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8%

提到經濟危機,人們總是很容易想到經濟週期。從目前已被廣泛接受的諸多理論來看,經濟週期的確存在,它也的確與經濟危機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有關經濟週期的討論,很多時候與“10週年”分不開。稍詳細瞭解有關經濟週期的理論會發現,“經濟危機總是10年爆發一回”的說法並不準確。我們之所以熱衷於“10週年”的說法,或許與朱格拉週期理論(一個週期10週年左右)不可分割,或許只是因為我們比較青睞“5”“10”等這些具有節點意義的數字。

如今,距離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大爆發已10週年,廣泛的貿易衝突與普遍的經濟基礎面緩慢增長同時存在,戰爭與和平也同時存在,危機會再次“大駕光臨”嗎?

經濟危機也有“級別”

“經濟危機的概念是馬克思提出來的。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經濟發展會週期性地爆發社會經濟大混亂,基本特徵就是生產相對過剩,也就是資本主義生產能力巨大增長與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它不是說商品太多,而是購買力不足。比如資本家為了保證牛奶價格,寧願將其倒入河流,就是這種理論的表現。”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珏教授這樣對《經濟》記者分析。“而我們常說的經濟危機,實際上有國別性、地區性和世界性三種,程度有別。”

世界上最早的經濟危機爆發於1825年的英國。當時,英國正經歷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機器設備和工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經濟各方面經歷高速增長後產生了危機。

1829年,美國時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認為第二合眾國銀行的信貸問題影響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為擺脫該銀行對本國經濟的嚴格控制,傑克遜決定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將政府存款從其中撤出,危機就此產生。

“我們可以看到,早期工業化程度不同的時候,各國爆發經濟危機的時間不同,大家基本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這就是國別經濟危機。”林珏如此解釋。

1857年,歐洲主要國家同步爆發經濟危機。1850年開始,世界貿易急劇擴大,19世紀50年代,世界貿易年平均增長額比前20年提高了兩倍。機械工業、運輸業革命等,不斷促進全球市場擴大,商品生產過剩,危機從美國開始先後傳導至英國、法國、普魯士(此時德國尚未統一)等。此次危機脫離了國別性,屬於地區經濟危機。

1929年,一場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悄然來臨。

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看似繁榮,實則危機重重。1929年10月,華爾街股票市場急轉直下,股價狂跌,人們瘋狂拋售,美國股市崩潰,引發經濟危機。1930年,嚴重依賴美國資本的德國也發生了危機,英國、日本、法國緊隨其後。大眾飢寒交迫,流離失所,工廠死氣沉沉。這場危機直到1933年才逐漸消退。

林珏指出:“1929-1933年大危機的深刻性、廣泛性和持久性前所未有,代價慘重。西方學者普遍接受經濟週期理論,並認為經濟波動很正常。問題在於,1929年以前,大家都覺得經濟危機持續一年就算時間長的,但此次危機肆虐了4年,多國信用制度坍塌的影響甚至波及了很多殖民地。這場危機之後,凱恩斯主義開始盛行。”

凱恩斯主義的理論體系以解決就業問題為中心,指出就業的邏輯起點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不足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有效需求又分為兩部分: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

有效需求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消費傾向(消費在收入中所佔比例)、資本邊際效率(增加一筆投資所預期可得到的利潤率)、流動偏好(人們願意用貨幣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財富的心理因素,決定了貨幣需求)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貨幣數量。

簡而言之,當人們收入上升,消費傾向會下降。比如,月收入1000美元,日常開支後毫無剩餘;月收入2000美元,儲蓄500美元;月收入5000美元,儲蓄2000美元。消費比例在下降,消費需求可能因此不足。

投資需求由資本價格和資產價格決定,當後者價格較高,考慮到利潤,資本家就不樂意投資;如果資本家對未來的預期不太好,他們也不樂意投資。另外,當利率較高,收益相對減少,投資也因此減少。因此,在危機情況下,銀行為了保住存款,會盡量提高利率,投資需求將出現不足。當私人不願投資時,政府就要出面。

可以發現,2008年危機爆發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實踐凱恩斯主義:政府大手筆投資,促進就業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政府通過“放水”(印鈔,增加流動性)的措施提振金融市場。

