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司馬懿晚年為何嫌棄糟糠之妻張春華?

簡娥菊


說司馬懿和張春華的關係不好的,一般都出自晉書,說柏夫人得寵,張春華很難見到司馬懿。有一天司馬懿生病,張春華前去探望,司馬懿說:『你這個老東西,用不著你看!』張春華於是氣憤的絕食了。而司馬師和司馬昭看到自己的娘絕食了,於是也跟著絕食。

司馬懿心疼自己的兒子,又連連對張春華致歉,張春華才恢復了飲食。後來司馬懿仍然憤憤不平的對其他人說:『老東西死活無所謂,我就是而可惜我的好兒子!』

其後柏夫人有寵,後罕得進見。帝嘗臥疾,後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煩出也!”後慚恚不食,將自殺,諸子亦不食。帝驚而致謝,後乃止。帝退而謂人曰:“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

但是司馬懿真的和張春華關係不好嗎?史書上只是記載了一個片段,有沒有可能我們把這個片段無限放大,以至於對他們的夫妻關係產生了錯覺呢?其實不無可能。

張春華給司馬懿生了三個兒子,前兩個廣為人知,分別為晉世宗司馬師,晉太祖司馬昭,他們的小兒子司馬乾,在歷史上有點默默無聞。雖然也有封國,但是從來不管,史官稱之為『性理不恆』,似乎還有一些精神方面的問題。

但是在風雲詭譎的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中,司馬懿、司馬昭和司馬炎的子孫互相殘殺,只有這個司馬乾明哲保身,一直活到了八十歲,比他的兩個哥哥都長壽很多。

司馬乾出生於公元232年,張春華生於189年,也就意味著張春華42歲才生了司馬乾,42歲在今天也已經算是高齡產婦了。而在古代,妻妾很容易就色衰愛馳,四十二歲的張春華還能和司馬懿生下小兒子,這是不是也側面說明了司馬懿和張春華的關係沒有那麼差呢?

其實,很可能晉書上的對話只是夫妻之間慪氣說的話,被記錄了下來。現在就成為了司馬懿嫌棄糟糠之妻的鐵證。其實一兩句惡語相向說明不了什麼,司馬懿和張春華的小兒子司馬乾就是他們夫妻感情還不錯的有力證據。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靠譜寫歷史,輕鬆聊經濟。

請關注經史通義,不負有深度的你。


經史通義


在最近的熱播大劇《軍師聯盟》中,我們看到了一代冢虎司馬懿崛起的故事,而其中把司馬懿跟妻子張春華塑造成為一對相濡以沫的角色。但在歷史上,司馬懿十分厭惡自己的糟糠之妻,尤其是在晚年時候。張春華曾為司馬懿生下了以後大名鼎鼎的司馬師、司馬昭,可為什麼躲不過被嫌棄的結局?

司馬懿有多嫌棄張春華呢?據史料記載:“司馬懿生病臥床,張春華前去探望病情。司馬懿說:“老東西真討厭,哪用得著煩勞你出來呢!”張春華因此羞慚怨恨,於是拒絕進食,覺得生活過不下去了,想要自殺,她的幾個孩子也都不吃飯。司馬懿驚恐而賠禮道歉,張春華才停止絕食。司馬懿後面對別人說:“老東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司馬懿對張春華的厭惡可見一斑。


張春華被嫌棄,主要在於司馬懿有了新歡,而且是個大美人,她的名字叫作柏夫人,是曹丕賜給司馬懿的。當時,司馬懿正值壯年,而張春華已經是年老色衰,容貌已不比當年。面對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司馬懿自然是把握不住自己,所以就常常寵幸柏夫人。再有柏夫人在司馬懿枕邊,肯定會不斷的詆譭張春華,以此來獲得寵愛,這樣久而久之司馬懿也會嫌棄張春華。

雖說張春華為司馬懿生了幾個出名的兒子,但可惜她沒有母憑子貴,反而被自己的丈夫嫌棄,畢竟這是男人的本性,換做誰都會這樣,因為誰不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子呢。


