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學生會是大學裡最陰暗的地方嗎?

葉夜love


最陰暗的地方肯定不是學生會,陰暗可能存在老師的辦公桌上,存在教導主任的飯桌上,存在宿管阿姨的辦公室裡,絕對不會是學生會。

作為一個從一個三流學校畢業本科畢業生來說,學生會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就是個擺設,沒有人拿它當回事。學生會有什麼活動的時候,為了拉攏人氣,學生會主席會親自到各個宿舍去邀請人參加。剛剛上大一的時候,每個班都會有兩個高年級的學生會成員帶一個學期,幫助新生了解大學的方方面面。最讓學生會掉臉的一件事,發生在軍訓結束之後。

當時的學生會不知道哪裡腦子被夾了,跟學校申請之後要求大一新生早晨上早操跑步,持續一個學期,還要簽到檢查,早晨缺人的班級會被扣班級分數,個人還會被記過。但是具體的這些分數有什麼用,沒人跟我們說。剛開始,我們班老實的跑了兩天,後來偶爾吃到發現這些學生會的人特別的能裝,我們那一級的學生似乎特別的跳,看著那些人都不順眼,陸陸續續的每個班早晨都有不去跑步的,一個星期以後,有的班級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去跑步,學生會去系裡跟導員說,導員找班長,班長說了沒人聽。前後也就是十幾天,學生會提出的早操計劃就流產了,關於當初說扣分,記過之類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不知道別的學校怎麼樣,但是當時我們的學校的學生會都沒有人參加,在陰暗也陰暗不到哪裡去。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在有陰暗面。一個沒人參與的學生會,乾淨的跟衛生紙似得。


食人雅會


這個問題本人還是十分的有發言權,現大四,剛答辯完,大學在學生會工作了三年。

大一當幹事,大二當部長,大三期間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一職,現大四卸任。

我就是傳說中的學生會主席。我按照大學該有的流程逐步的走遍了學生會的每個階層。我曾是最小的幹事,也是風光無限的主席。

所以我想說的是:那是肯定的,學生會必定會有勾心鬥角之事。

但是這個問題存在一定的誤導性,請問哪個組織,哪個地方,沒有勾心鬥角?大學的學生會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最具有社會氣息的地方。不過相對於社會,這連小兒科都不配叫。我們來大學,不是為了混一個文憑,而是能夠在大學能夠逐步的接受這個社會,適應這個社會。

如果連大學生的學生會的一點勾心鬥角你都擔心,那麼你就應該在溫室裡面待著。哪兒都不去,做爸爸媽媽的乖寶寶。不僅僅是學生會,就算是協會,各個班級,甚至寢室都有勾心鬥角,所以這算什麼呢?

作為一個大四的學長,一個要畢業的畢業生,一個曾經的學生會主席。表示,學生會是可以讓你成長的地方,學生會可能是整個大學最有價值的地方。你應該去體驗一下勾心鬥角,如果你在大學總是遇到好的人,好的事,每天無憂無慮,其樂融融。那麼畢業後社會可不會讓你那麼開心的說~~


潮汐電影


學生會不好說是不是最陰暗的地方,但一定是最令人噁心的地方。

我最受不了的不是學生會里麵人員的勾心鬥角,而是一個個明明都還是學生,卻要整出一份當了什麼大官的感覺。平時開會的時候說話在打著官腔。我實在不瞭解一群學生為何還會有這樣的心態。

如果想聽學生會黑暗面的,我也可以講講我之前待學生會時見過的一些事情。

1,學長利用自己的身份睡學妹。

我們學校每個班每年都有入黨的名額,這個名額是交由班長進行彙報,學生會進行彙總篩選再上報給團委老師。流程如此複雜,其中的貓膩就會有很多。每次甄選入黨名額的時候,在班級裡競爭都會很激烈。我知道的是有一個學妹兩個學期都被卡在了學生會這一輪,學生會的前主席想追這個女孩,但是沒有成功,就在這一輪給卡了。後來學妹主動找了那個學長,兩人在一起以後,自然而然這個名額也有了,你說陰暗嗎?


2,學生會內部利用經費吃喝唱歌。

學生會除了外聯贊助以外,學校還會有一定的維持經費。每次活動過完,我都知道主席團和幾個部長們都會去唱歌吃飯,所有的花銷都是利用經費去報銷,美其名曰是部門建設,實際上參與的人員就只有主席團和幾個部長,曾經有一個成員從可口可樂拉來了一萬的外聯贊助,結果主席團往學校報的時候就報四千,剩下的幾個人平分了,你說這些陰暗嗎?

