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江西有哪些名人?

愛寵有佳


提到江西的名人,必須要提的就是江西籍的開國將軍,因為在開國將軍中,江西的將軍是最多的,共327人,佔全國將軍總數的五分之一。他們包括肖華、賴傳珠、陳奇涵3位上將,梁興初、吳克華、王恩茂等38為中將,謝振華、丁盛等286位少將。他們是江西真真正正的名人。

1、肖華,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開國上將。參加過土地革命、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生戎馬,戰功赫赫。肖華將軍13歲便任縣委書記,深受毛主席喜愛。1949年,肖華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政委時,毛主席高興地對肖華說:你我多年不見,可我的耳朵長的狠,你一時司令,一時政委,一時山東,一時東北,出息大的很喲。建國後,肖華將軍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主任等職。
2、賴傳珠,江西省贛縣人,開國上將。賴傳珠將軍一生參加古田會議、長征、湘贛戰役、長征、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廣東戰役、解放海南島戰役等戰鬥,戰功赫赫。1955年我軍首次評定軍銜的工作就是由賴將軍負責,他要求主動降銜,降到中將,但組織沒有同意,仍然授予他上將軍銜。
3、陳奇涵,江西興國縣人,和肖華將軍是老鄉,開國上將,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陳將軍早年追隨國父孫中山反對北洋軍閥,1925年到黃埔軍校任教。在55年評軍銜的時候,他自報中將並稱:對我來說,個人的地位高低和得失是一個很渺小的問題。如此高風亮節,令人欽佩。


陽仔講歷史


江西是革命老區,自然出了不少革命家和戰將,下面就掛一漏萬,介紹其中幾位,也歡迎補充。

1.方誌敏(1899-1935),江西弋陽人,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1928年領導弋橫暴動,創建贛東北根據地,先後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主席,紅十軍、紅十一軍政委,閩浙贛省委書記。1934年11月,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軍政委員會主席,統一指揮閩浙贛皖邊的黨組織和武裝。1935年1月,由於孤軍作戰寡不敵眾,方誌敏被俘,關押於南昌,嚴詞拒絕了國民黨的勸降,8月6日被秘密殺害,時年36歲。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在獄中,方誌敏寫下了10多萬字的文稿,其中包括《可愛的中國》、《清貧》等文章,教育了幾代人。



2.開國上將賴傳珠(1910-1965),江西贛縣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28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一方面軍師政委等,參加了長征。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參謀長,協助代軍長陳毅、政委劉少奇工作。解放戰爭時期,任軍政委、兵團政委等職務。建國後任北京軍區政委、瀋陽軍區第二政委等職務。1965年英年早逝。



3.獨臂將軍餘秋裡(1914-1999),江西吉安人。1929年參加紅軍,歷任紅二方面軍的團政委、八路軍120師團政委、358旅政委、一軍一師政委、軍副政委等。參加了長征。建國後曾任總後政委、石油工業部部長、總政治部主任、軍委副秘書長、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顧委常委等職務。在長征路上,左臂被敵人子彈打爛,又化膿感染,截肢成為獨臂將軍。

(上圖能夠看出將軍雖然獨臂依然風采)

餘秋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磨史作鏡


江西可以說是人傑地靈。今天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位九三學社的創始人許德珩。許德珩出生於江西德化(今九江),青年的時候就加入了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他是五四運動時期有名的學生領袖之一。


1920年,許德珩到法國留學,他的老師就是赫赫有名的居里夫人。1927年,他回到祖國,投身國民大革命。九一八事變爆發以後,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強烈譴責日寇的侵略中國的行為,抨擊國民黨的不抵抗行為。


抗日戰爭期間,許德珩呼籲各界民主,團結,抗戰到底。他與科教文藝界的知名人士組織科學座談會,宣傳抗日,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勝利的時間為9月3日,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後來他把這個座談會改名為“九三學社。”解放戰爭時期,許德珩為北大教授,1949年代表九三學社響應共產黨“五一”號召。



新中國成立後,許德珩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後來他又在水產部擔任部長,為我國水產事業發展建立了一定的功績。許德珩還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等職務。


許德珩在89歲的時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0年,一百歲的許德珩在北京逝世。


紅雨說歷史


江西省,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贛(gàn),別稱贛鄱大地,是江南"魚米之鄉",古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江西省地處北緯24°29′14″至30°04′41″,東經113°34′36″至118°28′58″之間,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屬於華東地區。江西省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轄11個地級市、100個縣(市、區),省會為南昌市。

