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向韓國電影人致敬

向韓國電影人致敬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區塊鏈帶來的價值和好處。區塊鏈在各個領域探索的觸角越來越廣,尤其是在金融領域開展的探索較早。那麼,區塊鏈在垂直領域的探索有哪些成果?未來健康發展應注意哪些問題?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接受了經濟網、《經濟》記者的專訪。

經濟網:區塊鏈+金融最突出的應用是什麼?

於佳寧: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最突出的是供應鏈金融。由於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往往是大型核心企業(大型國企、民營上市公司等)的供應商,核心企業的授信額度有所閒置,資金成本也比較低。

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高度依賴於實體交易真實性,但是由於中小微企業本身的財務管理機制不夠健全,難以提供完整有效材料,證明交易的真實性,同時票據不能拆分,導致核心企業的二級、三級,以及更往上的供應商無法使用對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實現融資,只能借貸高成本的資金。

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是用核心企業信貸剩餘額度,通過區塊鏈進行結轉和傳遞,確保交易和債權轉讓的真實性,降低交易風險。同時,為整個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機會,賦能全產業鏈。

經濟網:目前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探索有哪些創新點?

於佳寧: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結合,其實是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結合,主要有三種創新形式:

一是,有的企業把動產的倉單質押與供應鏈金融結合,將債權流轉和倉單流轉結合起來。

二是,目前供應鏈金融未能完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慢的問題。有的企業如騰訊,把短期週轉的信貸資金與供應鏈金融創新結合,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讓中小微企業秒級獲得信貸支持。

三是,把供應鏈金融與動產融資相結合。如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和區塊鏈結合起來,實現基於攝像頭、紅外傳感器、雷達等物聯網終端,在動產倉庫內進行實時掃描,監視動產的移動和變化情況,並將相關信息存儲在區塊鏈上,保障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瞭解動產的最新動態信息,確保動產融資一個安全性,降低信貸風險。這種安全性的提升,伴隨著利率的降低,也是為中小微企業降低成本。

舉例來說,目前市場上已有依託區塊鏈技術為管理手段,如汽車消費金融、購房尾款等消費信貸資產ABS(資產證券化)。近期基於區塊鏈發行的ABS產品將會發行,其底層資產是購房尾款。由於大部分ABS存在循環購買機制,多數情況下,導致資產包處於一種黑盒狀態。投資者不能有效地瞭解ABS底層資產的變化情況,無法對資產的風險進行準確判斷。

基於區塊鏈的ABS產品,通過跨鏈鏈接、映射等方式,可對底層資產實施穿透式管理,讓投資人實時地瞭解底層資產的變化情況。不僅降低了投資風險,節約了管理成本,發行利率比同期同等級產品略低。這相當於投資人讓利融資者,緩解了融資貴的問題。

基於區塊鏈實現債權、應收賬款打包發行ABS也有了可以落地的方案,但仍在探索之中。過去應收賬款,只能給供應鏈上的一級供應商實現融資。這意味著,底層資產供給量不是特別充足。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仍處於一個持續上鍊的進程,優質資產的供給逐步擴大。預計未來有更多優質的應收賬款為底層資產,以區塊鏈為支撐的ABS產品將逐步上市。

上述三種形式,仍停留在單點創新的階段,還不能稱之為新模式。因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總體邏輯與以往模式沒有本質性差異,還沒有出現底層的顛覆式創新,只是將區塊鏈技術用於優化傳統業務中一些難以實施的環節。

經濟網: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背後的邏輯是怎樣的?

於佳寧: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背後的邏輯是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推動資金“脫虛返實”加強支持實體經濟的模型。實物流是指實體經濟企業實際運行的情況;信息流是數據和信息;銀行等金融機構代表資金流。

過去資金出現脫實入虛的情況,原因之一是信息流不夠強大,導致資金流和實物流出現脫節,實物流的準確情況無法傳給資金流,導致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依據不夠,風險較大。比如,個別中小微企業要融資時,有時會出現粉飾材料、甚至杜撰信息的情況。金融機構很難全面核查信息真實性,為了降低風險,金融機構不願意用資金支持實體經濟,寧可在金融體系內空轉。

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邏輯,具體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讓交易信息從雲端遷移到鏈上,實現從一般數字化到可信數字化的轉變。增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依據和基礎信息,降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風險。

