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李志林:中美貿易戰下的A股應對之道

李志林:中美貿易戰下的A股應對之道

03.23李志林—忠言周評:中美貿易戰下的A股應對之道

本週三、四,面對美聯儲加息的利空和美股的大跌,A股頑強應對,走勢強於預期。

但是,當週四夜,美國傳來兩大利空: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限制中國投資,並對中國每年500億—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的,隔夜美股大跌2.93%。週五,日股大跌4.66%、港股最大跌幅超4%,週五A股終於挺不住了,盤中各指數均重挫,收盤略有收窄,但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仍大跌3.39%、4.12%、4.38%、5.02%,創出2016年1月以來的最大日跌幅,超500只個股跌停。

面對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極度恐慌的嚴峻市道,投資者該如何應對呢?

1、要堅定對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信心。

剛剛結束的“兩會”,再次確定了今年GDP增長6.5%的底線。一二月份中國基金革新和指標依然向好。

隨著黨中央和國務院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相繼形成,中國舉國體制的力量和中國人的凝聚力,得到了更大的加強。中國人歷來有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眾志成城、戰勝挑戰的傳統。中美貿易戰造成的困難,無法改變新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定的經濟發展計劃、方針、任務的實現。

中美貿易戰是局部的問題,而非全局性、系統性的問題。2017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約4300億美元,從美國的進口約1600億美元,分別佔中國全部的出口和進口的19%和8%,次於與歐盟的貿易額。中美27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也就是1.5萬億左右的人民幣,這在今年中國約88萬億GDP中,所佔的比重很小。

今非昔比,隨著中國經濟調結構的進展,出口在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從21世紀初排在首位,早已下降到排在末位,被強大的內需遠遠的拋在後面。因此,即便中美貿易逆差變成零,也不會造成中國經濟“傷筋動骨”。更何況,中國還可以通過其他的出口渠道加以彌補。

因此,美國打貿易戰是不可能遂“讓美國強大、讓中國倒退”的願的。任何外在的壓力、強力,都無法撼動2018年中國經濟能保持穩定增長的步伐,無法撼動中國人民建設現代化美好國家的決心,以及能阻擋中國實現和平崛起的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對此,每個中國人都應有堅定的信念!

2、貿易戰下無贏家,遲早會重歸談判。

首先,經貿關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雙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賴關係。中美巨大的貿易額和貿易逆差,若不是對中美雙方都有利可圖,那麼,40年來,中美貿易額增長232倍,是不可能保持到今天的。

其次,中美雙方對進口產品的依賴性不同,中國目前自身市場的體量越來越大,對外需、尤其是對美國產品的依賴性在下降。相反,美國對外需的依賴性,要比中國大得多。幾十年形成的產業格局和貿易格局,特朗普不可能一朝改變。

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大多是價廉、物美、質優、品種繁多的產品,美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產品,具有很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這些,美國無法以同樣成本自己生產,甚至連技術工人都找不到,生產流水線都建不起來,低價的原材料和零配件都無法配套。

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則大多數是中國不迫切需要的,或原本就是不想要的,國內都能生產的,或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的。例如農產品,美國牛肉價高質次,不合中國人的口味;美國大豆到中國,只是用來提煉低端油;美國玉米,中國主要是用來做餵豬的飼料,並且還是轉基因產品,中國老百姓非常反感。只是為了克服貿易逆差,才不得不從美國進口。中美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端產品而造成的。

再次,中美雙方對打貿易戰的承受力不同。

中美打貿易戰將是雙輸。如果美國一定堅持要打,那麼中國人一是不怕,二是不躲避,三是為保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定將奮起迎戰。

而從對貿易戰的承受力來看,中國人遠遠強於美國人。中國人從來是以勤勞智慧、吃苦耐勞、無比堅韌而著稱於世。否則,中國怎麼可能只用30多年(2010年),就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怎麼可能一下子冒出3億中產階級?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完全可以通過本國進行生產和部分進口來取代。但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價廉物美的那些商品,美國本土根本生產不出來,也沒有其他替代國所彌補,勢必造成這些商品的價格大漲,將大大增加美國中產階級和底層民眾的生活成本,不僅會沖掉特朗普減稅的利好,而且將造成特朗普最基本支持者“票倉”的大量流失,反而會成為特朗普參加美國中期選舉的“毒藥”,將意味著引火自焚。

所以,特朗普打貿易戰,只是想對中國施壓、以便在談判中提高要價的一種策略。最終,承受不了的必將是特朗普,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3、貿易戰對A股產生負面影響的領域。

(1):航空航天、信息及通訊技術、機械領域;

(2)貿易佔比較高的行業,如機械設備儀器、家電、電子產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塑料及橡膠產品等等;

(3)有色金屬;

(4)新能源汽車;

(5)股市(尤其是週期性大盤股,銀行股);

(6)樓市(受加息影響);

(6)匯率和利率影響。

4、貿易戰對A股的積極影響的領域。

(1)農業領域,自行擴大種植大豆、棉花、花生(用於制花生油);

(2)水果、乾果及堅果;

(3)養豬行業、種子業;

(4)消費品零售業;

(5)國產大飛機行業;

(6)黃金業;

(7)國內旅遊業;

(8)生物醫藥、雲技術、人工智能、高端裝備;

(9)改革類股,如自由貿易港、供給側改革、國資改革、軍民融合、全球科創中心、國際進口博覽會、粵港澳大灣區等

5、應對策略。

一是對大盤指數下臺階做好心理準備。估計將退到3100點到3200點。這兩個平臺已經過長時間的整理,迄今已各收盤了107天和121天,應有較強的支持。

二是對A股的估值要有信心。大盤在這一線,上證50的估值又回到了6—7倍市盈率,滬深300回到了10倍左右,上證指數回到了15倍市盈率以下,創業板也回到了40倍市盈率以下,市場又到了“遍地是黃金”的時候,頗具投資價值。

三是控制好倉位,保持謹慎,以防貿易戰升級對市場的衝擊。

四是避險趨利,應迴避的是去年大幅上漲,盈利盤甚多的週期性大盤股。重點選擇估值合理的四大產業的新經濟股,以及超跌、中低價、中小盤、有改革題材和市值管理題材的國資改革股,如近期上海三毛、開開實業連續漲停,上海九百、龍頭、第一醫藥、海立、金楓酒業、上柴、耀皮玻璃、上海梅林等股,具輪番拉昇。

改革才是對抗貿易戰利空的最大利器。

雖然突發性國際利空重創了大盤,但這是全球資本市場司空見慣的情況,沒有人可以避免,當坦然面對。

中美貿易戰短期對資本市場的衝擊不可避免,但人們對中期資本市場不必過於悲觀。 應對中國內需的韌性以及較為充裕的政策緩衝餘地,對中國經濟增長及資本市場的前景,抱有信心,等待中美貿易戰的妥協點、平衡點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