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被稱為19世紀歐洲“三皇會戰”的奧斯特利茨戰役是怎麼打的?

炮炮公


“三皇會戰”因歐洲三個大國的皇帝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西斯二世和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全部親臨戰場得名,發生於1805年12月的奧斯特里茨村。

1805年7月,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10月法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戰敗。烏爾姆戰役後,法軍長驅直入,於11月13日攻下維也納,然後北上進擊俄奧聯軍。當時,俄奧兩國主力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西斯二世的直接督陣下,集聚在普拉岑平原一帶。

11月21日,拿破崙率領麾下大將繆拉、拉納和蘇爾特三軍進駐奧斯特里茨,並誘使敵軍在此進行了決戰。為此,他放出一系列煙霧彈使得敵人相信此時此地的拿破崙軍隊較弱,並主動暴露右翼在聯軍面前吸引其進攻。聯軍方面除俄國庫圖佐夫將軍之外都被拿破崙的誘敵之計迷惑,作戰計劃正中拿破崙下懷。12月2日即拿破崙加冕一週年之日,法軍以65000人對陣87000人的俄奧聯軍,拿破崙以分割聯軍、各個擊破和分批投入己方新力量的計劃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聯軍死傷、被俘者達 35000萬人,而法軍損失還不足4000人。聯軍的大炮、輜重也盡歸法軍。

12月26日法奧簽訂普列斯堡和約,奧地利承認法國對意大利的佔領,將威尼斯、伊斯特利亞、達爾馬提亞割讓給由拿破崙本人任國王,其繼子歐仁·博阿爾內任副王的意大利王國,又將斯瓦比亞、提羅爾分別割讓給了法國附庸符騰堡和巴伐利亞,還要向法國大量賠款。俄軍逃回本國,奧地利割地賠款,第三次反法同盟實際上已瓦解,並直接導致存在了約9個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於次年的實際解體。由拿破崙統治的、遠遠超出本國疆域的大帝國建立起來。


國家人文歷史


百度可以搜索,所以我就不復制粘貼了。所謂三皇是指俄皇奧皇和法皇,俄奧聯合對付法國拿破崙。戰役地點是今天捷克境內的奧斯特里茨村,時間1805年2月。俄奧八萬六,法軍七萬三。拿破崙主動放棄利於防禦的普拉岑高地,誘騙俄奧先發動進攻打擊法軍右翼,法軍堅守並反攻導致俄奧聯軍進攻受挫,沙皇沉不住氣就把佔領普拉岑高地的一個軍拿去支援,而法軍迅速佔領這個高地,沙皇發現形勢對自己不利,便把總預備隊派出來奪回高地,幾經進攻依然失敗,法軍開始反攻,特別是左翼法軍進攻猛烈,導致聯軍右翼和中央崩潰,聯軍左翼最後被圍不得不從冰凍湖面撤退,而法軍炮轟冰面導致俄奧聯軍大敗。法勝,俄奧敗。法損失8500,俄奧損失26000。此戰之後,法軍的控制範圍從西歐擴展到中歐,開啟了法國極盛的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