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醫院手術時拒絕家屬進去觀看?

DNF小風


除了大家所提到的要遵守手術室無菌原則之外,還想就自己的經驗談一下。


媽媽之前做體檢,發現卵巢囊腫,考慮畸胎瘤。於是快速聯繫了科裡最好的教授,辦理了住院,安排好了手術。

媽媽排在第一臺手術,我穿了手術衣陪媽媽在手術間等待開臺。

一般病人八點多就會送到手術室,但是要等到麻醉醫生手術、醫生交完班和查完房後才會開始手術,因此這段等待的時間,病人可能會很焦慮。其實在陪媽媽做這個手術之前,我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工作都快忙死了,哪顧得上巴巴等著手術病人的心情,臨床就是這樣。

陪媽媽聊天,緩解她的緊張情緒,很快手術開始了。其實對於這位教授來說,這個手術是非常小的手術,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但是手術前他依然請請我走出手術間迴避。

“你自己是醫生,應該知道,家屬在旁會增加手術醫生的壓力。”我表示明白,然後走出手術間,在手術室外等待。

等待的過程的確非常緊張,儘管只是很小的手術,因為自己經歷過,所以很能理解在手術室外等待家屬的心情。

手術可能過程可能非常順利,也可能遭遇不順,如果有家屬在旁觀看,無疑會增加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和護士的壓力,這對病人其實並不是好事。


婦產科小超人


還進去觀看,我在門診碰到一個橈骨遠端骨折的,感覺手法復位完全可以,就一瞬間的事,所以就直接在門診復位了,是個男患者,復位時候患者哎吆了一聲,結果患者女兒一拳就砸在我後背上了,那個痛呀,因為剛給她爹復位完,不能鬆手,夾板固定後去複查復位良好!之後,無論是那個女孩還是其他家屬,提都沒提這個事,彷彿沒發生,我追問他們你們打了人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你猜她媽怎麼說,女孩打的能有多疼?你閨女好歹20了,真心是日了狗的感覺,不想多事所以也懶得計較了,但從此以後再也不會讓我背後站人了,治療時候必須家屬出去,否則你自己來!

在這個問題上,如果家屬在手術室會因為無知問這問那,做一些違規操作,你是來做手術還是來陪家屬聊天的?病人的生命誰來保障?不要以為家屬的關心很重要,在專業年前他就是在瞎擔心,有時候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增加不確定變數!



張叡昊


說實話,醫院手術時不讓家屬觀看,是為了家屬的身心健康考慮。

在一些大型的教學醫院,是設計了手術參觀室的,醫學生和來參觀學習手術的醫生可以在參觀室居高臨下參觀手術過程的。

但是,家屬來參觀會怎麼樣?

會嚇暈,嚇瘋的

真的不是開玩笑

做手術是一個非常血腥的過程,對於很多沒有學過醫,沒有接觸過手術的人來說是非常可怕很恐怖的。

我電腦裡面有很多圖片,都沒辦法放在網上,連繫統審核都過不了,太過於血腥了。

你要想想,你要目睹醫生在自己親人的皮膚上用刀拉開十幾釐米長的口子,口子劃開之後,是一層層鮮紅的肌肉。然後醫生再用鐵鉗咬斷一根根肋骨,或者是用電鋸將顱骨鋸開露出大腦,又或者是將腸子一節節掏出肚子……比你看過的任何一部恐怖片都要血腥。


上次,有一個學生,是做xx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生,要和我們一起做一個關於大腦腦電的研究。要在手術中記錄一些數據,她也跟著一起進了手術室採集數據。她進了一次手術室之後就再也不想進第二次了,連續兩天沒有吃飯。

她給我說“看著你們拿著電鋸鑽人腦袋之後,我做夢都夢見自己被被人打開了腦袋”


真的,相信我,你是不想看手術的。如果你們想見識一下手術什麼樣子,可以看看《仁醫》這部美國電視劇,裡面手術場景有很詳細的描寫,很不錯。


人體探索者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手術拒絕家屬進去觀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手術要求無菌的環境

做手術的時候,醫生需要更換手術衣,外科洗手,戴手套,手術切口需要消毒,鋪巾,術中遵守嚴格的無菌操作原則。家屬會懂無菌原則嗎?知道哪裡能碰,哪裡不能碰,距離手術檯要多遠?如果汙染了手術環境,術後出現切口感染,發熱,化膿等情況,算是誰的錯呢?

第二,手術都比較血腥

手術都是比較血腥的,術中切口組織,將內臟赤裸裸的暴露在醫生的視野之下,一般的家屬能夠受得了嗎?不會出現暈血,噁心或者嘔吐等不適嗎?有的人甚至會暈過去,醫生在做手術的同時,難道還要搶救患者家屬嗎?

