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啞巴爭妻案(民間故事)

一日,施公騎馬下鄉考察民情,忽地有兩個男子和一個婦人,攔馬跪倒,口喊:“冤枉!”施公勒馬,打量這女子:年紀約有三旬,頭挽仙髻,桃面朱顏,腰似楊柳;青衣藍褲,三寸金蓮,杏眼微睜。兩個男子:一個相貌兇惡,衣帽齊整;一個口眼歪斜,一身粗衣,白襪尖鞋,睜眼張口,滿面發青。施公看罷,說道:“爾等都是告狀的麼?”

那雄壯之人先答應道:“是。”

施公道:“你告狀為何事?快快說來!若有虛言,本縣官法如爐。”

下面那雄壯之人叫聲:“老爺,小人姓周名順,住在城外五里橋。父母不在,缺弟少兄。此婦是我妻子,素賢而守清貧。積善之家,偏生禍亂。那一個他是啞巴,姓武名二,原系無籍之人。憐其貧苦,留他家中使喚。吃了飽飯,改變心腸,他竟狠心,竟敢訛我妻是他婦,拿刀持杖,竟與小的拚命。小人無奈,同妻進城,在老爺臺下告狀。叩求老爺作主,判斷伸冤。”訴罷叩頭。

旁邊急得啞巴連聲喊叫,二目如燈,淚似雨下。說話不明,急得拍拍胸膛,抓耳撓腮,不能言語。不顧王法,嗚嗚亂喊,只象瘋癲,堂上人皆發笑。

施公向下說道:“你不必著急,你與周順先下去。少遲與你們結案。”衙役將周順帶下。

施公又問婦人道:“本縣問你,想必你們夫婦心慈。那啞巴素日老實,你與周順憐其孤苦,留在家中使喚,也是有的。可惱不怕王法的,妄生訛心,說你是他的妻子。本縣也惱這種狠心人,該重打,逐出境外,免得你夫婦受害,這是正理。本縣問你,你到底是啞巴之妻,還是周順之妻呢?快些說來!”

那婦人答道:“小婦人乃是周順之妻。”

施公又說:“本縣想來,你素與啞巴非親非戚,焉肯招來。入內行走,便不迴避麼?只用你實說一句,本縣立刻一頓大板,追了啞巴的狗命,決不姑容這人在江都地方胡鬧。你快說來!”

施公一片虛言,那婦人認以為真,即說道:“小婦人不敢謊言。那啞巴是我哥哥,小婦人是他妹子。因丈夫叫他在家過活,誰知他改變,衣冠中禽獸。因此丈夫無法,才來告他。”

施公引誘實情,毫不動怒,吩咐下去,帶周順回衙上堂跪下。施公含笑道:“周順,你聽了本縣初任江都,最惱棍徒。你好心待人,反成冤家。啞巴真是不良的棍徒,本該打板枷號示眾。本縣問你,這啞巴不是親戚,焉能留下?面生之人,豈能進門?必是啞巴無理,得罪於你,反目無情。快實說來!”

周順見問,心慌意亂,張口結舌。施公見周順這般形相,便說道:“周順你不用著急,快說來!”

眾役便排刑具。周順見追的緊了,更沒主意,說道:“小的與啞巴,是有些親。”又轉說道:“是姑舅親。”

施公哈哈大笑道:“你們到底是姑舅親。”吩咐把周順帶下去。又叫啞巴問話。

啞巴口不能言,急得搓手抓肚拍心,指指口,搖搖手。眾役與振公都不解其意。

施公說:“武二你不必著急,方才你抓抓肚子,是自恨不會說話;拍拍心,是心中明白本縣打的手式。只要你把手式打的明白,本縣就立刻替你審明。”

啞巴一聽,心中暗喜,連連叩頭。施公說:“你家住何處?”啞巴見問,用手向東一指。

施公說:“東關以外。”啞巴點點頭。施公又問:“什麼地名?”

啞巴用手指頭,滿地混畫。施公吩咐給他紙筆寫來。啞巴接了,立刻寫完。衙役呈上。施公說:“家住雙塔寺。”啞巴點點頭。

施公又問:“你家中有什麼人口?”啞巴搖搖頭。

施公說:“只你一人,父母手足全無,是不是?”啞巴點頭。

施公叫聲:“武二,少時本縣叫周順夫婦上來,不許你多嘴,你再打手式。”啞巴點頭。

施公吩咐把周順夫婦帶上來。叫道:“周順,你與武二是什麼親眷?再說一遍,好替你結案。”

周順心內打算主意:先前問我說是姑舅親,少不得還照舊又說了一回。

施公聽罷,微微冷笑,說:“本縣問你,與啞巴是姑舅親麼?”

