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最深的黑暗 蘊涵著最強大的光

也是在杭州,去年我見到了美國治療師肯伯格先生。親眼瞻仰了年近90歲的他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地每天講課6小時,還時不時拖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課前課後他走路的身體姿態,跟年輕人一樣的運動自如。每個見到肯伯格的人,尤其是男人,都從心底裡羨慕他的學術地位和高度,以及很有可能還在持續的性生活。

同樣在去年,我還見到了另外一位70多歲,澳大利亞籍,在印度靜心了30年的傳奇女人奧南朵女士。她發自內心的笑,征服了全場一百多個男人和女人。年輕的男人們說,她是自己見過的最美麗的女人。這讓許多年過四五十歲,就擺出做好準備放棄人生希望的人情何以堪。但恰恰是這樣過早放棄希望的人,最應該見見這類比花兒還要美的高齡女性。

我也觀察過,奧南朵每天也佩戴不同的耳環、絲巾,搭配不同的手包。每年受邀在世界各地工作。四十多年前的她也經歷過人生的最低谷。

這幾位生命榜樣是如何將黑暗轉化為光明的?他們如何做到不屈從於老天的設計,在生命的後半段依然創造著豐盛的人生?

最深的黑暗 蘊涵著最強大的光

最近一週,因為工作室招募心理諮詢師,我看了很多面試的訪談視頻。每一位面試者,都要和扮演的來訪者做一個15分鐘的心理諮詢,被拍攝下來。每個對話都會設計一些對諮詢師的挑戰,比如追問答案、負性移情、過於依賴、攻擊、沉默等等。

這個互動過程中,每位受試諮詢師應對挑戰的內在反應機制,是我們想要考察的重點。反應機制大體分為兩種:崩潰和重啟。幾乎每個諮詢師在面對特定的挑戰時刻,都有內心崩潰的反應。戰鬥、逃跑、木僵狀態是人類面對應激和危險的典型反應。

在心理諮詢工作中,這三種狀態都意味著諮詢師內在已經崩潰。有的諮詢師開始和來訪者講道理、隱秘的辯論;有的諮詢師懵掉,開始搜索一些無關緊要的提問以迴避挑戰;有的諮詢師強撐著分析來訪者的行為。能夠意識到自己那個時刻已經崩潰,並調整自己在內在重新和自己的良好的部分連接上的,少之又少。我們也看到了有些諮詢師使用了一些技術來應對,在內心崩潰的時刻,即使使用了合理的技術,諮詢過程還是舉步維艱。技術在這些時候,已經完全不重要。

作為一個人,面對困難時,最具有個人色彩的自身的狀態成為了關鍵因素。

“崩潰”這個詞或者這個狀態,是我在幾個月前參加吉利根博士的催眠營再次認識的。這和過去對崩潰的理解不太一樣。在我的認知中,崩潰總是和生活中的巨大困難對應,我以為沒有糟糕到一定程度,一個人的崩潰幾乎是不存在的。然而,在催眠的實操練習中,發現“崩潰”比我以為得要常見很多。

幾天前,我的小侄子小馬發高燒。當我們告訴他,你生病了,他的直接反應是否認,他哭著說:我沒有病。當我們告訴他,你的身體很燙,你發燒了。他哭得更厲害地說:我沒有病。然後拒絕物理降溫、拒絕吃藥。我意識到,小馬對於生病這個事情,內心已經崩潰了。高燒的身體感受是非常糟糕非常難受的,小馬心裡有一部分一定已經知道,他失去了歡騰的精力,無法像平時一樣自如地享受身體的運動、也沒有力氣說話。近來他非常喜歡說話。這對小馬來說是個很大的挫折,他不得使用否認的心理機制來應對挫折帶來的心理痛苦。

接著我使用了催眠中的一些非常小的技巧,幫助他與過去自己內在良好運轉的部分鏈接上。10分鐘後,他接受物理降溫、主動喝水、吃藥,並且開始吃東西。一個小時後,38.9度的高燒溫度,在他自發地調動內在資源後,已經完全退燒。

隨後,他平靜地隨著爸爸媽媽去了醫院,平靜地接受了抽血檢測。小馬在醫院的從容自若,讓他的父母都感到吃驚。我相信,通過之前的催眠小技巧,他已經感受到,處於崩潰中的自己,竟然能夠聚合起來。這個美好的自我體驗,留在了他的無意識中,以後將為他所用。

相信很多父母有很深的感受,孩子生病,父母其實非常容易焦慮、不安。在這種情緒的張力中,也很容易相互指責對方沒有把孩子照顧好。在孩子因為生病哭鬧不休,拒絕吃藥打針的時候,父母也很容易埋怨孩子不聽話、太脆弱不勇敢。而父母這種狀態,其實是內心已經崩潰。在崩潰的時候,第一需要做的事情是,重新找回往常平靜、安住的“臨在”狀態。

最深的黑暗 蘊涵著最強大的光

前段時間,我在回看湖南衛視很火的節目《歌手》。以前也看過幾期,主要是看歌手唱歌。這次看,不由自主的會關注每個歌手在開口前5秒的“臨在”狀態如何。當被放大了的三聲心跳響起,歌手穩住,深呼吸,讓所有的感知回到腹部,然後發出第一個音符,你將知道,這位歌手將發揮得如何。

進入到“臨在”狀態,這是吉利根博士在催眠營中,反覆讓學員通過練習獲得的狀態。它是回到內在,與良好的部分重新接上電源,將好的內在帶到外部,讓它在現實中發生。那些發揮得非常棒的歌手,只是讓歌通過他唱了出來。崩潰卻相反,它是人與自己良好的部分斷裂掉,就像燈泡在電流不穩定的時候,保險絲全燒壞了。

文中的幾位活成了別人心中的“榜樣”老人,我相信他們身上有著非常強大的重啟功能。人生必定會經歷各種挫折和痛苦,但那不是全部。在面臨危機時,崩潰也是必然的發生。是被“崩潰”擊敗自己,還是選擇與內在已然有的資源重新聯結上,讓崩潰修復,我相信這是影響存在品質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