歷史百家爭鳴


失之於愛情,得之於親情

聖人說:賢賢易色。意思是,對於妻子,要看重其品德,而不是看重其相貌。司馬懿是個男人,不是聖人,他和大部分男人一樣,對於美色有著天然的“性趣”。

他的髮妻張春華,很有見識,有女強人的氣質。《晉書》上說她“少有德行,智識過人”。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曹操招工,司馬懿不想去,託病在家,說自己中風(“風痺”),不能動彈。有一天,他沒看天氣預報,就出來曬書,結果突然下起暴雨。司馬懿愛書如命,一下子就跳起來搶書。這一切,都被婢女看到了。張春華恐怕婢女把實情說出去,親手殺了她。這個婢女負責做飯,殺了她後,張春華若無其事的自己下廚房了。

說好聽的,司馬伕人是女中豪傑,英氣十足,“巾幗不讓鬚眉”;說難聽一點,心機太深,而且心狠手辣。這樣的女人,對於事業成功大有幫助,可是,和她談情說愛,會不會有點不自在呢?兩人卿卿我我的時候,司馬懿的腦海裡會不會時時閃過那個橫死的婢女呢?

大部分男人還是喜歡小鳥依人的溫柔女人,司馬懿也不例外。他晚年寵愛柏夫人,對張春華避之不及。有一次,他生病了,張春華來看他。人病了心情總是不好,又看到不願意見的黃臉婆,司馬懿發飆了:“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張春華羞愧難當,哪受得了這個氣啊!當即表示,要絕食,要自殺。她對司馬懿是傷心透頂了。愛情已死,但親情還在。張春華雖然不討司馬懿歡心,但是,她肚子爭氣,生了兩個寶貝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她一共為司馬懿生了三子一女)。這倆兒子和老孃堅定的站在一起,老孃絕食,他倆也絕食。

這下司馬懿傻了。這倆兒子是自己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接班人,他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一生心血就付諸東流了。於是,司馬懿趕緊道歉,提出要給“買包包”,只求張春華原諒。司馬懿的道歉是被迫的,他事後跟別人說“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

人生難得老來伴。老伴兒到了司馬懿的嘴裡,就變成了“老物”,也是夠嘴賤的。247年,沒有了愛情的張春華去世,享年59歲。4年後,司馬懿去世。18年後,他的孫子司馬炎追封她為宣穆皇后。


涓涓細流向海


史書上關於張春華的記載主要來自《晉書》,在《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中記載了幾件關於張春華的事蹟。

第一,張春華為司馬懿殺家中女僕

書中記載“宣帝初辭魏武之命,託以風痺,嘗暴書,遇暴雨,不覺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見之,後乃恐事洩致禍,遂手殺之以滅口,而親自執爨。帝由是重之”。大意為司馬懿裝病拒絕徵召,被家中女僕意外發現,張春華怕事情敗露招致禍端,就殺掉了女僕滅口,並親自為司馬懿做飯。

第二,張春華因司馬懿新歡而失寵

書中記載“其後柏夫人有寵,後罕得有進”。

第三,張春華用絕食來逼迫司馬懿道歉

書中記載“帝嘗臥疾,後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煩出也!"後慚恚不食,將自殺,諸子亦不食。帝驚而致謝,後乃止”

從這三件事中,我們能夠分析一些張春華萬年遭司馬懿嫌棄的原因。

1. 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男人都有很強的大男子主義。張春華在處理女僕事件可謂是“精、準、狠”,這體現了張春華智識過人、果敢決絕,久而久之,強烈的自尊心與大男子主義心態必會讓司馬懿對張春華心生不快。

2. 司馬懿新寵柏夫人“嬌小玲瓏、光彩奪目,丹鳳眼、蘋果臉,一副媚相,最獲司馬太尉歡心”。所謂“飽暖思淫慾”,在晚年走上人生巔峰後,煥發第二春,歷史中記載張春華本就不漂亮,再加上年老色衰,更被司馬懿嫌棄了。

