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如何在英國海軍的圍剿下沉沒的?

聽海之貓1


眾所周知,1940年下水的俾斯麥號是歐洲最大的軍艦,它排水量超過5萬噸,裝備8門長倍徑的380MM艦炮,擁有高達31節的航速,以致於該艦下水之時就被元首視為德國海軍未來的希望。那麼,性能如此出眾並首戰告捷的俾斯麥號戰列艦是如何在英國海軍的圍剿下最終沉沒的呢?

首先,俾斯麥號再強大也只是一隻獨狼。在當時,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共有7艘戰列艦,在胡德號被擊沉以後,英國本土又獲得了地中海艦隊羅德尼號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的補充。這就代表著俾斯麥號想成功的進入到北大西洋進行破襲作戰就需要面對英國8艘戰列艦的圍追堵截。而丹麥海峽之時,俾斯麥的油箱又被英國海軍戰列艦擊穿併發生嚴重汙染現象,在挪威沒有加滿燃油的俾斯麥號戰列艦隻能選擇掉頭返回法國,這使得本來可以隱蔽於大西洋之中的俾斯麥號要直接面對英國海軍在法國外海的攔截。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這種情況下,俾斯麥號也多次利用巡航速度優勢多次將英國海軍的跟蹤艦艇甩掉,甚至在一段時間內,英國海軍根本就不知道俾斯麥號到底在哪裡,該去哪裡攔截這艘軍艦。而在英國海軍苦惱之時,英國空軍偵察機在俾斯麥號即將進入德國空軍保護範圍之前碰巧的再次發現了俾斯麥號。英國海軍果斷的選擇出動劍魚攻擊機癱瘓掉俾斯麥的行動能力以保證戰列艦編隊可以將俾斯麥號送入海底。最終,俾斯麥號“斷腿機”劍魚的攻擊之下舵面卡死只能向英國本土駛去。最終,俾斯麥在英國海軍優勢力量的夾攻下放棄了抵抗並自行沉入水底。


浩漢防務論壇


我們先從萊茵演習計劃說起好了,1941年3月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諾聯手出擊大西洋的柏林行動結束之後,德國海軍總司令部(OKM)就打算很快再去搞個大新聞,按照計劃,俾斯麥號將和提爾皮茲號聯手從波羅的海出擊,而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將從法國佈列斯特出擊,一南一北相互呼應,讓英國人顧此失彼。

俾斯麥號原計劃是和提爾皮茲號一起出動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提爾皮茲服役進度比預期慢太多,需要到年底才能完成作戰部署,格奈森諾號再佈列斯特吃了英國人的魚雷,入塢維修又吃了炸彈,沙恩霍斯特號在柏林行動之後需要進行鍋爐大修,結果拆開發現沙恩鍋爐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的多,修理時間也要比預期長的多(叫你追求超高壓),英國轟炸機炸掉了基爾的備件供應倉庫,導致舍爾上將號和希佩爾上將號的維修要拖到7-8月才能搞完,雷德爾元帥又希望在巴巴羅薩行動之前搞個新聞,並且以時間拖得太久,會“給英國人喘息的機會”說服了負責指揮這次行動的盧金斯上將,所以原本轟轟烈烈的大新聞萊茵演習就變成了俾斯麥和歐根親王兩艦的出擊。

德國人追求鍋爐壓力極致的做法導致沙恩霍斯特號鍋爐狀態極差

5月19日凌晨0200俾斯麥號離開戈登哈芬,與歐根親王號和護航的3艘驅逐艦及掃雷艦分隊匯合後啟程,先前往挪威卑爾根,出航次日中午艦長林德曼上校對全體艦員發表演說,通報了此次任務內容,就在這時一隊瑞典飛機從俾斯麥號頭頂呼嘯而過,把艦隊編成和航向通報回了瑞典,一個小時後瑞典巡洋艦果特蘭號綴上了艦隊,並跟蹤艦隊直到通過卡特加特海峽,德國人截獲了果特蘭號發回國內的報告,OKM對果特蘭號的報告不以為意,不過盧金斯和林德曼知道德國艦隊出動的消息是別想保密了。果不其然作為中立國的瑞典並沒有給德國人保密的意識,英國駐瑞典海軍武官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了果特蘭號的報告,加上英國人之前破譯了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要求補充登船組人員和海圖的電報,德國人這次出擊的大致實力就被猜的八九不離十了。