第三,增加醫務人員的壓力

患者家屬在旁邊監督你做手術,本來手術就是非常緊張的,醫生需要全神貫注的做手術,家屬在旁邊會增加醫務工作者的壓力,還要分神觀察患者家屬的情況。誰也不能保證手術不會出併發症,萬一手術中出現了問題,患者家屬會不會不理解,會不會對醫務人員的安全構成傷害。

如果患者家屬大鬧手術室,不僅會對患者的健康帶來危害,還會殃及其他的手術患者還有醫務人員的安全,後果不堪設想的。並且,手術室的設備都是非常昂貴的,很多都是百萬級別的,如果有損害,賠償起來也是一大筆錢。

所以,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讓患者家屬進去觀看手術,儘管大部分人都是通情達理的,但是政策和法律就是用來防住小部分人群的。


普外科曾醫生


我是麻醉醫生,請跟隨我走進神秘的手術室。

在我國,大多醫院都不允許家屬走進手術室近距離觀看手術。為什麼呢?原因有下面幾點。

  1. 手術室無菌消毒的原因,目前大多三甲醫院的手術室都是層流手術室。層流手術室採用空氣潔淨技術對微生物汙染採取控制,從而使空間環境中空氣潔淨度達到手術要求,並提供一個合適的溫度,溼度,舒適度的環境。使得手術感染率大大降低,從而保證患者儘快恢復。手術室的空氣是一個正壓系統並獨立於外界環境,手術室的空氣可以往外跑,外面的空氣不能自由進入手術室。手術經常要做空氣培養,檢查手術室的菌群數量。每個手術間也要嚴格控制手術人員和參觀手術人員。進入手術室的每個人都要跟換手術室參觀衣或者手術衣,以防大量塵埃和細菌汙染手術室。如果大量家屬進入手術室勢必影響手術室空氣質量,增加患者感染幾率。



  2. 家屬的作用,家屬進入手術室不會給手術治療帶來任何幫助;家屬進入手術室會增加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家屬進入手術室會妨礙手術進度;面對手術意外時,進入手術室的家屬會成為搶救病人的阻力;家屬在手術室容易破壞手術無菌原則;家屬進入手術室可能洩露其他病人的隱私;很多時候患者的隱私也需要家屬迴避。不過有些醫院出現一些意料之外情況時,偶爾會允許家屬短暫進入手術室。

  3. 家屬進入手術室大幅增加手術室成本,降低手術防護安全等級。

例1,夜班時一夥年輕人喝酒鬧事被砍傷,緊急送入手術清創,因為酒精作用在手術室追打醫護人員,砸壞手術室貴重儀器設備。最後竟然要進入正在進行手術的手術間破壞。等到110警察出動才制服這夥年輕人,最後造成手術室損傷近40萬。嚴重影響正在進行的手術,病嚴重破壞手術室消毒質量,危害其他患者安全。


例2,一小孩進入手術清創,為了緩解小孩子恐懼感,同意其父母陪同清創。可是當看到小孩流血和哭喊時,小孩母親自己暈血,“砰”的一聲倒地,清創醫護人員緊急呼喊麻醉醫生急救。這就嚴重妨礙了手術的進展,同時增加了患者家屬的危險。

例3,一急診患者進入手術室後突然心跳停止,我們一邊急救,一邊告知手術外家屬。可是家屬情緒激動,衝入手術嚴重妨礙心肺復甦。最後被醫院保安帶出手術室。幸運的是我們通過各種手段最後挽救了患者,如果家屬一直鬧下去妨礙搶救,患者很可能就此丟失性命。

那我們是不是有其他手段讓患者家屬瞭解手術室情況呢?辦法當然有。比如透明手術室,手術視頻直播。但是這些辦法還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規來完善。未來手術會怎樣,我們一起期待吧。

麻醉醫生的分享,喜歡關注點贊評論,謝謝!


