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張士平用最簡樸的經濟學,在中國東部農村締造了一家《財富》世界500強公司,他如何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成為兩個領域的世界第一?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首富王健林曾說,再好的朝陽行業也有爛公司,再差的夕陽行業也有優秀企業。

的確,朝陽行業和夕陽行業都會出優秀企業,但是後者——夕陽行業出優秀企業的難度無疑遠大於前者,後者所處行業下滑、產能過剩、競爭慘烈,不虧損就不錯了,而要想賺錢、做大,無疑是難上加難!

而本文所介紹的魏橋帝國締造者張士平,所在的兩個行業——紡織和鋁業,都是世界公認的夕陽行業,可是魏橋都做到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盈利最好的企業。而且在近兩年全球不景氣的情況下,依舊逆勢增長、擴張!他是中國商界絕對的“紅海之王”,這樣的成功,卻鮮有人能夠複製。

一個低調的商業大佬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行業世界第一

他所創立的企業,在民營企業的淨利潤排名中,僅次於華為!

與任正非所進軍的高科技、朝陽行業不同,他是在最不被看好、被認為最糟糕的夕陽行業打拼出來,而且在兩個領域都做到了世界第一!某種意義上,在這種市場操作、成功、甚至成為世界第一的難度,不亞於華為!

一個神秘的大佬,2016年營業收入3731億,淨利潤僅次於華為,位列中國民企第二。他是一位低調的大佬,與如今互聯網企業頻繁上頭條不同,特別是一些企業經常性的PPT講故事不同,他很低調,但是業績卻很驚人!

在2015年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2819.31億元的營業收入和綜合實力名列第四。排在前三的是聯想(2895億)華為(2882億)蘇寧(2829億)如果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的話,華為第一,魏橋則排第二。

在2016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中,華為控股有限公司以營收總額3590.09億排名第一,蘇寧控股、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分別以3502.88億、3332.38億分列二三位。同樣,如果以淨利潤為指標排名的話,華為第一,魏橋則為第二,魏橋2015年淨利潤120億。

在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中,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5215.74億元排名第一,.蘇寧控股集團以4129.51億元排名第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以3731.83億元排名第三。

在《財富》雜誌公佈的2016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中,馬化騰和任正非位居頭名和榜眼,而魏橋創業的張士平則排在馬雲之前,名列第三。

一個極為低調公司卻在兩個最難的紅海市場,都成世界第一

與華為在高科技領域取得成功不同,魏橋所經營的兩個市場,是世界公認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

魏橋的的主業是棉紡織和電解鋁。這兩個行業在喜歡玩弄概念的商界人士看來,都屬於“夕陽產業”,而且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的行業,屬於極不被看好,又極其難做的行業。

但是,魏橋掌門人張士平,張士平愣是把魏橋集團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棉紡織加工企業,成為“亞洲棉王”。而在電解鋁這個行業,張士平也可以被稱為“鋁業大王”。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無論是紡織、還是電解鋁,都被視為最糟糕的行業,都是最難做的行業代表!

可是,雖然身處兩個極為糟糕的行業,張士平卻具有驚人的賺錢能力。

魏橋在兩個嚴重過剩的紅海產業裡賺錢,賺到別人豔羨嫉妒的大錢,2015年魏橋集團淨利潤120億,這個數字放在國內企業排名中,也是不低的,絕對的“紅海之王”。

來自高盛等的著名研究機構盛讚中國宏橋是世界上最好的鋁業公司,因為它是少數可以維持利潤,甚至是唯一一家還在賺錢的鋁業公司。另外一些研究機構盛讚在鋁價重挫之際,中國宏橋是世界上最好的鋁業公司——它有最先進的工廠和最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

比賺錢這件事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裡,張士平的鋁業版圖在全行業大蕭條的情景之下卻逆勢擴張了一倍以上的規模。要知道,同期的世界巨頭們都一直處於減產甚至關閉產能的狀態之中。

這種行業地位一個代表性的結果,就是:在蘋果手機上,手機殼體90%的鋁板材料是來自張士平的工廠——中國宏僑集團;而全球市場上的牛仔布料,也多充斥著來自張士平的另一間工廠——魏橋紡織。

連續6年入選世界500強,2017年第159位

在連續16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13年入選中國製造業500強的同時,魏橋連續6年入選世界500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6年裡,它的排名提升了281個位次。

2017年,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世界500強第159位。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26年時間 從一個僅有61人小油棉廠,成超16萬員工全球紡織大王、鋁業大王

26年時間,魏橋從一個僅有61人的小油棉廠,成長成一個超過16萬員工,年產值超過3731億的商業帝國。他是如何一步步逆襲、並登頂的?