3. 張春華受到司馬懿的辱罵,採用絕食的方式來反擊,在那個年代妻子對丈夫來說,這種行為體現出張春華的驕橫跋扈。而最終逼迫司馬懿道歉也使得司馬懿覺得顏面掃地,這種情況下,司馬懿也就很難從心底上寵愛這位老妻了。


大耳朵金絲猴


電視劇《軍師聯盟》,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與劉濤飾演的張春華也成熒幕CP。從影視劇製作水準來看,的確還算得上是部良心劇。然而,這是一部以司馬懿為視角的影視劇,司馬懿在歷史上聲名不佳,其跟島國的德川家康一樣,都是以隱忍與欺凌孤兒寡母而得的天下,是被公認的搞陰謀耍心機的登峰造極者。以致,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日本,當有人說你跟司馬懿或德川家康比較相像的話,那絕不是什麼好詞,只說明你愛玩陰的。

晉明帝時期,有一次王導與溫嶠一起去拜見晉明帝司馬紹,司馬紹突然問溫嶠:“晉何以得天下呀?”,溫嶠不敢應答。此時丞相王導就說:“溫嶠還年輕,不熟悉那段往事,讓我告訴陛下您吧!”。於是就把當初司馬懿父子如何羅織罪名、誅殺望族,如何欺凌曹氏孤兒寡母的故事都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司馬紹。司馬紹聽後,大慚,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由此可見,連司馬氏的子孫也都覺得司馬懿的事蹟極其不光彩,而《軍師聯盟》是以司馬懿為視角,自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司馬懿的形象進行美化,而這就違背了較為真實的歷史。最為典型的就是為了給司馬懿塑造對手而不遺餘力的抹黑了楊修,而把楊修刻畫為一副小人得志猖狂的嘴臉。

而本人要講述的卻不是歷史上真實的楊修,而是影視劇中“司馬懿”與“張春華”這一對“恩愛”情侶。在影視劇中,司馬懿與張春華是極其恩愛。可在歷史上司馬懿卻寡恩薄情,曾一言而幾令老婆兒子絕食而死。

司馬懿在晚年的時候,非常寵愛柏夫人,而年老色衰的張春華連見上司馬懿一面都很難。一次,司馬懿病倒,張春華而前去探望。司馬懿說道:老東西真是面目可憎,何需你來探望?張春華聽後,羞愧難當,於是,憤而絕食,而張春華所生的兒子們也都絕食。司馬懿很驚恐,於是向張春華道歉,張春華才停止絕食。事後,司馬懿卻對人說道:老東西死不足惜,只是擔心我的好兒孫跟著一起受罪(“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司馬懿之寡恩薄情至於此!


有知社


先說說自己的觀點吧!司馬懿晚年談不上嫌棄妻子張春華,而他有一次生病,張春華還去看望他,司馬懿竟然說:“你這個老不死的,還來看我幹什麼!”然後張春華就生氣,以絕食抵抗司馬懿。最後兒子陪她一起絕食,司馬懿這才向張春華道歉。

一:夫妻恩愛

張春華河內人,也算是和司馬懿門當戶對,張春華非常聰明,也注重德行這讓司馬懿很是欣喜,而張春華也為司馬懿生下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司馬乾是最小的兒子,張春華四十二歲時生的,想想看,在古代平均壽命還不到四十歲的情況下,司馬懿和張春華這個時候還能有愛情的結晶,能說司馬懿不愛張春華嗎?

