的理論被從批判的武器改造為武器的批判,就認為他有原罪,從而掃進歷史垃圾堆。

也不要因為進入21世紀,他的古典資本論就過時了。

但是,也不能妄自尊崇,就把他當做一個有點愛發牢騷但目光如炬的政經學家就好。

國內別有用心的馬學家們及人云亦云的小粉紅們,總是刻意無限放大這麼一件事:西方國家進行的“千年偉人”的評選活動中,馬克思位居愛因斯坦、牛頓等人之前,被評為已過去的千年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

再次很巧,那份榜單上也有霍金,排在第六。

可,馬克思真的是被西方國家評為“千年最偉大思想家”嗎?

事實的真相是:這只是英國BBC的一個跟讀者互動的月度的網上評選,參與者都通過網絡投票,並非是一個嚴肅的正規的投票選舉。

當時,BBC介紹得很清楚:這是第9次當年推出的月度的“你的千年”評選,評選的是思想家,而10月將要評選的是過去的千年最偉大的探險家。

關於此次票選的參與者,BBC也說得很清楚:BBC的網上訂閱讀者參與了此次千年票選。

由此可見,參與者根本不是“西方國家”“西方民眾普遍”或者“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僅僅是BBC的訂閱用戶。用統計學的話來說,這根本不具備普遍的代表性。

而且BBC的新聞中也說明了評選過程的細節:愛因斯坦一直領先,馬克思只是在後面才超過愛因斯坦。

為什麼呢?

投票時點是1999年,此時正值金融危機,所以大多數民眾都對傳統的資本主義制度有所質疑,馬克思能得到高票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次網上選舉被評選出的10大思想家的具體排名是:

Karl Marx 馬克思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

Sir Isaac Newton 牛頓

Charles Darwin 達爾文

Thomas Aquinas 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家)

Stephen Hawking 霍金

Immanuel Kant 康德

ReneDescartes 笛卡爾

JamesClerk Maxwell 麥克斯韋

Friedrich Nietzche 尼采

俗世的人最愛搞各類榜單,對天才來說,那都是浮雲。

霍金去世,榜單上十人就全部在天堂相逢了。想想,革命者和保守者、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唯物者和唯心者,濟濟一堂,場面該是何等壯觀。

天才如流星劃過天際,俱往矣。

你我適逢群星璀璨的星球,則幸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