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諸葛亮死前一計,不僅嚇走司馬懿,還讓尋仇與盜墓者無跡可尋

世人皆知諸葛亮的空城計,由於無兵迎敵,諸葛亮便大開城門,獨自坐在城樓上撫琴,司馬懿以為有埋伏,下令退兵,諸葛亮才得以逃脫險境。但令司馬懿沒想到的是,繼空城計後,自己再一次被類似的伎倆矇騙,而且還是在諸葛亮死後,世人笑之為"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諸葛亮死前一計,不僅嚇走司馬懿,還讓尋仇與盜墓者無跡可尋

諸葛亮與司馬懿一直一來都是一對冤家,由於兩人的陣營不同,便註定了兩人要互鬥一生。論計謀,諸葛亮還是要稍勝一籌,但唯一遺憾的是,司馬懿的壽命比諸葛亮長。

諸葛亮生命垂危之際,擔心自己已死的消息一傳出,司馬懿便會乘勢而攻,因此他下了一個命令:我死後,一定要秘不發喪,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並將我的之前雕刻的木像安坐於戰車之上,必要時推至軍前。另外,他請求劉禪,他死後一定要簡葬,讓四個壯漢抬著他的棺槨於定軍山上行走,繩子在哪裡斷裂就在哪裡下葬。

諸葛亮死前一計,不僅嚇走司馬懿,還讓尋仇與盜墓者無跡可尋

後來,狡猾的司馬懿感覺蜀軍有異常,又聽到風聲說諸葛亮已死,便為之大喜,並率軍前往。可當他們一行人行至蜀地邊境處,卻突然冒出一眾人馬,還推著一輛戰車。司馬懿定睛一看,遠處的戰車上,不正是羽扇綸巾的諸葛孔明嗎?司馬懿大驚,以為中了埋伏,便倉皇而逃,而他旗下的士兵,本就畏於諸葛亮的威名,又見主將如此驚慌,更加軍心不穩,四處竄逃。其實,坐在戰車上的孔明,只是諸葛亮準備的一個假象,而此時真正的諸葛亮早已駕鶴西去了,而司馬懿卻被死後的諸葛亮嚇個半死,再等他反應過來時,為時已晚。

諸葛亮死前一計,不僅嚇走司馬懿,還讓尋仇與盜墓者無跡可尋

司馬懿丟了臉面,揚言要掘武侯之墓,但令他頭疼的是,他怎麼也找不到諸葛亮的墓地。原來,諸葛亮死後,劉禪只讓人在山腳立了一塊石碑,上刻"漢諸葛忠武侯之墓",便讓四位壯漢扛著諸葛亮的棺槨上山去了。這四個人按命令該在繩斷之處將棺槨下葬,可走了許久繩子還是不斷,便隨便找了個地將繩子割斷,下葬了諸葛亮,後回去覆命。而劉禪得知四人是把繩子割斷的,為之震怒並處死了四人,這四人一死,便再也沒有人知曉諸葛武侯葬在哪了,因此也讓尋仇的司馬懿和那些以盜墓為生的盜墓賊們無跡可尋。

諸葛亮死前這一計,死後這一出,可謂是絕妙,至此之後,諸葛武侯永遠活在後世的心裡,無人能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