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ICEY》從Steam轉去手遊後,依然火爆?

愛情灰常假


《ICEY》是一款steam平臺上的2D橫版ACT+META遊戲,這款遊戲的特色可以說是它的旁白,遊戲主要角色是艾希和旁白,在遊戲中主要通過旁白的提示,跟隨艾希去戰鬥和發掘遊戲中的真相,遊戲的自由度相對比較高,可以自己決定扮演什麼角色。



首先端遊本身這款遊戲就非常的優秀,在steam上也頗受歡迎,這款遊戲真的可以說是一款包裹著動作遊戲外衣的陷阱,在一開始說過,這款遊戲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旁白君,在遊戲裡面,你需要與旁白君對抗,思考何為遊戲,何為真相,如果一味的跟隨旁白君的指示有時候真的會涼涼。


這款遊戲本身的遊戲性比較強,它本身雖說是動作遊戲,然而卻需要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斷,在崔妮蒂的那一幕,當時我當它是非常強大的boss,抓緊時間瘋狂輸出,然而在一刀之後就直接倒了,當時真的懵了,彷彿殺了一個無辜的普通人,也開始對一路都陪伴左右的旁白君產生了懷疑,甚至有點生氣。



類似於這樣的劇情還有不少,旁白君的加入使這個遊戲的可玩性和遊戲性高了不少,這是一款不簡單的動作遊戲。轉手遊以後,操作手感和遊戲內容跟端遊的差距並不大,比較完美的還原了這款遊戲端遊的內容,整體畫面也比較流暢,畫質的話也還可以吧。最受玩家好評的還是旁白這個非常矛盾的角色,很多人都對他又愛又恨,當然我也是。旁白君都快成了遊戲的本體了,幽默有趣的說話方式,讓整個遊戲不會那麼單調,有時候覺得調戲調戲旁白君也是非常好玩的哈哈哈,有時候如果不按著設定來,他甚至會生氣,哈哈哈,真的很可愛。



同國內知名的2D格鬥遊戲DNF一樣有比較多有趣的梗,例如“買bug送遊戲”“土豆服務器”之類的梗,早在端遊的時候就被玩家掛在嘴邊,當然梗玩多了原先不知道這款遊戲的人覺得有趣也會去了解了解~更何況手遊比端遊便宜啊!買買買!其實遊戲梗這種東西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在宣傳遊戲。



遊戲有高速戰鬥,巨型boss戰,Meta元素等特點,在遊戲中你要快速的進行判斷,攻擊,配合華麗的技能,打敗各種巨型boss,主要還是這款遊戲的操作難度沒那麼高,相對比較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釋放出華麗的連招,而結合Meta元素使得玩家不能一味的砍砍砍就行,還得通過旁白君的引導加之自己的思考,這款遊戲非常成功的地方在於會把玩家逐漸帶入遊戲劇評中並逐漸改變玩家的思考方式,探索遊戲真正的核心內容。



這是一款一切由自己決定,玩起來有趣又能夠消磨時間的遊戲,因此不管它在pc端還是手機端都能夠受到歡迎。


PS:歡迎小可愛們微信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關注任玩堂微信公眾號,更多新遊資訊盡在任玩堂!


任玩堂


steam轉手遊火爆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ICEY》作為國內銷量最高的獨立遊戲,其遊戲素質可以說是偏上,在國內算佼佼者了,所以在國內口碑發酵的非常快。

而優秀的獨立遊戲放到手機上基本就是天花板的存在了,還有《海之號角》、《泰拉瑞亞》、《我的世界》等等這些比較出名的獨立遊戲,登上手機平臺de時候就很容易把節奏帶起來。

手遊玩家一般來說都是輕度玩家,對遊戲的要求暫時並不算高,但是依舊需要相對好玩的遊戲,畢竟已經受夠了無腦氪金的遊戲,難得有一個好玩的遊戲出來,還有國產加成的buff,國內渠道方大力推薦。想不火都難。


遊戲回聲


《ICEY》作為一款2D橫版格鬥遊戲,利用了未來元素克蘇魯神話搭建遊戲世界觀,雖然這款遊戲的打擊感與同類的格鬥遊戲有所提高,但是動作還是略顯單調,打擊硬直感各種不自然,在這個方面我個人覺得對一款格鬥遊戲是大打折扣的。


不過,在旁白君的出現,他用風趣幽默還帶點詼諧的派白表現,在個主句做指引的同時還爆發了各種比如:“買Bug送遊戲”,“Steam喜加一”,“育碧的土豆服務器”等爆笑梗,讓遊戲添加一些傳統格鬥遊戲元素以外的設定,是玩家提升對遊戲的滿意度,這無疑是這款遊戲最亮眼之處。(所以說旁白君才是遊戲的主角咯)

最後從整體的遊戲結構來分析,格鬥遊戲的重要打擊感元素有待提升,劇情和旁白的表現力獲得加分,這無疑是國產單機遊戲的希望,支持一下國產在武俠題材以外的一次大膽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