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代價,你才會離開房地產

地產這行,對於所有地產人,有點像一個畢業生對於自己的母校,自己可以罵一萬遍但是卻不能讓別人罵

對於這一行,每一天都有新人滿懷熱情的進來,每一天都有舊人無比無奈的離開,每一天都有新人問舊人改如何在這行生存、生活、生生不息

房地產這行,每天都有這樣那樣的故事,今天我想說三個故事,關於三個老人離開房地產的故事,送給每一個熱愛這行的地產人

01

第一個地產人,我需要提前說他的名字,如果不說我怕很多地產人都快忘了,他的名字叫戴志康,前證大的老闆

什麼代價,你才會離開房地產

戴志康帶領下的證大,談不上是特別大的房企,但一定是行業裡旗幟鮮明的企業

證大對於上海的意義是重大的,首屈一指的應該可以算是九間堂,這個項目誕生於兩千年初,在那個所有人都迷戀西班牙新古典以及地中海的年代,有開發商敢選擇中式已經是冒著非常大的風險

然而九間堂的意義不是在於他做了中式,而是告訴整個行業原來中式可以這麼做

九間堂融入了戴志康極大的心血,讓傳統中式可以改良的在沒有失去中式底蘊的同時,極大的滿足了用戶的審美。

九間堂的存在極大程度的樹立了行業內對於中式建築的標杆,哪怕是在如今中式大肆風行的當下,九間堂相比較泰禾、融創的各種產品依然不遜色

當然,只是做出一個優秀產品對於一家開發商來說算不上什麼,上海灘比比皆是,但是證大厲害的是下一個作品,是一個商業項目,依然做的有聲有色,項目依然在上海,名字叫大拇指廣場

這種半圍合式的建築排布,幾乎給到所有做商業的地產人第三種排布選擇

本質上證大能夠有九間堂和大拇指這樣的產品,就是因為戴志康濃郁的個人特色,這位老闆對美有異常的偏執,在那個客戶審美沒有養成的時代裡,老闆的品味決定了可以為市場呈現怎麼樣的產品

這樣的習慣也同樣沿襲到了喜馬拉雅上,喜馬拉雅幾乎拿了所有建築的獎項,但是異想天開的設計使得後期的運營極強維護和使用,特別是後面隔壁有了嘉裡城之後,兩個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且哪怕是僅僅作為藝術地產模塊,喜馬拉雅和K11以及芳草地相比依然還是後者更加容易被接受

事後很多人提問戴志康,如果讓你調整一次,喜馬拉雅還會是如今這個樣子呢,哪怕那個時候的戴志康,依然會說:我一個地方都不改,這就是喜馬拉雅

這就是這個地產人的傲氣和傲骨,但是他的傲氣和傲骨在房地產進入高週轉的時代下也付出慘痛的代價

證大當初拿下全國地王的外灘項目,也因為資金鍊的問題,後來被複星接盤,我曾經問過當時證大對接外灘項目的負責人,說如果外灘項目依然由證大操盤,會是什麼樣的作品

那位朋友給我的答案是:那將會是劃時代的作品

很顯然,戴志康面對外灘項目,依然懷揣一顆匠心,能夠用自己的堅持,為行業留下點什麼

但是時代的變化比想象中的快,後面的證大想要改變點什麼,但是總是有點力不從心,包括在非洲的新區開發,後來也各種轉讓

作品研發在錢的背景下,也低下了頭

如今的戴志康已經不碰地產了,開始做投資做藝術做金融,唯獨就不做地產了,戴志康離開房地產好像是徹底的離開了,不帶一點點留戀

過年的時候,我給戴志康發了祝福微信,他回了我一句:如今你也算一個角啊

我哈哈一笑,但是也可以看出,如今的戴志康依然關注地產行業,不知道現在的房地產在他眼裡又是怎麼樣的世界

他不在江湖,但是江湖上至今還有很多他的傳說

戴志康離開房地產

代價是行業的改朝換代

02

第二個故事,他的名字所有地產人都知道,萬科的創始人王石

什麼代價,你才會離開房地產

不論你調侃多少次王石的個人生活,不論你埋汰多少次王石在萬科生涯留下的槽點,但是有一點你沒辦法否認:在這個錯中複雜的地產行業裡,王石一手創造了地產最知名的品牌,沒有之一。

王石的偉大,就是給這個行業留下一個可能,財富擁有唾手可得的時代裡,你依然還可以有品牌

王石離去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他一定會離開,從不干擾公司事項到去哈佛遊學,王石在用盡一切方式慢慢淡開在萬科的痕跡。

說實話王石真的就可以這樣淡淡的離開,不論萬科發生什麼就這樣離開也沒人會說什麼,但是就在即將離開萬科的最後時間點,王石依然選擇面對那最後一站

我想所有人都知道那最後一站,這幾乎是王石最艱難的一次戰爭,但是在我眼裡這個老人毫無畏懼

王石不顧所有人的反對,不顧別人對他私生活的調侃,也不顧江湖各種傳聞,依然和赤裸的資本決鬥,留住了最好的萬科,哪怕最後一次董事會上王石站起來鞠躬道歉也無所謂

那一天我就在電腦面前看直播,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我是眼角有淚的

這一戰彰顯英雄氣概

所謂英雄,從來不在於周圍的評論,一切都會交給歷史

王石最後一戰,不僅僅是萬科對資本,本質上也是地產行和資本的博弈,因為這殊死搏鬥,給到外界一個強烈的信號,為所有的地產公司豎起一道命門:資本你不要隨便來,否則下場不好