從產業上游被逼進入下游,小油棉廠竟成了紡織業大王。

初中文化、普通工人起步的張士平,憑藉敏銳的眼光和大膽的闖勁,帶著一個只有61人的小廠,不斷拼搏、不斷轉型,最終完成大逆襲!

從產業鏈的上游原料供應,從最初級的收購棉花、加工棉花、賣棉花,延伸到棉紡製品,再到最後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棉紡企業。

張士平出生在鄒平縣一個叫做魏橋鎮的偏遠鄉村裡,父母都是窮苦的普通農民。張士平說他最早的記憶就是餓肚子。他是家裡的長子,在初中之後便停止了學業,擔負起家庭的重擔。他開始進入當地的一家油棉廠工作,他度過了十幾年推車工、扛棉工的平淡歲月。

1981年,張士平因為“能吃苦、最勤勞”被提拔為廠長,當時的小油棉廠只是一個61人的小廠。油棉廠就是收購棉花、加工棉花,然後再賣出去。過了旺季,工廠無所事事就只能歇業。

為了改變半年開工半年閒狀態,張士平開始了各種折騰的大膽創新嘗試,在棉花加工行業第一個走出去收購大豆、花生、棉籽加工油料,賣棉油,搞議購議銷,在張士平擔任廠長的三年後(1984年)成為全國供銷工業利潤第一名,企業利潤就躍居全國棉麻行業第一,在那個時代就有400多萬的利潤,引得各地棉花加工廠競相學習仿效。

他所領導的企業成為了全國棉麻行業的利潤冠軍。張士平對內開始改變人力資源政策。他說自己是全國第一位實施超定額計件工資制的人,這使得業績出色的員工拿得更多。張士平痛恨大鍋飯,他知道集體庇護下人的懶惰將蠶食一切。這種意識在他過去經歷時就有了。過去他主張把人分成8個生產隊,自己所在的生產隊更是分工到個人,最後他所在的小隊拿了第一。而在這家工廠裡,張士平在獲得了上級的充分授權之後,推行了嚴格的紀律制度。他說:“按照舊模式,你沒法開人,沒法把優秀的人提拔到那些幹了很久的人的上面。”張士平為了告訴所有人自己不是鬧著玩的,他曾經因為發現一名工人偷吃了三顆花生而將其直接開除,而這名工人還是縣裡領導的親戚。

然而就在張士平將這個小油棉廠搞得紅紅火火的時候,突然,一場市場變化風暴襲來!

1985年秋,棉花遭遇旱情,全國出現出現賣棉難的狀況。

張士平帶著供銷科長、棉檢科長,揹著棉花到某國棉廠搞推銷,可對方連門都沒讓他進。受氣回來,張士平拿出全部家當,又號召員工把準備用來結婚的錢都掏出來,集資89萬元,成立了毛巾紡織廠,直接把過剩的棉花轉向生產供不應求的棉織品,毛巾不好賣了就做服裝。

於是,魏橋開始完成一個轉變,從以前的收棉花、加工棉花、賣棉花,轉向做棉製品,從產業的上游走向了下游。這次被逼的轉型,也給魏橋打開了一個新的天空。

就這樣,1986年魏橋用5個月建成毛巾廠,上了52臺毛巾織機,1986年當年建廠當年實現半年盈利25萬元,第二年盈利155萬。

1989年魏橋涉足棉紡,用毛巾廠三年時間攢下的錢買了1萬紗錠,第二年魏橋就開始了出口生意,由於注重品質,經過化驗、各種考核指標,外商非常認可魏橋的產品,由此打開國外市場。

之後開始了迅速發展。張士平採取的是是“規模擴張、帶來成本優勢”的模式,即使在國內市場供過於求,紡織行業連年虧損時,張士平卻沒有停止,而是繼續擴張,因為他堅信一點——“不管時代怎麼變化,人都不可能回到原始社會,不穿衣服”。抱著這個樸素的想法,他一邊積極擴張規模、一邊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1997年到2003年,魏橋出口創匯年均增長71.5%。到2004年集團銷售收入已達231.25億元,躍居全省第九。各項指標連續7年穩居全國同行業首位,並躋身中國工業企業百強、中國出口企業百強、一躍成為全球最大棉紡企業,更在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排行榜中榮列第六位。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2005年,魏橋創業集團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紡織集團,集團擁有8個生產基地,16萬員工。在紡織行業近年來連續下滑的情況下,仍然保持30%業績增長。

從紡織業到電網,再跨界到電解鋁行業,全產業鏈打通成本只有競爭對手二分之一。在成為全球最大棉紡織企業後,魏橋又完成了一次大跨界,並在其成為新領域的全球第一。

魏橋商業帝國,從紡織行業延伸到電解鋁行業,這種大跨界,在巧合中進入,最後通過自己獨特經營理念,卻又做成了世界第一!

