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這兩天,一批外國醫生出現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他們是來“取經”的。這些來自印度、斯里蘭卡、黎巴嫩、馬來西亞、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11個國家的醫生,都是腫瘤微波消融“一帶一路”國際培訓班(第一期)的學員。腫瘤微波消融技術,浙大一院已走在前列

腫瘤微波消融

“一帶一路”國際培訓班

腫瘤微波消融“一帶一路”國際培訓班(第一期)由世界腫瘤介入協會(SIO)主辦、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承辦,旨在滿足世界範圍內消融醫生越來越強烈的培訓進修需求,共建腫瘤微波消融國際培訓基地,共同組織腫瘤微波消融技術國際培訓的落地工作。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在5月21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儀式上,世界腫瘤介入大會(WCIO)&腫瘤消融金陵高峰論壇(CCMA)腫瘤微波消融國際培訓基地同時落戶浙大一院。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教授表示,此次培訓班是醫院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年輕醫生來說,是極具意義的一次經歷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教授致辭

此次培訓班12名學員來自印度、馬來西亞、沙特、突尼斯、伊拉克、尼日利亞等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是經過世界腫瘤介入協會(SIO)篩選的有初步消融經驗的國際學員,5月21日至25日,他們將在浙大一院參與為期5天的系統性學習。授課專家團隊由中國消融專家及世界腫瘤介入協會(SIO)專家共同組成,立足實踐,同時兼顧理論學習,力爭讓每位學員快速掌握消融技術的最新理論及研究成果。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腫瘤微波消融

在腫瘤治療領域,消融等微創治療方式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微波消融已成為腫瘤消融治療的主流

微波消融技術,就是老百姓口中說的介入治療的一種,它是在影像設備(超聲等)的引導下,將一根特製微波針,經皮穿刺到腫瘤中心區域,在微波針的某一點上含有一個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爐”,由它釋放的微波磁場可以使周圍的分子高速旋轉運動並摩擦升溫,從而使組織凝固、脫水壞死,達到治療的目的

微波消融臨床使用範圍廣,不僅可用於肝癌治療,還可用於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骨癌、子宮肌瘤等實體瘤的治療;可以廣泛聯合其他治療,如經肝動脈栓塞化療術(TACE)將有助於加強對微波消融腫瘤的有效控制和擴大其適應證。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浙大一院超聲醫學科主任蔣天安教學演示

浙大一院超聲醫學科主任蔣天安表示,浙大一院在省內最早一批開展腫瘤微波消融技術,2017年,科室年患者診治量達30餘萬,其中介入穿刺8100例,腫瘤消融750例微波消融佔一半,為浙江手術量最大的科室


浙大一院超聲醫學科是浙江省醫學會超聲分會主委單位,是全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淺表與外周血管委員會、海醫會介入超聲專委會等主委單位。科室還開展肝臟、腎臟、後腹膜、胰腺、肺部、甲狀腺、甲狀旁腺、頭頸部轉移性腫塊、乳腺等熱消融,開展肝臟納米刀技術、超聲內鏡下長光纖激光消融等前沿新技術

“一帶一路” 11國醫生不遠萬里專程來浙大一院學這項前沿技術,感嘆果然名不虛傳!

近幾年,浙大一院積極踐行醫學“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開展了多層次、多學科的交流合作。早在2010年醫院就將肝移植先進技術輸出印度尼西亞,開創了印尼活體肝移植的先河,2016年,浙大一院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醫院合作聯盟首批成員單位,王偉林院長擔任聯盟執委會委員,2018年1月,浙大一院與馬來西亞衛生部臨床研究院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探索在人才、技術、遠程會診等方面的深度合作,2月,與匈牙利烏若基醫院成立“浙江—匈牙利(浙江大學)重症肝病早期診斷技術的創新研究中心”,浙大一院正不斷輸出優質醫療技術與服務,向著“國際一流醫學中心”大步邁進。


文字:超聲醫學科

經浙大一院綜合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