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超限制3名外援,泰超和J聯賽會放開外援名額,你是怎麼看的?

廣州恆大球迷群


主要原因是:中超如果放開外援,很可能導致外援蜂擁而至,而J聯賽即使放開外援限制,各支球隊也還是會以本土球員為主,不會有擠壓本土球員發展的危險。


來自日本媒體的消息,J聯賽已經開始考慮於下賽季開始廢除現有的外援政策限制。起因是J聯賽的神戶勝利船已經從巴薩簽下世界巨星伊涅斯塔,不過該俱樂部目前的外援的使用已經滿員,超出了現有的外援名額限制,為了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J聯賽考慮從下賽季開始放寬或者廢除外援政策限制。


不過即使放寬或者廢除外援政策限制,J聯賽也不會出現外援蜂擁而至的情況,一是由於J聯賽大多數球隊的引援經費有限,大批量引進外援並不現實;二是日本球隊的發展之路已經走上了成熟,J聯賽早已經度過了靠引進大牌外援帶動聯賽發展的階段,各支球隊還是以本土球員為主。


這從近幾年亞冠的比賽中就能看出,代表K聯賽和J聯賽的球隊經常會排出沒有外援或只有一兩名外援的首發陣容,但是球隊的實力並不會削減多少,顯示著這兩個聯賽本土化的決心,哪支球隊花費大價錢引進大牌球星,反而會成為聯賽的另類。


打個不太恰當卻比較易懂的例子,有兩個人,一個不能溫飽,一個早已走上小康,如果說讓他們在一個月內敞開著吃肉不花錢,不能溫飽的估計能吃到撐死,而走上小康的可能會多吃點,但不會有太大變化。


這就是中超和J聯賽的對比,如果給中超放開,估計會出現全外班,而在J聯賽,還是會以本土球員為主,即使放開外援,也有全日班的球隊。


英超那些事


在弗蘭、波多爾斯基甚至是將要加盟的伊涅斯塔,都突顯J1聯賽的變化。而日媒《日刊體育》中所說的,目前J1聯賽球隊最多可以派出5名外援上陣,而來年更加可能實現“全外援”球隊。這對於在亞冠強勢崛起的中超聯賽,卻走著完全相反的外援道路,實在難以讓人明白。


其實,如今的中超聯賽也並沒有當年J1聯賽那樣的成功,畢竟中超只是吸引了球迷的注意,還沒有喚醒中國民眾對足球的喜愛。當中超俱樂部依仗“金元足球”高速行駛的時候,中國足協卻強行將這列“高鐵”攔下。這到底是為了聯賽“可持續發展”,還是讓J1聯賽趕快跟上?


“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當日本足球不斷革新的同時,中國足球遇到大好良機卻選擇“倒車”。這不僅是錯過了更多頂級外援為聯賽炫技的機會,還錯過了中國足球接近甚至超越日本足球的大好機會。當我們對中國足球“恨鐵不成鋼”的同時,這樣的“剎車”或者“倒車”,對於中國職業足球發展以來也是見怪不怪的。


您的“訂閱”是我的動力,請大家“關注”本人的頭條號,醫學與體育相結合是特色!一起聊球,一起支持中國足球!


啟航帥


說實話,看不懂足協限制外援的做法。投資人想花錢,引起更多人關注國內聯賽,足協就是不讓。現在好了,伊涅斯塔、託雷斯這些球星都選擇了日本J聯賽,此消彼長之間,中超東亞第一聯賽的位置恐將不保。

過去幾年間,中超聯賽崛起的勢頭非常明顯,各大資本也都願意投錢買人。任何行業,沒有錢是火不起來的,也做大不了。足球行業引來了資金,不過卻最終被足協給橫欄一道,不讓亂花。

想想那幾年的轉會窗口,胡爾克、奧斯卡、塔爾德利、保利尼奧、奧古斯托、拉維奇、熱鳥這樣的球星,陸續來到了中超,歐洲足壇對於中國足球的關注度也在大幅提升。現如今,球隊想要買人太難了,甚至要花雙倍的錢。

