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濃淡相間的書法,承載了5000年的華夏史

書法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它具有簡約的形式與豐富的內涵。它以簡馭繁,簡約中蘊含無限的豐富性,充分體現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典型地代表著東方文化的特色,凸顯著東方人的思維形式。

濃淡相間的書法,承載了5000年的華夏史

謝安《中郎貼》

那一幅幅濃淡相間、鐵劃銀勾、縱橫交錯,滿紙菸雲的書法作品,簡直就是人生命運的真實寫照。在創作者的心中,那黑白相間、張弛有度、逶迤而出的就是人生的軌跡。打開心靈之窗,走進那一幅幅風格各異的書法,除了可以領略作者的志趣追求外,還可以聽到命運的陣陣吶喊。

在眾多流芳百世、承載人類文明的書法中,有人選擇篆書的凝重圓潤,有人喜歡隸書的古樸率真,有人欣賞魏碑的遒勁渾厚,有人效法楷書的端莊嚴謹,有人心悅行書的流暢溫和,有人追求草書的自由豪放,有人崇拜甲骨文的古拙簡約……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

濃淡相間的書法,承載了5000年的華夏史

樓蘭文書殘紙

漢字的結構講究“密不透風、疏可跑馬”,各部分比例得當,整體章法和諧,是書法大開大合佈局的需要。人生各階段要緩急有度,鬆弛得當,取捨有度,言行得體,這樣的人生才會和諧。當我們八小時以內工作時,就應全副身心去投入,圓滿完成本職工作,做到“密不透風”;當我們休息時,就應該徹底放鬆,輕鬆地娛樂、活動、鍛鍊身體,做到“疏可跑馬”。

只知道工作,成為工作狂,讓自己的思想精神過於緊張,總有一天會倒下;如果我們太閒適,玩物喪志,一無所長就得不償失了。人活一生,要工作,也要放鬆、娛樂,工作是為了貢獻社會,娛樂是為了放鬆自己。要工作才能體現人活在世上的價值,要娛樂才能體味人活在世上的樂趣。

濃淡相間的書法,承載了5000年的華夏史

徐渭草書

書法的簡約是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它只有墨色、線條和章法三元素,其表現力的豐富性卻又是其他藝術所無法企及的。在色彩上,可以濃淡枯潤,以黑間白,以白當黑,墨分五彩,變化無盡。它在線條上,可以動靜結合、張弛相配,或似翔鶴,姿態萬千,神韻無盡。它在章法上,如音樂節奏之豐富,可以疾風暴雨,可以牧笛悠悠。

一幅作品之中,線條的變化、墨色的變化、章法的變化,加在一起,會組合出多少種變化來?因而,千人千字,千字千面。書法的這種形式簡約內容豐富的特徵,與人生何其相似。人生也就是衣食男女幾種生活元素,但能變化出多少生活內容和人生結局是誰也說不清的。

濃淡相間的書法,承載了5000年的華夏史

王寵小楷

古人云:心正則字正。由此可見,古人早就指出了書法與做人的聯繫。俗語云:“字如其人”,品字者其字格調即高,豪放者其字心定不拘,超脫者其字不染塵俗,飄逸者其字靈動空淨,書生字有書卷氣,王者字有帝王氣,如毛澤東的書法:浪漫瀟灑、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取法懷素、張旭等);朱總司令書法:大度、開張、氣勢逼人(取法黃庭堅);周總理書法:中正、含蓄、內斂、厚重、雍容華貴、含而不露(取法顏真卿);葉帥、董必武書法:文氣、儒雅、中正、平和(取法唐楷);郭沫若書法:風流倜儻、灑脫、古樸(取法漢碑)。不一一而舉了。

按此說來書法和作者個性基本吻合,不也就佐證了“書法如其人”嗎?書法是人生心境的外露,氣質和性格的展現,故有筆跡學,從筆跡推斷和鑑測人的氣質、性格和心理等。字品即人品,這是其他藝術所不具有的獨特品性。

濃淡相間的書法,承載了5000年的華夏史

懷素《自敘帖》

書法是展現人的精神品質的藝術。它是人超然物外的修煉,提高心智素質的運動。它是人去浮躁育靜氣的最佳手段。人生必須“每臨大事有靜氣”,政治家心有靜氣,臨危不亂;運動員心有靜氣,臨場發揮出色。所以書法是中國曆代政治家們一致的修身養性的藝術。

據說,現在國內的不少教練員,已把書法作為運動員的日課。其實,靜氣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如今的世界,浮躁風行,塵土飛揚,能守住心中的一分寧靜,是人生的一種最高境界。書法其實是一種精神,一種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