江西名人輩出。

簡單列舉一下歷史名人有:

1,解縉,江西吉水縣人,明代著名大才子,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

2,宋應星,明代江西南昌府奉新縣人(今宜春市奉新縣)。明代末期偉大的科學家,科技家,著有《天工開物》。

3,湯顯祖,江西撫州父臨川縣人(今撫州市臨川區),明代偉大的文學家,戲劇家。戲劇代表作有“臨川四夢”。

4,歐陽修,江西吉州永豐人(今吉安市永豐縣)。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歷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文天祥,江西廬陵人(今江西吉安)。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6,陸九齡,江西撫州金溪人(今撫州市金溪縣),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7,周敦頤,北宋思想家,哲學家,儒家學者。

8,陶淵明,江西潯陽柴桑人(今九江),東晉著名詩人。

9,楊萬里,江西吉州吉水人(今吉水縣),南宋傑出詩人,中興四詩人之一。

10,黃庭堅,江西洪州分寧人(今修水縣),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合成蘇黃。

11,王安石,江西撫州臨川人(撫州市臨川區),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持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

12,朱熹,江西婺源人,著名儒家學者。

13,曾鞏,撫州南豐人(今南豐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近現代名人簡單列舉如下:

1,方誌敏,江西上饒市弋陽漆工鎮湖塘村人,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

2,吳有訓,江西高安人,他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

3,張國燾,江西省萍鄉縣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

4,陳三立,江西義寧人,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闓、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之譽。

5,李烈鈞,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羅溪坪源村人。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

6,吳學周,江西萍鄉人。化學家。

7,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當代神農氏”、“米神”等。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完整,

你們還知道哪些名人?歡迎補充。


奔忙的男人


江西的名人甚多,完整道來非一般人能及,今不談古不說今,專講五位無產階級革命的老英雄老前輩

※方誌敏※1899年8月21日一1935年8月6日

方誌敏,江西上饒弋陽漆工鎮湖塘村鄉。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間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


※肖 華※1916年1月21日一1985年8月12日

肖 華,江西贛州興國縣瀲江鎮肖屋村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解放軍的優秀政治工作者,1955年被授予上蔣軍銜,獲得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李 湘※1914年一1952年

李 湘,江西永新縣泮中鄉泮中村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軍長,1952年在朝鮮戰場犧牲,革命烈士


※賀子珍※1909年9月28日一1984年4月19日

賀子珍,江西永新縣人。傑出的婦女先驅,曾任共青團永新縣委書記,中共永新縣委、吉安縣委婦委書記,建國後,任杭州市婦聯主任,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康克清※1911年9月7日一1992年4月22日

康克清,江西吉安萬安縣羅塘灣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兒童工作的開拓者,參加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


老夥計610322


江西位於長江中下游以南,自古以來人才薈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來名人輩出,群星璀璨,而以“江西詩派”尤為著名,是一個名家的流派。我把幾個主要的人物略作介紹吧。

陶淵明(365至427),又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東晉著名的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採菊》等名篇傳世。

歐陽修(1007至1073),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諡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廬陵(今江西吉安永豐)人,北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作為宋朝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歐陽修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著重要地位,他的文論和創作實績,對當代對及後世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是北宋名符其實的文壇領袖。

王安石(1021至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生於江西撫州臨川(現為撫州東鄉縣),亦稱臨川先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曾經兩度為相,積極推行變法:實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衡,方田均稅,免役,市易,保甲,保馬等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或“煕寧變法”,因受到大官僚地主的強烈反對而失敗。

朱熹(1130至1200),字元晦,號晦庵,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他繼承和發揚了二程之說,成為集理學之大成者。

文天祥(1236至1283),字履善,自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南宋傑出的抗元英雄,和愛國詩人,宋理宗寶佑時進士及第,狀元,官至丞相。被捕之後,寧死不降。有《文山全集》行世,《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名篇,氣壯山河。

狠縉(1369至1415),字大紳,吉水縣人,明朝著名的才子。曾任翰林學士,主修《永樂大典》,該書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

