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癌症為什麼會痛?

寒門中人


其實更有意義的問題是各個臟器的癌症在早期為什麼不疼痛,如果一出現癌腫就產生痛覺感,那不就每一種腫瘤都能早發現早治療甚至得到手術根治了嗎?其實癌腫初期不會引起疼痛主要是由於內臟器官的特點以及腫瘤和身體組織之間的相互關係所致,一般來說,內臟器官對於壓迫,針扎,捏掐,甚至刀刺的感受都不如外表皮膚敏感,大部分的痛覺感受來自於內臟外面的包膜,比如肺有胸膜,心臟有心包,肝臟有肝臟包膜,當腫瘤引起臟器腫大撐到包膜的時候,或者腫瘤直接侵犯到包膜或者臟器周圍氣管時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感。

那麼內臟器官對什麼病變更加敏感呢?內臟對於炎症,缺血,壞死的感受更加明顯,尤其是缺血,肺栓塞、心肌梗塞等等因血管被梗阻而導致正常組織壞死的病變,通常會引起劇烈的類似於瀕死感的疼痛的感受,腫瘤細胞大部分來自於正常組織的惡變,和正常組織之間本身就缺乏明顯的特異性區別,且腫瘤細胞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斷學會如何去躲避免疫細胞的“追殺”,所以身體中的免疫細胞很少和腫瘤細胞之前產生免疫反應而引起炎症等表現,所以不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症典型病理過程,所以基本上早期腫瘤都不會引起疼痛,如果腫瘤引起了疼痛意味著什麼呢?

基本上,如果身體上的一些疼痛感被證實是腫瘤引起,那麼腫瘤大部分已經處於了中晚期,也就是說已經有腫瘤細胞直接或者間接的侵犯到了腫瘤初生的臟器,以肺癌為例,如果腫瘤侵犯到了大的氣管,血管或者心臟以及胸膜等部位,會引起非常嚴重的疼痛,如果轉移到骨頭或者腦子可能引起更加嚴重的疼痛感,但發生這些情況的時候,肺癌基本上無法根治,進入了中晚期。

所以癌症引起的疼痛,大部分不是腫瘤本身在初生的臟器中生長引起的,而是因為癌腫侵犯到了其他臟器和組織導致的。


胡洋


癌症的痛苦,是讓人談癌色變的原因之一。雖然說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會伴隨有劇烈的,難以忍受的疼痛,但是真正遭遇這種疼痛的人,可以說是生不如死。

癌症為什麼會痛呢,還痛的這麼厲害?癌症的疼痛多見於晚期,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首先是腫瘤生長,不斷的對於周圍造成壓迫,同時侵襲周邊的神經,從而導致劇烈的疼痛。

比如胃癌患者到了晚期,胃部的腫瘤直接侵犯到周圍的淋巴結和神經,出現持續的疼痛,一直疼一直疼,不會自己緩解,只能靠止痛藥或者強效的止痛藥來鎮痛。

除了腫瘤自己使勁兒長,侵襲周圍神經導致的疼痛,還有腫瘤轉移後,轉移病灶繼續在那裡生長侵犯導致的疼痛,比如最常見的骨轉移,還有大腦轉移。大腦轉移的疼痛多是劇烈的持續頭痛欲裂,往往讓患者輾轉反側,痛苦不堪。

除了這些,還有治療引起的疼痛,比如手術後傷口的疼痛,和化療,放療等引起的不良反應,導致或者加重了原有的疼痛。

癌症患者的痛,往往是持續的,難以緩解的,普通的止痛藥有時無法緩解,需要用到強效的止痛藥甚至注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儘量的緩解他們的疼痛,讓他們儘量的舒服一些。

#滾蛋吧腫瘤君#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什麼是癌症疼痛

癌症疼痛是指惡性腫瘤、腫瘤相關病變及抗癌治療所導致的疼痛。從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其實疼痛並不是腫瘤的必然結果,且個體之間的輕重程度也不盡相同。

癌症疼痛的發病原因

癌痛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大致可以分為4類:

  • 腫瘤直接侵犯所致的疼痛(佔比78.2%):腫瘤局部生長或原處轉移,直接壓迫、浸潤、破壞或梗阻所引起的騰中,常見於骨轉移、腫瘤壓迫或浸潤神經或神經節;


