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施百忍

學習書法,最初碰到的問題是建立“法”,諸如執筆、用筆、點畫、結體、墨法、章法等等,這是很實在的東西。其次,將會面臨立“法”的意義生成問題。也就是說,在我們一一解決“法”的問題時,無論是書寫時的力量運動,還是點畫的形態,字結構以及章法的分間布白等,都會帶給人相當的心理感受,乃至於令內心舒暢或是沉悶,甚至於躊躇滿志,在崇高的審美享受中滋養心靈。這是由實反虛。但一般人只注重筆墨之“實”,而忽略筆墨之“虛”,殊不知兩者缺一不可。無論執著於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使書寫成為單一的技巧重複或流為華而不實的筆墨遊戲,最後只能留下虛糜的書寫墨相。不過,從學習的次第而言,“法”的部分必不可少,這是書法的本質。其次,也要修養“書”,“書”屬於“天”,是心性的自然流露。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從“天”的角度來看,孩童寫的字生機盎然,理應得到尊重,但有人並不這樣看,而是依照世俗的眼光來評論其中的是與非。在我看來,這隻會扼殺孩子的趣味,使其所處人生的春天因缺乏生機而不能生髮。推而廣之,夏為長嬴,秋為收成,冬為安寧也就不會如期到來。相反,我們將看到許多孩子在人生的夏天——青少年時期,就已厭棄學習而更想不勞而獲。可想而知,當其人生的秋天與冬天來臨之際,就只能顆粒無收,老大徒傷悲了。

再就童蒙養正中的《弟子規》而言,其文本內容突出了腳踏實地的規範,如果我們以此溯源到了《論語》,就可發現孔子不但注重禮樂,而且敬畏天命。孔子是沉浸在禮樂的人文世界裡,這是“六十而耳順”;當他到了七十的時候,則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心”屬於“天命”的吻合,“不逾矩”則指遵循應有的秩序。我們姑且可以說,孔子是從“天”走到“地”,即走向人間,建立大同。這就需要很實在的內容——“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可以看出,禮儀、威儀的規範,目的是使人敬畏“天”。但事情的發展往往不能盡如人意,更多的時候,人們看到的只是禮崩樂壞的局面,於是,禮樂的歧出反而隔離了人與天的直接交通。在這種情況下,莊子另闢蹊徑,認為大道無法被說明。因此,大辯的目的是沒有言語的遮蔽,大仁的目的是沒有小我的偏愛,大廉的目的是沒有表面的謙讓,大勇的目的是沒有強悍的表示。所以,道顯明出來就不叫道。以此類推,言的論辯將使道有所欠缺,仁的固執也會使道不圓滿,廉的清高就不屬是純粹,勇的強悍也非真勇。進一步說,人若能涵容大道、大辯、大仁、大廉、大勇,並將之貫通,就差不多找到了向道的方向了。我們姑且可以說,莊子是從“地”上升到“天”,即敞開心靈,直面本真。然而,莊子的思想卻也因其高遠而難逃消極出世的批判,這與批判儒家思想為吃人的禮教一樣失之公正。其實,儒道互補正如虛實相生一樣,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周全。無疑,原始儒家與早期道家均獲得了“天”的會通,只是所走的路線略為不同,但這正好可以在“正—反—合”的認知中使人開闊視野,從而獲得生活的實在感與精神的逍遙遊。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如此看來,在建立書法的“法”之後,還不能拘泥於“法”。法無定法、無法可說最終使心的作用顯露了出來。於是,會其意將使書者通過“書”鏈接了“天”。也可以說,這是隨立隨破,隨破隨立。正如唐·孫過庭所言:“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最終,是心中之志使“書”活了起來,這也是前面所說的由實反虛,虛實相生。若就筆法而言,它包括了實在的點畫以及點畫之間的呼應。換句話說,點畫既筆筆獨立,又筆筆相連。相連的部分,有時表現為遊絲,有時則是斷開的,這都是毛筆在空中運動的結果。然而,這一部分往往被人忽視,因為它並不以具體的點畫體現出來,而只是書者意象興發的流露。我們不妨在讀帖的時候注意一下古人運筆時在紙面、空中的交接處,會有自然的筆觸,是藏是露,點畫的意態自然生成。接著的紙面運動,則是在中鋒的導引下,使點畫的形質在水墨與紙張的氤氳中瞬間誕生。如椽之筆,承載著思想的流動,外化成點畫的形質意態,一時之間,素白的宣紙上凝固了時間與空間。我們的心,倘佯在一片明朗的“天”;我們的筆,行走在一片溫潤的“地”。從上到下,您還可以感受到字軸線的左右擺動,以及行氣的生生不息,這都屬於“虛”。但它卻如同太極圖中間的“S”線形態縱橫貫通。此時,欲罷不能。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大體而言,儒家思想顯露了“地”的厚重與包容,在其入思的地方比較注重公共空間的禮樂重建,表現在書法上,則為“唐尚法”。道家思想則更傾向於“天”的清虛與高遠,在其入思的地方更為注重心性的澄明與超越,表現在書法上,則為“晉尚韻”。就書法史上的兩位書法家——王羲之與顏真卿來看,王羲之受道家思想影響的成分略大於儒家思想,顏真卿正好反過來。但我們也可以說二者都是調和了儒道思想的人物。若就王羲之的《蘭亭敘》與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而言,前者的精神風貌較為典雅,後者則更為悲慨。如果說《祭侄文稿》的筆墨意象是迎面撲來的渾厚充實,是直逼觀者之心的。那麼,《蘭亭敘》顯然不屬於這種風貌,《蘭亭序》的曠達,可以將觀者之心引向自然,於清暢的點線流動中使人如沐春風。這不能不說,其筆墨意象的差異其實是精神思想的差異。但這種差異卻有其關聯,即他們在文化洗禮中“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精神創新與人格魅力。我想,這才有與其相應的書法藝術範式的誕生。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這使我們不禁想起,在莊子的寓言中,莊子曾藉助孔子之口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說孔子曾經到楚國去,親眼看見一群小豬圍著一頭母豬吃奶,不一會兒大都驚慌而逃,原來它們發現母豬已死。可見小豬之愛母豬,不是隻愛它的形體,更愛主宰它形體的精神。這不能不說是莊子企圖調和儒道的努力,而我們之所以喜愛書法,除了前面所說的實在以外,難道就只能將實在侷限於書法的某個筆畫或某種字體嗎?這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還應由“法”及“書”,昇華書者的精神境界,最終找到“天”的歸屬感。這看似虛而不實,殊不知,“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略言書法的“虛”與“實”

施百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