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現在很少聽到登月的消息?

迷亂的小八戒


這應該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



1971年12月11日,美國阿波羅號載人宇宙飛船順利從地球發射,載著三名人類宇航員展開對月球的首次探索。這是人類文明的里程碑,標誌著地球文明正式走向外太空,去探索宇宙的奧秘。迄今,已過去了46年。


在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時光裡,美國並未展開新的探索,這令世界都疑惑不已。為什麼明明宇宙探索那麼重要,而且已經有成功的先例了,卻反而選擇沉寂不繼續進行了呢?於是乎,在這幾十年間各種推測甚囂塵上,外星人說,技術不成熟說等觀點都大行其道,挑撥著世界人民的好奇心。

然而,如果能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美國不進行第二次登月,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

第一,需求問題。美國在上世紀之所以要登月,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要探索什麼宇宙尋找外星人之類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壓競爭對手一頭。20世紀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但世界並不因戰爭的結束而變得平靜。相反,一場規模更大,影響更甚的衝突在悄然醞釀中,等待爆發。終於,在戰後三巨頭之一的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後正式揭開了這一場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東西方對弈——冷戰。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似乎從工業時代開始就已經埋下了,只等爆發的那一天,而冷戰正是他們的決戰。作為資本主義陣營大哥的美國,在失去了人類第一次載人航天的榮譽之後,是絕對不允許在登月上再輸掉競賽的。這是榮譽,是信仰,也是國際影響力的較量。贏了,就等於贏得國際輿論風向的青睞。所以,美國發動全國力量,誓要比蘇聯先登月。而蘇聯解體後,這種需求就沒有了,失去了對手也就失去了繼續登月的動力。


第二,成本問題。登月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美國也得以全國力量方能支持。可見,總體成本要是無法降下來,是不可能輕易進行第二次的。而蘇聯解體後,登月的緊迫性消失了,在經濟成本和需求間衡量,美國發現再一次進行登月並不划算。所以與其以舉國投入的成本進行一項並不緊迫的事業,還不如先等等,等到登月的成本真正降到了可以持續進行的範疇,再繼續進行這一項事業也不遲。

第三,技術問題。上世紀的美國登月計劃所使用的技術現在看來其實是有些粗糙的。一方面技術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技術並未很成熟,這可從阿波羅系列飛船的墜毀中可看出來。所以,升級改進航空航天技術,提高工業實力,待各方面的技術儲備成熟後再開始,我覺得也是美國的考慮方向。


第四,野心問題。這也是我相當懷疑的一點。那就是美國不想再登月了,而是想直接登陸其他行星。相比月球,顯然其他的行星像火星,木星等無論體積,環境還是預期成果等都更具想象力和吸引力。所以,美國想跳過月球,直接向其他行星進軍的想法並不可笑和不可理解。

不過,也許對這一問題的猜測也即將接近尾聲,因為就在前陣子,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佈美國重啟登月計劃。時隔半個世紀的這一接棒,你覺得美國能否再次成功?歡迎在下方留下您寶貴的觀點~



兵者詭道也


我前幾年工作的時候剛剛開始健身,對健身有很多錯誤認知。

比如當時覺得健身一定要練出腹肌,而鍛鍊腹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據說是做平板支撐。

於是我就和幾個同事,一直在公司裡邊利用工作休息間歇練習平板支撐,希望能夠七天或者三十天或者一百二十天練出腹肌。

過了很久,腹肌一直沒練出來,腰竟然還挺疼了。

記得當時最久一次的平板支撐我堅持了六分鐘。一般人大概堅持三十秒就不行了,經過練習可能可以堅持兩分多吧。所以我的六分鐘雖然不算特別優秀的成績,但的確說明我當時的鍛鍊還是挺刻苦的,只是仍然沒有得到腹肌。


現在我已經堅持科學健身好幾年了,腹肌若隱若現,比以前強了一點,但是我的認知有了一些提升。

我開始知道腹肌並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一個人擁有腹肌也不代表擁有完美身材。因為擁有腹肌要求的是你的體脂率足夠低、腹部肌肉的分離度足夠大,就好了。而這些都只是健康身體的其中一部分罷了,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單純追求腹肌並沒有什麼意義。

另外呢,平板支撐,作為一個鍛鍊核心肌群(深層肌肉)的動作,並不能增大你的腹肌,也不可能多少天就練出腹肌。

所以我一共犯了兩個錯誤:

  1. 第一個錯誤是誤以為平板支撐可以練出腹肌

  2. 第二個錯誤是誤以為健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腹肌。


現在的我已經不這麼想了,可是如果現在你問我還能不能再做個六分鐘的平板支撐,當然可以了。

我現在趴下立刻就可以做一個六分鐘的平板支撐,但是非常辛苦,對腰部也沒有什麼好處,我幹嘛要這麼做呢?