第二個層次是,由於上鍊後,中小企業可以更加容易地得到貸款支持,實質上使得上鍊信息實現了價值化,這將進一步推動實物流向信息流映射的進程。企業業務數字化轉型、“互聯網+”的進程會加快。進一步為資金流支持實體經濟增加了接觸點和途徑。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風險和難度將進一步降低。信貸審核、管理的成本以及風險溢價也會減低,實質性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第三個層次是,未來隨著區塊鏈的可信數字化的過程深入推進,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三流融合。最終一旦實現了三流合一,金融就會和實體經濟密不可分,不再出現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的情況。這正是一個脫虛返實的過程。

區塊鏈可以保證數據不可篡改,但是無法保證數據真實性,供應鏈金融企業為了進步一提升上鍊信息的真實性,推動融資企業的ERP系統和直接區塊鏈對接。在未來,它們甚至會將生產系統、庫存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等底層的系統和區塊鏈系統結合起來,大大增加了企業造假成本,降低上鍊數據的偽造風險。

經濟網: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市場教育的難度如何?

於佳寧:供應鏈金融主要有兩個關鍵主體,一是核心企業。對於這些企業而言,他們藉助供應鏈金融新模式,有力改善供應商關係,賦能供應鏈,強化供應鏈管理能力,有很強的動力推動系統的普及。

二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是國家的要求,他們也迫切希望找到服務中小企業低成本、低風險的抓手。區塊鏈提供了很好的途徑,銀行對這種模式的接受度較高。

只要得到這兩類關鍵主體的認同,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推廣難度並不大。中小企業不需要理解中間的過程,只需要把關鍵信息上鍊,用信息獲得貸款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在徵信、票據等領域的新模式,還應該以市場主體的推廣為主。推廣能否成功,來自於關鍵主體對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的信任程度。不過,當今社會有些人對區塊鏈技術濫用,違規操作導致對區塊鏈技術產生了負面印象,降低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信任,增加了推廣難度。

經濟網:您如何看待區塊鏈項目中Token的作用?

於佳寧:Token,也就是通證,它是一種技術要素,在區塊鏈技術體系內可以看成是一種記賬單位,可以起到系統體系內快速流轉、自動結算的電子積分的作用。

所謂無幣區塊鏈,指的是不強化Token作用,不賦予它以價值的區塊鏈。無幣區塊鏈項目,正是弱化、虛化它的作用,不把Token和價值做過多的關聯。Token的使用需求因場景而異,對於電子信息存證類和數據資源共享類的區塊鏈應用,由於基本不涉及智能合約,因此並不需要強調Token在系統中的作用。再如,供應鏈金融用區塊鏈來證明債權轉移或底層交易的真實性,在這些項目中不需要過度強調Token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更為複雜的場景,Token本身也是實際應用意義。比如,面對個人用戶的系統,對Token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它的消費積分屬性,即有產生場景和消費場景,在生態體系內形成一個消費閉環。因此,應特別注意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保持與主管部門持續溝通。

經濟網:未來該行業健康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於佳寧:第一,要加強對區塊鏈正能量的傳播和積極引導,加快形成正確的社會共識。

第二,區塊鏈技術本身需要強化。區塊鏈系統一些跨鏈的連通性以及價值交換還有難點有待突破,要加快對跨鏈技術的研究和創新,避免形成新型的數據孤島。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處理好幾種關係:交易效率和系統可信性的平衡,信息透明化和信息安全的平衡,網絡安全和節點分佈性的平衡。

無論是公鏈還是聯盟鏈,代碼中都會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防護漏洞。儘管聯盟鏈存在節點准入機制,但不能把它當成網絡安全的絕對保障。畢竟區塊鏈系統還是基於互聯網的應用,因此,網絡安全問題要高度重視,特別是對智能合約安全風險要有清醒認識。

第三,區塊鏈實現了對大數據共享的信任傳遞和穿透式監管,往往對技術手段要求很高。基於區塊鏈的監管可以基於跨鏈的鏈接、映射更容易瞭解一個交易背後的底層信息。但這種工具仍停留在概念上,監管者還沒真正用到這個功能。監管科技也應該與時俱進,加強對技術創新的研判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實現監管意圖。

第四,對於在具體落地過程中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建議政府通過信息化的項目等方式予以支持。企業交易信息上鍊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可信數字化過程。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推動各行各業快速信息化的進程,但是在落地過程中,遇到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有些企業信息化程度低,甚至沒有ERP系統,還有的企業相關人才極為短缺。對於區塊鏈落地的實際困難,政府應予以充分重視,給予一定的扶持。我們應加快區塊鏈應用進程,把握髮展數字經濟的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