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既涉及到語言學知識,也涉及到歷史學知識。對於日本人稱呼別國尤其是與其有過歷史糾葛的國家來說,都值得好好研究一番,由此可以觀察當年日本的國民性和國家態度。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美國在日語中有兩種常見說法:「アメリカ( America , 亜米利加)」和「米國」。前一種就不用解釋了,就是把 America 直接音譯成為片假名。後一種關於“米”國的來源,卻有各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日本人聽力問題導致的誤聽,還有一種是認為米是一種歷史的沿襲和簡化,還有一種認為是帶有政治色彩。其實,經過大量資料考證,我認為都對,也都是特定時期的產物,後面就習慣固定下來了。不能單純覺得就是一種原因。下面做一點簡單的歸納分析。

美國在日本的譯名變遷史

美國的譯名在日本記載的歷史,可以有以下幾個不同的階段,各種名稱都有。以下來自於網友大咖們找來的資料:

1854年:ペリー提督が開國を迫って寄港した1854年の瓦版には米利幹(メリケン)」と注釈された。

1862年:の幕府文書では「亜米利加

」と表記された。

1871年:の木戸孝允渡航日記には「米國

1878年:の報告書には「米歐回覧実記」と記され

1905年:明治天皇がルーズベルト大統領に送った書狀の宛名が「北米合眾國」と記されるなど

1854年,第一次黑船事件的時候,日本稱呼美國為米利幹(メリケン) 的。八年後,在幕府的公文中譯作亞米利加。這裡第一次出現了“米”字。對照英文單詞America ,應該說這是第一次非常完整的音譯。之後的幾個名字裡,日本人都沒有摘掉“米”這個字,說明,米已經深入他們的翻譯習慣了。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源於中國的日本翻譯文化

日本人為何開始使用亞米利加?這個名字來自於中國,稍作改動而已。

同時代,中國翻譯美國的名字是用“亞墨利加” 。這個亞墨利加的名字來自於明朝時來到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翻譯。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利瑪竇著實很厲害,他不僅苦學了漢語,也學了一些日語,還製作並印行了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這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了歐洲人眼中的世界地理,唯一的區別是利瑪竇為了討好中國人把中國畫在了地圖中央。1602年利瑪竇修訂了地圖,在北京刊行了《坤輿萬國全圖》。在《坤輿萬國全圖》我們可以看到利瑪竇給世界各大洲所起的中文名字:亞細亞(即亞洲)、歐邏巴(即歐洲)、利未亞(即非洲)、南、北亞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亞墨利加,從明朝時候開始,就是中國對美洲的正式標準譯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1776年獨立之後,便名正言順地被稱為“亞墨利加合眾國”。中國老百姓嫌棄這個名稱太拗口,平常就採用美國的星條國旗來稱呼“花旗國”,但是正式的官方名稱還是“亞墨利加”。

日本人在1862啟用的美國譯名亞米利加,就是從中國的亞墨利加變化而來的。只是在同一時代的清朝咸豐年間,中國已經重新修改了譯名。

根據1858年與UnitedStates of America簽訂的《天津條約》,正式文書第一次出現了“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天津條約》的序言中第一句就是:“茲中華大清國與大亞美理駕合眾國因欲固存堅久真誠友誼,明定公正確實規法,修訂友睦條約及太平和好貿易章程,以為兩國日後遵守成規,為此美舉。”再過40多年,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的時候,“亞美理駕”的“亞”字在人間蒸發, “大亞美理駕”簡化為了“大美國”,與“大清朝”工整對仗。此後,當“大清朝”壽終正寢的之後,“大美國”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美國”,與“中國”相得益彰。所以,中國對美國的譯名有著比較完整清晰的脈絡。日本則在1862年開始,就與中國分道揚鑣,堅持使用了亞米利加。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一個米字的政治感情色彩

米vs美,這是兩個很容易看出高下的詞。米,糧食的一種,尤其是東方,這是日常的主食,必吃的主食。米國,聽起來一點也沒有逼格。中國當時為什麼用美,有一定的歷史原因,既又外交上的尊重之意,也有美化兩國感情之意。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但是在日本,在當時那個年代對美國始終是仇視的,為什麼仇視大家可以去翻翻歷史,各種不平等條約,日本簽訂的並不少。日本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倒幕運動,開始明治維新,逐步強大起來。並且,日本也慢慢地展現出其要侵略周邊國家的豺狼之心。“米利堅”是這個時期,日本對美國的一般稱呼。

日本人為什麼一直堅持稱美國為“米國”,蔣介石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已經回答過。1934年7月蔣介石在對廬山軍官訓練團發表的題為“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的演講中說過這麼一番話:“日本為要併吞我們中國,而須先征服俄羅斯,吃下美國,擊破英國,才可這到他的目的,這是他們早已決定的國策。

他叫我們中國叫支那,這‘支那’兩字,照日本話是什麼意義呢?就是半死人!其次,他叫俄國叫什麼呢?他叫露西亞,露是雨露的露,這個露字,是表示什麼意義呢?他就是自比日本為太陽,將俄國看作是露水,太陽一照到露水,那露水馬上就要乾!由此可見日本的國策,早已決定,他非消滅俄國不可。再看他叫美國叫甚麼呢?我們是叫美利堅,而他日本則叫米利堅,亦叫做米國。米原來是人們一種必需的食糧,他拿這個字來叫美國,意思就是決心要把美國吃下去!”

日本人稱呼美國為“米國”,內涵大有文章!

蔣介石的這番話倒是很有一番道理,也點出了日本當時的政治心態。後來,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本狠狠地咬了一口,而且戰後飢餓日本人還吃上靠美國運來的救濟麵粉。所以在日本,麵粉也可以稱作是“メリケン粉”(Merikan 粉)。很多人奇怪,既然是美國America運來的麵粉,可是為什麼不稱為アメリカン(American粉)而叫“メリケン粉”(Merikan 粉)呢?很簡單,Merikan就是“米利堅”,所以“メリケン粉”就是來自“米國”的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