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社保資金被侵吞,一次性補繳這些問題要知道!

這兩天,唐山開平區社保資金被侵吞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想不通,錢都交給安監局了,怎麼還能出問題呢?“社保資金被侵吞”也上了熱搜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一起來看看。

01 社保侵吞事件始末

近些年,唐山在去產能大背景下關閉了很多小煤礦。2011年,為了解決煤礦關閉後部分無社保職工的養老問題,河北省人社廳下發了文件,明確了退休人員通過一次性補繳15年的保險金的方式,在退休後可以享受養老保險。

唐山開平區安監局告訴當地煤礦工人,一次性繳納4萬多元就可以在退休年齡享受養老保險,退休之前,還能拿到每個月200多元的“生活費”。於是很多人交了錢,但保險金的發放卻斷斷續續,直到2016年7月,這些“參保”職工的養老金徹底停發了。原來,這些錢根本沒進社保部門的賬戶,而是進了負責這塊工作的安監局原副局長孫繼剛的口袋。

社保資金被侵吞,一次性補繳這些問題要知道!

工人們把錢交給該區安監局,沒拿到任何社保部門開具的證明,得到的僅僅只是一張銀行卡。開平區安監局原副局長孫繼剛,等於自己開了一家微型的“保險公司”,從工人那裡收來錢,然後通過個人賬戶,給他們“發放養老金”。隨著孫繼剛的落網,這筆錢自然也就停了。

補繳社保花費的四五萬元,對於退休工人來說,絕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他們交的那些“社保錢”是否有效?沒有養老保險,今後的生活又該怎麼辦?種種問題都還需要一個交代。

02 要符合當地政策與前提條件

大部分人都知道想要享受養老待遇,必須至少累計繳納社保十五年。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到了退休年齡但社保繳費卻不足15年的人群,可不可以一次性補繳?

一次性補繳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不是想補就能補的,也要滿足當地政策與前提條件。不同地區關於一次性補繳的規定也是不同的,如果社保累計繳費不足15年,有些地方可以

在退休時一次性補繳差額部分,也有地區規定退休後要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延長繳費五年後仍不足十五年的,才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同時,一次性補繳還需要滿足前提條件:從部分城市開放的一次性補繳政策可以瞭解到,想要補繳首先需要擁有本地戶籍,並且滿足“曾經與國有企業或縣級、鎮級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人員”,有些城市還要求出示“有過工作經歷”的材料。而且在可以補繳的年限上還有種種限制,通常差額年限最多不能超過十年,有時候就算你有錢來補,也不一定能補上。

而且一次補繳的費用通常都是很高的,根據不同情況所需費用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的確是筆不小的負擔,但是退出養老保險直接拿回個人養老賬戶餘額,就相當於放棄了企業給你繳納的養老金,其實是更加不划算的。所以你的所在地可以一次性補繳的話,最好及時補上。

03 社保政策收緊,補繳要儘早

社保政策通常都是根據當下的社會情況來進行出臺修改的,之所以有些城市會有一次性補繳社保政策,也是因為之前的社會背景造成的,20世紀90年代期間很多單位職工並沒有社保,所以國家開放了一條綠色通道,讓這部分人群可以老有所養。

隨著社會保障政策的推行,加上社保繳納的強制性,現在繳納社保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地區一次性補繳社保的政策,正在逐漸撤銷。比如目前作為試點的天津,從2018年1月1日起就已經取消了一次性補繳政策,所以還能補繳的地區有需要的人群要抓緊補繳了,參保還是要儘早,別等到退休時再為養老金的問題而發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