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樣看待八旬空巢老人因兩個兒子過年不來看她而割腕自殺?

娛樂小朱


粟公子:大年初二!真相啊,養兒防老,多子多福這不是真的!!!8旬老人無人看管,兩兒子過年不回家,選擇割腕自殺!!

事件回顧:

1、時間:2月23號 地點:南京

2、一名年過八旬的退休教師,長期一人居住,老人有兩兒子都已經是成家立業之人,但是來看望老人的次數少之又少。

3、大年初二,老人對於兩兒子的不孝內心一直想不明白,當天選擇割腕自殺!幸好被鄰居及時發現,才避免了這一慘劇!

4、隨後民警到場之後安慰老人,並告知老人的妹妹,將老人送醫治療。

【首先給予我們的鄰居和警察叔叔點贊】

鄰居能夠及時的發現來人的情況,從一個側面也是可以看出鄰居對於老人的關心是不少的,畢竟鄰里鄰居的,相互幫助也為這位好鄰居點贊。再者就是我們的警察叔叔,大年初二依然在執勤一線,對於人民的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點贊!!辛苦了!

【對於老人的兩個兒子,大家有什麼好說的呢?想不出了是什麼樣的人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了,老人作為一位教師,我想之前教育孩子的不少。對於母親的不聞不問,成家立業之人,無需過多的解釋,沒有狠心的爹孃,只有不孝的子女】

【活著不孝,死了幹叫,非得等人走了才談孝】

其實有再多孩子都沒用,我公公就是例子,七個孩子,每次住院只有我去陪,老人現在去世了,他兒子女兒回來哭得哇哇的,我直接說活人做給活人看,他們啥也沒說,活著不孝,死了幹叫,非得等人走了才談孝。網友的故事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又太多這樣的人了,捫心自問現在的自己是日常生活中有無進孝!

【精神的滿足,內心的享受,心靈的關愛,才是父母們需要的,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感情卻常在!】

我爺爺也84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小叔成婚後從來沒回來過過年,偶爾回來給200塊給我爺爺,我爺爺拿200塊掉眼淚!我爺爺一直是我家贍養,奶奶癌症20年前就過世了,那時候小叔一家等奶奶去世了才回來了,大姑小姑怕癌症傳染不敢靠近我奶奶,是我媽給奶奶洗擦。我媽是好媽媽,好女兒,好兒媳,好妻子!(網友積雪)

媽媽我愛你,我聽過最動聽的情歌是你輕哼的搖籃曲,最可口的美食是你做的燒帶魚,你用畢生溫柔卻只盼我無憂一世。


粟公子糗事



早晨的洋洋洋


我是三寸煙火,感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我!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特別想問你一句:你有多久沒有回家了?你有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電話了?你有多久沒有陪父母說話了?


先了解一下時間經過吧。

地點:南京鼓樓區

時間:大年初二

人物:84歲退休教師,獨居,四世同堂

經過:老人有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平時的時候就不大回家看老母親,這次春節又沒回家。老人一時解不開心結,大年初二割腕自殺!

被鄰居發現並報警,警察趕到的時候老人正在割腕。警察奪下刀,並安撫老人,索性傷口不深,並沒有大礙。隨後警察通知了老人的兒子。

" 我四世同堂,外人看來真是天倫之樂,和和美美,可實際上呢,除夕晚上我一個人吃年夜飯,大年初一他們也不來看我,我寒心啊!我有退休工資,我不缺錢,我就想他們來陪陪我,可他們每次來,坐一會就走。" 老太太傷心地告訴民警。

老人的大兒子去外地過年,小兒子在仙林,平時都很少回家,更別說注意老人的心理活動了。最後還是老人的妹妹趕來並安撫才算穩定!

整個事件到此結束。然而這個時間引發的問題卻讓我們深思!

就像我開篇問的那樣,你有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電話了?你有多久沒有回家看父母了?你有多久沒有陪父母聊天了?

中國人過春節注重的是閤家團圓,一個84歲的老人獨自在家吃飯的心情可想而知!我只能說這對兄弟的胸襟確實夠大的。反正我是不敢讓八十多歲的老人一個人住的。


第一:十分鐘很多嗎?

你很忙,很忙,總是忙的的找不到北,忙的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難道這一天24小時就抽不出十分鐘給你父母打個電話嗎?每天十分鐘你能損失多少錢?你能掉幾斤肉?你能跑幾個客戶?可這十分鐘對於老人來說確實天籟之音!

第二:節假日你在幹嘛?