二:司馬懿喜新厭舊

在司馬懿有了柏夫人之後,肯定是有些忘了舊愛的,換作誰都一樣,柏夫人年輕漂亮,誰不喜歡,張春華都是生了四個孩子的女人了,但是不能說司馬懿就嫌棄張春華,其實夫妻之間吵架很正常,我有時候也會說些難聽的話,但是事情過了之後還不是一樣對老婆好,大家都不是聖人。七情六慾難免,在古代三妻四妾也很正常。

下面說說我的不成熟的想法

那就是司馬懿罵張春華的場景很有可能是故意的,司馬懿的苦肉計,迷惑曹魏的手段,製造家裡不和睦的現象,柏夫人本就是曹魏安排過去的。司馬懿同時把桓範作為自己的對手,為了製造假象,迷惑桓範,沒想到沒有迷惑到桓範,卻把曹爽給迷惑了。事實上張春華五十九歲才去世,司馬懿也就是在張春華去世4年後才撒手人寰的,他們也算的上是白頭偕老了,夫妻之間一點點吵鬧很正常。


貓眼觀史



司馬懿晚年是否真的嫌棄妻子張春華,其實,真的沒有多少書籍來記載,有的也只是一些少的可憐的片段,比較出名的則是司馬懿在後來逐漸寵愛柏夫人,從而忽略了原配張春華,以至於到了後來,張春華想見司馬懿一面,可是非常的困難,有一次司馬懿生病臥床不起,張春華前來探望,司馬懿說道:你這個老東西,我用不著你來看。張春華聽完這句話後,非常的生氣,並用絕食來抗議。

張春華的舉動,引起了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站隊,兩個兒子都選擇站在母親這邊,一起絕食來抗議父親,沒辦法,司馬懿最後來給張春華賠罪,張春華在看到司馬懿賠罪後,才開始吃飯。但對於此事,司馬懿卻並未因此而對張春華有所好感,相反,司馬懿對張春華依舊很反感,甚至對別人說過:若不是可惜我的兒子們,我才不會在乎這個老東西呢。


以上這個故事,就是流傳比較廣的,來說明司馬懿嫌棄張春華,但司馬懿是否真的就如這個故事所述呢?真的就嫌棄張春華呢?是否後人將這個片段放大了?是否因為司馬懿取代了魏,黑司馬懿,從而順帶牽扯出這個故事呢?

真的很難說,畢竟沒有其他過多的證據來說明司馬懿對張春華做出什麼嫌棄的舉措,而我之所以覺得司馬懿並不是一定嫌棄張春華,則是從司馬懿和張春華的第三個兒子司馬乾來分析的。


司馬乾沒有司馬師和司馬昭出名,但不可否認的是司馬乾對自己如何生活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還是有一套的。畢竟在那個自相殘殺的年代,司馬乾能活到八十歲,沒有一定的能力,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我之所以,從司馬乾身上可以證明司馬懿不一定嫌棄張春華,則是因為司馬乾出生的時候,張春華已經四十多歲了,四十多歲,就算是現在,也已經算是有一定年紀了,更何況在那個時代,倘若司馬懿嫌棄張春華,還會在張春華四十多歲,年老色衰的時候,與張春華生下司馬乾嗎?有人說,也許司馬懿喜歡兒子,拜託,在司馬乾之前,已經有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個兒子了,而且這兩個兒子不僅不傻,還非常的有能力,也就是說司馬懿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想要一個兒子,從而和張春華生育,完全可以和其他女人嘛。


所以,從司馬乾這個兒子,我覺得司馬懿對張春華還是存在感情的,還不至於到嫌棄的地步。因此,不存在後人將司馬懿對張春華的那幾句故事,故意放大的嫌疑。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司馬懿是魏國的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妻子是曹魏粟邑令張汪的女兒張春華,年輕時張春華對他的事業十分支持。那麼,司馬懿為何晚年如此厭惡妻子?有書君分析有以下幾點:

1.晚年張春華年老色衰

要知道在司馬懿的晚年,身邊出現了一個年輕漂亮的柏夫人,與年老色衰的張春華相比,司馬懿自然更偏愛年輕的柏夫人。

2.他們的婚姻本就無愛

他們的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中免不了摻雜一些利益關係。他對老婆本就沒有什麼感覺,只是出於道德以及為人父母的無奈。