從此以後,真的所有的資本都和地產商和諧共處

我不知道各位是否記得,在2017年羅振宇跨年演講的時候,王石也在臺下,當老羅提到王石,鏡頭給到王石,全場響起了山呼海嘯的歡呼聲,要知道這是一場科技和創業者的發佈會,很難想象如果下面的人換成王健林或者許家印會是怎麼樣的場景

我有的時候會重溫王石在各個場合的演講,有一段話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2012年的時候王石在一次公開論壇的時候提到:關於企業家如何自救的過程。

離去的王石,給萬科留下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學會如何自救,一家企業是否基業長青,不是看巔峰時期的輝煌,而是看跌落谷底的反彈力

嗯,這句話還是王石在評價褚時健時候說的

王石作為地產行最接近英雄人物,他的離去為這個行業留下太多太多讓人感慨

王石離開房地產

代價是放手給一個未來

03

最有一個地產人的離去,很多人也認識,他的故事很多人知道一個大概,但是都會忽略一些細節,這個人的名字叫孫宏斌

什麼代價,你才會離開房地產

確切來說是順馳時代的孫宏斌

順馳時代的孫宏斌,像極了武俠小說裡的角色:一個莽撞的少年,仗著天資聰慧快速成長為武林高手,並且在光明頂光明正大的向江湖老大提出挑戰,最後在最輝煌燦爛的時候,骨骼的某一處經脈斷裂,躲在角落裡暗自療傷

最後的順馳,把所有的家底都賣給了路勁,當孫宏斌握著路勁老大手的時候,他笑著說:你撿到一個便宜買賣

認命是孫宏斌的本性,當他意識到錯誤的時候,他學會最快程度的斷臂,因為他知道斷臂起碼還有命活著

也正如劇本一樣,旁觀者永遠看到這跌宕起伏的劇情

而劇本的背後,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順馳最巔峰的時候,孫宏斌已經悄然建立了融創這個品牌。

從品牌名就可以看出兩家企業的不同,順馳是孫氏自己的企業,融創是融合創新的地產企業,在一個人打江山的時候,老大已經給自己留下了翻身的籌碼

哪怕在那個時候一點都看不出自己會用到這個籌碼

所以在認命斷臂的同時,孫宏斌也有了續命的可能性

老孫的那一次離開,註定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能夠更好的回來,本質上是順馳擁有比別人更好的血統,這個血統在不少地產商眼裡是雞肋,但是對於後面的融創來說卻至關重要

這個血統叫:兄弟情義

如今的融創高管,絕大部分都是老順馳的人在支撐,你很難想象是怎麼樣的情誼可以讓這一群如此死心塌地的跟著,除了情義之外似乎沒辦法用其他方式來解釋

除此之外,順馳失敗後老孫的大氣也為自己在業內留下一個好口碑,之所以可以在兼併收購市場上大有所為,沒有什麼套路,就是一個好口碑

雖然有可能遇到樂視這樣的坑,但是一個萬達就可以填平10個樂視留下的漏洞

如今的融創,站在行業第四的位置,未來老大之爭,依然有融創的一席之地

一個猛撞少年失敗後再回來,而且即將登頂,這比上一幕劇本更加具備市場關注度

而融創給這個行業同樣留下一樣東西,這個東西可能很多人褒貶不一,但是卻真真切切的改變了地產整個行業,這個東西叫快週轉

巔峰時期的順馳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本質上就是可以把現金流用的非常充分,一塊錢滾動起來可以變成十塊,這種模式在當初行業裡所有人都不曾見過的

之所以不曾見過,那是因為孫宏斌前十年在聯想時期用的資金鍊技巧,放在龐大的地產行業,威力爆發出十倍

最後的失敗是對快週轉的掌控不足,但這卻是那個時候對這行洗腦般的改變。

順馳失敗後,萬科特意派出全忠團隊研究順馳如何快週轉,半年之後萬科就提出了千億計劃,從此所有房企都用上了這一套打法

從此港資企業在地產行快絕跡了

我曾經和老順馳人聊過天,他說,老孫這一生,開始的十年在聯想,中間的十年在順馳,後面的十年在融創,每一個十年都非常精彩,而且幾乎沒有遺憾

老孫就是這麼一個地產人,看上去每十年都會有一個大打擊,每一個十年都會要離開,但是本質上離開就是為了最好的回來

孫宏斌離開房地產

代價是為了更好的歸來

以上三個故事,說著三個地產老人離開的故事,有功成身退,有王者歸來,也有默默離開。

但是在每一次做決定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出每個人身後複雜的故事以及糾結的情愫

我想這或許就是房地產有魅力的地方,我們從結果來看是一個離去的決定,但是各種的起承轉合依然會讓我們感慨不已

雖然很多人不在這個行業,但是他們的故事依然激勵著所有地產人,每一個地產人都要為這個行業所努力,所奮鬥

大話西遊裡紫霞仙子說了句我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這結尾,因為本質上故事的結尾就是另一種開始,地產人的離去,何嘗不是更好的開始

更何況對我來說,我更在乎故事裡每個人的悲歡離合

地產這行很多人來很多人走,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曾經為此奉獻過我們最寶貴的青春

ps:如果是你,什麼代價下你會離開房地產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