有人說我的跑客戶,我的去領導家等等?這麼多的節假日你每個都去嗎?就算去你一天能去幾個?你就不能放自己一天假去看看父母嗎?如果是,我只能說你根本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第三:接老人來住很麻煩嗎?

我很忙,我真的沒時間回家。可以,那你把父母接來總可以吧?可你又嫌老人髒,老人話多等等。我只能說你特麼忘了一把屎一把尿把你養大的時候了?


我們常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養兒防老等等,可現在呢?除了我死了你回家給我摔個盆,給我買個棺材,別的你幹嘛了?難道我養你這麼大就是為了這個盆?這個棺材?

我幾乎每天都會給父母打電話,每次也就幾分鐘的時間,打電話的目的只有一個,問候一聲父母,看家裡有沒有事。每週都會回家一次,雖然總是匆匆忙忙,但看到他們就是莫名的心安!

我一個最好的朋友,他母親突然去世,腦梗。他第二天才趕回來。看到我的時候他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老馬,我以後沒有家了!我瞬間淚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啊!

我是三寸煙火,歡迎私信騷擾!


三寸煙火


悲劇,這是一個悲劇!

首先,我們從一個八旬空巢老人來分析,八旬,年紀這麼大了,按正常壽命來算也過不了幾年了,空巢,家裡只有一個人,每天面對冷冰冰的牆壁,沒有人和你說話,沒有人和你聊天,這種寂寞誰又能體會!這種這時候人的心態都是不好的,不能以常人的心態來衡量。

80多歲了,還有什麼是沒經歷過的呢?也許她早就想去找她先走一步的老伴了,那讓她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呢?是親情!血濃於水的親情!就是她的兩個兒子,這就是她活下去的動力!

兩個兒子平常一年到頭在外工作,這無可厚非,畢竟不工作哪來的錢去生活,大家都理解,相信老人家也能理解。老人家平時在家通過電話與兒子溝通,心裡也想著什麼時候一家能夠團圓,聚在一起吃個飯,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熱鬧一下,就這樣等啊等啊,就這樣在這種希望中等了一年,過年了,打電話問問大兒子什麼時候回來,大兒子卻說不回來了,這心涼了半截,沒事,我還有個兒子,又打電話給二兒子,二兒子也說不回來了,兩個兒子都不回來過年看她,又是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守著這四面冰冷的牆壁,這心情誰能夠體會!這寂寞誰能夠體會!這思念誰能夠體會!盼了一年一家人團圓過個年的心情,的願望,的希望破碎了!

積極的人也許沒事,但她可能不是,支撐她活下去的理由已經沒有了,種種我們不知道的原因考慮下,於是她選擇割腕自殺,了卻餘生。個人觀點。

說完了老人,再來說說兩個兒子吧。老人八旬,兩個兒子年紀也不小了,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還是離老人家很遠,過年了,也許是路程遙遠,回來一趟不容易,所以今年不準備回來了,明年再來,也許是自己有了家庭,對自己的老母親這個親情沒有自己下一代看得重要,這些都是不回家過年的理由。

也許還有其他的原因,但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悲劇已經發生了,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悲劇發生才想到去孝敬父母,常回家看看,也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



明天會更好144912553


這樣的事情總是讓人扼腕嘆息!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因為老人有兩個孩子。我們都是多子女家庭出身的。所以先從多子女家庭的原生家庭談起,多子女家庭與獨生子女家庭是完全不同的環境,在父母對子女的撫養和子女成家以後的交往中,總會出現父母對各個子女的照顧不均,所謂一碗水端平的問題。這樣就造成子女對父母的積怨。尤其有了第三代,人口多問題也多,更容易造成子女與父母的不和。雖然這些都是必然的家庭瑣事,但是瑣事對感情的傷害卻是巨大的。



其次在贍養父母的問題上相互推諉扯皮。造成怨恨加深。中國有句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說明多子女家庭在老人贍養存在普遍問題。看看農村,有一個兒子的對父母都挺好,家裡兒子越多越沒有人願意贍養老人。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第三,老人想開點,理解子女的難處。子女工作忙又要撫養下一代。作為父母不要過於依賴子女,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一定要獨立,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每天做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情。比如養花種草,從報道中看到是退休教師,也屬於文化人,讀一些精神養生的書籍如佛教經典和老莊哲學。順其自然,不要有攀比心理。



總之,退休之後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來打發時間,排解孤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把精神寄託只放在子女身上。


夏蟲不可語冰2008


雖然子女對老人有贍養的義務,子女應當孝順老年人,這是大多數子女都懂得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卻沒有幾個。

有些子女是因為工作忙,確實不能做到忠效兩全。但是有些子女卻是因為嫌棄老人,故意不管老人。對於前者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是對於後者我們是要堅決譴責的。



