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得了腦萎縮怎麼控制飲食?

用戶86410651669


腦萎縮是慢性腦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導致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有效血灌注微血管功能不全,慢性缺氧腦組織,腦細胞的腦萎縮的形成影響的形態和功能。病理變化可見腦回變平,腦溝增寬,腦室腦池擴大的腦重量。大腦皮質萎縮。它可分為侷限性和瀰漫性腦萎縮,腦的,小腦,橄欖橋腦萎縮萎縮,皮質和中央萎縮所致的萎縮和範圍不同 大腦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大腦的一點小問題就可能是我們的大災難。腦萎縮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遺傳、腦損傷、中毒、腦血管畸形、腦腫瘤、腦動脈硬化等造成的任何腦部血液循環的改變,都可能導致長期慢性腦缺血的疾病,進而導致大腦萎縮。腦萎縮是慢性腦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導致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慢性缺氧腦組織,腦細胞的形態和功能的影響 如果腦組織血液供應沒有改善,患者就會進入早期病變,情緒行為異常,出現可疑、言語障礙的現象。 所以我們有關更加註意腦萎縮,控制好我們的飲食。

1、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患者提高體質,如果身體需要補充材料對患者一定大有裨益。老年腦萎縮患者必須多補充維生素,專家要補充一些維生素多的蔬菜有抗衰老作用,如:小麥胚芽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長期食用的患者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2,還應該增加脂肪酸的供應,因為脂肪酸是大腦維持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所以患者可以在適當的食物量增加。如:核桃、魚油、紅花油、月見草油等。同時患者避免過油膩的食物,而家庭在烹調時不要放太多味精,味精會引起更多的頭痛、噁心等症狀,所以患者或禁忌味精。

3患者應保持一個合理的飲食,不暴飲暴食。和最好的低糖清淡,避免過鹹,最好不吃鹹菜,少吃或不吃動物脂肪和動物內臟,如肥肉、肥腸和胃。但適當攝入一些優質蛋白質,如牛奶、家禽、魚、蛋,多吃豬肉、牛羊肉,而且肉好。

控制自己的飲食習慣,也減輕了疾病帶來的痛苦。 上述內容介紹了腦萎縮的原因和症狀以及在飲食中可以幫助到我們的食物,相信現在大家應該瞭解了為什麼會出現腦萎縮和在飲食中的注意點,希望能給各位朋友提供到幫助,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病症,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提醒各位朋友,一定要找到致病的根源,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作息及飲食習慣,加強鍛鍊才能讓疾病更好的遠離我們。


時光漫步0828


腦萎縮,多見於50歲以上老年人。由於小腦主要參與軀體平衡和肌肉張力的調節,因此小腦萎縮患者臨床多出現步態不穩,共濟失調,言語不清等症狀。導致記憶和認知能力降低。

發現小腦萎縮,要積極的預防和治療。可以適當的使用中藥來進行調理。


首先,要預防心腦血管,避免小腦萎縮加重。調整飲食結構。

1. 低鈉飲食,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以6g為宜。

2. 多補充水果蔬菜,水果中的鉀含量較高。多吃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食物,注意營養均衡。如蘋果,梨,草莓,山楂,橘子,核桃及堅果類。

3. 以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為主,應“遠三白,近三黑”三白指的是豬油,白糖和食鹽,三黑指的是黑米,紫菜,黑芝麻。可多吃大豆,玉米,牛肉,雞肉等。少吃油炸或醃製食品。

4. 適當輔助一些中藥進行調節,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選擇。


其次,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適當的運動,加強身體素質。

1. 適當的休息,保證睡眠時間充分,不易過晚,每晚儘量10點前入睡。

2. 合理安排運動,結合年齡和自身身體狀況制定科學有規律的運動計劃和時間。

最後,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消除緊張和壓抑的心理狀態,減少外界刺激,保持心情愉悅。定期檢查。

作者:金麗 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 健康管理師


為ta學做營養餐


對於腦萎縮疾病,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積極治療,對此類疾病的治療,選用物理加中醫的療法,能在快速治療的同時,達到有效臨床康復,是一種比較好的辦法,後期結合康復鍛鍊措施,非常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