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中國沙漠治理“神器” 多功能立體固沙車 效率為人工的180倍

 在甘肅武威騰格裡沙漠的南部邊緣,一片2000多畝的草方格沙障,已成為阻止沙漠化擴張的一道堅實防線。這是由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第一臺立體固沙車鋪設的第一片機械化治沙草方格沙障。從人海戰術、人工作業到機械化作業,甘肅啟動了人類機械化治沙新時代。

中國沙漠治理“神器” 多功能立體固沙車 效率為人工的180倍

立體固沙車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全國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化土地面積17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18%,其中80%以上分佈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受影響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還多,超過4億人。甘肅省貫穿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全國荒漠化的主要省區,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積19.5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國土面積的近46%;全省沙化土地面積12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近29%。荒漠化與環境脆弱,是影響甘肅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中國沙漠治理“神器” 多功能立體固沙車 效率為人工的180倍

在社會不斷髮展的同時,沙漠化治理始終是困擾區域或土地治理的一個問題,在治沙領域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中,通過人工鋪設草方格或是鋪設玉米秸稈已經悄然成為了治理沙漠防風固沙最好的方法,雖然這些方法在實際操作中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原材料消耗大,但是對於固沙來說卻是最有效的。然而,相對於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來說,沙漠治理中的人工作業,卻是杯水車薪,最終治理的現狀是“局部治理,總體惡化”,沙漠化的速度遠大於治沙固沙的速度。

草方格沙障,是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沙漠中紮成方格,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其因在寧夏的沙坡頭,因此也有人稱是“沙坡頭治沙模式”,沙坡頭因治沙成就卓越、經驗豐富被世界治沙同行評為“全球環境保護500佳”。

中國沙漠治理“神器” 多功能立體固沙車 效率為人工的180倍

如何提高治沙效率與實現防沙治沙效果是全球治沙難點。目前,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世界首臺“多功能立體固沙車”及“牽引式單項固沙機”填補該領域“空白”,這是甘肅省實踐科技創新的成果之一,是沙漠治理的一場“革命”。

這臺“多功能立體固沙車”,擁有11項實用新型技術及發明專利。用機械化鋪設草方格,插草深度15釐米,草沙障高度30釐米左右。與人工相比,立體固沙車速度是人工的約180倍,可從根本上解決沙漠化速度快於人工治沙速度的難題。不僅降低成本,作業更規範化,大大增加了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減風力,阻止流沙移動並截留雨水,比人工固沙的質量要高、固沙效果更好。原來荒蕪的沙漠裡已生長出各類野生植物,這在當地老百姓眼裡,是不可思議的事。“一莊子人忙一天還不如這車跑一圈”當地村民這樣評價。

中國沙漠治理“神器” 多功能立體固沙車 效率為人工的180倍

2015年,機械化治沙團隊種植完成梭梭、花棒、檸條等各類沙生植物8萬多株。通過種植培育,沙生植物長勢良好,同時隨著草沙障內沙子被固定住後,一些野生植物也隨之長了出來,一兩年前治理過的沙丘,已是大變樣。2016年,治沙團隊利用機械生物治沙在沙漠裡成功種植十多畝的試驗田,種出的蔬菜、果實送到上海知名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後,得出的結論是各類果蔬天然無公害,農藥零殘留,其中種植的瓜果含糖量高於同類瓜果。

為了更深入的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我國努力將生物治沙體系與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以及中亞區域治沙聯繫起來,提供防沙治沙技術、固沙裝備成套輸出等技術援助與支持,用科技創新、機械化治沙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建立“生態修復合作機制”,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合作新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