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兩入後宮,她要的可不僅僅是皇后之位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皇位政變是什麼,那一定是皇位易性,而武則天正是這一政變的唯一實施者也是最後一位實施者,與臨朝聽政完全不一樣,她直接稱帝,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兩入後宮,她要的可不僅僅是皇后之位

武則天,唐工部尚書武士彠之女,14歲被選入宮為才人,深得唐太宗寵幸賜號“武媚”,人稱媚娘。公元649年5月,太宗病逝,武則天被送入感業寺為尼,但太子李治早就看中她,在繼位後3年下旨將其接回宮中,封為昭儀。再次回到宮中的武則天已不是太宗時期的少女,而是迫切感受到命運要自己掌握在手中。於是她以種種手段博取了高宗李治的歡心,成為寵妃,不久後,運用權謀使得高宗在公元655年10月廢黜王皇后,改立其為皇后,並在後宮逐漸參與朝政。

公元660年,高宗患疾目不能視,朝中大事基本上由武則天辦理,加之唐高宗生性懦弱遇事無主見,武則天遂直接上朝參政。唐高宗病逝後,太子李顯繼位,是為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臨朝聽政,因不滿中宗任用韋皇后親戚而廢黜中宗,改立自己的四子李旦為帝並規定其不得參政,一切由其作主。

兩入後宮,她要的可不僅僅是皇后之位

在廢黜中宗之後,武則天即迎來朝中元老大臣的反對,但其善用權謀且有意識貶低位高權重之人,先後貶褚遂良出京、逼長孫無忌自殺,剿滅徐敬猷、唐之奇、駱賓王等反對勢力。並於公元690年9月廢黜自己的兒子,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改年號為“天授”,自尊號“聖神皇帝”,自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因即位期已經67歲,也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皇帝。

武則天在位期間,一方面為了防止舊臣反抗,而任用索元禮、周興等酷吏,一方面大批錄用人才,擴大自己的勢力。為招納人才,在洛陽殿親考貢士,開創了殿試製度,並專門設置武舉,選拔武臣。其知人善任也使得在位期間國家人才濟濟,湧現出一大批能人,比如著名的李昭德、魏元忠、狄仁傑、蘇良嗣等,還有如姚崇、宋璟等人在其死後也發揮重大作用。

兩入後宮,她要的可不僅僅是皇后之位

武則天在立皇儲上是矛盾的,一方面,如果立侄子為皇儲,雖能保大周政權自己卻不能被供祖廟,若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就又回到了被自己打破的父傳子舊傳統中,兩者她都不想要。所以經過再三考慮,最後立唐高宗第七子李顯為皇太子。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群臣殺死武則天內寵張易之等,擁立唐中宗復位,恢復國號唐與唐朝制度,但仍稱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11月,武則天病逝,但其在位期間也有效維持了社會的穩定,鞏固了貞觀之治成果,為後來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武則天稱帝的確是中國歷史上最打破傳統的事,那麼對武則天的功過是非究竟如何評判?如果是你,你會在她陵前無字碑刻上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