“金融大爆炸”是原因也是手段

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為了提高市場流動性,不同地區的很多國家都開始主動向市場“輸血”,不斷注入流動性,盡力緩解危機帶來的破壞。這種做法還要從1973年的石油危機說起。

1973年,中東國家對西方宣佈石油禁運,導致後者出現經濟蕭條。期間,一些石油貿易商以個人身份從中東國家購買石油,再倒賣到西方市場,從而創建了國際石油現貨市場,緩解了西方國家的危機。

“可以說,市場機制對克服經濟危機發揮了作用。這時正趕上美元與黃金脫鉤,現貨石油剛好成為新的炒作目標。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石油期貨市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式衍生金融產品不斷出現。要容納這些產品,需要創造更多的新市場。”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這樣告訴《經濟》記者。

1986年,撒切爾政府領導倫敦金融業實施政策變革,被稱為“金融大爆炸”(Financial Big Bang),徹底拆除了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障礙。此項改革產生了兩個重大結果。

其一,為以後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模式:政府印鈔給交易商,創建新市場去容納新鈔票。很顯然,實體經濟市場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場則相對容易很多。

其二,上述模式長期積累,到2007年的時候,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高達600萬億美元,是全球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0倍。

“海量的鈔票終於引發了金融海嘯,實體經濟無力支撐,進而導致大崩潰。金融市場的過度膨脹已經造成一個事實:經濟危機發生時,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市場不能克服危機,後者還可能不斷擴大;如果我們採取干預措施,市場能在一段時間內走出危機,但這些措施會繼續在金融市場的風險上加碼。”賈晉京如此強調。

他認為,任何干預措施不過是“轉換了危機形式或者轉變了危機的空間、或者推遲了危機的爆發時間”。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2008年危機之後,各國政府還是為預防危機做出了很多“治標不治本”的努力。

人們習慣性將經濟危機的爆發和發展比喻為“雪崩”。實際上,二者的確存在很多相似之處。

當山坡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承受的重力拉引時,會向下滑動,帶動大量雪體崩塌,這就是“雪崩”。預防雪崩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在山體上建立間隔等距的防護牆,在雪體崩塌時擴散能量,阻止雪球越滾越大。

金融危機的防範和化解工作之一就是建立金融防護網。該機制本身不能切斷危機發生的源頭,畢竟金融衍生品沒有減少,該市場也沒有縮減,只是增長的速度慢了下來。但是,它可以通過識別風險、阻斷關聯來預防下述情況:當一個地方發生危機時,諸多風險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串聯起來,全部倒掉。這是“治標”的部分。

“治本”在於實體經濟。全球實體經濟緩慢恢復並增長,這是各國共識;想要它追趕金融市場的步伐,非常困難。既然危機不可避免,下一次,會從哪裡開始呢?

美國:還在尋找新的增長點

2008年危機以來,對於下一個風險點的預測,說法很多,成真的沒有。各國政府採取的預防機制不間斷髮揮作用。要說潛在威脅,似乎沒有一個地區完全脫離了風險。

美國股市瘋狂上漲,屢創新高,但市場上公司的實際銷售率(支撐實體經濟的部分)長期沒有得到增長。歐洲的金融狀況一直在惡化,尤其是債市。“債務最終由工作中的年輕人承擔。從歐洲目前的就業結構和年輕人的失業率來看,這種負擔非常重。”賈晉京這樣評價。在亞洲,拋開一些陷入戰亂的國家不說,某些新興市場同樣面臨債務高企、政策不穩的問題。

儘管如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潘銳仍認為,美國應該不會是下一個風險點。

“研究美國經濟發現,它有一個自我循環、並不固定時間的週期,即美國經濟每次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會出現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當這種好處將要耗盡的時候,瓶頸凸顯,潛在問題才會集中爆發。比如,20世紀90年代,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是信息化以及互聯網的高速進步,1993年,美國迎來了互聯網經濟。隨後,瓶頸出現,經濟增長下降,內部市場出現調整。幾年後,新的動力被挖掘,就是‘次貸’。”潘銳這樣對《經濟》記者分析。

“次貸”是次級抵押貸款的簡稱,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當時,包括銀行在內的很多美國金融機構將次貸資產打包,經過第三方機構評級,拿到國際市場售賣。當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貸款,房貸機構就遭受損失甚至破產,導致次貸危機爆發,進而引起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