我是為了向誰證明我有這個能力呢?已經沒有意義了呀。除非你給我一大筆錢,讓我去給你表演一個六分鐘的平板支撐。


同樣的道理,人類登上月球這件事兒就跟做六分鐘平板支撐一樣的,它對於人類本身的科技進步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影響。

  • 就好像腹肌並不能提高你的身材水平,它只是你身材變好之後的一個自然而然就會滿足的指標而已。

  • 人類文明進步之後自然會有登月的能力,但登月行為本身並不提升人類的能力。

冷戰期間,蘇聯和美國雙方為了證明自己有實力,對對方形成威脅,所以搶著要向人類證明可以率先登上月球。

這好比兩個好鬥的男生在同一個喜歡的女生面前搶著做六分鐘的平板支撐,從而證明自己是一樣的。

但現在沒有這個必要,冷戰已經結束了,幹嘛還要頻繁登月呢?

登月是需要巨大的成本的呀,而且登月這個行為本身並不能帶來任何實際的收益,沒有必要去做,不需要向別人證明曾經已經證明過的東西。


用戶5824975172


這個問題說起來簡單但也複雜,目前存在著三種說

1、登月無用說: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40年前登月是在什麼情況下!

1945年德國投降後,美國和蘇聯分別從德國得到了詳細的火箭技術。美國搶了很多火箭專家,而蘇聯得到了很多圖紙和樣機。這也導致了二戰結束後,蘇美兩個大國軍事實力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1947年至1991年之間,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冷戰時期,主要就是蘇聯控制的社會主義陣營和美國控制的資本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鬥爭。這期間當然是少不了航空航天技術的鬥爭。

1954年,蘇聯科學院成立了“跨部門星際通訊研究與協調委員會”,負責研發人造衛星的工作,但此時蘇聯高層並未重視。

美國則在1955年7月29日,宣佈說將在近期發射一枚小型人造衛星,蘇聯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急眼了:你這個不是硬要和我們爭第一嗎!咱絕不能落後啊。於是在1956年1月,蘇聯高層頒佈了149-88號絕密文件,立馬調動頂級科研人才,決意在一年之內把人造衛星給搶先搞出來。

然後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

這下美國人急眼了,於是1958年美國立刻通過了新出爐的太空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美國太空研究的計劃、方向和目標,同時,一個全新的研發機構也誕生了,它就是如今人盡皆知的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沒想到,蘇聯放了衛星還不夠,在赫魯曉夫的大力支持下,4年之後的1961年4月,航天員尤里·加加林成為首個離開地球、深入太空的人類。在此之後,蘇聯航天領域突飛猛進,又拿下多個航天史第一:比如第一位女性航天員瓦倫蒂娜·捷列什科娃,第一次人類太空行走等等。

看到蘇聯人的航天技術發展的如此神速,美國人再也坐不住了,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宣佈終止之前的“水星計劃”,轉而將航天技術集中到一個新的領域,就是以後來的登月計劃。

之後經過全國的努力,美國在1969年7月20號,成功載人登月,阿姆斯特朗成為一個登陸月球的人類英雄。

所以我們看出,航天技術在短時間內的突飛猛進和登月成功主要是在美蘇兩國在不斷的搞軍備競賽的情況下的產物,是兩個國家使用了全國的力量所達成的,這樣導致了蘇聯整體經濟下滑,人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導致了後來的解體。美國正式因為提早看到了這點,所以後在後期放慢了軍備競賽,不再把大量資金投入到和蘇聯比賽中。

以當時的技術而言,要登月成功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且月球上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擁有的東西,所以美國後續放棄了登月計劃,不再實施登月,但是由冷戰而展開的太空爭霸確是人類走向宇宙探索的一個重要開端,現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重心已經不是登月了,而是探索更遙遠的太空奧秘。