湯顯祖(1550至1616),字義仍,號若士,監川人。明朝偉人的戲劇家,文學家,著有“臨川四夢”:《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等,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宋應星(1587至1661),字長庚南昌人,明朝末年偉大的科學家,科技家,著有《天工開物》,它是中國最早的工藝百科全書。

陸九淵(1139至1192),字子靜,號象山,南宋著名的理學家,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與朱熹並稱“朱陸”。

晏殊(991至1055)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名的詞人,與其子晏幾道並稱“二晏”,開創北宋一代文風。



綺閣書生


江西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古代最著名莫過王安石,近現代則是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開國將軍群,這裡有著名的將軍縣——興國。

1955年至1965年間,共和國及解放軍共授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和少將1360名,合計將帥1614名。

開國將帥中,湖北、湖南、四川籍人數很多,已經為人熟知,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開國將帥人數最多的不是這三個省,而是江西,江西籍將軍共327人,佔總人數的20.26%。

不過江西籍的將軍中沒有元帥和大將,上將人數也不多,只有肖華、陳奇涵、賴傳珠3位上將;梁興初、吳克華、王恩茂等38位中將和謝振華、曾克林、丁盛等286位開國少將,這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形狀分佈。

重點介紹一下江西籍的三位開國上將和率領志願軍第38軍打出“萬歲軍”名號的梁興初中將。

1、蕭華,江西興國人,開國上將。

蕭華13歲就參加革命,任少共興國縣委書記,14歲建議組建“少共國際師“並擔任師政治委員,因少年英雄深受毛主席喜愛,稱他一定會有大出息。

蕭華先後參加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年僅22歲便任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被國民黨軍官稱為“娃娃司令”。解放戰爭時期,蕭華先後在山東和東北戰場參與指揮作戰,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政委。建國後,蕭華歷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蕭華文武雙全,他曾創作譜寫《長征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2、賴傳珠,江西贛縣人,開國上將。

賴傳珠在抗戰期間,主要在新四軍方面任職,協助劉少奇、陳毅等領導華中敵後抗戰,鞏固和發展敵後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他調任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先後指揮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廣東戰役、解放海南等重要戰役,戰功赫赫。

1955年我軍首次評定軍銜工作,就是由賴傳珠具體負責,他為此耗費大量心血,經常夜不能眠,最終圓滿完成授銜工作,而且高風亮節,主動要求降銜,但組織仍授予他上將。賴傳珠在瀋陽軍區工作期間,樹立了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這一優秀典型,產生了深遠影響。


3、陳奇涵,江西興國人,開國上將。

和蕭華一樣出自著名“將軍縣”江西興國,早年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曾追隨孫中山參加北伐和東征,後來又擔任黃埔軍校教官。

大革命失敗後,陳奇涵先後參加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他身經百戰,足智多謀,大部分時間都是擔任參謀長,運籌帷幄,朱德評價他說:“陳奇涵這個老表(江西人稱老鄉為老表),有股子頑強勁兒。”

陳奇涵將軍謙虛謹慎,1955年評定軍銜時,他一點都不居功自傲,而是主動自報了中將軍銜。在他看來,個人地位得失是很渺小的。如此高風亮節,令人欽佩。


4、梁興初,江西吉安人,開國中將。

梁興初出身貧寒,後來參加紅軍,投身革命,在歷次反圍剿和抗日戰爭中,他作戰英勇頑強,機智靈活,身先士卒,逐漸成長為我軍一名著名猛將。

解放戰爭時期,梁興初任第38軍軍長,率軍參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梁興初在彭德懷、韓先楚領導下,帶領38軍大戰德川,殲滅偽7師,大膽深入敵後,連夜急行軍,穿插搶佔三所裡、龍源裡,阻敵南逃北援,創造了三所裡急行軍奇蹟,對整個戰役勝利起到重要作用,彭德懷高呼他指揮的38軍為“萬歲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九個湖北佬,不如一個江西老表”,湖北人就夠厲害了,沒想到江西人更厲害。江西地處中國東南部,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簡述江西曆史上的幾位有代表性的幾位名人。

一、萬歲軍的軍長——梁興初將軍,江西吉安人,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梁興初將軍擔任第38軍軍長,率部參加抗美援朝第一至第四戰役。他指揮部隊在飛虎山、松骨峰、清川江畔、龍源裡、漢江南岸等地,打得美軍、南朝鮮軍聞風喪膽。