潘銳指出,2008年以後,美國經濟進行了嚴格、深刻的反省。當前的很多數據都說明,該國還處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階段,衰退或者危機暫時應該不會出現。

曾經,不少中國學者認為,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新能源可能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大力發展新能源),但特朗普上臺後很快取消了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和《氣候行動方案》,故導致前述預測落空。

新興市場要小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羅振興在接受《經濟》記者採訪時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也認為,美國和歐洲都剛剛走出危機不太久,經濟指標比較健康;日本相對差一些,但因為發達經濟體在2008年的危機中遭受較大沖擊,這些國家吸取的經驗教訓也更多。

“新興經濟體的風險反倒更高。關於經濟危機,有這樣一個理論:越是接近經濟蕭條的時候,信貸資金越容易流向高風險企業。通常,銀行更樂意把貸款給效益好的企業,經濟不好,收益不好的企業就不太容易獲得貸款。因此,反常的資金流動可以看作是一種危險信號。今年4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了《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信貸資金向高風險企業傾斜的數據,已經非常接近2008年危機發生前的表現。”羅振興如此分析。

他表示,前述風險目前仍在上漲。因此,新興經濟體比美國更容易成為下一場危機的引爆點。

當然,發達經濟體的風險點也不少,上世紀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導致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脫離現象日益明顯。貨幣越來越多,促進實體經濟投資的比例卻沒有增長。另外,全球房地產市場再次出現共振現象。近期,40多個地區和國家的房地產市場同時上漲,相關指標也已超過2007年的表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鳳英則表示:“我們都知道地震講究震源和震級,然後才是破壞性。談到世界經濟危機,可能引發它的一定是大的經濟體,大到能夠影響世界。我們現在談論攻堅戰,排第一的就是金融,要‘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什麼?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企業債、地方債都可能成為震源。”

因此,中國一定要守住風險,不讓危機有發生的機會,小的波動和調整完全可以內部解決,這樣才不至於大範圍引爆危機。

當前,中美貿易衝突是非常受關注的話題,有意思的是,接受《經濟》記者採訪的全部學者,都不認為它會成為引爆危機的因素。中美之間貿易額較高,但加徵關稅的額度投射到財政上,並不會造成巨大影響。外界看到了雙方貿易戰升級的可能,但大家也認識到,特朗普政府更多將此作為開啟中美談判的工具。此外,兩國制度上的衝突需要較長時間才會真正在經濟層面有所體現。

不過,陳鳳英仍然強調,中國需要更加謹慎地處理中美貿易摩擦。

“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機會,實際上是從2008年才逐漸獲得的。每個國家都在堅持自己的制度,因此,中國更要堅持。同時,中國也要堅守改革開放的成果。輿論是輿論,輿論不能引導決策,這點需要謹記。中國需要自控性質的反擊,我們不是日本,但我們也要將戰略佈局放在改革開放中去做。如果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美國之間的貿易衝突極度惡化,也不是不可能發展到金融乃至整個經濟領域。”陳鳳英說。

經濟週期相關理論

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簡稱“康波週期”),是考察資本主義經濟中,歷時50年-60年的週期性波動理論。該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過程可能存在3個波長:

1.從1789年到1849年,上升部分為25年,下降部分35年,共60年;

2.從1849年到1896年,上升為24年,下降為23年,共47年;

3.從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後是下降趨勢。全過程為140年。

庫茲涅茨週期,也稱“庫茲涅茲週期”“建築週期”。該理論認為,現代經濟體系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存在一種持續、不可逆轉的變動,即“長期運動”。該理論提出了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著長度從15-25年不等、平均長度為20年的經濟週期理論。

朱格拉週期,以國民收入、失業率和大多數經濟部門的生產、利潤和價格的波動為標誌加以劃分,認為存在危機或恐慌並非一種獨立現象,而是社會經濟運動中的三個階段之一,即繁榮、危機與蕭條。三個階段反覆出現形成周期,一般為期10年左右。有趣的是,很多人認為朱格拉週期與中國股市契合度很高。

基欽週期,也叫庫存週期,一種為期2-4年的經濟週期理論。其根據美國和英國在1890年到1922年間的利率、物價、生產和就業等統計資料,從廠商生產過多時就會形成存貨從而減少生產的現象出發,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循環存在一種平均長度為40個月的波動。三個基欽週期構成一個朱格拉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