紡織業是用電大戶,但魏橋在擴張中遭遇多次限電拉閘,損失巨大。1999年,為擺脫電力困擾,張士平決定修建自己的電廠。發電幾日後,張士平可能就已經發現了電價的秘密。

自行發電,竟然成為降低成本的殺手鐧,讓魏橋獲得了更大的競爭優勢。

紡織業務初嘗電力優勢後,張士平自己建的電廠又有了多餘的電,如何發揮這些多餘電的效能,張士平開始尋覓一個“電力密集型”行業,把電力成本的優勢放至最大。最後,經過認真考慮,張士平選擇了電解鋁行業。

在電解鋁行業,電力成本佔總成本的45%。張士平相信,以其低電價加上多年的人力成本管控經驗,他能顛覆這個行業。

2001年,張士平成立魏橋鋁業,首期生產規模25萬噸。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與魏橋紡織的發展路徑一致,魏橋的鋁業也在極力擴大生產規模。追求規模效應的同時,注重成本的控制,效益的提升。

從2001年開始,張士平用十年時間打通產業鏈,做到了產業鏈上下游通吃。

2005年進入氧化鋁領域,2011年進入高精鋁板帶箔、新材料領域;2014年甚至進入了採礦領域,其在非洲幾內亞開採的第一船18萬噸鋁土礦石在2015年冬抵達了山東。

廣袤的產業內佈局,使得魏橋鋁業上中下游通吃,利潤很快就超過了紡織業務,旗下40%的員工創造了70%的利潤。而當張士平發覺電解鋁行情不對,他可以完全暫停該項業務,立即投入技改,轉型到市場對路的鋁產品深加工領域,如汽車用鋁、電子用鋁、醫藥用鋁,始終保持最合適的市場姿勢。

而在具體佈局中,張士平有意將這些工廠密集佈置,無形中極大降低了物流成本,甚至可以做到把冶煉出的鋁水直接運往下游工廠,從而省去了鋁水冷卻制錠、物流運輸、二次融化的工序。僅憑此便可帶來每噸約500~800元的成本優勢,而附帶的週轉高效又能帶來每噸500元左右的成本優勢。

據張士平估計,他每投資1 萬噸電解鋁的成本只有其競爭對手的接近二分之一。

於是,很快魏橋成功複製了在紡織業的模式,又在電解鋁行業一步步登上了巔峰,成了全球第一!

低調“兩個世界第一”企業的商業要訣,樸素的極致經營理念

雖然張士平僅僅讀完了初中,擁有極為樸素的經營哲學。但就是這些樸素的經營哲學,成就了魏橋的商業傳奇!

在兩個製造業領域,張士平吃透了製造業“降本增效”的特點,在成本、產出兩個方面了下了苦功夫——降低成本、擴大產出,特別是在降低成本,通過效率、產業鏈優化、技術投入等工作,讓它的成本遠遠低於同行,獲得了超越同行的經濟效益,也讓它成為了兩個製造業領域的世界之王。

同時,他也像所有的實業領軍企業一樣,專注主業,專注於實體經濟!

1. 嚴格的管理——遲到會被扣一個月工資

嚴格紀律帶來高效率,效率帶來高效益

張士平認為企業虧損問題在機制問題、體制問題和人的問題,因此,注重人員勞效、鐵腕管理、嚴格勞動紀律,是魏橋的一大特色!