  • 腫瘤相關併發症所導致的疼痛(佔比6%):晚期腫瘤患者常出現便秘、壓瘡等所導致的疼痛;

  • 腫瘤治療的創傷和毒性所引起的疼痛(佔比8.2%):例如放射治療、細胞毒治療引起的粘膜炎,手術所致的創傷;

  • 非腫瘤相關性合併症所致的疼痛(佔比7.2%):例如患者因合併通風、關節炎等非癌因素所導致的疼痛。

  • 病因治療:針對引起癌種的病因(癌症本身或者併發症)進行治療,如手術、放療、化療等;

  • 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使用陣痛藥物緩解疼痛,如嗎啡、可待因等;

  • 非藥物治療:介入治療、電刺激物理治療、認知-行為訓練,心理支持治療等。





性情媽媽


癌症晚期病人為什麼出現疼痛?70-80%病人在晚期會出現疼痛!



1.腫瘤本身引起的疼痛


比如腫瘤發生頸部轉移可壓迫臂神經叢或頸神經叢,引起頸、肩、臂痛。腹膜後腫瘤壓迫腰、腹神經叢,可引起腰、腹疼痛。神經組織受腫瘤侵犯會引起劇烈疼痛,當腫瘤侵犯胸膜、腹膜引起胸痛及腹痛,侵及骨膜或骨髓腔使其壓力增高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時,患者可出現骨痛。

空腔臟器被腫瘤阻塞時,可出現痙攣性疼痛,完全阻塞時可出現劇烈絞痛,如胃、腸及胰頭癌等。肝癌、腎癌等腫瘤生長迅速,包膜被過度伸展、繃緊便可出現張力性疼痛。腫瘤潰爛或者繼發感染也會引起劇烈疼痛。腦轉移病人顱內壓增高會出現劇烈頭痛。

腫瘤治療中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治療的常見併發症。比如手術後切口痛、神經損傷引起疼痛。放療引起的放射性神經炎、口腔炎、皮膚炎,放射性骨壞死。化療過程中化療藥物滲漏出血管外引起組織壞死,化療引起的栓塞性靜脈炎,中毒性周圍神經炎等等也會引起疼痛。

如何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延遲病人生存期?


對於腫瘤病人,臨床醫生建議結合今抗刺果番,今抗刺果番被俗稱為“癌症殺手”。今抗刺果番是天然有效提取物,刺果番具有發展為天然抗癌藥的潛力,在南美和非洲等地,刺果番己經被用作抗癌藥物來治療癌症和腫瘤。


有許多研究表明刺果番荔枝具有抗癌效應:託雷斯研究表明今抗刺果番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及轉移,體外實驗發現該提取物能使得癌細胞發生凋亡,在小鼠模型研究中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許多腫瘤學家正傾向於將癌症治療與自然療法今抗刺果番結合起來,以防止癌症復發。今抗刺果番被認為是繼紫杉醇後的又一個有前途的、天然來源的抗腫瘤化合物


用戶111261368240


你好,做為一名醫生,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腫瘤患者,特別是晚期患者,是會出現疼痛的,是造成腫瘤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種原因50%~80%的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癌症引起疼痛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

腫瘤不斷的生長侵犯周圍組織,例如肝癌迅速生長,侵犯肝包膜,造成包膜過度伸展,可引起劇烈的疼痛。



腫瘤壓迫腦神經也可以引起疼痛。空腔臟器的腫瘤,引起管道堵塞也會引起疼痛,例如腸癌引起腸梗阻,甚至腸破裂。

腫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可引起繼發性感染,腫瘤破潰形成潰瘍等,都可以引起疼痛。

腫瘤轉移引起的疼痛

腫瘤可以發生全身轉移,轉移到骨骼,可導致病理性骨折,引起劇痛,轉移到脊髓和神經,可導致劇痛。



腫瘤手術,化療和放療的過程中,可出現副反應。手術後切口疼痛,腸粘連等併發症導致的疼痛。放療引起的放射性腸炎,神經炎,皮炎,口腔潰瘍等等。

腫瘤引起的疼痛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情況,我國的癌性疼痛治療的普及程度還不夠,很多患者沒有得到最好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做出不同的治療方案。