我們看一下NASA除了登月以外發射的主要探測器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41年,離開我麼接近200億公里,使我們對太陽系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1975年9月發射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

2004年1月發射的勇氣號火星探測器

2011年11月發射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目前通過好奇號已經探明火星上有液態水源的存在。也為了以後火星載人飛行做準備。

2018年NASA還準備發射一個太陽探測器

所以,在航天技術已經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想登月也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只不過月亮上沒有什麼特別可研究的內容,所以美國後續也就沒有再啟動登月計劃。

2、登月騙局說

有不少人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主要由以下幾點提出懷疑

1、沒有其他天體:照片中宇宙除了地球、太陽外沒有其他任何天體。只有漆黑一片

2、光源不對:物體影響多重陰影,被太陽直射不相對變暗,照片上有兩個光源,說明是在攝影棚拍的。

3、陰影不對:計算物體陰影,與實際登月維度不符。

4、跳躍高度問題:宇航員條約高度與地球相等,登月車揚塵飄落速度也與地球相等。

5、數據遺失:登月機件設計藍圖、開發繪圖、遙測紀錄帶、原始第一段阿波羅11號自帶錄像都找不到了。

6、輻射溫度:宇航員無法在範艾倫輻射帶生存;相機底片受到輻射暴光;相機底片中午高溫熔化

7、通訊延遲:距離400000公里應有2秒通訊延遲

8、國旗飄揚:月面沒空氣國旗不應隨風飄揚

光看以上幾點,是可以使人覺得登月有非常大的可疑之處,不過NASA官方也正面回答過這幾個問題。目前這也只能是一個懸案。

所以,如果當時登月就是一個騙局,那後續肯定沒有辦法延續登月登月計劃了,登月計劃只能關閉了

3、外星人說

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相信,美國的確有登月,並且不光登月了還碰到了外星人。主要理由是當時直播登月時中斷了4分多鐘。

有人猜測,是因為發現了外星人,所以NASA當局掐斷了直播信號,並且受到外星人警告,以後都不許再來月球,所有後續中斷了登月計劃。

各位看官老爺看了以上3點認為哪一點是真實可信的乃?

感謝大家的觀看,有興趣的看官老爺可以關注我的賬號,謝謝咯!


趣車報告


簡單來說,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那個年代最大的騙局,沒有之一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對峙下,里根總統宣佈執行星球大戰計劃,並和蘇聯開始了瘋狂的軍備競賽,而阿波羅登月計劃作為里程碑式的勝利,不僅讓美國在對峙中處於優勢,而且也拖垮了蘇聯,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可是,在那個時代真的具備登月的條件和技術嗎?從那之後的四十年間,為何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再次登月呢?

答案只有一個——美國為了在這場博弈中取勝,出了老千!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大膽的猜測,美國實際上並未登上月球!

至少在我看來,阿波羅登月計劃在那個年代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得不說蘇聯真是實打實的搞事兒,一個宇宙空間站著實讓美國措手不及,一度處於劣勢。但一個阿波羅不僅扳回一城,還成功領了先

只是,這場偉大計劃在當時並沒有爭議,卻在多年之後被人發現巨大的漏洞,就像電影裡的穿幫鏡頭,讓人疑惑不已!

一面美國國旗被插在了月球上,更多的人是在呼籲、反對美國這一做法,因為月球屬於全人類,而美國的這一行為明顯就是在宣誓主權,可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點——月球上是沒有大氣的!那麼這面美國國旗為何是迎風飄揚的樣子?

除此以外,還有宇航員的影子!本來大氣稀薄的月球上就不可能會有影子出現,更何況這些影子還是縱橫交錯的,也就是說光源不止有一處!如果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只能是在攝影棚中,在多個光源照射下才可以!

除了這些反常規的現象,還有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號稱能夠完成登月並返航的美國,直播了這次偉大的登月計劃,可是後人經過反覆推敲,卻發現了諸如上述所說的諸多漏洞

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太陽光是平行光,如果當時的照片真的是在月球拍攝的,那麼物體投射的影子就應該是一個方向。只有點光源或多個光源才會投射出不同方向的影子。但發回的照片中,物體影子投射的方向卻是不一致的!

