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巴中女孩患疾無法行走 媽媽堅持7年將她“背”進大學

巴中女孩患疾無法行走 媽媽堅持7年將她“背”進大學

陳彥蓉和母親

巴中女孩患疾無法行走 媽媽堅持7年將她“背”進大學

母親揹著陳彥蓉上學已有7年

四川新聞網5月23日訊(記者 餘開洋 攝影報道)2018年5月22日,天氣,陰。這天,四川文理學院大三學生陳彥蓉像往常一樣坐上了媽媽推著的輪椅,從宿舍來到教學樓下,然後媽媽又揹著80斤的她從一樓一步一步爬到了三樓的教室。3歲時,陳彥蓉就因患類風溼性關節的炎導致無法正常行走、肌肉萎縮;2015年考上大學後,她就是坐著媽媽推的輪椅,扶在媽媽背後,往返於學校和宿舍之間。

不幸的她

3歲患疾8歲確診 如今四肢變形無法正常行走

1989年的冬天,陳彥蓉出生在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萬輪村。也許是出生在臘梅綻放的季節,小傢伙的出生註定了與常人不一樣的人生,但也透露著臘梅一樣堅忍、頑強。

1992年,3歲的陳彥蓉不正常的走路姿勢逐漸引起了家人的注意。“當時他大爸就發現這孩子走路有點‘簸’”。隨後,家人發現陳彥蓉的左腳出了問題。家人帶著陳彥蓉看了很多醫生,也一直在用藥,但受制於當時農村有限的醫療條件,陳彥蓉錯過了最佳治療期。1997年,8歲陳彥蓉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確診為患類風溼性關節炎。2010年,剛滿20歲的陳彥蓉又查出髖關節股骨頭壞死,雙腿無法行走。

如今,已過28歲的陳彥蓉因患病,時常全身疼痛,身體也出現了不同程度變形,嘴無法完全張開,影響說話;雙手僵硬,只有大拇指和食指能活動。

陳彥蓉說,她得的這種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症”。這麼多年來,她不僅要飽受關節腫痛、僵硬的折磨;甚至有時候還要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這種痛,比肌膚之痛更難以讓她修復。

巴中女孩患疾無法行走 媽媽堅持7年將她“背”進大學

陳彥蓉在宿舍學習

奮鬥的她

18歲小學畢業獲全縣第二名 高考前經歷手術仍考入二本

雖然陳彥蓉從小因為生病,但父母逐漸發現四肢患疾的女兒,智商一點都沒有問題。“還是要想辦法讓這個女娃兒讀點書喲。”

陳彥蓉說,在她6、7歲的時候,看見和她從小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都去上學唸書了,她內心充滿了羨慕和渴望。“當時沒有讀書的概念,只知道跟我一樣大的夥伴都在唸書,所以覺得自己也應該去。”當父母提出讓她上學的想法,她毫不猶豫答應了。

2002年,在通江縣城打工的父親,把女兒和妻子都接到了城裡,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就這樣12歲的陳彥蓉,走進了小學的課堂。

“以前沒有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上學後才發現自己和同學原來有那麼多不同。”陳彥蓉說,由於班裡的同學大多是6、7歲的年紀,偶爾會拿她的身體缺陷開玩笑,甚至給她取了一些不好聽的綽號,為此她還偷偷掉過好幾次眼淚。但她知道,自己來學校是讀書的,後來同學們也逐漸接納了這個大姐姐。上學後,陳彥蓉格外努力,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從來沒有念過幼兒園的她,到縣城後的第二學期就當上了學習委員。

2007年,18歲的陳彥蓉以小升初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通江二中。2010年,在讀高一沒一個月,她又因病情嚴重,只得停學。經過一年治療恢復,2012年, 陳彥蓉再次回到學校。

2015年,在離高考還有100余天時,陳彥蓉一次尿血後查出患有嚴重的腎結石,必須手術。由於當地醫療水平有限,醫生建議陳彥蓉到成都手術。2015年3月5日,陳彥蓉在成都辦理入院;經過手術的她,在入院12天后便決定出院。“她還是放不下!”媽媽說,女兒住院期間,仍堅持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高考時,25歲的陳彥蓉以492分的成績,如願進入四川文理學院教師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