普外科曾醫生


隨著癌症診療技術的進步,癌症病人生存時間的延長,癌症痛成為影響癌症病人生活質量的一個嚴重問題。大約30 %~50 %的癌症病人和75 %~95 %的晚期癌和轉移癌病人都有疼痛的發生。由於臨床現有治療措施的侷限性及現用藥物不可克服的毒副作用,45%的癌症病人其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

癌症痛產生的可能機制

腫瘤造成骨質破壞、反應性肌肉痙攣、局部和血液鈣離子濃度升高及炎症介質釋放等都可能參與癌症痛的產生。但在癌症發展並沒有出現炎症和神經損傷的早期階段,已經出現痛覺過敏、觸誘發痛和自發痛,並且不伴有炎症和神經損傷所引起的信號因子的變化,這些表明癌症痛有其獨特的機制。

早期則是由腫瘤造成的骨質破壞和腫瘤組織自身介導了疼痛的產生,後期是炎症和神經病理因素在腫瘤發展的發揮作用。

爆發痛

在用阿片類藥物治療的癌痛患者穩定的疼痛形成的基礎上,所出現的短暫而劇烈的疼痛。199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腫瘤患者中爆發痛的總體發生率為65%。爆發痛通常發作頻繁,每天4次以上。40%-50%的患者疼痛呈陣發性發作,持續時間約15分鐘~30 分鐘。

如何對待癌症病痛患者

  • 對於疼痛病人,要了解其心理活動及實際病情,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同情關心病人。

  • 讓病人樹立起一個堅定的信念,感到有治癒的希望。

  • 分散和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多和病人交談,在病人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病人參加富有情趣的文化娛樂活動,使其保持穩定開朗的情緒。

  • 當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疼痛自然就會減輕。

本回答參考《癌症痛實驗研究進展》,圖片來自於網上。


米小鼠愛喝酸奶


癌症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但並不是只要是癌症就一定會疼痛,其實有很多患者即使腫瘤晚期、終末期也沒有特別明顯的疼痛。

如果按照病期來說,一般規律是越是晚期也是容易出現疼痛,或者說疼痛的症狀更明顯一些。腫瘤晚期引起的疼痛是多方面的。比如腫瘤本身生長引起的疼痛,腫瘤生長巨大引起所在器官或周圍器官的疼痛,像肝癌引起的右上腹疼痛,生長到肝臟被膜時會引起疼痛;腎癌生長侵犯腎臟被膜也會引起脹痛;胃癌局部晚期會導致梗阻引起疼痛。

更直接的疼痛就是腫瘤生長侵犯神經時會引起持續性疼痛,一般不會緩解,沒有間歇性。典型的表現有胰腺癌直接侵犯後腹壁的神經,會引起後背部劇烈疼痛;胃癌直接侵犯或胃週轉移的淋巴結直接侵犯神經,也會導致明顯的疼痛。這類情況都需要較強烈的止痛藥。有時會可能抗腫瘤治療會比較明顯的緩解疼痛。

還有比較常見的腫瘤晚期患者出現轉移病灶後導致的疼痛。代表性的有骨轉移和腦轉移。骨轉移可以發生在多種癌症,比較常見的有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相對少見的胃癌、結直腸癌導致的骨轉移。骨轉移疼痛也是比較劇烈和持續。治療方案在應用止痛藥的基礎上,做局部放療比較有效。特別是脊椎骨轉移,有時需要提前做放療,防治癌症破壞嚴重導致脊柱骨折,引起癱瘓。同時,應用抑制骨破壞藥物,每月一次靜脈滴注雙磷酸鹽。

腦轉移在臨床也不罕見,常見的肺癌、乳腺癌腦轉移。胃腸道癌症腦轉移患者有,但很少。腦轉移會導致腦水腫、頭暈、頭痛,持續性。大都需要放療控制,腦轉移一般來說放療控制效果不錯,但也分轉移的嚴重程度。

晚期患者身體比較虛弱,一般很難自己獨立活動,大都臥床或者坐臥,時間久了,容易產生肌肉萎縮、壓瘡等併發症,也會導致相應的疼痛。

癌症疼痛的治療要根據疼痛的原因進行指標和治本的治療。對於治本,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抗腫瘤治療(手術、放療、化療等)。治標就是應用藥物止痛。

癌症疼痛的用藥原則:口服給藥(首選口服,其次肌注或者外用);