答應:“正是。”

又問:“你這門親,你女人知道麼?”

說:“老爺,小的與武二系表兄弟,千真萬真。小的女人焉有不知之理?”

施公說:“既是真親,你女人固然知道。少時叫女人上來,不許你開口!”

答:“小的豈敢多話。”

施公叫那婦人上來跪下。施公道:“本縣要問你。你也知道,方才你可聽見你夫主說:父母俱亡,田宅花盡,你哥哥不成器,胡鬧。不知真假。本縣問你是否?”

那婦人答道:“小婦人出嫁六年,我哥哥口不能言,自幼啞巴。”

周順聽見,就多言起來。施公動怒,吩咐打嘴。不管他,乒乓乒乓打完,打得血水淋漓。

施公叫道:“你婦人不用胡思亂想,實訴真情,本縣自有公斷。你要聽真,少時本縣問啞巴,不許你多嘴。”

那婦人答應道:“曉得。”跪在一旁。

施公叫道:“武二,本縣問你,不許撒謊,周順是你什麼親戚?”武二擺手搖頭。

施公說:“你與他無親?”武二點點頭。

又問:“那個婦人與你什麼親眷?”

啞巴指了自己,將兩手第二指十字架兒,反正比比;又把身子側倒,將手比枕:一人同睡之相。又起身抓抓肚子,拍拍心口,急得呵呵連哭帶訴。

施公帶笑叫聲:“武二,本縣深曉。你才用手指指他,說你們不是兄妹;又把手指指頭十字比比,你們是夫妻;躺在地,你們是同枕之人;抓抓肚子,是不能說話;拍拍心,是心裡明白。你的冤枉,別人不知,本縣猛省!是不是?”

武二聽畢,登時止淚,拍著胸膛,又指指施公,又往外朝上指指天,又連叩了幾個響頭。

施公深知他心裡,說:“指指天,指指官,言官可比天,判的是了。”

施公說:“不用比,有了:那婦人是你妻子。本縣問你,現有丈母沒有?”武二搖頭。

又問:“你有丈人沒有?”武二點點頭。

施公說:“你既有丈人,豈不是有了活口麼?好對證了。”說罷大笑,吩咐差人跟了武二去,立刻把他丈人傳來,問明瞭好結案。

差役答應而去,將武二帶下同往。周順與那婦人一聽去傳武二的丈人,登時變了面色。施公看得明白,吩咐將他二人押去收監,要小心看守。牢頭答應,帶下收監。

第二日,公差同押了啞巴的丈人,來到跪下。青衣回話。施公看那老人:麵皮蒼老,形容瘦弱,髮鬚皆白,色如銀絲;吁吁而喘,還帶咳嗽,二目昏花,微有淚痕;頭帶氈帽,渾身布衣、布鞋、布襪,手持柺杖,年紀花甲,面貌慈善。

施公看畢,問道:“你是啞巴什麼親戚?”

老人見問,口叫:“老爺,啞巴是小的女婿,同村居住,情好結親。他的父母亡故,小人無奈,招他上門。只因女兒不甚賢惠,憎夫不能言語,暗中偷逃,不見蹤跡。啞巴心急,也出在外。今蒙老爺傳喚進城,叩求老爺判明情由。”

施公帶笑說:“不必悲傷。本縣問你,家住那裡?你叫什麼名字?”

老人回道:“小人住雙塔寺,名叫張君美。”

施公說:“有個周順,你可認得麼?”

老人說:“周順乃是小人的內侄兒。自從女兒逃了,至今也沒有見他。”

施公一聽大怒,把周順並那婦人提來。青衣不敢怠慢,立刻帶來跪下。老人一見周順、女兒,明白了八九分,不由不發怒。

施公道:“周順,快把拐騙之事說來!”

周順仍不肯招,施公吩咐夾起來。眾役發喊,一齊上前推倒,套上夾棍,將繩一收。周順昏將過去。周順醒來,又見那婦人手也拶起,直痛徹於心。只得實招說:他姨妹嫌棄啞巴,二人偷情,後又逃走,要成夫婦。一一招認。施公聽他二人招供,吩咐書吏寫供,拿下與周順同那婦人畫押呈上。施公過目,定罪已畢,吩咐把周順打了二十大板,拖起跪下。

施公說:“周順,你通姦拐騙,恕你不死,收監,傷好充軍!”君美、啞巴見周順收監不表。施公吩咐把那婦人拉下,重責十五大板,以戒私通。打得淫婦喊叫。啞巴求情。

打完,施公說:“你們翁婿聽了:此婦帶回家去,切莫招閒雜人等來。日後久而知羞,改邪歸正。去罷!”君美、啞巴叩謝,三人出衙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