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長城的歐拉為什麼和VV5一般大小?

-Travel-


您身邊的汽車專家,請關注小拉車

長城在高端品牌WEY推出之後,現在又謀劃推出另一個新品牌ORA歐拉,而在最近,這款純電動子品牌ORA歐拉的首款實車被悄然曝光了出來。

長城新推出的歐拉iQ5是一款緊湊型SUV,因為這是一輛純電動車,所以前臉採用了純電動汽車常見的封閉式前格柵,中網部分則採用貫穿式設計,該車在前臉正中間的Logo處應該設置了充電口,前大燈組造型狹長而銳利,車身線條圓潤。車尾部分,歐拉iQ5擁有著顯著的溜背車身設計,兩側尾燈採用了燻黑設計,後擋風上方還有一個高位剎車燈,凸顯出了一定的高級感。

車身尺寸來看,長城歐拉IQ5長寬高分別為4445*1735*1567mm,軸距2615mm,在緊湊級SUV中屬於偏小的定位。但並沒有像提問者所說和VV5一個大小。

目前國內媒體曝光了歐拉iQ5的內飾諜照,內飾採用了深淺搭配的雙色配色,在中控部分,該車的多媒體/空調/擋把區域採用了立體式設計,佈局規整有設計感。

產品動力系統看,新車搭載一塊容量未知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作為電力來源,動力系統最大功率為120KWh,最大續航為500km。相對於同級別電動SUV來說,長城歐拉IQ5將在續航里程方面具比較優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自主品牌都紛紛融入了其中,長城作為自主品牌中的領軍人物,肯定會作為先行者進行試水,歐拉IQ5的推出則是長城對新能源汽車的正式起航。售價方面,歐拉IQ5預售價將會在20萬起。但從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情況看,長城汽車起步太晚,至於是否還能成為行業的標杆,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文|文鳳汽車/小拉車 Fans)


小拉車


長城歐拉IQ、VV5尺寸類似……其實還有很多。

長城的歐拉IQ和VV5的尺寸確實比較相近,其實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長城某個系列的車子尺寸都是非常相近的,不管是紅藍標還是普通運動版幾乎都沒有差異,甚至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車型動力系統都沒有任何區別。

原因很簡單——同平臺產物,長城系列從哈弗到WEY,從小到大設計上似乎Photoshop就可以解決,CRTL+T之後就自由了。


開個玩笑,造車當然不會這麼簡單,不過長城逆向一款底盤之後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只是其中的過程要繁複很多。至於歐拉IQ這臺車感覺是惡意滿滿,歐拉是瑞士偉大數據家和物理學家,以這位偉人的名字命名不知道有沒有獲得許可;不過還有第二種理解,就是西班牙語的你好,再加上IQ……先看看這臺車吧。


歐拉IQ,車身尺寸4445*1735*1567,軸距2615mm,跨界SUV;類似於寶馬X6的造型,不過這不是第一臺長城的仿製品。

動力方面採用一臺120kw的前置單電機,變速箱應該是專用單速;電池依舊是寧德時代,預計續航里程兩個版本,低配280、高配360,只是R算法,實際里程還要低;動力水平、續航能力,這臺車都比較一般,而外形如此炫酷價格想來不會低,按照官方的說法是高於C30EV的定價,那麼估計一下這臺車補貼後應該是17~20萬之間。


有了上面的數據就好理解了,歐拉IQ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好你這個白痴……EV450補貼後15萬起步,續航300+的已經有十萬塊的車,買這臺車是為了個啥?上市以來各種選擇的P8現在是不是銷聲匿跡了?十幾二十萬買臺車不是鬧的,買它真歐拉IQ了。


如需幫助請關注:天和Auto,趣味問答購車推薦每天更新。


天和Auto


準確的來說,兩款車的尺寸還是有明顯不同的,VV5的(4462*1857*1638mm),要比歐拉IQ(4445*1735*1567mm)的尺寸更有優勢,而且VV5的2680mm軸距也比歐拉IQ的2615mm更出色。畢竟一個定位於緊湊型SUV,一個是小型純電跨界車(歐拉IQ),二者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區別的。

不過VV5和其他長城旗下的很多SUV產品類似,都是2680mm的軸距,這個數字對長城來說,很常見,因為它們多數都是基於哈弗H6同款平臺打造而來,可能車型尺寸略有不同,但軸距都是出奇的一致,所以坊間總戲稱長城的新品為“換殼版”的哈弗H6。再仔細看看,有很多產品的發動機參數也都是非常相似的。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讓VV7的銷量持續下滑。

但換換殼都能有不俗的銷量表現,足以證明哈弗H6的實力,在空間和配置,以及車型尺寸上,對國內消費者需求的把控,都比較到位,更適合國內消費者的審美。長城歐拉品牌,可以說是被寄予了厚望,因為在SUV增速放緩的當下,長城旗下主力車型銷量全線下滑,急需擺脫困境。新能源的大環境要求下,歐拉就這麼登場了,造型比較時尚個性,續航能力360km,還從觀致挖了高管寧述勇而來,長城對歐拉IQ抱有厚望。


圖說汽車


但現在國內還是一個品牌一個品牌的出,我真是不明白這樣有什麼好處,我的理解是應該是把一款車做好,不管是裝配工藝,還是整車調教,做好了,做到穩定可靠,再向周邊發展,這樣一款車的保有量上去了,維修養護的沒用就能降下來,保值率也能上去。現在的情況是,出一個新牌子就見一同吹,實際的東西一點看不見,有沒有大神出來解讀一下現在國產車究竟是個什麼戰略,現在為止我就只能按我的理解,現在國產就是在做營銷,不是在做產品,說不好聽點就是在騙錢。


用戶73702079372


偷換概念,兩輛車的地盤懸掛完全不一樣。應該是和c30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