按時給藥:止痛藥應當有規律地“按時”給藥(3~6小時給藥一次)而不是“按需”給藥——只在疼痛時給藥。

按階梯給藥:
輕度疼痛  非阿片類止痛藥士輔助藥物
中度疼痛  弱阿片類±非阿片止痛藥±輔助藥物
重度疼痛  強阿片類±非阿片止痛藥±輔助藥物
個體化用藥:即不能生搬硬套的用藥,根據患者實際的止痛效果,即使調整,止痛藥劑量應當根據病人的需要由小到大直至病人疼痛消失為止。而不應考慮所謂的成癮性對藥量限制,導致用藥不足。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癌症引發疼痛一般多見於晚期癌症,據國外研究報道,癌症晚期的疼痛病發率在70%甚至到95%,像肺癌、腎癌、骨癌、肝癌等這幾類癌症相較於其他類癌症更容易引發疼痛。

癌症為什麼會出現疼痛?

首先是癌症發展所致,當腫瘤逐漸增大壓迫到周圍組織或者神經,就會引起疼痛。

其次心理因素。患上癌症誰都不想,但是當真的患上了,很多人都會心生恐慌、情緒壓抑。一般來說情緒上越是壓抑,越是低落的患者,癌痛現象明顯比其他癌患更重些。

第三,來自於治療上的疼痛,癌症手術切除後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疼痛,化療放療更不用說,副作用很大,容易造成各種組織損傷,從而也可引起疼痛。

癌症疼痛是晚期患者對大的痛苦,如果改善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是晚期患者治療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般來說對於晚期癌痛患者,首先考慮是止痛藥,使用止痛藥原則上按照WHO三階梯階梯,第一階梯代表藥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第二階梯用藥有天花板效應,弱化,第三階梯代表藥嗎啡。在使用止痛藥時,能口服儘量口服,不要注射或者輸液,方式上要藥物可能引起的各類副作用。

其次,同時手術、放化療手段來抑制腫瘤,如椎體轉移的癌痛,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椎體病變後,癌痛就會大大減輕。

第三用雙磷酸鹽藥物治療肺癌骨轉移,肺癌骨轉移的癌痛比較常見,雙磷酸鹽藥物能緩解骨溶解代謝,加劇骨代謝進程,是目前治療肺癌骨轉移比較常見的緩解方法。

第四,通過食物改善。癌症最大的剋星還是患者自身免疫抵抗力,多吃些能改善免疫抵抗力的食物,如蘆筍、蘑菇、牛奶、雞蛋、魚肉等等,加強免疫力,緩解癌痛,穩定病情。

抗癌健康網努力打造一流的癌症腫瘤醫患交流平臺,歡迎關注,一起學習交流抗癌健康知識!


抗癌健康網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疼痛也許是最難說出口的。一方面,人們可能認為癌症患者的疼痛是正常現象;另一方面,人們也可能習慣了自己咬牙承受疼痛的折磨。但其實,疼痛並不是罹患癌症的一部分。疼痛管理作為癌症治療的一項重要內容,癌症患者既不需要也沒必要去默默忍受疼痛所帶來的身體影響、生活影響甚至是精神影響。

癌症患者為什麼會疼痛?

癌症患者之所以會出現疼痛,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腫瘤病灶本身。取決於癌症的類型、癌症所處的階段、是否存在其他的健康問題、以及對於疼痛的耐受性,不同患者的疼痛程度並不相同。

癌症疼痛可能由於腫瘤壓迫神經、骨骼或器官引起。

骨痛、盆腔痛、肝痛、腸痛、胸痛、臂叢神經痛、頭痛等,都是常見的癌症疼痛類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腫瘤轉移到了脊柱,就有可能壓迫脊髓的神經,造成脊髓壓迫。脊髓壓迫的第一個症狀就是背部或頸部疼痛;此外,也會出現手臂或腿部的疼痛。

癌症疼痛可能由於癌症診斷或癌症治療引起。

根據手術類型的不同,通常會出現持續數天至數週的疼痛。

化療/放療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疼痛。

化療通常會造成周圍神經病變,也就是手、胳膊、腿、腳的疼痛、灼熱、刺痛等異常感覺;此外,化療還會造成口腔潰瘍,這種口腔和喉嚨的疼痛會造成人們的進食、甚至說話困難。

放療通常會造成放射性黏膜炎等放射性損傷,取決於放療部位的不同,疼痛的類型也不相同。

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應該如何進行?