果特蘭號一路強勢圍觀俾斯麥號

5月21日1200,德國艦隊抵達卑爾根,在為歐根親王號補充燃料之後,當天1930離開卑爾根駛向丹麥海峽。5月23日1922,德國艦隊與英國重巡洋艦薩福克號遭遇,並被薩福克號追蹤,隨即重巡洋艦諾福克號也加入了追蹤,俾斯麥號在用主炮驅趕英國巡洋艦的時候把自己的FuMO23雷達震壞了,只好讓雷達完好的歐根親王號打頭探路。

英國偵察機在卑爾根拍到的俾斯麥號



5月24日,德國艦隊在丹麥海峽與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遭遇,丹麥海峽之戰的詳細過程就不贅述了,眼神不好的胡德老太太把打頭的歐根親王號當俾斯麥來打,結果自己被俾斯麥人品爆發一炮爆頭,之後俾斯麥號雖然打跑了威爾士親王號,但是自己也捱了威爾士親王號3發炮彈,第一發命中了俾斯麥號艦艏水線上方,沒有爆炸但是打了一個直徑1.5米左右的大洞,這個洞導致俾斯麥號艦艏油艙開始進水和漏油,第二發炮彈是水下彈,從左舷裝甲帶下方射入艦體,在防雷隔壁位置爆炸,導致周邊輔機艙和鍋爐艙進水,左舷二號鍋爐艙的兩臺鍋爐不得不停機,第三發也是未爆彈,打碎了彈射器旁邊的一艘小艇並損壞了彈射器。艦艏的彈洞因為持續高速航行無法堵上,不但一直在進水漏油而且還有擴大的趨勢,艦艏和鍋爐艙進水導致俾斯麥號一度左傾9度,首傾3度,航速降到27-28節。


俾斯麥號在丹麥海峽成功的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不過自己也被幼兒園打傷,圖為丹麥海峽之戰後從歐根親王號上拍攝俾斯麥號,明顯可以看出已經出現首傾

俾斯麥的狀態顯然不適合繼續執行任務,盧金斯決定由歐根親王號單獨執行破交任務,俾斯麥號返航,但是關於俾斯麥號的後續行動盧金斯和林德曼發生了爭論,林德曼認為應該立即調頭順北線原路返回,但是盧金斯擔心原路返回英軍已經有所準備,會被駐冰島的盟軍航空兵追蹤攻擊,並受到斯卡帕灣英國艦隊的攔截,所以打算走南線前往聖納澤爾,那裡的大型船塢足以修理俾斯麥號,而且向南走黑夜更長,水域更開闊有利於甩掉追兵,最終官大一級壓死人,當天1814俾斯麥號暫時趕開了追蹤的英國巡洋艦,歐根親王號趁機向西脫離編隊,而俾斯麥號則繼續南下前往聖納澤爾。

5月24日下午,勝利號航空母艦趕到戰場,當天晚上2200,勝利號放飛了825中隊的9架劍魚魚雷轟炸機和6架管鼻鸌戰鬥機對俾斯麥號實施空襲,但是那幫菜鳥飛行員差點把諾福克號和附近觀戰的美國海岸警衛隊默多克號巡邏艦當成了目標,差點誤擊友軍不說,還驚動了俾斯麥號(我們會看到這種烏龍不止一次),所以當英軍飛機開始攻擊時,俾斯麥號已經完全處於對空防禦狀態,槍炮齊鳴(據說連主炮和150毫米副炮都上場了),然而卻沒有擊落任何一架飛機,而飛行網兜投下的多數魚雷也都被俾斯麥號成功規避,只有一枚命中俾斯麥號舯部,也是俾斯麥號運氣還沒用完,這唯一一枚命中的魚雷定深失效,直接從水面撞上了俾斯麥號的主裝甲帶,沒有造成任何明顯損傷,人員損失也只有一名水兵被爆炸的震動摜到艙壁上摔死,另有五人摔傷,但是規避魚雷反而給俾斯麥號帶來了更大的麻煩,劇烈的機動導致兩處破口大量進水,好不容易用避碰墊堵上的艦艏(因為艦艏艙室多數已經被水淹沒,所以只能用潛水員進行損管,非常麻煩)破口又被衝開,而舯部進水也導致左舷二號鍋爐艙不得不徹底放棄。不過好消息是25日凌晨0300,利用追蹤的英國艦隊進行Z字反潛機動的機會,俾斯麥號擺脫了英艦的雷達接觸,自丹麥海峽之後第一次脫離了英艦視線。到25日早晨,終於擺脫了追兵的俾斯麥號終於有機會減速到12節以便進行損管作業,潛水員再次堵上了艦艏破口,並且設法從艦艏油艙裡抽出了剩餘的幾百噸燃料,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不過25日盧金斯作死一般打破無線電靜默向巴黎的德國海軍西部軍區司令部發了一封冗長的電文,這份電文被英國無線電測向臺捕獲並準確定位,然而德國人再次人品爆發,定位信息發送到喬治五世號上後,竟然被托維的參謀人員在標圖時搞錯了……搞錯了……搞錯了……於是尾追的本土艦隊走上了一條錯誤路線

