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我是個小老師(28)

父親是個很善良的人,但是卻不是個傳統的老農民。他是個喜歡讀書、愛熱鬧的人,有了這幾個學習好的兒女,更是喜歡跟別人顯擺。他喜歡和縣城裡的那些讀書人打交道,他的那些朋友們,幾乎沒人不知道老張的幾個子女很有出息,學習都好。而那些城裡人呢,對教育都很重視,聽說我英語學得好,都很讚歎老張有這樣的閨女。在父親的宣傳下,很多人都告訴父親,希望我能去幫他們的孩子補習英語。所以,我從高中開始,就開始給小孩兒補英語了,有的時候,可能還會順帶講講作文和物理。

鄉村往事 | 我是個小老師(28)

其實,剛開始我並不喜歡父親經常在別人面前宣揚我英語學得多好。農村的學習條件很有限,我可能擅長做題,卻並不擅長口語,學的是地地道道的啞巴英語。教別人學英語也讓我感覺很力不從心。不過,父親總覺得這是對我的提高,而且別人把他當朋友,所以才找他幫忙。我仔細想想,其實這也是對我的提高,不能單單說是為了父親。

再後來,如果還有這樣的事情,我就很樂意去做。

前前後後,我教過的學生可真不少了。和我父親一樣,也是送牛奶的一戶人家,有個兒子,家裡對他寄予厚望。不過這個小夥子真的對學習很不上心,每天琢磨的都是吃的、穿的、用的。他那個時候還是個初一的孩子,內容難度對我來說不算大。不過這個半大小子真的是個挑戰。我猜,他的心思從來沒有用在學習上,很簡單的動詞、名詞也分不清。我只能從最基礎的部分教起。不過很遺憾,因為他來我家找我的時候是暑假,沒學多少天就開學了。我覺得,他的基礎真的太差,就憑這短短的十幾天不會起多大作用。希望他以後的人生道路可以走的順一些。我第一次當老師的經歷就這麼急匆匆地結束了。


鄉村往事 | 我是個小老師(28)

父親真是不想讓我閒著,後來給我找的兩個學生幾乎伴隨了我整個高二學年。父親的一個朋友,兒子上初二了,很多課程都有問題,父母沒有多少文化,只想讓兒子考上高中就行。不過這個男孩的成績,比我之前教的幾個孩子都要好,沒有像他母親說的那樣差。我每週六去給他講課,講完課再回家。他們家離我們家很近,完全不擔心安全問題。這個學生的家長,我稱她為李阿姨,有個很要好的朋友程阿姨,經常來往,我後來見過很多次。我們熟悉了之後,她也希望我去教教他兒子。說是教,其實只是幫忙看著那個調皮的孩子而已。結果,我的作息時間就完全變了。

那個時候高中的課業很繁重,我們每週休息一天。週六上完課我就去程阿姨家,監督她的兒子做作業。然後當天晚上就跟程阿姨一起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李阿姨家。李阿姨家的弟弟真的是重頭戲,馬上中考,是實實在在的學習。我每次去他家,他總會拿出去當週積攢下來的英語試卷,然後我們倆把做錯的題一道一道再重新做一遍,我把其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識點都講給他聽。這就是我教學的內容。教完了之後,也不早了,我就可以回家了。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了大半年,從冬天到春天,等學生中考完就結束了。考試出來的成績還不錯,我很高興可以幫到他。

因為這次教學持續的時間特別長,我跟這兩位阿姨也建立了很好的關係,即使我不再監督兩個弟弟學習,我們家和他們也經常來往,聯繫。


鄉村往事 | 我是個小老師(28)

也許看到這麼多同村的人通過讀書走出家門,對這些孩子是有影響的,這些已經走出去的人為他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我上大學之後,每到高考時都很關注我們村是不是有孩子高考,回家後也會詢問他們的成績如何。每年都會有幾個孩子考上大學,成了家裡的驕傲,也成了村裡人津津樂道的對象。

教學生,補課,做一個小老師,對我來說是很難忘的經歷,讓我體驗了父母對孩子們的希望,看到了每一個孩子對外面的世界的那種渴望。

通過讀書走出來,讓我感覺很驕傲,不僅僅是改變我自己。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了讀書的希望,讓更多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很感謝那些年的那些經歷,讓我很早就體會了學習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