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車”多力量大 同品牌雙車型戰略解讀

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採用雙車型戰略,在市場份額的競爭中變得更加火爆。而採用這樣的戰略的好處是什麼呢,一是豐富了產品線,二是兩款車共用資源,降低製造成本。以中國品牌為例,在同一級別裡推出了至少兩款以上的車型不勝枚舉,還能根據不同的售價來對應不同的購買群體。那麼下面就來看看哪些中國品牌採用了雙車型戰略。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雙車戰略包含的種類繁多,有同級別高低不同和同級別同定位等等,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的是同級別不同定位的車型,它們分別來自長安、吉利、奇瑞、哈弗、廣汽。其中包含了緊湊型車和SUV。

<table><tbody> 各車型車身尺寸一覽 車型車長(mm)車寬(mm)車高(mm)軸距(mm) 長安逸動DT457517501500
2610 長安逸動4710182015052700 吉利帝豪4632178914702650 吉利帝豪GL4725180214782700 奇瑞瑞虎3x4200176015702555
奇瑞瑞虎34420176016702510 哈弗H44420184516952660 哈弗H64649185217102680 長安CS554500185516902650
長安CS754650185017052700 廣汽傳祺GS74730191017702720 廣汽傳祺GS84810191017702800 愛卡汽車網製表 www.xcar.com.cn/<tbody>/<table>“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逸動DT與逸動採用了較為相似的外觀設計,車頭前進氣格柵均採用了鍍鉻裝飾,唯獨前槓下方兩車略有不同,逸動的造型更顯精緻。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定位於緊湊型的兩款車,在車身尺寸方面,逸動要比逸動DT長出135mm。逸動DT的腰線凌厲直達車尾,而逸動的線條更加複雜,描繪出車身的力量感。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尾部風格迥異,逸動DT更顯緊湊,霧燈外圍的黑色裝飾與車頭相呼應。而逸動尾部更顯大氣,中間的鍍鉻裝飾條拉長了車尾的視覺寬度。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在內飾方面均採用了對稱的設計,但中控屏採用了不同的方式。逸動DT配備了懸浮式屏幕,黃色的裝飾條提升了車內的時尚感。逸動所採用的雙色搭配旨在突出豪華氛圍。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在多媒體界面設計方面比較美觀,相比之下,逸動的內部功能更加全面,遠程升級、行車記錄儀等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採用了織物和真皮材質的座椅,在舒適性和包裹性方面有上佳的表現。逸動DT全系採用了手動調節的方式,而逸動的座椅電動調節與記憶功能僅出現在高配車型上面。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後排座椅十分相似,中間乘客並未配備頭枕,降低了一定的舒適性。逸動的椅墊採用內凹設計,更低的坐姿給頭部空間帶來更好的表現。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均搭載了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而逸動DT還提供了1.0L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動力數值方面,兩車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僅相差2kW(3Ps)。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逸動DT匹配了5擋和6擋手動變速箱,以及4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逸動除了5擋手動變速箱之外,還可以選擇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車型小結:作為長安旗下的緊湊型車,逸動DT和逸動在外觀設計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車身尺寸有所不同。尺寸更小的逸動DT搭載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售價方面相對更低,可以算作入門款車型,而逸動給人的感覺則是更加的全面、豪華。

長安逸動DT/逸動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採用了吉利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水滴漣漪”樣式的進氣格柵十分精緻。在下進氣口處,帝豪增加了鍍鉻元素進行裝飾,而帝豪GL的線條更顯動感。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來到車身側面,帝豪GL的軸距比帝豪長50mm,車內空間的表現更加出色。兩車腰線凌厲並延伸至尾部,但帝豪GL的雙腰線勾勒出車身俯衝的姿態,運動氣息濃烈。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尾部擁有較高的一致性,帝豪GL車尾線條豐富,更加厚重。帝豪的排氣管被銀色裝飾條相連,與帝豪GL的雙邊單出形成對比,風格各不相同。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內飾風格相同,拱形的空調出風口和觸摸式多媒體按鍵給車內帶來科技感與質感。帝豪的內飾從設計和配色兩方面體現了居家的溫馨,恰好與帝豪GL的運動感相悖。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採用了傳統的物理指針儀表,中間配備了行車信息屏。相比之下,帝豪的儀表更加美觀,藍色的背景更加醒目,而帝豪GL就略顯單調了。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提供了織物和真皮兩種材質的座椅,座椅的軟硬適中,靠背的側翼提供了較好的包裹性。配置上帝豪GL有兩款車型提供了電動調節功能,而帝豪只有頂配車型才有。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後排座椅如出一轍,對於中間乘客而言,帝豪GL的椅墊更長,在舒適型方面有一定的保證。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動力方面,帝豪全系搭載了臺1.5L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帝豪GL則提供了1.4T和1.8L兩款發動機,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動方面,與帝豪匹配的是5擋手動變速箱和CVT無級變速箱。帝豪GL則提供了6擋手動變速箱與6擋雙離合變速箱供消費者選擇。