在這些鐵證之下,似乎可以證明美國的這次登月計劃實際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除了這些硬傷以外,還有一些軟傷成為了佐證

從阿波羅1號開始,美國共計使用了17枚土星五號運載火箭,而這十七枚火箭也全部發射成功,如此穩定的火箭為何在阿波羅計劃之後就全面銷聲匿跡,不再投入使用?

除此以外,返程也疑點頗多。如果說將登月設備發射到月球上是沒問題的,那麼月球返回就沒那麼容易了,必須要有足夠燃料使其到達月球軌道速度,在阿波羅11登月時火箭持續燃燒了兩次,直到實現返程並軟著陸

那麼登月艙剩下的燃料能保證它再次從月球上發生升空麼?

問題回來了,美國為何要這樣做呢?

答案很簡單,他要完成自己的稱霸!美蘇對峙下,已經逐漸處於劣勢的美國急於挽回顏面,試圖在星球大戰的背景下完成對蘇聯的致命一擊

可惜那個時代的蘇聯實在太過強悍,歷經多次失敗的發射後,依然孜孜不倦的繼續研究,終於完成了和平號空間站這一偉大作品。時至今日,已經超過服役年齡的和平號空間站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事實證明,蘇聯在當時的確已經在航天科技上勝過一籌

而美國卻在阿波羅登月計劃完成後,徹底超越蘇聯。這一計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完成了將人類送上太空、送上其他星球,又完成了安全返航!這要比發射空間站牛的多。只是,在那個時代,彷彿不具備這個技術和條件

甚至說,直到今天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更何況是在幾十年前呢?在那個電子設備尚未達到如此發達的今天,怎麼就能完成這一壯舉呢?

所以,美國選擇了出老千,而目的只有一個——勝過蘇聯

距離阿波羅登月壯舉已經過去了四十幾年,而阿姆斯特朗同志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的先驅者,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而被後世崇拜

只是,為何一直到今天,再也沒有過如此強悍跨時代的登月計劃了呢?一如我開篇所說,這就是一場騙局,而騙局只能騙得了一時,而不能騙得了一世

無法拍攝續集的美國,以經費為由結束了阿波羅計劃,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他就像是在道上混不下去的大哥,已經沒有實力了,只能搞個金盆洗手假裝體面的退出江湖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寂寞的廣寒宮,是多少世人為之神往的地方。“我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足月球的這句話,實現多少人的夢想,這一天是1969年7月21日。

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重啟登月計劃,向來口無遮攔的特朗普,又一次成功的把世人的目光引向了廣寒宮。


人們也許會質疑,為什麼美國四十年前能登上月球,現在卻不行了呢?有書君認為,並非是現在不行,而是有諸多原因,促使美國放棄了登月計劃。

我們先來了解美國登月計劃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國為爭世界霸權地位,瘋狂的進行軍備競賽。蘇聯第一個將宇航員送上太空,令美國為之抓狂。1960年,美國宣佈實施登月的阿波羅計劃,以期完勝蘇聯。

1969年7月19日,土星5號火箭帶著阿波羅11號航天器,奔向了月球。美國成功的把兩名宇航員送上了月球,把美國國旗插在月球上,並帶回了22公斤的月岩樣本。直到1972年,美國又成功登月5次,一共有12名宇航員登月後,卻突然宣佈放棄登月計劃。

46年過去了,人們對美國此舉也是頗多質疑,各種觀點亦是爭論不休。有書君就對各種推測梳理分解一下吧。

一,美國遭到外星人警告不許踏足月球。

據悉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其彌留之際向媒體透露,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期間曾遭到外星人的UFO監視,他們在月球上發現了外星人基地。阿波羅17號飛船更是受到外星人英文警告,不要再踏足月球,因而阿波羅後續計劃全部取消。

有書君感覺此種說法並不可靠,當時阿姆斯特朗登月是全球直播,在直播過程中並未發現異樣。近幾年,美國NASA公佈的8000多張月球照片,人們可以清晰的看見月球表面,並沒有外星人基地的痕跡。

也許有人會說,美國最擅長放煙霧彈以掩蓋真相。有書君認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警告,美國怎麼敢公佈月球照片,現任總統特朗普再不靠譜,也不會公開宣佈,美國重啟登月計劃,並計劃把宇航員送上火星,難道他不怕觸外星人的黴頭嗎?