管理癌症患者疼痛的最佳方法就是找到疼痛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幾乎所有類型的癌症疼痛都可以被控制並減輕。

非阿片類止痛藥物或非甾體抗炎藥都是常見的疼痛管理藥物。根據疼痛的不同程度,患者通常也會被給予不同的治療藥物。

當然,擺脫癌症疼痛的辦法不僅僅是服用藥物,還可以進行手術、放射治療、介入治療、PCA治療等。

以上,就是關於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的一些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在中國人傳統的印象中,忍受疼痛是一個值得稱讚的品質。但我們想告訴您的是,疼痛就要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說出來,才能獲得高品質的生活質量。


美中嘉和小衛士


您好,我是齊冬梅,一位中醫腫瘤科的大夫,能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癌症是人體在環境汙染、細菌、真菌、病毒及其遺傳特性、內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亂等等各種致癌物質、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導致身體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的結果,常表現為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而疼痛是癌症患者一個常見的主要症狀,對癌症患者來說,疼痛是最令人煩惱的併發症。

總的來說,癌症之所以會痛,是因為癌細胞是一種失控狀下的惡意生長,奪取營養,強佔地盤。壓迫神經而痛感明顯、病人因器官受損和機體營養不良呈現惡液質,衰竭很亡。

由於少數腫瘤有內分泌功能,可產生非轉移性渾身症狀而出現疼痛。如骨關節病綜合症——杵狀指、多發性肌肉神經痛、重症肌無力、骨關節痛和骨膜增生等。對於晚期癌症病人,可能是由於機體過度消耗,營養不良導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如褥瘡、便秘、肌肉痙攣等造成的疼痛。

還有些是與癌症治療有關的疼痛,比如: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難免會損傷神經等,手術後局部引流不暢、切口感染、不癒合、疤痕形成,均可造成疼痛。如乳腺癌手術後疼痛發生率為6%,多於肋間神經損傷、上肢水腫、疤痕和切口不癒合有關。

在化療過程中,由於使用藥物不同,導致疼痛機制複雜而表現各異。神經毒性藥物以周圍神經痛為多見,除肢端麻木,還表現為腹痛和手足燒灼樣疼痛,停藥後多可以消失。化療藥物多可以造成靜脈炎,外滲時可造成無菌性炎症,如阿黴素、絲裂黴素等。有一些藥物本身是發泡劑,當溢出血管外時可造成劇烈燒灼樣疼痛,常使病人徹夜難眠。某些藥物(如環磷酰胺)在體內代謝後,經輸尿管排至膀胱,刺激膀胱及尿管而發生疼痛。

還有就是放射治療,可致放射性皮炎,特別是放射性皮膚潰瘍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放療後造成局部纖維組織增生壓迫而產生疼痛。骨腫瘤經過高劑量放射治療後,可降低骨密度,甚至出現骨折而造成疼痛。放射治療也可以使神經損傷產生疼痛。

與此同時,化療均會使病人免疫力低下,特別是兩者聯合應用,或晚期腫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易伴髮帶狀皰疹等而產生疼痛。 

還有就是直接由癌症造成的疼痛,腫瘤細胞一般呈膨脹性或者浸潤性生長,易形成腫塊而壓迫周圍組織或阻塞各種“管道”,如淋巴管、腸管等引發疼痛。浸潤性生長也可能侵犯神經、胸腹膜、淋巴管和血管等而引起疼痛。此外,腫瘤細胞的高代謝和乏氧易造成組織代謝產物增加,尤其是一些致痛物質如氫離子的增加,從而造成疼痛。骨膜、血管和腫瘤局部浸及神經等造成疼痛。如原發性乳腺癌侵及肋骨、肋間神經和胸膜,腋窩淋巴腺轉移侵及臂叢神經,可刺激造成疼痛。

癌症對於人的折磨是無以言表的,週期越靠後,病痛的折磨越大,所以確診為癌症之後一定要積極治療,可以採用綠色安全的中醫治療,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根據辨證採用益氣固本、扶正祛邪等方法調理,對於增強患者體質,抬高生活質量,延緩生存期限有很好的效果。

我是齊冬梅,和癌症打了一輩子交道,大家有什麼關於癌症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回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