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儲存量不大,固態硬盤用兩塊128G的,還是用240G的好?

卡部卡


其實從性能、價格還是空間利用率上來說都是一個240GB的SSD比兩個128GB的要好,所以如果都是全新購入的話直接買一個240GB的就好了,弄兩個128GB是很蛋疼的。

你去查下不同容量SSD的性能,就會發現低容量的SSD速度是不如大容量的,特別是128/120GB的SSD與256/240GB的有明顯差距,如果是M.2 NVMe SSD的話,256GB與512GB的性能差別也很明顯,小容量的SSD性能明顯不如容量更大的,當然你可以組RAID 0,這樣兩個128GB的SSD性能與容量都可以翻倍,然而RAID 0的數據安全性直接減半,一個盤故障兩個盤的數據都會丟失,並不建議這樣做。

以浦科特M8V為例,128GB與256GB的性能差距明顯

價格上來說兩個128GB的SSD明顯是貴過一個256GB的,這個我不用舉例了吧?

說空間利用率的話,兩個128GB除非你組RAID,否則必然至少弄兩個分區出來,兩個128GB的空間利用率其實不如一個240GB的,一個大分區怎麼都比兩個小分區好用,這個在存儲數據量較少的時候是感覺不出來的,然而當硬盤差不多塞滿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至於兩個128GB的會佔用兩個SATA口這個……這個反而沒太大所謂,現在的主板基本至少有4個SATA口,6個SATA口還是很普遍的,基本上是用不完,佔用SATA口這個其實不是考慮項,當然M.2接口SSD就不是這麼說了。



超能網


我是存儲行業的一名高級工程師,認真是一種態度,專業是一種情懷。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哦!


開門見山,我覺得,如果只是針對題主給出的這兩種選擇,由於個人使用過程中數據存儲量不是很大的,我個人比較傾向選擇一塊240GB或者256GB的固態硬盤,儘量不選擇兩塊128GB固態硬盤。為什麼呢?慢慢聽我道來!

首先,選擇兩塊128GB固態硬盤會多佔用電腦硬盤接口。不管我們用的臺式機還是筆記本,一般都會提供不止1個硬盤接口,SATA接口也好,PCIe接口也罷。原則上,我們可以使用多個接口。但是,如果選擇使用兩塊128GB固態硬盤,就會佔用兩個硬盤接口。而,如果我們選擇一塊可以達到同樣容量效果的240GB或者256GB固態硬盤時,我們只需要一個硬盤接口。

其次,固態硬盤性能與容量大小有關係。在我們實際測試過程中,容量的大小對固態硬盤的讀取性能(包括順序讀取和隨機讀取)影響不大。但是,容量的大小對固態硬盤的寫入性能(包括順序寫入和隨機寫入)影響比較明顯。如下圖,對於同一品牌的固態硬盤,不管是順序寫入性能還是隨機寫入性能,均是隨著容量的增加,性能隨之上升。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容量變大後,固態硬盤中不同NAND顆粒之間Program間隙(interleave)利用率更高。

再者,價格成本也是比較關鍵的因素。通常情況下,兩塊128GB的固態硬盤加在一起的價格,要比一塊240GB或者256GB的固態硬盤的價格高。

寫在最後

針對兩塊128GB固態硬盤和一塊240GB固態硬盤的選擇,我個人更傾向於選擇一塊240GB固態硬盤。不過,在這裡,我還想說一個建議,在我們平時使用過程中,最好採用小容量(256GB以下)固態硬盤+大容量(1TB以上)機械硬盤的組合,這樣可以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實現性能提升以及大容量存儲的需求。供大家參考哦~


在下拋磚引玉,歡迎各位看官拍磚討論,感謝!


存儲隨筆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更多有趣資訊等著您哦。

建議一款固態硬盤一款機械硬盤。那就是128G的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500G的機械硬盤作為存儲盤。

雖然你的儲存量不大·,但是考慮到固態硬盤的壽命沒有機械硬盤長,但是價格要比機械硬盤貴。所以,如果你用兩塊固態硬盤或者是一塊大容量的固態硬盤,效果用起來,也不固態硬盤+機械硬盤的體驗差不多,還不如把錢扔到內存和顯卡上去。

當然,如果你的資金充足的話,可以使用240G的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500G的機械硬盤來使用的。畢竟硬盤的剩餘容量大小還是會影響到硬盤的速度的,240G的硬盤在容量上是優勢的。

如果呢堅持一定要使用固態硬盤,不需要使用機械硬盤的話,可以考慮的是一塊240G的固態硬盤,系統再分盤。因為同樣的規格之下,240G的固態硬盤比兩塊128G的價格優惠一點。

但是還是得看固態硬盤的接口。SATA的接口的慢一點;M.2 SATA接口的快一點點,但是價格也貴一點,最貴的是PCI-E接口的,速度也最快。題主需要根據你的原來的電腦的元器件去考慮是否支持哪種固態硬盤的接口。

同時如果你使用兩塊固態硬盤,那麼你要考慮的主板的接口是否足夠,筆記本電腦的空間是否能夠容納,如果不能夠容納,可能要拆卸光驅,這是一個取捨的問題,雖然光驅的用處已經不大了,不過你還是要明白,準備拆卸些什麼、裝入些什麼。


太平洋電腦網


一塊比較好,為什麼呢?

對於固態硬盤來說他的讀寫機制決定了他的容量越大越好,就比如我們系統佔用10g,軟件佔用5g,遊戲30g,128就剩下80g,256剩下210g,如果擦寫次數保持一致的話,你的兩塊128裡有一塊會比另一塊壞的更塊,如果你要在筆記本里換光驅的話也是不合算,的,現在需要升級的電腦當時基本上都是sata2的光驅接口,對性能提升不大,


專業定製各種長度大刀


比較推薦240,目前用例是最經典的,沒什麼槽點。

如果要兩個120,前提要有位置安裝,一個安裝系統,一個用做d盤,如果只壞一個,另外一個數據還在。這個用例也不錯,但是電源要跟上。

如果對速度有要求可以在臺式機做raid0,那性能就更快了,前提是必須主板支持。

筆記本大部分沒有安裝兩個必要,畢竟性價比不高。比較多案例是一個固態一個機械硬盤。或者新機器pcie通道的m.2就更快了。


heipi雪人


從性能,性價比來說,當然240G更好。但是我給你推薦一種120G+1T的組合。第一,240G真的不夠,第二,固態硬盤有個特性,當你裝了很多東西后,性能會急劇下降。這個廠家都不會宣傳的。


天橙小子666


240的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