俾斯麥號“強大”的防空火力沒有擊落一架飛行網兜

5月26日1030一架從北愛爾蘭起飛的皇家空軍岸防司令部下屬209中隊的一架由美國海軍預備役少尉萊昂納德.B.史密斯駕駛的卡塔林娜巡邏機再次發現了俾斯麥號,但是當托維的參謀部發現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追擊的本土艦隊已經在錯誤的方向上跑了7個小時,俾斯麥號距離佈列斯特只有690海里,一天之內就能進入德國岸基航空兵掩護範圍,這個時候唯一可能截擊俾斯麥的只有從直布羅陀出發的H艦隊的皇家方舟號了……



皇家方舟號和劍魚成了俾斯麥號的催命符

然而皇家方舟號的第一次攻擊又擺了烏龍,那幫飛行員把H艦隊前出搜索的謝菲爾德號巡洋艦當成俾斯麥號揍了一頓,幸虧掛的魚雷用的是新式磁性引信,大多數觸海就炸了,才沒出事,晚上2100皇家方舟號放飛了15架劍魚實施第二次攻擊,而且老老實實給魚雷帶了觸發引信。這一回俾斯麥號的人品終於耗盡了,儘管夜幕降臨,但是劍魚機群使用ASVII雷達準確的找到了俾斯麥號,俾斯麥號猛烈的防空炮火面對慢吞吞的飛行網兜再次一無所獲(只有四架劍魚受傷,但都順利返航),劍魚投下的15條魚雷俾斯麥規避了13條,一條魚雷命中了左舷舯部,但是英國航空魚雷裝藥較少(MKXXII空投魚雷戰鬥部只有350磅,美國Mark13戰鬥部達600磅),所以只是破壞了防雷結構造成進水,並沒有炸穿最後一層防雷隔壁帶來嚴重損害,不過另外一枚命中左舷尾部的魚雷造成了嚴重破壞,俾斯麥號尾部結構受到了嚴重損傷,包括兩個舵機艙在內的尾部艙室被淹沒,負責給艦艉排水的水泵也因為滲水導致電氣故障,馬達燒燬,更要命的是兩側舵都被卡在左舵12度位置,尤其是左舵結構嚴重損壞,已經被徹底卡死。德國人儘管拼命搶修,設法將操舵裝置切換到應急手動方式,並恢復了右舵的部分功能,但是卡死在左12度的左側舵依然紋絲不動,雖然有人建議派潛水員炸掉左側舵,但是舵距離螺旋槳太近,足以炸掉舵葉的炸藥會連螺旋槳一起炸壞。所以直到最後俾斯麥號依然無法操縱,只能靠調節兩側螺旋槳轉速勉強調整一點方向,盧金斯向國內發報:戰艦已無法操縱,我們將戰至最後一彈(沙恩霍斯特號完蛋前也是說戰至最後一彈,德國人這是多喜歡最後一彈啊)。

返航的劍魚,俾斯麥號沒能擊落任何一架飛機,只有四架劍魚帶傷返航


不過當夜俾斯麥號還是勉強打退了英國驅逐艦得進攻,由於俾斯麥號的布朗運動英國驅逐艦遠距離發射的魚雷無一命中,次日清晨0500-0600俾斯麥試圖彈射攜帶航行和作戰日誌等重要文件回國的AR196時才發現彈射器被威爾士親王號的炮彈弄壞了,於是只能把飛機拋棄。