車型小結:吉利的這兩款車在外觀上極為相似,而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是區分二者的關鍵。車內的設計上也異曲同工,只不過帝豪主打溫馨,而帝豪GL更加運動一些。作為價格較低的帝豪,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無可厚非,但帝豪GL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

吉利帝豪/帝豪GL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奇瑞這兩款SUV採用了相似的家族外觀設計,但定位有所不同。作為小型SUV的瑞虎3x更加動感,而瑞虎3少了些運動氣息,但從車身線條上更顯硬朗、大氣。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由於不同的定位,兩款車在車身尺寸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瑞虎3x側面線條流暢,整體更顯圓潤。反觀瑞虎3,車身側面的設計中規中矩。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尾部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瑞虎3x車尾上翹,一副俯衝的狀態,十分靈動。瑞虎3車尾較為方正,外掛式的備胎設計豐富了車尾的設計,更加突出硬朗風格。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內飾採用了相同的設計語言,只是在裝飾方面採用了不同的風格。車內的方向盤上,瑞虎3使用了面積更大的銀色裝飾條,功能按鍵也更加全面。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瑞虎3x儀表的設計感出色,比瑞虎3更具動感。紅色的點綴與蜂窩狀圖案提升了運動氣息。瑞虎3的儀表採用雙圓形的設計與藍色標識的結合,傳統中帶有一些新意。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瑞虎3x全系提供了織物和皮布混搭兩種材質的座椅,而瑞虎3僅提供皮質座椅。在配置方面,兩款車均配備了手動調節功能。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車的後排座椅填充物適中,擁有寬厚的椅墊,在舒適度上有著一定的保障。缺少了後排中央扶手和頭枕的情況下,中間乘客的乘坐感受會有一定的影響。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均採用了自然吸氣發動機,瑞虎3x的1.5L發動機最大功率78kW(106Ps),而瑞虎3的1.6L發動機提供93kW(126Ps)最大功率。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動方面,兩車均提供了5擋手動變速箱,瑞虎3x還匹配了4擋自動變速箱,而瑞虎3則是模擬7擋的CVT無級變速箱。

車型小結:奇瑞瑞虎的兩款車採用了相似的外觀設計,內飾方面更是完全相同,只是細節上有些變化。瑞虎3x作為小型SUV,更加突出了其運動的定位,而瑞虎3少了一些動感,卻多了點硬朗、大氣的感覺。

奇瑞瑞虎3x/瑞虎3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哈弗旗下SUV以字母“H”來命名,其中H4和H6為緊湊型SUV。兩車都採用了家族式外觀設計,而紅標與藍標的區別在於車頭的進氣格柵,紅標車型的橫向五幅鍍鉻中網更加粗壯。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車側線條保持一致,差別在於車身尺寸,H6的長、寬、高和軸距要比H4多出229mm、7mm、15mm和20mm。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車尾方面,H4的鍍鉻裝飾條連接了兩側的尾燈,尾部的層次感和精緻度更加明顯。而H6的尾部較為圓潤,底部的裝飾更顯硬派氣息。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H4與H6兩款車的內飾營造出不同的風格。H4的風格更加年輕化,朝向駕駛員一側的設計使用起來更加便捷。H6車內的豪華感強於H4,各功能區的佈局也更規整。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H4在空調調節按鈕上採用了撥杆的方式,而H6傳統的按鍵顯得更加整齊,具體哪種方式更加方便、舒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座椅方面,H6的配置較高,全系提供給了電動調節和腰部支撐調節。相比之下,H4在高配車型上也未配備此功能,只是提供了選裝。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後排座椅採用了同種風格,椅墊的厚度帶來了不錯的乘坐感受,並且為後排中間乘客提供了頭枕,提高了中間乘客的乘坐體驗。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H4的紅標與藍標車型分別搭載了1.3L和1.5L排量的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兩者之間相差了22kW(30Ps),而H6全系只提供1.5L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擋杆造型相同,均匹配了7擋雙離合變速箱,但H6的低配車型上還提供了6擋手動變速箱可供選擇。