有書君覺得,阿姆斯特朗的餘生,都被登上月球的震撼和榮譽所困擾。這也許是他臨終幻想再登月球的囈語吧。

二,美國登月造假陰謀論。

曾有人撰文,對美國登月的照片和視頻,提出了六大質疑。其聲稱美國並沒有登上月球,宇航員登月的照片和視頻,都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中拍攝的。美國只是為了完勝蘇聯製造輿論。


有書君認為,用科學的方法足以反駁,諸如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不可能迎風飄揚,以及月球背景的太空沒有星星等六項質疑。這些質疑不足以證明美國登月陰謀論。

2007年,日本發射的探月器,未在月球發現美國登月遺留月球車,以及登月的痕跡。此說又把美國陰謀論推到了前臺。

有書君認為,日本探月器的攝像分辨率,還不足以清晰拍攝遠距離的小物體。它可以分辨出幾十米長的物體,可是月球車只有二三米長。它未發現美國的月球車和登月痕跡也不足為奇。

有書君認為,美國登月陰謀論也不靠譜。美國第一次登月是全程直播,如果造假又何必直播,發幾張圖片就敷衍過去了。美國參加阿波羅計劃的科研人員眾多,四十多年想掩住悠悠之口也很難的。美國想成為世界領袖,不可能這樣興師動眾的造假。

三,美國停止登月計劃源於經濟問題。

美蘇爭霸,兩國真的是不計成本了。美國的登月計劃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得到了只是一次次從月球取回的岩石樣本,沒有太大突破。又逢美國陷入越戰泥潭,軍費耗資驚人,美國實在耗不起了,就停止了登月計劃。

有書君認為,這是比較客觀的說法。美國阿波羅計劃十三年期間,其耗資已經接近NASA全部經費的半數了。美國登月計劃本來就是為了和蘇聯爭霸,其政治意義超過了科研價值。

美國耗費驚人完成登月,反不如蘇聯空間站計劃更有科研價值,因而美國放棄登月,轉向空間站研究,到目前為止,其空間站實力依舊比不上俄羅斯。航空航天事業,確實需要強有力的經濟支撐,美國現在依舊聚合多國之力,共同建立和維護空間站。


時隔46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兌現承諾,增加NASA預算經費,宣佈重啟登月計劃,其根本原因還是想突破登月技術,並應用到軍事領域。例如美蘇彈道導彈的技術,就是利用昔日登月技術的紅利。同時,美國重啟登月計劃,也是為了研究特殊的軍事材料。

美國具有昔日登月技術和經驗,其再次登上月球很有可能實現。我們只是期待美國登月技術的突破,被應用到軍事領域能更多的為世界帶來和平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如今美國如果再搞一次載人登月,技術完全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沒利益,包括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航天是幾乎沒有經濟利益產出的行業,有那麼一點農業育種與材料工程上的技術收穫,與航天本身高昂的研究研製費用相比,就如杯水之於大海,根本是入不敷出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搞載人登月是為了其政治目地服務的,當年那段冷戰背景相信大家也早已熟悉就不再多提

有人說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是個騙局,壓根沒上過月球,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舉一些所謂的悖論例子,其實這些問題早都公開解釋過了

比如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為何是展開的,月球上沒有空氣不是應該垂下來嗎?這個問題很簡單啊,你一個普通人都知道月球上沒空氣,國旗展不開的常識,當年人家登月那麼多專家會不知道?真相就是人家的國旗是特質的,在國旗最下面有個木條(還是鐵絲記不大清楚了)橫著加固了國旗,所以才會無風自展

還有的拿兩名登月的宇航月在月球上跳動的高度說事,理由是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即便穿著100公斤重的宇航設備,宇航員在月球上也可以跳到3米高,還通過一系列公式計算,最後信誓旦旦說只跳了不到1米高的宇航員明顯是在地球上拍攝的。

