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中國掃雷艦隊的發展歷程

掃雷艦是一種專門用來清掃海中的水雷,以保護船隻航行安全的海軍水面艦艇。掃雷艦一般屬於第二線的作戰艦艇,船上的武裝以自衛為主。 其作業方式是在疑似有水雷出現的海域來回航行,利用艦上的掃除設備清除與引爆水雷。掃雷艦有艦隊掃雷艦、基地掃雷艦、港灣掃雷艇和掃雷母艦等類型,主要擔負開闢航道、登陸作戰前掃雷以及巡邏、警戒、護航等任務。

中國掃雷艦隊的發展歷程

艦隊掃雷艦,也稱大型掃雷艦,排水量600-1000噸,航速14-20節,艦上裝有各種掃雷具,可掃除佈設在50-100米水深的水雷。基地掃雷艦,又稱中型掃雷艦,排水量500-600噸,航速10-15節,可掃除30-50米水深的水雷。港灣掃雷艇亦稱小型掃雷艇,排水量多在400噸以下,航速10-20節,吃水淺,機動靈活,用於掃除淺水區和狹窄航道內的水雷;掃雷母艦,排水量數千噸,包括掃雷供應母艦、艦載掃雷艇母艦和掃雷直升機母艦。掃雷艦艇自20世紀初問世以來,在戰爭中得到廣泛使用。20世紀7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相繼研製出了玻璃鋼船體結構的掃雷艦艇、艇和掃雷具融為一體的遙控掃雷艇、氣墊掃雷艇等,大大提高了排掃高靈敏度水雷的安全性。

中國的掃雷艦隊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潰逃臺灣的國民黨政權不甘心失敗,依靠自己相對優勢的海空軍力量,肆意加大對新中國的武力封殺。其中為阻止新中國的一切海外貿易和商業活動,國民黨海軍對大陸的兩個主要海上貿易通道——華東的長江口和華南的珠江口,進行了大規模的海上佈雷活動。於是,在解放戰爭中匆匆建立起來的新中國海軍,一年之後便在華東海軍成立了一個掃雷艦大隊,從此揭開了我國掃雷艦發展的序幕。  

中國掃雷艦隊的發展歷程

 最初成立的華東海軍掃雷艦大隊雖然號稱掃雷艦部隊,卻沒有一艘正規的掃雷艦艇,只是在10艘排水量僅25噸的登陸艇上分別加裝了一些鋼纜收放設備,就匆匆成軍了。稱這些艇為掃雷艇,實在有些牽強,因為它們的全部裝備僅是四條掃雷索,而這四條所謂的掃雷索實際就是四根2公分粗的鋼纜。當時是將兩隻掃雷艇編為一組,每艘艇上固定住鋼纜的一頭,兩艘艇拉開距離拖帶鋼纜前進。因為那時的水雷絕大部分是錨雷,在離水面數米的海水中漂浮著,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只要能控制拖曳鋼纜的深度,一般都會把這些水雷拖掃出來。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海上掃雷作業,並沒有掃除一枚水雷。而且由於25噸登陸艇的馬力太小,掃雷索又太細,4條掃雷索扯斷了3條,掃雷被迫中止。

為適應海上新形勢,1953年6月,我國向蘇聯購買了254K和254M型基地掃雷艦的技術資料和器材設備。這型掃雷艦,又稱為T43型掃雷艦。該級艦的國內仿製編號為6605型,標準排水量為520噸,滿載排水量可達590噸。6610型是6605型的改進型,首批4艘於1956年7月開工建造。在建國初期的海上巡邏中、在抗美援越海上掃雷戰鬥中、在中越西沙海戰中,這兩型掃雷艦不但次次參戰,而且實際表現都很不錯。而且適用於淡水港灣掃雷的170噸級057K型港灣掃雷艇,是我國海軍掃雷部隊服役數量最多的掃雷艦艇,首艇於1962年開始交付。從1967年開始,我國海軍開展針對磁性水雷的低磁鋼艇體結構掃雷艦艇的研製,這就是058型“連雲”級掃雷艇的由來。1976年,中國海軍提出研製新一代艇具合一港灣掃雷艇。首艇於1987年完工,1988年進入現役,這就是082型掃雷艇,西方國家稱為沃掃級。該型艇不僅可由集中控制室控制掃雷具掃雷,也可在指揮台上遙控312型遙控掃雷艇。   

中國掃雷艦隊的發展歷程

進入新世紀,我國至少出現了兩型新一代的掃雷艦。首先出現的是被西方稱為沃藏級的掃雷艦,該級艦滿載排水量575噸,全長55米,寬9.3米,吃水2.6米,裝備有1門雙聯25毫米炮。繼沃藏級之後,很快被國外確認又出現了另一種新的掃雷艦——沃池級。該級艦的長度大約為65米,這是迄今我國已知掃雷艦艇中體積最大的一艘。掃雷艦作為未來海軍發展的高新武器裝備被中國海軍提到非常高的位置,目前,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至少兩個級別6艘新一代掃獵雷艦,另外至少3艘正在建造中,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反水雷艦艇建造計劃。據悉,新型掃獵雷艦裝備有新型掃雷具和無人水下機器人掃雷系統,具備很強的獵雷能力,和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掃獵雷艦性能基本相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