麻醉醫生小康


第一,手術是無菌操作,需要無菌環境,醫生手術前要進行洗手,刷手,消毒,還要穿手術衣,無菌手套等。外科無菌術是手術成功的基石。這些無菌原則即使是有醫學基礎的實習醫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需要在實踐中磨練。想必去過手術室的實習醫生都有過被手術室護士訓斥的經歷吧。就是在這樣的訓斥中才掌握到了無菌術。那麼普通百姓怎麼可能懂無菌原則呢,進去可能增加患者感染的風險,影響手術成功。



第二,即使是裡去了,也只能遠遠的看,手術過程也不能很清楚的看到。手術視野除了主刀,一助,其他的人可能都什麼也看不到,去了也沒什麼意義,再加上手術的血腥場面,一般人也可能hold不住啊。看到親人身上血肉模糊心理上也接受不了。

總之手術室你進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反倒會影響手術的成功。

有路過的實習醫生嗎,記得第一次進手術室的情景嗎?歡迎留言分享。



從醫生做手術的要求上來看,第一做手術是需要一個極度安靜和無菌環境的,如果讓家屬進入以後,沒有做到嚴格的殺菌消毒措施,容易讓患者的體內進入細菌,病菌等,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是致命的!第二,做手術的時候是要用刀子在患者身上拉開口子的,那場面,一般人沒有經過特殊訓練也是接受不了的,如果說這時候家屬出現狀況,或者情緒激動,有可能影響手術的進程。第三,就是讓家屬進入觀看手術,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病人一般手術基本上都是麻醉的,進去了能幹什麼啊!




小今天的日常助理


手術是醫學操作,不是展覽更不是實驗,怎麼能讓人隨便出入進行參觀呢?

首先,醫院的手術都採用安全高效的空氣淨化系統,從百級到萬級標準,目的是確保環境無菌。因此,手術室從建造到設計都要遵照嚴格的標準,確保器官移植、關節置換等手術達到高度無菌的環境。

而醫生從換鞋處開始,要經過更衣室、消毒間、洗手間眾多房間,也要經過嚴格的洗手、消毒才能進行手術。

手術室內,一般分為限制區、半限制區和非限制區。無菌手術室、貯藥室屬於限制區,是不允許家屬進入的。醫生辦公室、醫護人員的休息室、家屬區則屬於非限制區,一般在手術室的入口附近。

所以,手術室不允許家屬參觀,是從保障手術安全的角度出發。

一些城市的私立醫院開設了分娩過程的陪同。在待產室允許愛人陪伴孕婦共同經歷分娩,為的是增強順產產婦的信心,也讓丈夫對妻子的分娩所受的痛苦有更切身的體會。這是因為生孩子不同於手術,生孩子是正常的生理過程,產婦不需要在麻醉狀態下開刀,不需要全程無菌。


遼瀋名醫


1.防止感染 手術室一般為層流手術室,醫務人員都需要換手術衣、換鞋後才可進入。手術過程中需保持術野無菌,手術操作人員和參觀人員都必須遵守一定的無菌操作及活動選擇,而掌握這些無菌選擇需要一定的教育時間和背景。

2.形象醫務人員工作 家屬在會給操作者一定的壓力,無形中增加操作的難度,有時候操作人員無法施展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3.給患者和家屬帶來壓力 因為知識背景的差距,術中很多正常的操作或解剖在家屬看來可能不正常,會給家屬帶來壓力和恐慌,而醫務工作者可能會分神去解釋一些操作的意義,這對家屬和醫務工作者都是一種負擔,影響手術效果。


王勇醫生


為什麼手術的時候拒絕家屬進去觀看?首先,手術的操作是需要無菌的,醫護人員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消毒穿衣,家屬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萬一消毒不好,或者碰到了手術區域,那所有的器械,消毒工作就得全部重來!對於病人和醫院來說,這個代價都是沉重的。萬一病人病情緊急,再次消毒的時候,人可能就已經死亡了!



除了無菌環境的要求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病人的心理壓力,和家屬的心理壓力。有的時候病人知道自己的家屬在身邊,反而會加重緊張情緒。而有的家屬,心理承受能力差,看一眼就倒地上了,別說給病人做手術了,還得搶救家屬。。。。。。

有的時候,一些手術在切除了病人的器官之後,會讓家屬看一眼,以明確病灶切除了,也預防發生不必要的糾紛。有一次我們給一個病人切除了宮外孕病灶輸卵管,放在盤子裡讓病人看了以後,拿出去讓老公看,結果,老公看吐了。。。。。

還有一次,是一個子宮全切的病人,年紀不小了,多發子宮肌瘤。切除了以後,我們的護士端著凹凸不平的大子宮讓病人的老公看了一下,病人的老公直接就嚇得暈倒了。。。。。。



還有生孩子的時候,以前是不讓家屬進去陪產,現在有專門的陪產產房,但是有的老公,根本就不敢進,生孩子那血呼啦的慘狀,孩子還沒生下來,老公暈倒了,還有的看了以後,對夫妻生活都產生了陰影了!

所以,家屬不觀看手術,對於病人,手術的進行,包括自己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當然,如果真是特殊情況需要見證,醫生會請家屬進去,不過,我覺得,大部分人看過了以後,一輩子都不想再看第二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