著名作家魏巍的通訊稿《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報道的是38軍一部葬在松骨峰的慘烈戰鬥。由於梁興初將軍指揮的38軍在抗美援朝戰中的卓越表現,彭德懷在給38軍的嘉獎電報上寫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38軍萬歲!“從此之後,38軍就有了“萬歲軍”的稱謂。




二、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江西九江人,東晉田園詩人。他本是一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詩人,奈何步入了仕途,但又不願意隨波逐流,卑躬屈膝,最終他厭倦了官宦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去縣令一職,開始了隱居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份自由和灑脫也只有陶淵明才能做到,也只有這種生活才是他想要的,他終於自由了。


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江西吉安人,南宋抗元英雄。南宋末年,他組織軍民抗擊蒙古鐵騎,但不幸被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錚錚鐵骨,誓死不降,並且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來明志。後來,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最後,文天祥在元大都就義,終年47歲。

總之,江西省人傑地靈,有無數的歷史名人。而今天只是簡述了3位江西名人的傳奇故事,權當拋磚引玉,各位可以在留言區分享自己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驕傲。


密探零零發


江西是個好地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

針對題主所問,列舉歷代比較有代表性得人物

1、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人(今江西東鄉上池村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國首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流傳最著名的莫過於〈泊船瓜洲〉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解縉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縉紳,號春雨,喜易,諡文毅,漢族,江西吉安吉水縣人,解綸之弟。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



3、文天祥

南宋狀元郎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於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民族英雄,國難見忠臣,其所留下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鼓舞著後來人。

4、朱熹

朱熹,字元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江西婺源人,生於福建尤溪。南宋理學的開創者,一代大儒,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讀書人?

5、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別名陶元亮,陶潛,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最喜歡的花是菊花,他也是田園詩派創始人,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文學史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陶淵明歸隱田園,縱情山水,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代表作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公元427年,淵明卒於潯陽,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

6、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參與纂寫《新唐書》《五代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代表,著有《醉翁亭記》《秋聲賦》等作品。歐陽修一生宦海浮沉,曾三遭貶謫,剛勁正直,見義勇為,他的詩文和部分“雅詞”表現出其性格中的這個側面。歐陽修對有真才實學的後生極盡讚美,竭力推薦,堪稱千古伯樂,一生桃李滿天下。

江西曆史名人太多,請大家補充!


桃園隱士逍遙子


江西一向有“吳頭楚尾”之稱,因為地處南方、偏離中原,在唐朝之前,經濟與文化都是比較落後的。

不過,在西晉末年,由於遊牧民族南下、北方動盪不安(即所謂五胡亂華時期),很多中原士族“衣冠南渡”,江西才日漸起色。

唐朝末年,又是一個五代十國的亂世,大量的人口從北方移民南方,江西正好承接了這波移民潮,因而在宋明時期迅速崛起,一時領天下之風騷。



據統計,在有科舉考試的一千多年裡,江西總共出過一萬多名進士,而全國的進士加起來也不過十萬多點、十一萬不到。

換句話說,在中國曆朝歷代的進士中,江西進士佔據了十分之一。

當然,中進士未必天下聞名,正如在“二十五史”中列傳的江西人有八百餘人,但其中也不個個都為人所知。

儘管如此,宋明時期的江西名人實在太多了,這裡把最出名的幾個稍微列舉一下。

首先,唐宋八大家裡面,除去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再除去蘇東坡家的三人,剩下的三人就全是江西人了。

那就是,歐陽修、曾鞏、王安石都是江西人。



(王安石)

王安石不用說,他還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是江西人中最有名的一個。

類似的,還有宋末的狀元出身的宰相文天祥,這個想必也是為人所熟知的。

其他如陶淵明、曾鞏、黃庭堅、晏殊、周必大、楊萬里、姜夔、湯顯祖等等,無一不是中華文化史的燦燦明星。

此外,在宋明理學中,程朱理學中的朱熹是婺源人,並且長期在江西活動;

陸王心學中的陸九淵是撫州金溪人,王陽明雖是浙江餘姚人,但其學脈主要在江西。



(文天祥)

由此,說江西人在宋明時期閃耀全國,大概是沒有疑問了。

不過,在近代之後(在明後期即不再突出),尤其是五口通商變局及長毛之亂後,江西很快陷入衰落。

在此大背景下,所謂近代江西名人,大概也不足道,並且不會在歷史上長久的留下姓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