對於這個問題,專業的解釋我都懶得說了,我只想說一句,你所計算的公式內,是否用了彈跳力最大值?3米高是你計算的最大值,人家宇航員在月球上行走非要使出最大力氣跳躍嗎?除非是瘋了,否則誰也不會在剛剛登上另一個星球的時候莽撞行事,正常人肯定是小心翼翼行動,萬一跳的太高,跌落下來的時候劃破了宇航服怎麼辦?你以為是在你家繃著玩嗎?更何況地面指揮中心也不允許他們做出大的動作

還有其他一些所謂的作假證據我就不一一反駁了,說到這其實我想起了一些顯而易見,鐵證如山的證據,可以很清楚明白地證明美國人當年是正真的登上月球了:

首先,阿波羅登月計劃雖然是美國政府發起,但整個登月團隊組建到最後總人數有幾十萬,囊括了全球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士,科學無國界,是整個人類的科學界推動了人類的第一次飛出母星的計劃,並最終成功做到了,從這一點來說,登月計劃要想作假是不可能的,從登月團隊延伸航天器材的到製造行業,全球有幾百萬人乃至上千萬人直接或者間接參與了登月計劃,這可不是幾個科學悶在實驗室內就可以完成的,小技術小研究有可能騙過世人,登月計劃後面是千百萬人類的付出,如何能作假?



第二點,我想說一個數據,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38萬公里,很多人對於這個距離沒有概念,這個距離是赤道總長的9倍還要多,阿波羅11號飛船,也就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最終成功登月的那艘母船,用了2.5天才飛越了這段路程,在這2.5天內,全球隨便一個天文望遠鏡哪怕是民用的地攤貨(只要它的放大倍數達到了屬於天文望遠鏡的範疇就行)都可以很清楚地持續觀測到阿波羅11號母船的飛行影像,而全球有數十個國家的當時都使用他們國家掌握的最尖端的探測技術持續追蹤阿波羅11號飛船,從地面起飛,到飛出大氣層,再到進入月球軌道,一直到最後登月倉下落到月球,宇航員走出登月倉的全過程都已經被地球上各大政府機構清清楚楚地紀錄了下來,可以這樣說,美國人當年是當著全球人的面,正大光明地飛上去的


炎龍千破


不是不行,是不想,現在再登月對美國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登月這種浪費人力,財力,風險又是比較大的事情,做了得不嘗試,萬一再失敗了就會成為政府笑柄,民意支持率再一下降,那總統腸子都能悔青了。
美國登月當時是為了和蘇聯掙個高下,好帶領自己的小弟。當時登月是全民大計,可以說是全美國人都支持,並且集聚了眾多的科技人才,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物力,就是能搶在蘇聯頭裡,顯示美國的力量。“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句話一出,給美國小弟們打了一針強心劑,跟著美國大哥哥有前途啊。


現在是蘇聯解體了,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霸主,手底下小弟一大堆,自然不需要再搞些登月這樣虛頭巴腦的東西,有事沒事的領著小弟收拾收拾別的小國家,這來個軍事威脅,那裡來個空中打擊。另外探索地球之外完全可以用機器人探索,現在又向金星開始探索,並開始了對遠太空的研究,這相對於登月正經了不少。



所以登月這種事說說也就行了,是沒人去做的。


國557


現在不能登月,主要就是缺錢,再就是美國航天局內部管理混亂,把土星5號火箭設計圖紙弄丟了。

一、錢的問題

冷戰時代美國與蘇聯對峙期間,很多國家航天航空工程是不惜成本的,包括登月計劃。


阿波羅登月計劃前後總造價高達2000億美元(換算成現在的美元價值),2000億美元在航天領域是什麼概念呢,2018美國航天局預算207億美元,中國和俄羅斯航天局預算都是在20億美元左右。即阿波羅登月計劃相當於美國航天局10年預算,中國和俄羅斯航天局100年預算。

所以在月球沒有發現什麼高價值的東西,或航天技術的進步讓登月成本極大降低,這麼高的登月費用,是現在世界各國無法承受的。

二、管理混亂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航天局把土星5號火箭設計圖紙弄丟是個笑話,只有真正做過管理工作的人才會明白這才是事實的真相。

