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如今小偷不好乾了”:一則冷笑話裡的進化論|新京報快評

文 | 畢詩成

這兩天,“平安徐州”微博發佈的一則視頻在網絡上熱傳:5月7日,江蘇徐州,男子尹某使用工具,一連撬開三戶居民的房門。由於在居民家中沒有找到大額現金,最後把存錢罐裡的硬幣和一些零錢總共20元偷走。被抓後,他對民警說:這一行不好乾了,都玩微信,家裡誰還放現金。

“如今小偷不好乾了”:一則冷笑話裡的進化論|新京報快評

▲圖片為監控所攝:“尹某”來到居民樓下,準備實施盜竊。

這頗有點冷笑話的意味。早有人調侃,或許公交車上“掏包”的小偷會成為首先“失業”的群體:小偷苦練偷盜技術,但他想不到,自己這個行當“被消失”會跟兩個姓馬的有關:因為移動支付的存在,大家不再有直接攜帶和使用現金的習慣,你偷到錢包還有多大意義呢?於是,笑話在現實中真實發生了。

“我消滅你,與你無關”,《三體》裡面的這句話,前段時間頗為流行。小偷的“遭遇”,似乎又多了一個樣本註解。而在這則冷笑話的背後,則是一個關於社會變遷與時代特性的“進化論”。

“時代究竟有什麼了不起?”,這是全球暢銷書《島上書店》裡提出的一個命題。一個開實體書店、鍾愛傳統閱讀的人,面對電子閱讀器這樣的生日禮物與“你一定要跟上時代”的告誡,發出的“不服”的追問。當然,故事的結局是“和解”:既要承認“最快變老的方式,就是在技術上落伍”,又要選擇一種不被激盪潮流沖刷得無法安放一顆舒展內心的生活。不是時代有多了不起,而是你需要在時代面前把自己變得了不起。

如果你覺得以“小偷偷不到錢”做例子有點被冒犯的話,你可以想象一下超市收銀員、公交車售票員、高速路收費員,想象一下實體服裝店老闆、流水線上的重複操作工,想象一下我們身邊有多少因為網絡技術、新支付、新零售等正面臨重新洗牌、重新配置的行當……在這些背後,又是怎樣一批全新的機會。

有人適應了,如魚得水;有人抗拒著,眉頭緊皺。在一個技術革新的鉅變時代,如何與時代與內心雍容相處,已經成為太多行業的顯命題。

“如今小偷不好乾了”:一則冷笑話裡的進化論|新京報快評

“進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恆的東西,是一切的驅動力”,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美國橋水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在《原則》一書中發出如此感慨。比較而言,伊藤穰一和傑夫·豪在《爆裂:未來社會九大生存法則》中,說得就溫和了很多:“未來已經裝上了全新的操作系統,這是一個重大升級”。如果說網絡的發展改變了很多操作系統的話,過去很多偏見、行為模式、風俗、習慣,都不得不“適應”全新的操作系統和操作邏輯,我們必須得有新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面臨周遭的變化。

一個小偷的感慨我們可以看成一則笑話,但笑話背後,則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與時代如何“進化相處”的命題。

我們不必誇大“新”帶來的焦慮,但也不能因此成為止步不前的藉口。我們並不相信每一個“新”的東西都一定是對的,卻需要努力與時代的脈搏一起“共振”。

真正的進化,是我們篤信如果用好技術用好工具用好網絡,社會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是我們篤信哪怕會有一個螺旋甚至反覆的階段,但結果一定是向前的整體性進步。

不去洞察並適應這種趨勢,做了壞事的小偷“栽了”,我們還能冷嘲熱諷一番,可踏踏實實做事的普通人也“栽了”,被拋棄被淘汰苦不堪言,我們就只能是笑不出來地吞嚥那一抹苦澀了。

□畢詩成(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