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關於秦朝第三位皇帝的四種說法,您認可哪種

秦朝,最為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大一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國像歐洲一樣分成很多小國,但是因為原來的統治不適應新的統一帝國,最終導致短時間內倒臺。一說到秦朝,我們先想到的秦始皇,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接著又會想到,他那個倒黴的“豬”兒子——胡亥,(亥,有豬的意思)。其實秦朝是有三位皇帝的,秦朝第三位皇帝是子嬰。子嬰一共當了四十多天的皇帝,後來劉邦入咸陽,便開門投降劉邦了,再後來,被“莽夫”項羽給砍了腦袋。

關於秦朝第三位皇帝的四種說法,您認可哪種

秦始皇

子嬰這個人,還是非常有能力的,子嬰當皇帝第五天,就把趙高這個禍國殃民的老太監給砍了。第二件事是,當年胡亥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抓住了蒙恬、蒙毅兄弟倆,子嬰曾用趙王殺李牧,燕國、齊國滅亡的列子,勸諫胡亥不要殺有能力的這兩位功臣,當然結果是沒起到半點作用。不過從這裡可以看到,子嬰至少是飽讀詩書的,能力不知道跟復甦誰高誰底,但肯定比胡亥這頭豬厲害。

關於秦朝第三位皇帝的四種說法,您認可哪種

趙高

子嬰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趙高權利越來越大,搞了個“指鹿為馬”還試了試自己在朝中的威信,感覺自己可以替代胡亥這頭豬了,就把胡亥給殺了,結果發現群臣和帶兵的將領都不支持他,沒有辦法,又立了個“贏”家的子嬰為皇帝。(後來又改為“秦王”,因為那時候各國又開始都有王,開始搞獨立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個子嬰是誰呢,光知道是秦始皇老”贏“家的人,現在有這個幾種說法,您看下,覺得哪種更有信服力。

1、《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六國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嬰”)這種說法認為“兄子”就是兄長的兒子。認可度最高的一種說法,近幾年的《辭海》《辭源》也是這觀點。當然這個觀點有站不住腳的地方,就是年紀,秦始皇49歲死的,扶蘇那年死的也30左右,古人結婚早,我們算復甦16歲開始有孩子,那這個“子嬰”才14歲,但這處理事情的能力又那麼老道,比如,他自己降稱為“秦王”其實是以退為進,為下一步稱皇帝做準備。

關於秦朝第三位皇帝的四種說法,您認可哪種

影視劇中的子嬰

2、《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這個觀點說,是秦始皇的弟弟子嬰。這個觀點也有漏洞,就是秦始皇有記載的就三個弟弟,一個是成蟜,秦始皇稱帝前就死了,另外倆,是他老媽和嫪毐生的,後來嫪毐造反,全給摔死了。除非有沒記載的弟弟。

3、第三種,這一派認為《六國年表》的有關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嬰” 應該理解為“趙高擁立秦二世的兄長子嬰為秦王。”說是胡亥的哥哥,是子嬰。但是,胡亥當皇帝后,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給殺了,即使胡亥有點人情味,留下關係好的哥哥,那趙高這閹賊也不會放過他的。再說胡亥之所以繼位名正言順,就是他已經是秦始皇留下的最大的兒子了。由此可以推測,胡亥哥哥們都被殺光了。

4、第四種說法,應該是有關《李斯列傳》集解引徐廣說“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中的“弟子嬰”,應理解為“弟弟的兒子嬰”。但秦始皇的弟兄見於文獻記載的只有成蟜、母趙姬與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認為是成蟜(jiǎo)的兒子。據有關史料推測,成蟜大約出生於前256年,子嬰大約出生於前240年。成蟜於前239年降趙時,其子此時約為2歲左右,並且可能留在秦國。到了當皇帝的時候公元前210年,29歲,到了而立之年,

這四種關於秦朝第三個皇帝,子嬰的傳說,您認可哪個,可以留言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