日出後托維的兩艘戰列艦喬治五世號和羅德尼號開始接近俾斯麥號,0847羅德尼號開火,隨即喬治五世號也開始射擊,0850俾斯麥號開始還擊,0902羅德尼號的一次齊射命中了俾斯麥號前部,摧毀了艦橋,並造成前部兩座炮塔卡死(這兩座炮塔一直射擊到0927,但是基本上屬於放炮聽響了),隨後俾斯麥號的主射擊指揮儀被摧毀,兩艘英國戰列艦洩憤一般一邊接近一邊近距離對上層建築開火,俾斯麥號後部指揮儀很快也被擊毀,到0931所有四座主炮塔全部沉默,打到1000英國戰列艦已經接近到3000碼的平射射程,俾斯麥號已經左傾20度,但是仍然沒有降旗棄艦的跡象(很可能是根本沒有人下令了,盧金斯和林德曼在一開始就在艦橋上被炸死,副艦長在通信中斷後四處奔走下令棄艦的時候也被炮彈炸死),於是羅德尼號向俾斯麥號發射了兩枚魚雷,據說其中一枚命中,這很可能是唯一一次戰列艦用魚雷命中另一艘戰列艦。1020托維命令多塞特郡號用魚雷處分已經被打成廢船的俾斯麥號,但是多塞特郡的艦長不知道腦子哪根筋搭錯了,居然向左側傾的俾斯麥號右舷發射魚雷,反而減緩了俾斯麥號側傾的速度,發現自己腦殘的多塞特郡號趕緊補救,又繞到左舷發射魚雷,但這時俾斯麥號左舷甲板已經入水了,魚雷實際上是在俾斯麥號左舷甲板上爆炸的。1035俾斯麥號徹底傾覆,並從艦艉方向下沉,1040完全沉沒。俾斯麥2200名官兵中大約有400多人落水,由於燃油不足,托維率領主力離開戰場返航,留下多塞特郡號和驅逐艦毛利人號打撈倖存者,但是在1140多塞特郡號瞭望哨報警發現U艇潛望鏡,於是多塞特郡號艦長宣佈放棄打撈迅速撤離,最終多塞特郡號打撈了85人,毛利人號打撈了25人,隨後一艘U艇和一艘德國拖船又在這一海域撈起了5名倖存者,除去英國人撈起的一名倖存者傷重死亡外,俾斯麥號的2221名官兵(包括盧金斯的參謀部65人和登船隊80人)中一共倖存114人。

英國戰列艦最後幾乎打到了平射距離

有人說俾斯麥號是自沉,不過這個說法意義不大,根據倖存者的說法確實曾有炸開或打開通海閥的命令,不過當時俾斯麥號已經嚴重左傾,左舷底艙基本已經被淹沒,很難去打開通海閥或者佈置炸藥,而俾斯麥號是向左舷傾覆,打開或炸開右側通海閥意義不大。


DDG的老船塢


俾斯麥號戰列艦,德意志帝國的光榮,雖然最終被英國皇家海軍擊沉在於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但依然無法動搖其在大西洋海戰中的強大地位,作為論壇軍迷,個人說的是軍史,所以千萬別和意識形態掛上號。

作為德國在二戰期間,開建的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俾斯麥號戰列艦長度有250.5米,寬36米,標準4.17萬噸,滿載5.09萬噸,航速31節,毫無疑問,是海上的龐然大物和巨型戰艦。

1941年5月24日,在丹麥海戰中,德海軍滿載14240噸級的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與俾斯麥號戰列艦兩艦並肩作戰,對陣英海軍戰列巡洋艦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

(德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

在進行第5次齊射時,俾斯麥號戰列艦發射的1至2發380毫米主炮彈丸,貫穿了世界上最大的戰列巡洋艦胡德號薄弱的甲板裝甲,引爆了主彈藥庫,導致滿載排水量48360噸的胡德號瞬間折成兩半,包括艦隊最高指揮官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沉入海中陣亡。

英海軍的驕傲最新完工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艦體遭受重創,數門主炮因故障與戰損而無法發射,在重傷之下失去戰鬥力,被迫逃之夭夭撤出戰鬥。

遭奇恥大辱的英海軍豈能嚥下這口惡氣,決心出動主力艦機報復德國海軍,托維海軍上將率領龐大的本土艦隊前來圍毆俾斯麥號戰列艦。

(英海軍圍毆德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油畫)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遭皇家方舟號航母上起飛的劍魚式雷擊機空襲,被命中3條魚雷,其中1枚擊中艦尾,導致舵機受損舵角卡死在15度航速下降,而且很難控制航向,已無法迴避英國艦機的攻擊。

1941年5月27日晨,英海軍主力追擊艦隊趕到,多艘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艦艇,用炮彈、魚雷輪番對操縱失靈的俾斯麥號進行輪番攻擊,俾斯麥號中彈26發,加上至少1枚魚雷。

德海軍試圖自沉軍艦以避免被俘獲,英海軍多賽特郡號重巡洋艦在近距離發射了3枚魚雷全部命中,10時36分俾斯麥號終於沉沒於佈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