1998年,張士平的魏橋紡織廠收購了一家歷史悠久的國有棉紡廠。這家公司當時面臨鉅虧,但是不久之後,習慣了輕鬆日子的職工因為不滿張士平的嚴苛紀律而開始罷工。輕蔑不解的職工稱張士平為“鄉巴佬”,圍著張士平和一眾高管在辦公樓問問題。當時市委領導也在,有一名情緒激動的工人質問張士平:“我上夜班睡著了,遲到2個小時被扣了一天的工資、對嗎?”張士平的回答很簡單:“這要是在我以前的工廠裡,要被扣一個月。”

有人不斷提意見,魏橋派去領導反覆解釋無果後,直接扔下一句話,“想幹就幹,不幹走人。”通過鐵腕整頓,並完全共享魏橋在海外的銷售渠道,被魏橋收購的虧損國有棉紡廠的銷售收入和利稅在第二年增長了59.6%和44倍。

而鐵腕管理效果立竿見影,合併前該國有棉紡廠虧損額高達4000萬元,已經連續三個月發不下工資。但魏橋二話不說將銀行債務全部承攬下來,兼併當年實現盈利2000多萬,次年盈利4000萬,結果該廠的人對魏橋徹底服了!

嚴格管理、嚴格紀律的結果,就是勞動效率,帶來了高效率,而效率的提升,又帶去了效益提高。

2. 執行力極強——項目建設速度比國內同規模快一倍

張士平極其注重效率,“快”是魏橋的一大特點,表現在魏橋創業迅速的市場反應和項目完成能力上。其所有項目基本上都是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

以 21萬千瓦熱電機組為例,不到10個月就投產發電,與國內同規模熱電廠比建設速度快了1倍,投資僅為其一半。9個工業園生產、財務、銷售高度統一,組成一支“快速反應部隊”,根據市場需求反應極為迅速,棉布、棉紗新品種打樣時間僅為3天和2天。

強執行力帶來的同樣是效率,速度越快、意味著效率越高、成本越低,而成本越低,也意味著效益越高。

3. 注重市場開拓——較早的引入市場意識,擴大產出和份額

① 國內最早從“坐商”變“行商”的企業之一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士平在拓展生產業務的同時,又注重外部市場拓展,在那個年代,他就開始引入當時陌生的概念“推銷”。

例如,在1986年,中國棉花難賣時,張士平親自帶著供銷科長、棉檢科長,揹著棉花到處搞推銷。注重市場的開發,從以前的“坐商”變成“行商”,主動行動,去開發市場,這可是在30年前,在當時那個年代絕對是非常超前的經營意識。

他的這種做法,打破了當時很多國企常常等著買家上門的慣例,於是,突然之間,這個叫張士平的人搶走了很多的生意。而他所帶領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② 國內最早進軍國際市場的民營企業之一

包括此後對國際市場的開發,把魏橋的產品賣向世界,打開國際市場的突破口和流通渠道,都是國內做的比較早的,1990年魏橋已經開始做棉紡出口生意。

某種意義上,魏橋進軍國際市場,在國內改革開放後,民營企業中算是最早的一批。

企業的經營中,不僅要提高效率,同時,還要擴大產出,擴大市場開拓,擴大企業的產出和份額,沒有產出和份額的擴大,只有效率提高沒有意義。

而在魏橋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在不斷擴大市場、從到各地處推銷棉花,到開發國際市場,都在不斷擴大市場和份額。

4. 成本控制之王、全產業鏈打通優勢——規模擴張、壓縮成本,成本為同行一半

張士平稱,做再大的企業與賣青菜都是異曲同工的——“低買高賣,中間不浪費”。

換句通俗的話講,魏橋極為注重成本,在一個夕陽行業,誰佔據了成本優勢,無疑也就掌握了競爭力。在同行看不懂的時候,張士平“悶著勁就是擴大規模,壓縮成本,一路往前衝”。

於是,在紡織業、電解鋁行業,魏橋通過這個成本優勢,像擰毛巾一樣,在上下游環節進行優化,更甚至於電解鋁行業打通了上下游,構成了強大的成本優勢,僅為同行一半。對於這種成本佔比高的行業,成本下來一半,利潤無疑就是個大數字。

5. 注重技術投入——引進先進設備、生產高技術產品

魏橋雖然從事的紡織是個被視為夕陽產業的企業,但是魏橋卻是一個失分捨得投入技術投入的企業。

僅2004年魏橋就從日、美等國引進噴氣織機、劍桿織機等頂尖設備3890多臺(套)。

集團已擁有十大類2000多個品種,高技術含量棉布佔到60%,成為全國最大的無接紗、精梳紗和無梭布生產基地。

6. 注重員工生活品質——很注重員工生活條件

張士平雖然不用電腦,沒有微信,但他的手機就是一個面向員工的投訴熱線,他經常會收到來自於普通工人的短信。

張士平為自己數量龐大的員工提供了優厚的生活條件。無論員工來自於哪裡,張士平承諾做到家有所居(每人都有房子住)、老有所養(每人都有養老保險)、病有所醫(在公司自建的門診享受低價醫療)、子女有學上(自建8座幼兒園,支持政府創辦小學、中學)。張士平還說,房子會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工人,面積最小要達到90 平方米,必須有三居室。這樣做的依據是,他鼓勵員工把老人孩子接過來一起住,一家三代人進城安居於此。