3,利用和老師的關係拿獎學金。

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大學的獎學金評判分數排名是一部分,還需要綜測排名,而這個綜測加分很多時候學生會都會有貓膩,我在學生會的時候親眼見到過給自己綜測加幾十分的,最後擠掉了成績真正優秀的一些人,拿了獎學金。而且每年期末都會有學生會的人去向老師要高分,說自己一學期主要都在忙學生活動,而沒有太多時間學習,希望能夠有加分。可我知道這些嚷嚷著平時有多忙的學生會幹部,時間都在泡妞打遊戲,期末還能得高分,你說這些陰暗嗎?

最後我想說,雖然學生會有很多官僚主義什麼的,但是其中能夠學到的東西確實挺多的,挺感謝這段經歷的。


要練出人魚線的風風


這是我在今日頭條回答的第一個問題。

目前大二,新聞學,學生會文娛部副部。

看了上面的一些回答,我想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與感受,其中有與大家不同或者相悖的言論,都請不要見怪,只是個人看法。

大一的第一個月,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面試各種學生組織,學生會、校新聞中心、社團等等。我記得自己當時面試了兩個部門:學生會文娛部,新聞中心網絡記者部。


這是當時參加文娛部複試的時候寫的第一份策劃書,也是從小到大第一次寫策劃書(自己沒沒看清要求打印稿,記得用了一整個下午)

後來由於某些原因,只待在了文娛部。就我這近兩年在學生會的經驗來說,說我對學生會有感情太過頭,但是對文娛部是一種情懷和信仰。我並不知道其他人在學生會的有怎樣的體驗,因此我也沒有權利去反對別人的的意見。

在文娛部,我自始至終感受到的是關懷是友誼是一個小團體合力策劃完成一場晚會的成就感。在這裡允許我貼一張去年晚會的圖片🙈



大一當幹事的時候,部門裡有九個人,每次有成員過生日的時候,大家都會偷偷的策劃偷偷的送驚喜。第一個過生日的人總是最幸福的,驚喜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後來太多次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知道套路了,但每次還是會滿滿的感動,就像是你明明知道大家會偷偷拉個討論組買蛋糕,還要在群裡通知今晚開會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那種驚喜可能不夠猛烈,但確實會被暖到,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我是傳媒學院的,每年我們學院的晚會都是學校裡算是大家都期待很高的一場晚會,與其說是迎新晚會,不如說是一次紀念,紀念高中的尾巴在大學的反差與適應裡漸漸隱去。

我記得我們交上晚會策劃被否之後,兩個副部在圖書館熬了一下午想出了好的創意點;也記得每天每天的盯著自己負責節目的排練;也記得和文娛部裡的每一個夥伴在206通宵熬夜為晚會做準備。





但確實,學生會是一個你不瞭解也就沒有發言權的一個團隊。在我看來,學生會是一群想學東西想在大學做點有意義的事想結交朋友的集合體。每個部門有每個部門的屬性和職責,我沒辦法斷定別人在其他部門裡存在的意義和感受。但就我而言,在文娛部的一年多里,說一句很土的話就是,痛並快樂著!

常常身邊會聽到別人說學生會是一個怎樣怎樣的組織,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和處事方式,你選擇在學生會里以什麼樣的姿態存在,你離開的時候就會對它存以怎樣的印象。

今年,我是文娛部的副部。其中有很多感情只適合於放在心底,說出來不會有人感同身受。我只想做到像大一我的兩個副部和部長一樣好就行,我只想當我承擔起這份責任的時候讓我的幹事認為文娛部是一群瘋子開心時難過時的集合地而不是隻有工作的地方。

我總和我的室友說,如果明年我還要待在文娛部,其實並不是因為想在學生會里成長去學一些為人處事的經驗,而是因為一份情懷一份責任一份擔當。

正好,這段時間,我大學以來的第二場晚會也要進入到尾聲階段,還有十三天—12月21號。

每天依舊是重複著和去年一樣的工作,盯排練,給每一個節目協調指導。今年很累,我是一個不喜歡官方不喜歡去了解社會陰暗面的人,因此一般有人和我說學生會怎樣的時候又或者是學生會里的人和我說某某某怎樣的時候,我只會把它理解為大家合作時常會出現的矛盾與摩擦,並不是多麼骯髒的現象。你用好的心態去看待它去理解它,也就不會給自己添堵以至於抱怨。

至此,我只能夠說,我對學生會有情感但更多是對文娛部的情感,這這個部門裡我收穫友誼收穫感動收穫經驗,難熬的時候可以自己消化也可以大家一起面對,所以我會更珍惜它帶給我的不一樣的意義。

也希望每一個曾經在學生會有過記憶的同學都要知道,這個大團體裡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

hahahaha巴拉巴拉說了什麼多,最後附幾張有故事的照片吧👏







嘻嘻給大家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