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三件事,真的會毀了他,別說你沒有!

隔壁鄰居家的小茜茜,不但人長得乖巧,而且嘴巴也特別甜。每次電梯裡碰到都會主動打招呼‘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叫不停。


所以,整棟樓的人幾乎都認識茜茜,也都經常贊她乖巧懂事,長大了一定能有大出息。

可是,近日茜茜媽開始納悶了,一向活潑開朗的茜茜怎麼突然間變得不願意和人打招呼了呢,哪怕是在外面遇到了自己家裡人,也不太主動了。

所以,每次都要茜茜媽提醒“快叫阿姨”,茜茜還未必每次都肯開口叫,弄得雙方都很難堪。

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禮貌、懂禮儀,所以處處都想引導孩子。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家長自以為的“禮貌”卻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可別再做了!

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三件事,真的會毀了他,別說你沒有!

一、逼孩子打招呼

但實際上孩子不打招呼,並不是故意“不聽家長的話”,也不是刻意“不懂禮貌”。孩子不主動和人打招呼,一是因為害羞緊張,二是因為獨立意識形成,不願意開口叫根本不認識的人

況且,面對陌生人,成人往往都會覺得侷促,孩子更需要時間去觀察和熟悉對方,如果氣氛友好,孩子逐漸放鬆和熟悉起來,才能更容易去和陌生人打招呼。

所以,不管哪種原因,小孩子不肯和人打招呼,並非是沒禮貌的表現,家長不必覺得尷尬,更不要強迫孩子打招呼。家長平常做好榜樣,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學會和人打招呼了。

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三件事,真的會毀了他,別說你沒有!

二、逼孩子表演節目

親朋好友家庭聚會之時,除了吃喝玩樂閒聊之外,最願意討論的孩子。曾幾何時,在茶餘飯後讓在座的孩子來一段即興表演,成為許多大人尤其是老人們熱衷的活動。

從唱歌到跳舞,從背三字經到寫字繪畫,只要孩子有的‘特長’,家長都希望孩子大膽盡能力的在他人面前展現一番。

一來能給自己臉面爭光,二來還能鍛鍊孩子的膽子。但有些孩子偏偏不熱衷於家長的安排,就是‘不聽話’。這時大人們往往不會順遂孩子的願,仍堅持要孩子表演,甚至會用“不表演就是不懂事”相要挾,逼迫孩子表演。

這時如果沒有大人出來解圍而是堅持讓孩子在眾人面前表演,很有可能他會因為膽怯、緊張而表演得不好,從而產生受挫心理,留下心理陰影。

通過表演提升自信並不適合所有孩子。對於那些性格內向,不想在眾人面前表演的孩子來說,強行讓其表演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千萬別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丟了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三件事,真的會毀了他,別說你沒有!

三、過於謙虛

有位媽媽很愛自己的女兒,為了讓女兒有個好的未來,對待女兒很嚴格,也付出了很多。從女兒出生後,就經常給女兒讀唐詩宋詞、播放英語,無論女兒聽懂還是聽不懂。

女兒也很爭氣,不滿2歲就會背誦《岳陽樓記》,三歲時便可講出幾千字的《哪吒鬧海》,不到四歲時,就獨自解開了九連環。

可是,這個媽媽很“謙虛”,每當家裡來客人,媽媽就示意女兒在客人面前背誦,得到別人讚賞的目光和誇獎的話語時,媽媽很得意卻“謙虛”地對別人說:“這沒什麼,這麼大了還要我餵飯,上廁所了還要我擦屁股,沒用的東西!”小女孩心裡一怔,默默地走近房間。

女兒上小學了,學習也很優秀,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可是每當親戚朋友誇獎小女孩的時候,這位媽媽總是想出各種事情說女兒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嘲諷貶低孩子,然後卻又得意洋洋地聽別人說:“這麼好的女兒還說差,那我家裡的孩子更要丟垃圾桶了!”

小女孩一天一天長大,可是她越來越在意別人的評價,對別人的話語也很敏感,總害怕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別人會如何看待她。她把自己的價值判斷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她為別人而活,而不是為自己。不知什麼時候起,她恨起了自己的媽媽,只因為她在某天忽然覺得,這一切源於媽媽從沒讚揚過自己,而只是一味地貶低。

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這三件事,你做過幾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