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從一般道德看基金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從古至今,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均須建立在一定的道德標準之上。何謂道德?我們來看一段蘇格拉底與其學生的對話。

老師:人人都說要做有道德的人?那麼什麼是道德?

學生:做人忠誠老實,不能欺騙別人,這是人人遵守的道德標準。

老師:兩軍交戰,將領想盡辦法欺騙迷惑敵人,以取得戰爭勝利,是否屬於不道德行為?

學生:欺騙敵人不屬於不道德行為,但欺騙自己人不道德。

老師:戰爭中我方被包圍,將領為鼓舞士氣,欺騙士兵說援軍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圍。結果士氣大振,突圍成功。這種欺騙屬於不道德行為嗎?

學生:不屬於。戰爭為非常時期,但日常行為中不能欺騙。

老師:孩子生病,父親為讓孩子吃藥,欺騙其所吃並非藥物,結果孩子吃完藥後病好了。這種欺騙屬於不道德行為嗎?

學生:不屬於。

老師: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是道德的,究竟什麼是道德?

學生:……

其實,道德在不同的語境中,不同的環境下,有著不同的意義,不存在一成不變的道德概念。“道”指事物運動變化規律,引申為人們遵循的社會準則和規範,是行為原則,“德”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內得於己,外得於人”,是行為效果。道德調整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不同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下,評價標準並非永恆不變。

道德具體到從事某一項職業時,體現的是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道德。下面要講的便是基金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既然道德調整的是關係,我們將從以下六種關係調整中來看基金職業道德的六大規範。

1、 守法合規。調整基金從業人員與基金行業及基金監管之間的關係。即遵守基本法、行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司內部規章制度,應從嚴遵守,主動提供違法違規線索,舉報違法違規行為,並及時予以制止。

2、 誠實守信。調整基金從業人員與客戶、同業等各種社會人際關係。不得通過虛構事實、虛假陳述、隱瞞真相等方式欺騙客戶,宣傳推介基金產品時應客觀、全面、準確並適銷。不得從事或協助內幕交易,不得操縱或擾亂市場。

3、 專業審慎。調整基金從業人員與職業(崗位)之間的關係。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審慎開展業務,進行投資分析、建議、行動時應具備獨立客觀的調研依據,持證上崗且持續學習。

4、 客戶至上。調整基金從業人員與投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一切從投資人的根本利益處罰,不得與之發生利益衝突,公平對待基金持有人,不得進行利益輸送。

5、 忠誠盡責。調整基金從業人員與其所在機構之間的關係。忠於所在機構,忠誠履行崗位職責,廉潔自律,不與所在機構或投資者發生利益衝突,認真履行勞動合同義務,個人、配偶或利害關係人進行證券投資時應予報備。

6、 保守秘密。調整基金從業人員對客戶及所屬機構的法定義務。除非法律要求披露或客戶、機構允許披露,否則任職期間和離職後均不得洩露基金持有人信息和機構商業秘密,嚴格遵守保密制度。

以上六大規範即基金從業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道德標準。

從一般道德看基金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