(德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

被德國人譽為“永不沉沒的戰艦”終於沉沒了,在舵機受損與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分開的情況下,獨自頑強抵抗數倍於己的英海軍,最終寡不敵眾,大西洋海成了其水下墳墓,但其沉沒時,它的旗幟還在飛揚。

關注作文作者,悟空問答包括頭條號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創作品,選擇“國平軍史”不會有錯,每天與您快樂分享軍史知識,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您的高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10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二戰中德國海軍主力水面艦艇之一。是二戰時德國建造的火力最強,技術最先進,噸位最大的戰列艦,1939年2月下水,1940年8月服役。標準排水量41700噸,艦員1927名。排水量雖大但穩定性很高,可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穩定航行,亦可參予類似太平洋的遠距離行動。主炮為雙連裝八門380毫米炮,射速很高,每分鐘三發。裝甲主側舷320毫米,主炮塔130----360毫米,防雷裝甲45毫米,可抵禦三百公斤德國烈性炸藥。其出名的原因是在第一次出海作戰中,於1941年5月24日丹麥海峽海戰中,六分鐘之內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最大的戰列巡洋艦"胡德號",使船上1400名海員隨船沉入大海。英國人憤怒之極,傾其海軍三分之一兵力全力搜尋俾斯麥號,發誓要為胡德號報仇。5月26日,英國水上偵察機終於搜尋到了俾斯麥號,以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為主的英國艦隊在傍晚派出劍魚式攻擊魚雷機,撲向俾斯麥號。俾斯麥號孤軍奮戰,身中數枚魚雷,最嚴重的是船尾遭魚雷擊中,船舵被卡,方向舵卡死,俾斯麥號陷入極度被動。5月27日,英國海軍上將托維指揮艦隊追上俾斯麥號,以英王喬治五世號,羅德尼號等戰列艦和勝利號,皇家方舟號航母為首的六十餘艘英國皇家海軍各型軍艦及數十架飛機圍攻俾斯麥號。俾斯麥號在圍毆下,受傷的孤狼難敵惡犬,身中百枚大口徑穿甲彈及三百一十枚小口徑炮彈,又中六至八枚魚雷,已完全喪失了戰鬥力,俾斯麥號成為一座屠宰場,為避免更多炮擊和傷亡,俾斯麥號指揮官呂特宴斯將軍下令自沉……!這般“永不沉沒的戰艦”消失在大西洋海底。其強大的威力和優秀的防護性能給英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被丘吉爾譽為“造艦史上的傑作”。俾斯麥號坐鎮指揮的是海軍上將呂特宴斯,他足智多謀,勇敢善戰,與艦長林德曼上校及2300名德國海軍官兵隨艦沉入大海,僅110名海軍官兵獲救。


大漠孤煙250838806


1941年5月21日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在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的伴隨下去北大西洋切斷盟軍海上運輸線的做戰計劃。

得到德艦出動的消息後,丘吉爾要消滅德國戰列艦。5月24日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發現德艦,並立即迎戰。德艦集中火力打擊胡德號,一發381毫米炮彈一舉擊中胡德號的彈藥倉,並引起爆炸,幾分鐘後,胡德號沉入海底,1000多官兵隨艦沉沒。不過在這次戰鬥中,德艦中啦3發356毫米炮彈,燃料艙被擊穿,燃油不斷流出,給英艦追蹤提供啦方便。26日英軍水上飛機發現德國戰列艦,英國航母皇家方舟號起飛15架箭魚式魚雷機對,德國戰列艦進行攻擊,戰鬥中一條魚雷擊中啦他的舵機,使其航速大大降低。

27號8點47分英國戰列艦,羅德尼和英王喬治五世號對德國戰列艦進行轟擊,半小時後,德艦主炮大部被擊毀,最後英艦“多塞特群”號巡洋艦向“”俾斯麥“”發射啦3條魚雷,命中並引起大火,10時40分,這艘德國海軍的驕傲連同他的2000多官兵沉入大海,只是100多人被英艦或德國潛艇救走。


尉尉5438


俾斯麥號是被自己人賣了才沉沒的。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一句名言“天上飛的都歸我管”就註定了德國海軍不可能有自己的海軍航空兵,那麼海軍將會獨自面對整個英國海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其次,海軍將領和希特勒過於迷信俾斯麥的威力,在擊沉“胡德”號以後“俾斯麥”號就已經負傷了,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掉頭回去,而不是在沒有護航驅逐艦的情況下繼續“萊茵演習”任務,即使再沒有出北海的機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牽制作用,就像戰爭後期的“提爾比茲”號一樣。所以,再強大的武器被用在了不合適指揮的人手裡就只能是一堆廢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