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謠言已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小到名人名言,大到抗癌妙招、理財訣竅,都有人信。謠言容易引發恐慌,非典爆發時各地囤積板藍根,福島核洩漏後囤積食鹽,都是例子。這說明這個時代人傻錢多嗎?從歷史來看,這是傳統。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荷蘭漢學家田海是歐洲研究中國宗教文化的著名學者,他寫過一本專著《講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巫術與替罪》,專門討論中國歷史上那些反覆出現的謠言,比如老虎外婆、樟柳神、旱魃、剪辮、後宮選秀等。

老虎外婆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老虎外婆,是虎化作老年婦人的模樣,捉小孩子吃。臺灣、嶺南文化中常用來嚇唬小孩,指代兇悍的中老年婦人的“虎姑婆”就來自於此。

虎變為人的故事原型在晉朝《搜神記》中就有記載。江漢流域,有所謂“貙人”。長沙某縣的居民,做捕獸檻捉老虎。第二天去檢查成果,發現檻中做著縣中一位亭長。眾人問:“君何以入此中?”

亭長很生氣:“昨天被縣尉急召,夜裡避雨,誤入其中,快把我放出去。”眾人疑惑,問他:“既然見召,可有文書?”亭長從懷中取出文書,眾人視之,將他放出,亭長伏地化虎,上山去了。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這類記載《博物志》、《後漢書》中都有。源頭都可以追溯至“廩君”傳說。廩君是巴國首領,巫師之後,傳說死後魂魄化為白虎。所以“巴氏以虎飲血,遂以人祠焉。”雲南楚雄地區的“羅羅”也有類似傳說,其人死後裹以麈、鹿、犀、兕、虎、豹之皮,抬之深山棄之,久而久之,所裹之皮就化為獸而去。

這樣的形象,在民間以多種面目出現,有稱其為“綠瓢”的,也有稱其為“秋狐”的,內容大同小異,多是強調怪物要幻化人形必須吞吃小孩,這類故事在日本、韓國等地也有流傳。

樟柳神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張大眼是個催租子的小隸。秋老虎天氣,他起個大早,進城完秋賦。城門還沒開,他在城外一處茅屋外休息,屋外有座豆花棚,接上了幾棵柳樹。他坐下抽菸,聽到細若遊絲的歌聲,抬頭一看,棚頂用頭髮絲拴著個兩寸長的小嬰兒,穿個紅肚兜,笑眯眯的,一蹦一蹦,這是樟柳神。

樟柳神能未卜先知,張大眼起了貪心,趁四下無人,掐斷頭髮絲,將樟柳神扣在了自己的斗笠裡。樟柳神不蹦躂了,只小聲說話:“張大眼,好大膽,捉住咱,一千銅錢三十板。”張大眼聽這番話不太著調,自己好不好的挨頓板子,還白得一千錢,這不沒影兒的事兒。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誰知剛一進城,就被巡吏拿下。這天是初一,縣老爺去東嶽廟進香,張大眼迷迷糊糊,撞到他的儀仗上了。縣老爺被驚動了,問是何人,張大眼不敢說話,老爺不耐煩,命打三十大板。張大眼就這麼著捱了一頓板子。打完起身,張大眼拍拍土,說道“我早知道今天要挨三十個板子。”縣老爺問他如何知道,張大眼就把樟柳神的事情說了出來。老爺一高興,還真賞了他一千錢。

旱魃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旱魃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的女兒,一說是玄女助黃帝打蚩尤,耗盡神力成為旱魃,一說乃殭屍修煉而成。但功能都是一樣的——招致大旱。旱魃傳說連情節都沒有,就是如此單一。

老虎外婆、樟柳神、旱魃,不過就是傳說而已,何以算是謠言呢?田海總結,無論是上面的哪一種故事,都可以在特定地區或社群中快速傳播,從而引發集體狂亂,而且往往長時期、持續不斷地重複出現。

比如村中丟了孩子,那麼幾乎所有外來女性都會被懷疑;比如村中來了僧道一類陌生人,偏巧還會卜卦算命,那村中一切禍事都要栽贓到他們頭上;再比如發生了大旱,總是要發生幾間挖墳掘墓的事兒,不小心挖到誰家祖墳,那也是沒辦法。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最典型的例子還是剪辮子,孔飛力在《叫魂》中寫得很清楚。田海認為孔飛力不能僅拿一個例子來說明謠言的傳播,雖然他的結論毫無疑問是正確的。那不妨再補充一個例子——挖墳掘墓。

為了抗旱求雨,各地都有很多招數,有不少就是用在旱魃身上。《明史》記載,每遇乾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冢,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屢禁不止,發展到後來,就從“打旱骨樁”變成了焚燒屍體。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清朝初年,曾經有過關於發冢盜墓之罪的大討論,結果是清“發冢律”規定之詳盡為歷朝之首,共區分了36種情形,其條例計22條,比如,開棺見屍內還要分成是看見棺材沒打開,試圖用鋸鑿開棺但沒打開和打開三種情況。僱工犯主人、子孫犯父母,刑罰還要加倍,因為等同於盜墓外加惡逆,數罪併罰,最高可到死刑。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即便如此,該發棺打旱魃,村民們誰都不會手軟。據《大清律例·賊盜·發冢》記載,嘉慶九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發現年初病故的村民李憲德墳土潮溼,便紛傳李死後變成了旱魃。各村民眾不顧李家阻攔,刨墳開棺,見李的屍體尚未腐爛,更加確信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說將屍體燒燬。李家將掘墓者告上公堂。此案無成例可循,最後刑部將領頭人仲二以“發冢開棺見屍律”判了個“擬絞監候”罪,才將此案了結。

虎姑婆、旱魃、樟柳神故事裡的謠言與歷史

重罪之下尚且如此,折騰外來者,欺負陌生人,那是家常便飯,隨時可能會發生的。古代爆發謠言和恐慌,根源在田海看來,是“事關生活中越來越常出現的陌生人。陌生人被闡釋為惡魔或非常危險的生物,所以你要麼驅逐他們,要麼忽視他們,要麼處決他們。”

而現在的謠言,不妨理解為生活中越來越常出現的陌生新興事物,它們剝奪了生活的安全感,但人們再也找不到陌生人替自己紓解壓力,只好求諸己、求諸傳統文化、求諸以謠言對抗謠言。但不管怎麼說,正應了柏拉圖那句話,陽光下無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