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這個村做的“古董” 連故宮都被騙了

1994年,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上出現了一批陶俑。在這之前,有北魏大墓被盜的傳言,也有小浪底挖出文物的傳說。專家鑑定這批為真品北魏陶俑,國家級博物館撥款進行了搶購性收購。歷史博物館買了三次,故宮買了兩次,中國歷史博物館花了八十萬,故宮花了十萬。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曾經回憶。但東西卻越收越多。最後經過調查,這些“北魏陶俑”,出自南石山村。

這個村做的“古董” 連故宮都被騙了

地處洛陽城北的邙山腹地的南石山村,歷來有燒陶製瓦的傳統。古人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之說,以前,人們在日常種地過程中翻出來文物碎片那都是很常見的事情。面對如此多的“地下寶藏”,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全國甚至國外的唐三彩和陶俑的文物販子紛至沓來。他們常將通過各種方法得來的唐三彩就近送到南石山村熟識的陶匠處修復以增其身價,慢慢的南山村村民對唐三彩的製作修復技藝不斷嫻熟。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種高檔陶製品,其釉色光亮飽滿,釉色以黃、綠、白三色為主,因始於唐且盛於唐,故稱唐三彩。自唐代以後,唐三彩工藝漸漸失傳,直到清代末期,隴海鐵路修建至洛陽段時,沉睡千年的珍貴國寶才得以出土重見天日,經專家鑑定,為唐代失傳的藝術珍品。後經洛陽孟津縣朝陽鎮南石山村藝人多年探索,刻苦研製,生產出類似於出土文物的複製品,才得以使失傳千年的中華寶貴藝術的以傳承,“洛陽唐三彩”稱謂由此而來。

這個村做的“古董” 連故宮都被騙了

前些年一家藝術品鑑賞網站梳理了一張《中國文物造假地圖》,南石山村赫然在列。“我們以前都是小作坊,有客戶提供圖片讓我們照著做,我們就做了,誰也沒想到這些人轉過手就當文物給賣了,就好比我們是做菜刀的,按照顧客要求做了一把菜刀,菜刀是讓你做美食的,誰知道你一轉手用來傷害人,還敗壞我們的名聲。”

這個村做的“古董” 連故宮都被騙了

提起被無良販子利用,南石山的一位村民至今還憤憤不的說到。“現在我們已經明確提出我們做的是‘ 高仿唐三彩 ’,是工藝美術品,為了防止被無良文物販子利用,我們都會在燒製的‘ 唐三彩 ’上印製出我們的特有標記,為的就是不讓別人利用。”村內一位從事唐三彩生產的業內人說到。

這個村做的“古董” 連故宮都被騙了

過去傳統鑑定方法主要是靠眼光、憑手摸、靠古代文獻資料、靠新出土的一些實物傍證。而現在,情況大家也都知道了,一定要靠自然科學的測定。但是單純自然科學測定是不可取的,因為標本的取捨要靠人文科學、靠考古發掘來決定。自然科學手段只能是補充,不能獨立,對書畫也好,陶瓷也好,“獨立”是行不通的。所謂鑑定,不僅僅是斷真偽。都是真的,還要鑑定它是好的,還是一般的,是精還是粗,這都是鑑定,離開人文科學就不行。但僅憑地層關係、靠眼看、手摸、翻資料、搞排比,依然解決不了問題時,就非得需要自然科學測定手段不可。鑑定需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掌握歷史上已經有的資料;二是要有新考古發掘的資料,如窯址的新考古發現等情況;三是傳世品的排比、分類;四是自然科學手段的測定;五是進行摸擬實驗。這五項工作做好了,才能完成鑑定工作,如此兩者的關係才能明確,且非得結合起來不可!

牛津熱釋光得到國外法院的認可,蘇富比佳士得保利也把熱釋光鑑定結果作為瓷器年代判定的依據,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你敢來驗嗎?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鑑者傻,以藏學師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緣友者雅,以藏養藏者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