也許有些人會說,我不贍養老人是有原因的,比如父母從小就沒養育過我,或者認為老人有各種各樣不是。俗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無論父母是否存在一些過錯,她畢竟把我帶到這個世上,即便你不能做到以德抱怨,但是最起碼也應當遵守法律的最低線。父母有過錯或沒有盡到撫養義務,並不能代表你可以不盡贍養義務。這是法律所規定的最低義務,任何人都不得違反。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不得附加任何條件進行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   

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該條是遺棄罪的具體規定。   

通過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以看到,關於贍養父母的法律,不僅涉及到民法領域,也涉及到刑事處罰。除了要給予父母物質上的供養,還要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其中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就是我們所俗稱的‘’常回家看看‘’條款。針對的就是有些子女,雖然給予老人物質上很多支持,但是卻經常不回家陪伴老人,使老人精神上得不到慰籍,同樣屬於不善待老人的情形。情節嚴重的還可以追究子女的刑事責任。



雖然法條是冷冰冰的,但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應當是溫暖的。我們不希望每一個子女都是按法律規定來履行贍養義務,而是希望大家都是自發的,從心底裡善待我們自己的父母。

不可否認,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也許每個家庭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確實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但不論如何,今生即為父子,就應當珍惜此生的緣分,人這一生短短几十年,老人還能在這世上活幾天?有什麼恩怨不能在此生化解,難道還要帶入來世嗎?


任律師工作室


其實吧發生這樣的事情的原因主要還是母子之間的關係產生了裂痕導致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發生這種事情是長時間積累下來的,至於孩子為什麼會做出不孝順不道德的事,其兒子本身的原因之外,老人家自己本身應該也有一定的問題,不然不可能兩個孩子都不回家看老母親,也不聯繫問候一下,正常情況下就算不回來至少也會問候一下,安慰一下,但是這一家子完全沒有,就說明了問題。


很有可能是老人在過去或者平常生活中在一些事情上做得不好,導致了孩子心裡的不滿意,使得母子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裂痕,也有可能是兩個兒子不懂事太過自私,特意疏遠自己的母親,但是從鄰居的反應和做法來看從老人的妹妹的做法來看說明老人的為人還是不錯的,如果為人不好哪裡還會和鄰里之間關係那麼融洽,也不會和自己的姐妹關係密切了。

更何況老人退休之前還是人民教師,在過去來說以前的老師的品行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在幾十年前在教育行業來說都是非常負責任的,所以初步判斷老人的品行應該不算差,而且自己退休還有退休金,不用兩個兒子操心贍養費的問題,至少說明了老人不會給家庭造成累贅,為何兩個孩子不願意接近自己的母親,這非常值得大家深思。



說實話如果是兩個孩子因為工作的原因沒辦法回家跟母親團員過節,我相信老人在明白情況後是會體諒孩子的不容易,肯定不會自尋短見的,排除了兩個兒子工作的原因沒辦法回家跟母親過節,能讓老人想不開的只能是兩個孩子跟母親水火不容,平常對母親都是冷漠對待,這才有可能讓老人心灰意冷想不開而做出極端的事。


不管是什麼原因,母親始終是母親,是自己生命的來源,是自己成長的奉獻者,每一個母親在生孩子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做賭注,每一個母親在撫養自己的孩子都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就算父母偶爾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始終也沖刷不去撫養自己的恩情,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就算我們用一輩子都沒辦法去償還,有良心的人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那就是知恩圖報心存感恩,烏鴉都知道反哺,而我們人類就有一些反而不如這些動物,這不是悲哀又是什麼。

更何況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多少錢,老人需要的只是一份關心一份愛護,老人需要的是一種陪伴,就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確有很多人做不到更有一些人不願意去做,甚至存在著一群自私的人為了一些利益拋棄了做人的道德底線,拋棄了人性,這是現實生活中很真實的寫照。老人的孤獨只有同齡人才懂,我們為什麼不去給自己父母做一點最基本的安慰呢?

