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中國,有多少存款才有安全感呢?

白宮裡的黑色少女


存款,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並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存款的多少,往往意味著一定的安全感。簡而言之,到了中年之後,存款越多,往往意味著一定的安全感,存款越多,安全感越高。然而,對於當前不少年輕人來說,不要說百萬存款,甚至還處於負資產的狀態,而存款似乎成為了少數人的專利。確實,對於當前的年輕人來說,身上揹負的壓力確實沉重,例如房貸、車貸、彩禮、社保、子女教育費等,都足以壓垮一個年輕人。所以,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存款,恐怕並不容易,階層固化壓力日趨明顯。在中國,擁有存款本不容易,如果擁有百萬存款,更是難上加難。或許,對於不同的年齡層,會有不同存款的要求,例如45歲以上,擁有百萬存款可能會更安全一些,同時仍需要為自己購買好醫保社保,再配合一些商業保險。如果65歲以上的老人,因為有養老退休金的補充,再加上百萬存款,可能生活上會有更大的保障。至於30歲左右的年輕人,存款大概30萬至50萬,可能靈活性更高一些,但社保醫保以及商業保險也不可忽視,同步補充,增加自己生活的安全感。


郭施亮


這個得根據階段!比如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覺得有兩萬塊在卡里就好安心了,哪知道後期買房子根本不解決問題!後期卡里錢越來越多,多了就花了,買房子,裝修,買車,結婚,生孩子,買房子,生孩子,卡里錢越多花的越多,我的想法是錢放在手裡貶值,還是花出去體現價值!所以最後我想等到50歲!手裡有錢才叫有錢!最少按現在貨幣計算200萬吧!!!


家有男保姆


一、 年齡因素

雖然說存款這東西很重要,不過也是要看對誰來說。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溫柔的家庭,有趣的夥伴和喜歡的棒棒糖,這些都比大人口中的“存款”要重要得多。對“存款”數額的要求取決於生活的壓力。就拿一個三十歲的普通青年來說。這個年齡可以說是人生的一道分界線,也許已經結婚或者是計劃結婚。對於男方來說,需要準備婚房以及聘禮。不以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來舉例,就拿一個普通的二三線城市來說,全款買一套房子就需要六位數的人民幣。這已經是數額不小的一筆錢了。一個普通職員的月薪一般是五千塊錢左右,工作十年的總工資也不超過六十萬。可是還要生活呢,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哪一樣不需要花錢?所以對一個三十歲的人來說,有房有車,沒有貸款,只要有幾萬用以應急的存款就已經是安全感爆棚了。而對於工作一輩子的老年人,在我國的社會中,大部分人都會將孩子的孩子養育成人、結婚買房甚至還要管第三代人,那麼只要自己的孩子工作比較穩定,老兩口不得大病的情況下,每月固定的退休金,家中再有十幾萬的存款也會感覺比較有安全感。

二、 對生活的調節

雖然現在的社會節奏快是帶給人們焦慮感的主要原因,但是最核心的還是主觀因素,即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詩人陶淵明當年選擇避世隱居,除了為人稱道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怕是也有不喜歡官場爭名逐利的生活方式。而身在現代的我們,身處這樣的生活節奏,就真的喜歡這樣的生活節奏嗎?真的習慣這樣的生活節奏嗎?有人存款五萬還有人存款十萬,有人存款十萬還有人存款一百萬。最重要的不是一昧的向前追趕,這有可能會拖垮自己,曾經有一個同事,勤儉節約,拼命的工作為了賺取加班費,這一干近三十年,家裡置辦了幾處房子、車和車庫,每天的生活節奏都安排得非常緊,於去年的時候腦出血,幸好搶救得及時,但是身體也不如從前了,所以無論有多少存款也不能保證你可以幸福的生活,因為錢是賺不完的,年輕人固然要奮鬥,因為還有好的身體為了將來美好生活努力,但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不要再去透支自己的身體,學會適時的調節自己,放空自己,整理好心緒,接受現實情況,才是獲得安全感最好的方式。


坤鵬論


這個問題扎心了!想必大多數人都會摸摸自己的口袋,趕緊轉身去搬磚了。

在中國,國家對2016年居民家庭在銀行的存款進行了統計,十四億人口中,平均每人存款在2萬元左右,存款超過50萬元的不到0.5%,存款超過100萬元的連0.1%都不到,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內陸和西部經濟落後地區的存款,那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奢望每個人在銀行裡能有存款,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有錢就有了保障,這是一個人人都有的共識。可錢在哪兒呢?

現在幹什麼都要錢,就拿一個孩子來說,從生下來到結婚,沒有個百八十萬真的燒高香了。女孩子還好說,男孩子那簡直就是一個“開發銀行”,就結婚一樣事,彩禮呀、買房、買車,那真的是在燒錢。所以,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楞是沒人願意生,養不起啊!

如果說,真的想要有安全感,那麼到底有多少存款好呢?

這個得分地區來說了。一線城市,至少四五百萬吧;二三線城市兩三百萬湊合;四五線城市及小縣城,一百萬勉強;農村家庭,有個五十萬不心慌。這些都是保守的估計,最起碼在關鍵時候能應急。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想歸想,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沒有多少家庭能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還是洗洗睡吧,明天早起去搬磚。


麥客的婆姨


不算房產,1000萬流動資金吧


用戶3157455201


覺得能養活老婆孩子就挺高興的,安全感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變化。


shevchenko572


無戰爭為安


啟新裡


安全感來自於風險可控!

在我們國家,有房有車有存款的狀態還是不錯的,最好還是無貸款,這樣的生活就應該是不錯的生活了。但是想要有安全感的生活,那麼肯定是存款起碼可以抵禦失業的風險,只要是存款利息可以抵禦失業的風險的話,那麼就可以說是比較有安全感的存款數額了。

當然了,現在消費的誘惑是越來越大了。不說別的,就說手機基本上就是兩年一換代,感覺現在要是想花錢,一年多少錢感覺都能夠花出去的。因此,想要有安全感,一定要減弱自己的消費慾望,儘量減少消費,降低消費,這樣才能夠存一些錢。否則看到什麼都想買,那麼所有信用卡刷爆都滿足不了的。

現在我們全國的平均工資大概一年6萬元左右吧,那兩個人的工資大概就是12萬元左右。如果存款理財能夠達到12萬元的兩個人的平均收入的話,感覺上肯定是比較有安全感的。當然了,這個安全感也是相對的安全感了。

如果按照理財利率5%來算,那麼要240萬理財才能夠達到一年12萬的利息收入。也就是說如果有240萬存款的話,是不太害怕暫時失業的了。也就是基本上達到了財務自由的一個狀態,但是這12萬感覺上真的是有點不經花的。只能是滿足一個基本的花銷罷了。

1個月1萬元的生活費,現在看起來還是可以的,但是絕不敢隨便花的。還有一點就是要保持身體健康,一定要保持健康,否則到醫院一趟估計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最近一個新聞就是住一次ICU61天花費了170萬,其中曬出一個單子是104萬的。這個不知道醫保能夠承擔多少,因為好多藥和檢查可能醫保不報的,如果醫保只能承擔50%的話,這樣的花銷基本上可以讓99%的家庭生活下降一個或者多個檔次了。

綜上所述,如果有房子有車,沒有貸款,想要安全感的話,估計有240萬左右的銀行理財存款,基本上就比較有安全感了。不過最好自己身體健康,家人身體健康,不要有大病,否則有可能安全感也不是那麼強的。


睿思天下


把貸款還完就很高興了


懂車小勇


我個人覺得,自己有兩百萬就存款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