巴中女孩患疾無法行走 媽媽堅持7年將她“背”進大學

正在上課的陳彥蓉

收穫的她

大二過英語六級 成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有人說,當命運給你關閉了所有的門,一定會為你留一扇窗。對陳彥蓉而言,進入大學就是她人生中的這扇窗。入學當年四川文理學院就減免了她的學雜費,為了讓她安心讀書,學院又為陳彥蓉的母親安排了一份宿管阿姨的工作,不僅每個月有固定收入,還可以照顧陳彥蓉的起居生活。

“如果沒有學校和老師的照顧,我想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樣度過大學四年的生活。”陳彥蓉說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她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漸漸的,在教室裡、圖書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通過努力,陳彥蓉在大二上學期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朗誦比賽、演講臺通過參加各類活動,陳豔容變得更加自信起來。

學有餘力時,陳彥蓉還喜歡做各種漂亮的手工,儘管手很不方便,但靠自己還能活動的大拇指和食指已經做出了許多漂亮的手工藝品。在一個國家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上,陳彥蓉獲得立項併成立了自己的手工工作室。“在節假日時,我就讓媽媽推著我出去賣自己做的手工花,儘管也遭過別人的白眼,但我臉皮還是挺厚的,學會了一笑了之,繼續賣自己的花兒,有一筆小小的收入就會開心半天,能補貼一點家用是我最開心的事。”陳彥蓉說。

陳彥蓉的樂觀向上、堅強不屈感動了身邊很多人。今年,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中國青年報社和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承辦,經過層層推薦和專家審定,歷時半年多時間的2017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揭曉,陳彥蓉以堅韌不屈的勵志成長經歷當選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整個四川地區僅4名大學生當選。

巴中女孩患疾無法行走 媽媽堅持7年將她“背”進大學

50多歲的的母親背女兒越來越吃力

幸福的她

最要感謝偉大的媽媽 7年堅持不懈將她“背”進大學

“我從不敢懈怠,因為有媽媽,我最堅強的後盾。”陳彥蓉無疑是一個堅強的女孩,但她的堅強背後站著一位偉大的媽媽。

因為身體原因,陳彥蓉12歲才開始念小學一年級。初三時,她查出股骨頭壞死,從那時起就是媽媽揹著她上學、放學,一直背到了大學,到現在整整7年。陳彥蓉說,媽媽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以前在通江的時候,我們家住7樓,每天媽媽都要揹著我上學、放學。記得有一次,天下著雨,母親揹著我走在石板路上,一不小心腳一滑,她雙腳直接砸在了地板上。但我還是被媽媽緊緊的背在後背,沒有摔下來。”陳彥蓉後來才發現媽媽的兩隻膝蓋都起了淤血。

一路上的艱辛,媽媽從沒當著陳彥蓉面抱怨過,最難過的時候媽媽在孩子面前都是笑著的。“我知道雖然我的身體沒日沒夜地痛,但遠不及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行走在她心裡留下的心疼更痛。”媽媽總是鼓勵陳彥蓉,只要堅持治療加上好好鍛鍊,總有一天會好起來。去年母親節,陳彥蓉知道媽媽喜歡香水,特意用做手工賺的錢給媽媽購買了一瓶香水,看的出來媽媽真的很滿足。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所以從來不敢悲觀,也因為不夠幸運,所以要更努力。”媽媽每天推著陳彥蓉去上課,但她從沒遲到缺席過。她總說,自己不能行萬里路,但可以讀萬卷書。

如今,50多歲的媽媽年紀越來越大,背陳彥蓉也越來越吃力。關於未來,關於媽媽以後背不動的話題,母女倆並沒有更多觸及。

陳彥蓉說,她讀到史鐵生在《病隙碎筆》裡的文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所以,她更明白眼下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努力抓住眼前的幸福比把並不確定的以後想象得更糟要重要得多。她會盡全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活成了讓人尊重的樣子。她現在很幸福,很知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