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俄羅斯最新商用渦扇發動機即將上市,專家:對中國是利好

本報記者 唐芳

俄羅斯新一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PD-14預計今年取得俄羅斯適航證,在俄國內上市腳步臨近。軍事專家張文昌表示,“作為一款典型的現代商用飛機發動機,PD-14採用歐美商用飛機普遍使用的國際最前沿發動機技術,已經達到同量級發動機國際先進水平,將歷史性地推動俄羅斯打開國際商用飛機市場。”

張文昌認為,這款發動機的成功研製對我國也是利好消息。我國軍用運輸機目前使用的D-30KP-2發動機源自俄羅斯上世紀70年代的發動機技術。過去俄羅斯發動機由於不符合國際標準始終未能打入國際市場,俄羅斯生產的客機也飛不到歐美的天空。PD-14突破發動機技術限制,較好地解決了俄羅斯上一代D-30KP-2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重量大、耗油率高、碳排放量大、推重比不高和經濟性不好等問題。

由俄羅斯多家單位共同研製的PD-14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範圍13噸—15噸,研製中採用大量國際最前沿技術和複合材料。張文昌介紹,PD-14採用了俄羅斯最新的空心單晶葉片以及陶瓷材料塗層,經測試,發動機葉片壽命可大大延長至3萬小時。同時,粉末冶金整體渦輪盤能大大降低發動機重量,燃燒室採用碳—碳化硅複合材料,可顯著提高渦輪前溫度,增加發動機推力。“比俄羅斯上一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進步許多,符合現代西方商用飛機發動機的設計理念。”

PD-14發動機最初是為能搭載130—170名乘客的俄羅斯商用幹線客機MS-21配套打造的,該發動機及其改型可用於其他軍用和民用運輸機的研發。“大涵道比發動機軍民兩用是各國通行做法,國外一款發動機研製成功並獲得適航認證後,基本上可直接裝備到同重量級的軍用和民用運輸機上。”張文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都有將商用飛機改裝為軍用加油機、電子偵察機、指揮機等軍用飛機的例子,發動機不作大的變動,改裝的部分大多圍繞加裝任務系統和適應戰場環境而進行。

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渦扇-20發動機雖仍處於研製試驗階段,但由於與PD-14發動機同屬於15噸級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而被外界拿來比較。張文昌認為,“近幾年,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迅速,成效非常明顯。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渦扇-20與PD-14處在同一水平上,主要指標都差不多,只是個別指標比PD-14稍高,經濟性方面PD-14稍好一點。”他同時表示,俄羅斯作為老牌航空工業國研製航空發動機有自己的“絕招”和技術積累,而我國發動機起步晚卻發展迅速,渦扇-20發動機是我國在航空發動機製造領域邁出的一大步,標誌著我國也可以自主生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現代工業製造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沒有性能好可靠性高的發動機,航空工業將始終處於國際競爭下風。“發動機研發必須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下大決心自主研發高水平發動機,掌握髮動機核心技術。”張文昌表示,發動機核心技術保密要求非常高,包括設計、材料、工藝、試驗等方方面面,買是買不來的。

據悉,這款發動機預計2018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俄羅斯適航認證和歐洲適航認證。“國外一型現代發動機研發週期約15年,需試驗2—4萬小時,取得各國適航證週期也很長,因此PD-14發動機在歐洲上市還有待時日。”張文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