聯賽是聯賽,國家隊是過國家隊。英超夠火爆吧?英格蘭的成績也就一般般啊。


球事百科


中超在甲A假球的風波後,一蹶不振,最近隨著2013年和2015年廣州恆大拿下亞冠冠軍,重回巔峰,有種成為亞洲第一聯賽和世界第六聯賽的趨勢,可惜好久不長,足協的一道道新政再次把中超降溫,讓外援寸步難行,讓世界球星望而卻步。

隨著中超3外援政策,而泰超和J聯賽會放開外援名額的亞洲大環境下,會讓更多的球星放棄中超去日本J聯賽及泰超去。最近的伊涅斯塔和託雷斯就是最好的證明,隨著神戶勝利船的官宣,本是油夾丸子要成重慶火鍋撒尿牛丸的,最後成了日本的章魚小丸子,雖然是個玩笑話,但讓世界球星放棄中超的最大理由:就是每年出幾齣的中國足協新政。中國足協的新政是阻礙中超及中國足球發展的,原因如下:

  1. 中超注4上3,讓戰亞冠球隊寸步難行,上港和恆大的被淘汰是最好的說明。聯賽裡3外援,亞冠裡3+1,使得一外援沒有中超比賽來保證狀態。加上中超U23政策使得打中超一戰術,亞冠一戰術,累暈外教,更拖垮球隊。


  2. 引援調節費,俱樂部買個球星還要給足協錢,等於雙份,讓恆大今年外援引援故步自封,沒有引入泰達棄將古德利,也讓恆大實力下降,讓奧巴梅楊和納英戈蘭與中超擦肩而過。

  3. U23政策讓中超球隊毫無技戰術可言,換人成了機械化,你知我知,比賽結束前統一換U23球員來湊數,外國轉播中超聯賽,這不是讓人笑話嗎?這叫不職業。

  4. 外援再中超難,裁判能力低下,球員惡性犯規多,足協只能罰單來湊數,不能有效解決。外援再中超一受傷就等於丟了飯碗,中超外援名額緊張,俱樂部只能接觸合同換人,登巴巴和J馬就是正好的證明。

  5. 中超巨星來少了,亞冠成績差了,看球的人也少了,小孩也不關注足球了,家長也覺得踢球沒出息了,這是惡性循環,聯賽是足球之本,中超強了,長時間強了,自然而然會出現一批好球員,你認同嗎?

感謝恆大,把中超和中國足球再次推向高潮。可惜中國足協的不給力,小編覺得中國足球的最大問題在於:非專業管理,乒乓的伯樂能找出足球的千里馬?非也,非也,這就是骨質問題,如果不解決,中國衝亞洲走世界,只是盜夢空間,難以實現。

或許學J聯賽,放養中超,會是一條出路,總比現在所謂新政調控的好,就算國家隊還是不長進,起碼還有亞冠,還有周周可看的精彩中超,你認同嗎?


智道足球


砸錢的原因就是名額太少,有限的三名額肯定照著有名的去哪自然便宜不了,相反放開外援人數那俱樂部的選擇範圍就廣了,像歐洲二級聯賽力不乏便宜又有能力的球員,這樣自然就不會只盯著那幾個世界級的球員了,而且聯賽水平將大幅提高,自然就會帶動國內球員水平,外教的執教水平才能因為有了人員架構才能實現,看看現在的外教來一個走一個,是人家水平不行嗎?絕對不是,就是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球員沒法理解他的執教意圖,國內球員水平實在太低了,若聯賽再閉門造車中國足球看不到任何反轉的希望


波波亞亞好生活


這是職業體育的特點。人員的流動。竟爭的殘酷。這才是職業足球的特點。為了保護而保護這種一廂情願的事情也只有中國足協能做的出來。我是堅決支持放開外援政策的。我的觀點是允許各俱樂部註冊五名外援。上場人數也是五名(什麼註冊四名上三名的這種政策,替補席上的那位就是浪費)把一切交給主教練來安排戰術和人員。順應潮流。與時俱進。這句話用在足球層面。用在職業體育上也是通順的。足協現在唯一該做的事情。是想方設法在全國各地多修足球場 。想方設法培養基層合格的足球教練員。當然基層教練收入也得相應增加。中國足球現狀長期這個樣子。完全是人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