3.傳統觀念,女子無才便是德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可張春華不光有才,還有勇有謀。在司馬懿裝病期間,外面下了雨,有婢女看到裝傻的司馬懿收書,張春華毫不猶豫的處決了婢女。讓司馬懿看到了她的果斷和有勇有謀。

4.司馬懿生性多疑

也因為看到了張春華殺婢女一事,讓司馬懿害怕,他很擔心自己跟妾氏間的鶯鶯燕燕,會引起張春華的怒火,一刀把他也殺了。為了防患於未然,乾脆不見。

5.張春華知道的太多

因為張春華知道的太多了,即便自己再成功。可每次看到老婆張春華,以前的那些糗事便不由自主的都出現在腦海,讓他很不爽。老婆的存在就像一個惱人的警鐘,時刻提醒。

6.對兒子的愛,而討厭

晚年,司馬懿生病,張春華不請自來,他大聲的對她說:“老物可憎,何煩出也!”張春華的一番好意,卻換來這樣的羞辱,心裡不是滋味。便決定絕食,揚言不活了。

幾個孩子知道後心疼母親,便表示母親不吃飯,他們也吃了。

司馬懿可是把幾個孩子當作心頭肉,他怕孩子因為這個女人有什麼不測,只好拖著病體去給張春華賠禮道歉。

以上就是有書君對司馬懿為何晚年如此厭惡妻子的幾點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即便勉強也是沒有幸福可言的。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是牛耳歷史,歡迎閱讀、關注、評論

司馬懿其實是非常憎惡張春華的,我就舉一個例子從內在和外在因素足以證明這一點!

曹丕稱帝后,親征出兵伐吳,留下了司馬懿這個大紅人鎮守都城許昌。於是司馬懿在曹丕出征的這段時間裡,履行了皇帝的職責,每天批奏摺,處理軍政大事。可是司馬懿並沒有想到,原來皇帝每天竟然這麼繁忙操勞,在重重壓力下,司馬懿病倒了!(司馬懿張春華夫婦)

這時,司馬懿和正妻張春華的關係已經非常淡漠了。他後來新娶了八個侍妾,眼下最得他寵幸的是年輕貌美的柏夫人。

司馬懿累倒之後,都是這柏夫人忙前忙後,噓寒問暖。正妻張夫人雖然與司馬懿頗為隔閡,很少見面,但畢竟是多年的結髮夫妻,不可能不關心夫君的健康。

司馬懿大罵張春華“你這個令人憎惡的老東西!”

(司馬懿張春華夫婦)

張夫人急匆匆地過來探望司馬懿的病情。心煩意亂的司馬懿見了張春華,非但毫不領情,反而惡狠狠地斥罵道:

“你這個令人憎惡的老東西,誰要你到這裡來湊熱鬧? "(司馬懿的原話為: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張春華一番好意,卻被司馬懿劈頭蓋臉一頓羞辱,不由氣得渾身發抖,轉頭就走。回到自己的房中後,張春華越想越生氣,痛哭流涕不止。 (司馬懿新歡:柏夫人)

張春華實在想不通,一開始是氣得吃不下飯,後來心意一決,乾脆就開始絕食自殺。司馬懿得知後,只是冷冷一笑,不置可否。

司馬懿憎惡張春華的外在因素:喜新厭舊!

一般人都會認為,這是因為張春華年老色衰,司馬懿喜新厭舊,另有新歡所致。但這樣的判斷並不完全準確。

張春華這一年是三十五歲,雖然年歲漸大,但一直以來養尊處優,保養不錯,遠沒有到人老珠黃,不堪入目的地步。而且,張春華並未阻止司馬懿納妾,所以,司馬懿儘可以在享受年輕美色的同時,與張春華保持良好的關係。(柏夫人侍寢)

司馬懿憎惡張春華的內在潛意識因素:張春華本質太殘忍!