土星5號火箭設計圖紙及相關設施的設計圖紙加起來幾個倉庫那麼多,那時候不是現在,什麼都可以儲存在計算機裡,那個時候都是紙質圖紙。

幾十年不用的紙質圖紙佔用幾個倉庫的空間,在哪個公司都是不會同意的事情,哪個公司都沒有這麼多富餘的倉庫,中間有新的東西需要存進倉庫,舊的東西挪來挪去那都是常態,幾十年前的東西沒有幾個人會把它當作寶貝,在挪動過程中丟失一些圖紙,甚至一些人拿來取暖擦屁股都是有可能的事情,或者某個人當作過時的技術私下賣給某個國家都有可能。

幾十萬張圖紙少一些有誰會知道。

永遠不要高估官僚機構的管理水平,包括美國。

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關注後可查看更多相關內容。


軒記歷史


技術更新,人類已經採用更先進智能和經濟的方法來登陸月球了。

四十年前,美國人為了和前蘇聯進行太空優勢的競爭,由載人飛船阿波羅號率先登陸了月球,這次載人登陸月球,花費巨大,當時花費了數百億美元登陸月球,目前已經沒有國家能負擔起這樣的消耗,而且隨著技術發展,登月的難度肯定降低了很多,無人探測成了主流方向。將會不斷有更多的無人或載人航空器對月球進行登陸和探測。各個國家現在都有自己的探月和登月計劃,中國,日本,德國,印度都有探月計劃的發佈。

最近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國家的嫦娥工程

中國嫦娥工程已經發射了一系列航空探測器,其中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對月球的軟登陸,嫦娥三號完美登陸月球,在月球的實施了探測,嫦娥三號和月兔月球車的配合,獲得了大量高清圖像,還對月球地表成分,所含資源進行的精密的分析,這為下步登月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2018年,嫦娥四號將發射升空,登錄月球背面

今年我們國家要啟動探月計劃的第四期工程,將會對月球上更多地方進行深入探測,重要的是將探測和登錄神秘的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據說隱藏著巨大的秘密,有著外星人的軍事基地。今年我們的嫦娥四號將揭開這些秘密,也許真能發現霸天虎的基地呢。

為了實現對月球背面的登陸,我國會在2018年上半年首先先發射中繼通訊衛星,提供對嫦娥四號的通信支持。在下半年,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在月球背面的登陸和巡視。

同期參與的還有日本等國際競爭者

日本JAXA已經宣佈的探月計劃,將同樣採取無人飛船登陸月球,採用機器人巡遊探測月球。德國,印度也都宣佈了登月計劃。

中國,印度,日本都準備一起奔月,你看好哪家呢?


量子實驗室,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一點也不少啊。不過如果你說的是載人登月的話,那確實沒有,因為人類差不多已經有50年沒有登陸過月球了。

人類的最後一次登陸月球是美國在1972年12月完成的,此後的近50年裡,再沒有任何國家實現過載人登月。

但是近年,我國已經開始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並且在穩步進行中,相對於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我國的登月計劃命名更靠譜一點,叫嫦娥工程。阿波羅明明是太陽神嘛,這名字美國應該留著登陸太陽的時候才用啊_(:D)∠)_嫦娥才是月球的嘛(◔◡◔)

我國的登月計劃分三個階段進行: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計劃還是相當宏大的(◍ ´꒳` ◍)嚇得美國的特朗普趕緊宣佈重返月球計劃_(:D)∠)_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是第一階段:無人探月。這一階段又分三步:繞月探測、月球車探月、採樣返回。嫦娥1號和2號完成了第一步,並拍攝了大量高分辨率圖片。目前世界上最高分辨率的全月面圖(包括月球背面)就是嫦娥2號拍攝的,分辨率達到7米。(◍ ´꒳` ◍)嫦娥3號完成了第二步,釋放了玉兔月球車並拍攝大量月面照片。


玉兔月球車和著陸器對拍•ᴗ•

嫦娥4號是嫦娥3號的備胎,由於嫦娥3號完滿完成任務,嫦娥4號免去了初始任務,現在計劃進行月球背面著陸,會在月球背面釋放玉兔月球車進行背面月面探測。用於月球背面無線電通信的衛星已經成功發射到地月L2拉格朗日點。

第三步將由嫦娥5號完成,計劃軟著陸並採集月球土壤樣本後返回地球。由於之前長征五號火箭出現故障,目前嫦娥五號發射計劃暫時延後。待嫦娥五號、六號成功完成採樣返回任務,下一步就是載人登月計劃了。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