7. 堅持自己的主業——抵制住誘惑,拒絕其它行業

在魏橋發展過程中,魏橋拒絕了房地產行業,以及其它一些行業,甚至如果他進入操作,能夠給它提供一些條件,但是張士平都抵住了誘惑,在自己的主業做透。

他曾經有機會創辦屬於自己的私有銀行和太陽能電池工廠;他明白自己所知有限,並且堅持量力而行,正是這種自知之明,將真正的智者與只是自以為聰明之輩區分開來。

在媒體的採訪中,張士平曾表示:“我從10年前就下了決心,不進入地產和期貨。棉花期貨方面的老總找過我很多次,我沒答應,我說期貨市場掙得多的時候還好,虧的時候很慘;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容易。我不懂就不做,這是規矩。搞實體經濟,靠汗水掙錢,行情好,多掙點兒;行情差,少掙點兒”。

可以說,張士平的經營理念極為樸素,對管理和效率執行力的注重、注重市場開發、成本控制、技術投入、關心員工生活、堅持主業,但是張士平卻把這樸素的每條都做到了極致,做到了遠遠超越同行,於是,它的領先優勢也就出來了,成為了世界之王。

低調的千億商業帝國掌門人,用幾百元的手機、拒絕媒體採訪

2013年新財富中國富豪榜張士平家族以300億排名第十位。

2017年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佈最新百富榜,張士平家族以655 億位列第23位。同時,他也是山東首富。

雖然張士平,現在是千億帝國掌門人,身家數百億,但是張士平卻極為低調!

現在,張士平每天依然是6點半準時到公司上班。平時出差,只要感覺沒必要,一個人拎上包就走,不帶隨從。

張士平告訴記者,他非常看不慣有了職位、財富或權勢就帶上一大班隨從講風頭和排場的人,“管理、紀律和作風都是上行下效。如果一個領導出行要有十幾個跟班,這種作風,何談企業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不用想都明白。”

據張士平的堂叔、魏橋村村委書記張尊水講,張士平“發達”後,日常生活從來不用名牌,“吃飯還是喜歡自己家裡做的”。

曾有一次媒體記者採訪張士平時,提出要見一下張士平的子女,張士平掏出自己價值幾百元人民幣的三星手機撥通了電話。

自從2012 年起,一貫低調的張士平變得更加神秘。他深居簡出,拒絕接受所有媒體的採訪,並且要求他的子女和下屬做同樣的事情。由於難以忍受長途飛行,張士平幾乎不出遠門,而且很少參加企業家圈子的活動,公開露面的機會更是稀少。即使露面,他也不說話。

他從一個61人的小廠完成逆襲,在東部農村,拿下兩個世界第一!

同樣低調的接班人,被稱“拼命三郎”

與一般的富二代不同,張士平的子女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極為低調,很務實。他們的行為,也與目前一些過於高調的富二代有很大區別,他們也被業內和媒體所稱道和讚許,張士平曾表示,“他們根本不是富二代”!

對此,張士平的子女表示父親家教很嚴,只要犯錯、免不了捱打!

張士平的低調風格、和工作風格也影響到他的子女。目前,他的獨子張波執掌利潤最豐厚的鋁電產業板塊。兩個女兒張紅霞、張豔紅掌管規模龐大的紡織產業。其中跟隨張士平打拼多年的張紅霞總攬全局,而張豔紅具體負責威海園區。

三個子女都像是和他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不追逐虛名,踏實勤奮肯幹。張波28歲就擔任魏橋集團副總經理,29歲擔任魏橋紡織總經理、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挑起了重擔。而大女兒張紅霞15歲就開始進車間跟隨張士平打拼,乾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兒。小女兒張豔紅做事雷厲風行,像“拼命三郎”,被稱為“魏橋的鐵榔頭”。

這種低調、專注、務實,卻又業績驚人的實體企業,更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特別是他在被視為最糟糕的兩個行業,竟然做到了世界第一、而且盈利能力非常強,絕對的中國商界紅海之王,更值得尊敬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