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5月15日-5月17日,“四川省預防醫學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培訓”在四川省涼山州布拖、昭覺、美姑三縣展開,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副會長莫小堃、副秘書長汪洋帶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培訓專家團隊前往涼山州,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培訓講座和急救技術的示範操作演練活動。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完善應急準備,有效應對公共衛生事件

公共衛生應急工作是整個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又在衛生應急工作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比重,衛生應急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乎到整個衛生工作的成敗。近年來,涼山州地區的衛生應急管理和處置工作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經過系統、規範化、高水平的培訓彌補其不足是迫切需要的。

四川省預防醫學監事會主席、中華預防醫學會疫苗與免疫分會委員、主任醫師祝小平指出,“通過衛生應急培訓可以避免很多衛生事件的發生,此次衛生應急培訓方面的重點是培訓基層醫務人員的常規衛生應急能力,我們做了全面、系統的梳理,主要是使他們清楚公共衛生事件在發生前和發生後應該做什麼。”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涼山州地區屬於民族地區,本身人員比較缺乏,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建設配備應急人員隊伍,其次建立從事衛生應急工作的組織機構,做好應急經費準備、必要的應急診斷儀器用品準備和技術準備,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完整的衛生應急檢測網絡和預警體系,同時加強檢測能力的培訓,具備及時發現公共衛生事件苗頭的能力。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各級職能部門都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第一時間介入,核實確定疫情,明確診斷,查明原因,評估疾病的危害程度,採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使其影響降到最低。

深入基層開展對口醫療幫扶,專業培訓展現現代醫療技術

四川省人民醫院衛生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四川省急診急救質量控制中心業務主任、急診醫學主任醫師胡衛建介紹到,“此次前往涼山培訓旨在提升當地基層醫務人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的能力,使他們掌握應急處置的基本流程和規範操作。”主要進行院前急救和急診科能力的培訓,包括成人心肺復甦及設備儀器的掌握,群體傷員外科的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等基本操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培訓中還特別邀請了一位婦幼保健專家,專門教授大家針對兒童和孕婦在院前急救的應急狀態下該如何進行心肺復甦。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合格證書代表基層醫療急救技能新高度

頒發合格證是對參加並通過培訓學習的一種認可,但此次頒發的培訓學習合格證卻比以往更具意義。胡主任解釋道,“此次開辦的是注重基層醫務人員基礎應急能力提升的培訓班,通過培訓讓基層醫務人員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急救技能。嚴格來說,這個證書是檢驗他們是否學習具備了基本急救技能的一個重要憑證,這對基層醫務人員而言非常重要,而且在參與相關考核時需要達到相應的培訓率,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基層醫務人員的急救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培訓率需達到70%,所以我們此次開展的培訓學習活動也相當於是對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要求的一種考核,因此頗具意義。”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醫療扶貧是扶貧攻堅戰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急診急救在醫療扶貧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應急也是如此。在現階段的醫療幫扶工作中,四川省預防醫學會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搭建應急網絡體系,基層醫療幫扶工作取得一定進展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一直致力於基層醫療事業的幫扶工作。從2012年開始,四川省預防醫學會的工作重心就轉移到提升基層的應急能力上了。胡主任坦言,“我們一直致力於搭建基層的應急網絡體系這件事,目前,建立基層體系的觀念已經基本深入基層人心,尤其是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及醫務人員都已經認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這個體系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建立實施了,比如說涼山州的德昌縣、會理縣都已經建成了以縣醫院為核心和指導力量的院前急救中心,並且也建立了縣、鄉、村的急診網絡體系,應急體系和院前體系,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

此外,四川省預防醫學會還將深入基層展開實地調研以及調研座談會,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當地需求擬定相應的幫扶機制,從而更加精準、細化地使當地醫務人員得到提升。

雖然,在現階段提供幫扶確實能相對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但這只是最基礎的,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僅憑具備應急處置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推動一個地區醫療事業的發展,還需要當地自身做出不懈努力。

促進醫療人才本地化,有效推進當地醫療事業發展

培養組建優秀人才入住貧困地區對當地醫療事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在分級醫療中,很多人都提出了優質醫療人員下沉和對口援助。比如說,布拖縣就是由江油縣對口援助,並且已經有一批醫務人員在布拖長時間輪換駐紮,提供對口支援活動,對這個地方進行醫療支撐。

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深入涼山多縣,紮實開展應急培訓等醫療幫扶工作

但胡主任指出,“這其實是治標不治本的,真正要治本,就需要建立自身的醫療隊伍,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於自身人才的培養,外來醫務人員只能起到補充作用,要想區域的發展,醫療健康事業得到發展,最重要的是醫療人才本地化。”

因此,在藉助外來醫務人員幫扶的同時需要加強自身醫療人才的專項培養,大規模培養扶植本地醫療人才,讓其服務於當地,從而改變這個環境,改善當地醫療健康事業滯後的現狀。

關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微信公眾號,或在微信上搜索“scmingyi”微信公眾號加關注,每日獲取更多權威健康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