編輯小結:哈弗的SUV車型種類繁多,從小型到中大型SUV應有盡有,其中H4與H6作為緊湊型SUV,算是旗下的主銷車型。兩款車擁有相同的外觀設計,而內飾營造出不同的風格,運動與豪華形成了兩款車不同的定位。

哈弗H4/H6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長安旗下的CS55與CS75定位於緊湊型SUV,兩車外觀上的差異明顯。CS55車頭較為厚重,充滿力量感。CS75則採用了大面積前進氣格柵,稜角更加分明。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車側面的輪廓基本相同,但CS55的C柱更粗。車身尺寸方面,CS75的長和高比CS55多出150mm和15mm,但CS55擁有更高的車身高度。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尾部造型相似,層次感十分明顯。CS75的貫穿式尾燈拉伸了橫向的寬度,兩車的排氣均採用雙邊單出的佈局。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內飾差異明顯,CS55採用了傳統的對稱設計,紅色的裝飾條增加了車內時尚氣息,CS75主要突出科技感與豪華感,觸控式的按鍵提升了車輛的檔次。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在車內功能區按鍵上採用了不同的設計風格,CS55的實體鍵排列整齊,使用便捷。CS75則採用了觸控的方式,只是溫度以及風速等功能使用了撥杆的設計。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除頂配車型之外,CS55其他車款只配備了座椅手動調節,而CS75絕大部分車型採用電動調節的方式。兩款車的前排座椅提供了不錯的包裹性,舒適性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後排座椅提供了中央扶手,並且可以對靠背的角度進行調節。CS75在後排中央扶手上設立了水杯架,更加人性化。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長安的兩款車搭載了排量為1.5L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最大功率略有不同,除此之外,CS75還提供1.8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0kW(177Ps)。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動方面,兩款車均匹配了6擋手動變速箱和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車型小結:長安的這兩款緊湊型SUV擁有著不同的外觀設計,內飾風格也完全不同。CS75的軸距比CS55的長出50mm,提供了更加寬敞的乘坐空間,動力上也增加了一臺1.8T排量發動機。

長安CS55/CS75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祺的兩款中型SUV擁有著相同的外觀設計,車頭的矩陣式大燈十分醒目,多橫幅進氣格柵採用了鍍鉻裝飾,造型也完全相同。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軸距相差80mm,GS8的D柱造型營造出了懸浮車頂的感覺,而GS7的設計則更加偏向傳統。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尾部較為厚重、圓潤,層次感分明。“回”字形的尾燈在夜晚點亮時擁有較高的辨識度。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祺在車輛的內飾方面採用統一的設計,兩款車的相似度較高。而內部裝飾條的配色上可以看出一些區別。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祺兩款SUV在座椅方面的配置較為豐富,兩車的中高配車型上均配備了座椅電動調節、記憶、加熱以及通風等功能。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兩款車的第二排座椅較為規整,並使用了真皮材質進行包裹。中央扶手和頭枕提高了乘客的舒適性。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GS7搭載了排量為1.8L和2.0L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GS8全系只提供了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兩車的2.0T發動機在數值方面也完全一致。

“车”多力量大 同品牌双车型战略解读

傳動方面,傳祺的兩款車均匹配的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車型小結:傳祺的GS7與GS8擁有相同的外觀設計,細節之處的差別也讓人很難分清具體是哪款車型。相同的內飾風格和豐富的配置為車輛加分不少。這兩款車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售價區間也比較接近。

編輯點評:同品牌雙車型的戰略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所使用,不僅豐富了產品線,還有效的控制了製造成本,可謂一舉兩得。而品牌旗下的兩款車採用不同的定價,進一步的細分了市場,也對滿足消費者需求和搶佔市場份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廣汽傳祺GS7/GS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