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廣東自貿試驗區新定位:打造“兩區一樞紐”,權威解讀來了!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深改方案》)。方案有哪些亮點?省自貿辦今天全面解讀:這是三年前廣東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的升級版,可以說是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的2.0版。

省自貿辦表示,《深改方案》明確廣東自貿試驗區要打造“兩區一樞紐”,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值得關注的是,廣東首次在國務院文件中確立了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的特殊定位,而這正是廣州近年大力主攻的發展方向。

广东自贸试验区新定位:打造“两区一枢纽”,权威解读来了!

白雲國際機場。@視覺中國

▍新定位和新目標:打造“兩區一樞紐”

省自貿辦表示,《深改方案》明確了廣東自貿試驗區“兩區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即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深改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這是廣東首次在國務院文件中確立了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的特殊定位。

《深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率先對標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投資貿易自由、創新要素集聚、營商環境便利、輻射功能突出的自由貿易園區。也明確了要強化自貿試驗區同廣東省改革的聯動,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具備條件的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全面實施,或在廣東省推廣試驗。

▍新使命和新任務: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

省自貿辦表示,根據新定位和新目標,《深改方案》提出三個新使命和新任務。

在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方面,聚焦更加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改方案》提出“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機制”,“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環境保護”,這些舉措有利於縮小我國現行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的落差,為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和融入全球化奠定堅實基礎。聚焦形成更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深改方案》提出“建立更加開放透明的市場準入管理模式”和“建設公正廉潔的國際化法治環境”等舉措,為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積累了經驗。聚焦與國家戰略聯動發展。《深改方案》提出,建立服務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綜合服務平臺和促進體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等,形成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的互動和聯動,有助於發揮自貿試驗區對國家戰略的支撐作用。

广东自贸试验区新定位:打造“两区一枢纽”,权威解读来了!

廣州港南沙集裝箱碼頭。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蘇俊傑攝

在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方面,圍繞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貿易中心、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深改方案》以打造全球港口鏈、全球貿易航運物流供應鏈、建設華南國際船舶保稅油供應基地、高端航運服務集聚區等為目標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從設立國際業務總部、跨境服務貿易管理和發展國際貿易新業態等方面強化國際貿易輻射功能。提出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參與金磚七國交易所聯盟,推進創新型期貨交易所建設,建設再保險中心等,著力推動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方面,《深改方案》提出了對港澳在金融、商貿、法律、航運等領域進一步開放的具體措施。注重發揮港澳科技優勢和開放平臺作用,創新科技合作機制,促進港澳優勢資源與廣東自貿試驗區的有機融合。從平臺、稅收、基金和商事登記等方面,提出“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合作示範基地”,有利於率先形成青年創新創業的制度環境。攜手港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完善“前港、中園、後城”合作模式”,與沿線國家自貿園區在投資、貿易、金融等方面開展功能對接,為推進“一帶一路”提供了新思路。

▍新突破和新舉措:設立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省自貿辦表示,《深改方案》在四大領域有新突破和新舉措。

首先是創新粵港澳深度合作方面,《深改方案》對港澳專業人士執業作出了特殊制度安排,如“研究推進在自貿試驗區工作的港澳專業人士通過培訓測試的方式申請獲得內地從業資格,其在港澳的從業經歷可視同內地從業經歷”、“研究在建設領域(包括規劃、工程諮詢、設計、測量和建造等)取得香港執業資格的專業人士在自貿試驗區港商獨資或控股的開發建設項目直接執業或開辦工程技術服務有關企業的模式”。拓展了香港專業服務業經營範圍,如“允許自貿試驗區內港澳與內地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的內地律師受理、承辦內地法律適用的行政訴訟法律事務”、“允許港商獨資或控股的開發建設項目試點採用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對自貿試驗區內港澳航線作為國內特殊航線管理”等,突破了粵港澳因三地專業服務因管理規則不同造成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深改方案》提出在珠澳口岸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和“入境查驗、出境監控”的查驗通關模式,是對現行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查驗模式的進一步創新。

在擴大市場準入方面,《深改方案》提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對符合條件的外資創業投資企業和股權投資企業開展境內投資項目,探索實施管理新模式”,“除特殊領域外,取消對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限的特別管理要求”。意味著2018年將出臺新一版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在先進製造業、金融等領域將對外資進一步開放,同時,鼓勵外資以股權投資模式加大投資,實現內外資同等待遇。

在支持國際貿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方面,《深改方案》提出“探索推動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拓展至技術貿易、服務外包、維修服務等服務貿易領域,待條件成熟後逐步將服務貿易出口退(免)稅申報納入“單一窗口”管理”、“試點開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項目境內外檢測維修和再製造業務”、“取消平行進口企業保稅倉儲業務時限”,“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備貨業務商品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時先理貨後報關”,“允許自貿試驗區內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人委託廣東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生產產品。優化生物醫藥全球協同研發的試驗用特殊物品的檢疫查驗流程”,“制訂並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汽車平行進口、融資租賃等業態配套監管制度”、“支持在珠海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為自貿試驗區技術貿易、跨境電商、國際維修、平行進口等國際貿易新業態發展帶來實質性的政策利好。

在金融開放創新方面,《深改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外資金融機構深化股權和業務合作”、“積極引進各類國內外總部機構和大型企業集團設立結算中心”、“繼續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交易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大力發展海外投資保險、出口信用保險、貨物運輸保險、工程建設保險等業務”、“支持自貿試驗區積極爭取納入投貸聯動試點”、“建設廣東區域性股權市場,適時引進港澳及國際投資機構參與交易”、“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加快區塊鏈大數據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等進一步提升跨境投資貿易金融服務水平,以及鼓勵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發展的新舉措。

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