十幾年前,司馬懿假裝風痺而被家中的小婢女無意間撞破。張春華在這一事件中的應對給司馬懿留下了深刻的潛意識的憎惡之心。

當時,張春華反應極快,下手決絕,立即將小婢女扼死,避免了洩密。司馬懿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一直將殘忍視為負面品質。張春華的舉動,雖然事實上對司馬懿是最有利的選擇,但張春華的殘忍也被司馬懿的潛意識記錄在案,並形成了一種負面的憎惡態度。(傷心的張春華)

儘管司馬懿一度和張春華相敬如賓,兩情相悅,但他的潛意識中充滿了對張春華的殘忍行為的反感與厭惡。


搞史人


說起來也是好笑,電視劇之中司馬懿對張春華百般好,年輕貌美的柏夫人都敗下陣來,怎麼都無法介入這對夫妻的感情。而歷史上司馬懿對年老珠黃的糟糠之妻極為厭棄,張春華就是想要看他一眼都不容易。這就和飾演司馬懿的吳秀波同出一轍,看起來是個穩重的成熟男人,實際上喜新厭舊、手段不堪,歷史如此巧合,千萬不要以為大叔是好駕馭的。

司馬懿正室妻子確實只是張春華一人,另外史書之中還記載著三位妾室,伏夫人、張夫人還有柏夫人。玩過三國殺的網友們肯定知道宣穆皇后還有一個特別的外號“春哥”,雖然是後世年輕人的戲謔之稱,卻也能反應出一些張春華的性格特點。

在曹操任職司空的時候,曾經想要將司馬懿招納進來。司馬懿當然是不願意的,但是又不要明面拒絕,只得在家裝病。司馬懿對曹操稱自己得了痛風,躺在床上已經動不了了。曹操生性多疑,肯定會明裡暗裡找人去司馬懿家裡試探虛實。司馬懿也只得躺在床上好些日子,以讓曹操斷了招他入府的心思。

司馬懿每個細節想的都是周全的,只是一日突然下起了暴雨,司馬懿還有藏書在外面曬著。他唯恐僕人收書來不及,壞了珍藏,就跑出去收書去了。司馬懿進進出出腿腳絲毫看不出什麼問題,一旁的一位婢女將過程全部看在了眼裡。

張春華得知之後就開始為丈夫擔憂,這個小婢女來路不明,也許正是曹操安插進來的眼線。她會不會將司馬懿裝病的事情說出去呢?如果曹操知道司馬懿是故意欺瞞,憑藉他的手段和本事,司馬懿就算留了條活路,也不會好過。張春華未免夜長夢多,乾脆就將這個小婢女給殺了。而張春華在殺了人之後還十分淡定地去準備飯菜,讓人不得不心驚膽寒。

據說司馬懿經過這件事請之後,有一段時間對張春華特別敬重。司馬懿到底是敬重張春華為他除了大患呢?還是對她這般狠絕後怕呢?這就不得而知了。張春華這樣的女人,放在今天都是人氣頗旺的。只是對於男人來說,一個潑辣的年輕美女別有一番風味,一個潑辣的老婦女就沒有這麼有吸引力了。果然,自從司馬懿開始寵愛柏夫人之後,張春華就看都不要看一眼了。

張春華再狠對司馬懿是真心的,一日聽說司馬懿生病了,許久都沒有看到他的張春華心中很是著急,就去看望司馬懿。司馬懿當場給她潑了盆冷水:“你個老太婆,沒事出來討人煩。”張春華照看家庭照顧老人,為司馬懿生了三個孩子都撫養成人,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心一意為丈夫謀劃,卻換來了丈夫這般對待。

張春華一氣之下絕食抵抗,她的兩個兒子也看老爹不順眼,和母親一起絕食。司馬懿疼惜兒子,生怕兒子餓壞了身子,才和張春華言和。司馬懿為什麼嫌棄張春華,有人說張春華性格不好,這倒是給司馬懿找到一個花心的好理由。不過想想當時男人們對女人的態度,曹操一生無妻,劉備逃跑從不帶妻兒,遇到饑荒殺老婆分食非常常見。由此看來,張春華能保住這個正妻之位,似乎已經算是司馬懿的另眼相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