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我是個心理諮詢師,我並不想充當一個“神父”的角色

我是個心理諮詢師,我並不想充當一個“神父”的角色

我第一次知道“神父”是看《非常勿擾》時葛優在北海道教堂懺悔的那一段。從幼兒園開始,懺悔了一天。把神父都給弄暈了。

“這是幹什麼用的”

“懺悔用的,好多大城市的人幹了壞事,良心不安,來北海道旅行的時候都會進行懺悔。把罪惡說出來,希望得到寬恕。去吧,反正他們也聽不懂中國話,可以把你幹的壞事都說出來,省得堵在心底老做噩夢。”

“去吧,上帝比警察寬容,我們不聽,在這等你”

然後葛優就走進去了,然後一直一直說,直到神父受不了了,回去和他朋友說:”我知道你的朋友非常虔誠,但他的罪惡太多了,我的教堂太小。裝不下,能不能把他帶到我那個比較大的教堂裡去。”

那時我笑了。

可現在,我卻並無法笑出來。

因為當我真真切切的被當作“神父”了一回之後,我還是沒那麼舒服。

其實他並沒有什麼罪惡,只是對戀人有些愧疚。因為自己更愛自己一點。

所以希望找一個聊聊。說說內心的一些小心思。

而我拒絕了。

因為,我覺得但凡心裡有些愧疚,還能及早停手,要是真的說完自己都修通了自己。

那隻會繼續傷害愛自己的人。我相對覺得,這並不是我需要做的事情。

我只是個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只有三個使命,

1.研究消極心理,幫助人們擺脫痛苦

2.致力於使人類生活得更加豐富充實,有意義;變得幸福和積極行動

3.發現並培養健康個體的優勢,陪伴對方實現自我實現,真正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但卻有人,僅僅只是想,找個人說說,釋放心裡的良心不安,然後繼續選擇做傷害的事情。

我並不想承擔這種類型的“神父”的工作。

之前還有一位,他說自己是一個騙自,然後壓力有點大,時常找心理諮詢師聊聊然後繼續騙人。

我表示並不想當他的諮詢師。

他說,多給點錢,可以麼?

我說不需要。

我雖然窮,但也並不想做這件事情。

雖然老師一直教導。心理諮詢要保持中立。

但這種只是來緩解一下情緒,也清晰的知道自己最後還是要這樣行為。

我本質上可以選擇尊重。

但我不想做他們的傾聽者。

因為還有真正在痛苦的人需要我去傾聽和陪伴。

他們並沒有心裡上的困惑或煩惱。其實我隱隱有些覺得,他們在想著炫耀,看我這樣做了,不也沒什麼嗎?

是啊,沒什麼,只不過我不想接觸而已。

真正有愧疚的人是怎樣的呢?

他想到的不是"我“愧疚。

他想到的是對不起”他“

所以他會不斷的補償或者怎樣。

而這些我願意陪伴和傾聽。

好在心理諮詢是一個雙向選擇的。

來訪者可以選擇我,我也可以選擇來訪者。

我不過想完成心理學賦予我的使命而已。

更多的幫助更多的人最終成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