每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每個人到老的那一天心裡的期盼都是一樣的,兒孫滿堂家庭和睦,但是許多人在年輕時候為了自己自私的想法做出一些有違道德素質的事情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有老的那一天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善待自己的父母,因為我們欠父母的恩情是我們永遠還不完的,在外的遊子常回家看看,因為家裡面還有自己父母的期盼,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因為時間不等人。


無法超越的足跡


在中國老年人自殺並非個案,老年人遭子女拋棄的現象也不是僅此一例。老年人的自殺率在所有人群中居高不下。本問題中的老年人雖是城市老人,還是個老教師,但是同樣遭子女遺棄,說明曾經的親子關係一定不是特別良好。這也說明了從小原生家庭中培養親子關係多麼重要。

老年人自殺的狀況,農村要比城市普遍,現實中導致老年人自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首要原因還是老年人自身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身體衰弱,導致主觀上的心理空虛,情感寂寞,年老的過程就是衰老的過程,年老的過程就是衰亡的過程,體能上的無力會導致精神上的更加無力和無可奈何,由此產生沮喪情緒,從而生活無望,絕望,產生自殺的念頭,因此老年期不論是否有子女在身邊,是獨居還是有老伴和朋友相伴,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

其次,老年人被拋棄主要在於觀念上。社會上普遍認為年老的就是無用的,就是無價值的,這種老年無用論、老年不是一種資源的觀點非常普遍,尤其是把老年人當作包袱和負擔的觀點甚囂塵上,其實反映的是代際之間的資源爭奪。年老了一方面不能為家庭創造價值,只能等靠要,不論是經濟上還是情感上都是在索取,一個家庭資源和經濟有限的情況下,投入到老年人身上的資源多了,相應的投入到子女和孫子女身上的資源自然減少,人是自私的,捨棄老年人是最理性的選擇。

其實,一個家庭,只有子女換一種觀念,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把老年人當作家裡的財神和鎮宅的祖宗供奉著,這樣的家庭和家族才能興旺發達。一個民族只有正確對待的自己的老人,把他們當作社會的財富和寶貴的資源,才能新欣欣向榮,因此老年人的現在就是我們年輕人的未來,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的未來。


雲說養老


八旬退休教師桃李滿天下,兩個兒子卻沒有“知恩圖報”。就在大年初二,老人因兒子不來探望,就想不開要割腕自殺,幸虧鄰居反應及時,才避免了悲劇。


警察到場後對老人好言相勸,通知她的妹妹照顧老人入院治療。

某種意義上說,兩個兒子都不如隔壁鄰居。據悉,老太的兩個孩子都已經成家,按理說應該是懂事的年紀,他們對空巢老人的探望少之又少,難怪老人會想不開。

老年人最需要什麼,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最簡單的事情在這兩個孩子眼裡就成了最難的事情。想起來周杰倫的《外婆》,“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老人一家的關係如此尷尬,近親不如近鄰,養兒也未必防老。

想想她含辛茹苦的把他們拉扯大,兩個孩子良心不會痛嗎,而兒媳婦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這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泊圖泊途


【人最孤獨的日子就是重大節日,再日理億計的你能否在老人最需要你的日子給一絲溫暖】

事件簡述

大年初二,南京8旬喪偶一人獨居的老太,因2兒子都不回家過年,孤獨難忍,割腕自殺。多虧鄰居發現,警察施救,挽回一命。

事件評議

  1. 人最孤獨的日子就是過年這種重大節日。因為,在這樣的日子萬家團圓而她一人守空房,兩相對照心更淒涼。這樣全國放假的日子,兒女再忙也放假了,心理預期該回而未回,巨大的失落讓她絕望。我受組織委派去數千公里外異地任過二年職,我每到週末或未回家的一些節日,一人在異地他鄉,深深體回去這份孤獨。


  2. 兒女再忙,在重大節日也應回家或至少輪換回家看望老人,尤其是隻剩一個老人時。像南京這位老太,人民教師退休,有醫保,有足夠花的退休金,並不缺錢。她對兒女最大的期盼就是常回家看看,最底線的期盼,最起碼過春節得有至少一個孩子回來陪伴。這個底線都沒滿足,生死線碰了,死也就無所謂了。
  3. 老人真走了,兒女能心安嗎?顯然不能!老人把你養大成人成家,一年365天就不能有2、3天給老人嗎?80幾歲的人了,還能活幾年,每年3天,她活到90歲,你也僅僅有一個月與她相處的日子。多嗎?還不珍惜嗎?


  4. 上行下效,當心自己的老年。人在做不僅天在看,你的兒女也在看。你常關心老人,常回家看看,你的兒女才有可能繼承這個家風,以後也常回家來看你。否則,將來你可能還不如你媽!

總結

八旬老太養兩兒,大年三十無人問。獨寂一人守空房,傷心落淚把腕割。多虧有個好鄰居,還謝警察把命保。


各位看官怎麼看,通過此事要警覺。老人最寂是過年,再忙事多也得回。每人都有變老時,人做天看子女學,今日冷淡待父母,它日終老定孤寂!

網圖聯刪!感謝您順手點贊!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